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认识一个人_何时认识,都不算晚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有些人很奇怪,明明朝夕相处,可你却一点儿都不了解他。比如说,办公室里那个默默无闻的同事,念大学时坐在最后一排那个面目模糊的男生。   有些地方很奇怪,明明你已去过很多次,却好似从未去过。比如说,北京。每次出差去北京,都是酒店、发布会现场、餐厅三点一线。匆匆忙忙,蜻蜓点水。每次都想着以后专门找个时间,体会老北京的温度。可是,以后的以后,就是没有以后。
  这么多年过去了,和成都人在深夜火锅前用四川话讲过笑话,和美国人在澳洲酒庄里合作卷过热气球,和新西兰人在泰国一起将法国人抬上救护车,可是居然没在老胡同里,听老北京人说过一句家常话。这,简直太忽视与首都人民的友谊了,亏我用新浪微博用得那么起劲儿。
  北京于我,有点像单位里的领导。说不认识他吧,他时常在主席台上演讲,也许在一起还吃过饭。可是,却没见过他喜怒哀乐的表情,甚至连他的口头禅都不知道。
  不想就此错过北京的美。清明假日,想着北京此时天高云淡,极适合玩乐,就把机票买了,开始第一次非公务赴京之行。
  在此特别鸣谢:靠谱潮男马人人同学。潮爆了的他,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意大利语系。在京求学期间,常被星探于街头拦下。毕业后因热爱《大武汉》,且被集团领导慧眼识珠,投身新闻事业,放弃大好演艺前途。如此热爱生活的有为青年,是绝佳北京活体指南。在他的指导下,我确定居住区域,订好老城区四合院酒店,圈定玩乐目的地。
  出发。
  
  到达北京时是晚上,找了酒店胡同口的一家串吧宵夜。隔壁桌,坐着两北京中年男人,桌上一堆燕京啤酒空瓶。两人舌头都打结了,仍相谈甚欢,不停干杯。
  “等你书出来了,我拎着1万吨美金找你。”
  “上次那笔单子,兄弟赚了不少啊,下次我们合作,再弄笔大单子……”
  偷听北京男人侃大山,十分有趣,明明是卷舌音,却收尾干脆利索,话题无比宽广,文化范儿。上海男人聊天,明明是平舌音,却收尾绵软细腻,话题围着现实打转,生活范儿。
  北京男人常取笑上海男人。一个常用例子是,上海男人说:今天我们一醉方休。接着拿出一瓶小啤酒,豪气万丈地往桌上一摆。我曾拿这个例子,问上海男人观感,上海男人说:我们才不取笑北京男人呢,我们忽视他们。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一次,与北京80后男人吃饭。年轻的北京男人,说起自己为女朋友拎包包的事,席间一武汉女人由衷地夸道:看不出你可真像上海男人哪。北京男人竖起眉毛、义正词严地说:您可别这样损我。至于亲耳听到上海男人取笑北京男人的经历,也许我孤陋寡闻,想了半天,还真没想起来。周立波的“吃大蒜与喝咖啡”是文艺作品,不能算数。
  
  第二天,我就切身体会到周立波这句话。睡到自然醒,推开四合院的房门,阳光洒进来,小鸟叽叽喳喳叫着。
  顶着亮得刺眼的阳光,沿着旧鼓楼大街,找了一家北京老大妈掌勺、女儿收账、挤满街坊邻居的家庭小馆,点了爆肚,炸酱面,豆汁,麻豆腐等一众北京小食。
  等餐时,四处打量。没见过世面的我,赫然惊见每个桌上都有一小篮大蒜瓣,不限量任食。每桌客人,无论小姑娘,还是大叔,都乐呵呵地像吃零食般,大嚼特嚼。想起一位上海男人说过的话: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以吃大蒜为耻,乘客可因此投诉。
  江湖传说,非北京人都喝不惯豆汁,我却能接受那股酸酸馊馊的味儿,配着咸菜吃,挺搭的。北京人的炸酱面,我也喜欢,和我们的陈记炸酱面,完全两码事。忙碌的服务员,麻利地将N种配料,从小碟里倒进我的大碗里,令我眼花缭乱。拌一拌,一大口咬下去,真劲道,连腮帮子都跟着豪爽起来。怪不得电影《双食记》里,住豪宅的老婆,每天都做炸酱面给老公吃。
  这一餐,依旧有两北京男人在我身旁一直侃大山,喜欢这样原生态餐桌背景音。
  
  吃饱喝足后,欢欢喜喜奔赴798。太喜欢这里的气场了,满街都是臭脸、文艺、个性、时尚青年。这里的老外气质,都和别处不同。每个人都拽拽的,瘦瘦高高的。奇怪,搞艺术一定要瘦吗?
  恰巧碰到展览《感觉即真实》举行。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和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的首度合作。他们弄了一个封闭空间,充满干冰以及各色灯光。身处其间,如入梦境,闭上眼睛,反而更真实。在里面拍出的照片,就像把梦定格一般。
  798四处是露天咖啡座和西餐厅,随便坐坐,确实惬意,可是肚子咕咕叫时,就没那么惬意了。黄昏风中,我的鼻子敏锐地嗅到一丝花椒香气。《感觉即真实》教会我,闭上眼睛感觉真实世界。我现学现用,居然在巷子里找到川菜馆子天下盐。这一下,精神世界、肠胃世界,都得到极大满足。谁说艺术就一定要把人饿死,才叫崇高的艺术?有时用来找餐馆,也很不错嘛。
  接下来的时光,在南锣鼓巷、后海游荡,在老北京的胡同里窜来窜去,一偿“听老北京人说家常话”心愿。不过,今日南锣鼓巷,商业气息太浓,人爆多,有些失望。后海的春,倒是生机勃勃。逛过后海,我打从心眼儿里,想邀请首都人民来武汉东湖转转,感受一下天然广域湖泊的美。
  试了2家北京当红餐馆,卖烤鸭的大董,像事业有成的文艺中年,做精致云南菜的中8楼,像内外兼修的女文青。力荐后者,香料、野菜、发酵范儿,菜品精致,味道惊艳,价格亲民。难忘香茅烤鱼,大爱小米酒。
  
  此次主动深入了解北京,距离当初我们第一次见面,相隔竟过10年,真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其间数次短暂相逢别离,反而徒添了陌生感、距离感、过客感。
  认识一座城,三日远不够。庆幸的是,无论对于一座城,还是一个人,任何时候认识,都不算太晚。重要的是,我们认识了,不是吗?

相关热词搜索:不算 何时认识 都不算晚 怎么算认识 算珠的认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