金钱镇痛|金钱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钱能镇痛么?中山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周欣悦的一篇心理学论文,旨在通过试验研究金钱与人的生理疼痛和社会痛感的关系,发表后,除了同行关注,还招来了大众媒体质疑。于是争议四起,科学事件就成了社会事件。说来说去,都绕不开一个”钱”字。
  
  “说得好,这才是中国真正的专家而非砖家。”
  “不知道谁在资助这些无聊又无意义的科学研究!”
  “我现在好疼痛。”
  这是三位网易网友对一则新闻的评论,这则新闻报道了中山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周欣悦的一项研究成果。
  周欣悦从没想到过自己的研究能引起这样的社会反响,除了网友的简单点评,还有人专门为此写了评论。
  今年初,心理学教授周欣悦作为第一作者,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Kathleen Vohs、佛罗里达州立大学Roy Baumeister,联合署名在国际学术刊物《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金钱的符号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的英文论文,旨在研究金钱与人们生理疼痛和社会痛苦的关系。
  论文发表后,先是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和《自然》(Nature)报道,6月底才被国内媒体发现,再之后才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并引起了一番讨论。
  
  实验证明:“见钱”确能“眼开”
  
  “我本人一直以来的研究领域就是人们利用哪些心理资源来应对负性刺激,这个题目也算我的研究领域。”周欣悦说,中山大学的学术气氛相对宽松,在必要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之外,她还可以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其实,在社会科学领域,关于金钱在作为等价工具之外对人类社会意义的研究,前人已经多有论述了,比较著名的著述有西美尔的《货币哲学》。在心理学领域,也已有人进行过情绪与金钱关系的研究,俗语所说的“见钱眼开”,其实也佐证了金钱确能左右人的情绪。但用实证的手段研究金钱的刺激与痛感间的直接关系,周欣悦的这项课题尚属首次。
  这项研究早在2006年就开始酝酿了,“我们用了很多精力,设计了几组实验范式,试图找到金钱与痛感的关系。”2007年,周欣悦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式开始实验。
  这三组实验并没有用到先进的实验设备,比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这项技术可以通过磁共振设备观察被测者的大脑活动情况,从而对大脑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做出精确判断。今天,它被广泛地运用在生理和心理科学研究中,甚至还可以用来测谎。
  如何让被测者自然地直接受到金钱的刺激而又不会产生有意识的自我暗示,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在之前的研究中,有人让被测者坐在一个屏幕上显示着钞票的电脑前做不相关的事,也有的干脆把一叠钞票放在被测者面前,周欣悦认为这些刺激虽然避免了被测者的自我暗示,但与金钱的接触还不够直接。经过多次预实验,他们敲定了三种“金钱概念启动”的方法:
  “数钱法”:被测者被分为两组,然后被告知这项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他们手指的灵活度,接着一组人数80张百元人民币,另外一组则数80张同样大小的纸。
  “造句法”:研究者在测试前告诉两组被测者,实验目的是对他们的语言能力进行考察,请他们将打乱顺序的句子进行重新排序。其中一组被测者的句子中包含了有金钱意义的词语,另外一组的句子中则没有。
  “算账法”:研究者让一组被测者写下他们最近的花销,另一组则只写下最近的天气状况。与前两种刺激方法不同,“算账法”中,被测者得到的是失去金钱的消极刺激。
  “疼痛感测试”则只有两种:
  为测试“生理性疼痛”,被测者被要求把手放进43摄氏度和50摄氏度的热水里,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通过问卷报告他们的痛感,问卷的作用就是将主观感觉的痛感量化。
  而对“社会性痛苦”的测试,他们采用了心理学研究中比较常见的一款3人传球的电脑游戏,被测者被告知他是和另两个终端前的人一起玩,实际上他在屏幕上看到的另两个人都由电脑程序控制,当被测者把球传给他们,他们(实际上电脑)就把被测者晾在一旁自己玩起来,这会让被测者产生“社会性痛苦”。一段时间后,他们同样要报告自己的感受。
  周欣悦用这样的一些实验考查了三个问题:当启动金钱概念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疼痛或者对社会排斥的反应会不会减缓;损失金钱会不会使得人们对于疼痛或者社会排斥的抵御能力降低;当人们感受疼痛或者感受社会排斥的时候对金钱的追求会不会增加。
  周欣悦和她的研究生在学校里通过BBS等途径找到了548名学生参与了这组实验。在其中的一个主要实验中,测试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数钱和数纸,然后接受同样的热水测试来引发疼痛感,在他们的痛感报告中,数钱组的痛感明显比数纸组轻。而在另外一个实验中,算账组也比天气组感到了更强烈的痛苦。
  周欣悦认为,这些实验结果可以证明,金钱可以减缓疼痛,拥有或接触金钱可以增强对痛苦的抵御,而丧失金钱则会让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更低。
  在解决完前两个研究问题之后,周欣悦还进行了另两个实验来考察第三个问题:当人们感受疼痛或者社会排斥的时候,对金钱的追求和欲望会不会增加?
  其中的一个实验是让被测者感受到社会排斥然后考查他们对金钱的欲望,另外一个实验则先让被测者产生生理疼痛感,然后考查他们对金钱的欲望。
  对于社会排斥的操纵是如何做到的呢?实验者先让被测者三个人一组进行讨论,之后把他们分到单独的房间。告诉他们需要在刚刚交谈的两个人中选一个人来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被分配到经受社会排斥组的测试者会被告知没人选择他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就可以引发他的社会排斥感。
  对于生理疼痛的引发,则通过让被测者补全一些表示疼痛的词语来做到。
  之后,周欣悦让学生完成三个有关金钱的任务:画出印象中一元硬币的大小,越大的硬币越表明对金钱的渴望强烈;判断是否愿意用一千万交换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写出愿意为孤儿院捐款的数额。
  实验结果是感受到社会排斥或是经历了生理疼痛词启动的学生,都表现得更加重视物质财富。
  这两个实验证明了金钱不仅有减缓疼痛的效果,反过来看,遭遇社会痛感和生理疼痛的人还会更渴望拥有金钱。
  “实验过程和手段都不复杂,但很严谨,”周欣悦说,“在心理学的实验当中我们崇尚简单的实验操纵,因为简单的操纵和严格的控制条件能够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她对这些实验范式的设计很有信心,这也是这篇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重视的重要原因。“数钱法”的操纵范式更是受到很多好评,这部分实验被选入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拍摄的一个科学记录片《无意识启动》。摄影组在英国的一个实验室重复了周欣悦的实验,并且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争论:会不会鼓励拜金主义
  
  这组心理学实验在2008年初就已经完成,之后周欣悦和合作者们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论文并投给了《Psychological Science》。“这份学术刊物的影响力在心理学领域可以排进前五名,也是实证研究心理学刊物当中最好的之一。”周欣悦说。
  经过半年的评审,2008年9月,《Psychological Science》复信表示接受刊登此文。“这已经算是很快的速度了,国外期刊对论文的审查相当严格,”周欣悦说,“但真正印刷出版,也到了2009年。”周欣悦解释道,他们并没有选择在国内的期刊发表,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研究结果适用于各个存在金钱的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文化普遍性,因此希望能被更多国家的研究者读到。另外,这篇论文也没有在国内发表中文版,“在国内发表,就算一稿多投了。”
  《Psychological Science》有一项有趣的要求,每篇论文的作者,还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科研成果的新闻发布稿,将自己的发现以通俗的语言介绍给媒体。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将发给一些大众媒体,由他们判断这项研究是否有新闻价值和科普意义。
  论文发表后,《自然》和《新闻周刊》相继做了报道, 6月底,国内媒体也对他们的研究做了报道,但随之而来的争议却让周欣悦感到有些不解和无奈。
  一些媒体将研究结论归纳为“金钱可以镇痛”,之后就有了这项研究会不会鼓励拜金主义的争论,也有人认为这个结论是常识,没必要研究,还有人直接把周欣悦划进了作为贬义词的“砖家教授”行列,认为这种研究不过是哗众取宠。
  周欣悦认为,金钱可以镇痛并不能被解读为鼓励拜金主义,“假使研究者发现某种药物可以镇痛,这并不能被认为是鼓励大众去追求这种药物,这样解读是一种科学逻辑的混乱。”
  “现在公众对学者的信任感确实很差,一个被称为学者、专家、教授的人出来说句话,大家总是习惯性的质疑。质疑本身是健康的,是批判性思维的表现。但是不符合逻辑的质疑容易导致对科学发现的误解。”周欣悦无奈地说,“这当然与一些专家的不负责任乱说话有关系,这样的言论导致整个学术界丧失了公信力。但也希望大家能看到,还是有很多人是在认真做学问的。”
  至于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社会意义,周欣悦则说:“这样的发现能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证明它本身就是有社会意义的。例如,它可以为肢体和心理伤害的金钱赔偿提供法律上的根据。另外,它还可以用来解读金融危机下人们的心理感受。更重要的是,它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很多伟大的基础研究在最初都无法看到直接的价值。还有很多研究成果,最初的设想是用于某种用途,但后来却用在截然不同的用途上。因此,用短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评价一项研究的意义是肤浅和短视的。”

相关热词搜索:镇痛 金钱 金钱镇痛 金钱 金钱社会现实说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