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攻坚行政体制改革:2018国家行政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如果说30年来深圳在经济领域里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而杀出了“一条血路”来,进而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及其社会基础。那么在今后几十年里,深圳同样需要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中闯出“一条新路”来。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各项事业都取得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不仅迅速改变了自身的面貌,而且对全国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8月20―21日在深圳考察时这样表示。 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深圳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一伟大历程的一个“缩影”。
  
  共和国的“改革实验室”
  
  30年前,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共和国“改革实验室”。她的发展历程基本是这样的:
  第一个十年(大约)主要是启动“现代化”问题。“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邓小平语),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为中心,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转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在这十年中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特区,成功地为大中国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道路。
  第二个十年(大约)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政治稳定和法制建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没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就无法实现。
  深圳在这十年中,以中央在稳定中求发展,以邓小平同志 “南巡讲话”等精神为指针,依靠“拓荒牛”精神,大胆创新、大胆实验,在宏观调控、职能转变、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初步建设了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开始了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系统转换,奋勇为大中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 “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三个十年(大约)中国内政治与社会发展的焦点是社会公平问题,同时注意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和全球化的视野下探讨新时期现代化(也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后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模式。
  党和国家及时并有计划地突出了“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思路,强调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整体发展,同时适应国际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管理体制和政府管理模式的系统转型,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领域,加快了公用事业、公共事业、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并着力缩小城乡、地域、收入等方面的差别,把社会公平和共享现代化的成果真正提上发展日程。
  深圳在这十年中,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在探索国际化城市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包括理念、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建设、非政府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实验,为探索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革向行政体制延伸
  
  近年来,深圳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积极吸收国内外公共行政研究的最新成果,合理借鉴境外、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行政事务分析、职能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绩效为本”、“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的公共行政系统平台,将政府行政管理的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等管理职能适度分离,以政府内部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按照大行业、大系统重组现行的政府机构(大部门体制),并在做好配套制度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上,制订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稳妥地实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过渡和转型,建立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一级政府工作系统,探索出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政府新模式,为我国大部制改革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实验。
  具体来说,深圳为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供高效优质服务,首先探索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服务。一些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以合同形式委托公共组织或企业承办,政府部门不必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财政部门依据服务合同明确的目标任务、服务标准和约定报酬进行集中支付。
  其次,借市政府进驻市民中心之机,推行集中行政审批服务。将原先分散的具有审批职能的有关政府部门集中在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统一受理有关审批和业务咨询事项;由新成立的行政服务大厅管理办公室统一对大厅各进驻单位进行协调、监督。目前,行政服务大厅已集中了30多个政府部门的140个服务窗口,可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95项,平均审批时限比原来缩短了20%以上,企业和申请人可在行政服务大厅享受“一站式”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三,积极推进电子政务,逐步推行“网上审批制”。通过电子政务实现行政工作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优化与再造,推进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办公,使政府的监管工作更加严密、规范,服务更加便捷、高效;通过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扩大政府行政的透明度,让民众了解政府运作,掌握政府信息,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四是探索建立权威、有效的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及时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和有关问题,避免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现象出现,保证政府行为规范、运转协调,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
  
  历史再次选择了深圳
  
  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09年,《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在深圳陆续推开。综合改革一年多来,深圳特区政府机构按照大部门体制从46个工作部门减少到31个,精简幅度达1/3,并且在2个月内基本完成,这是深圳历史上第八次机构改革,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对深圳的繁荣带来了新的动力源。
  在今后的几十年,随着我国“基本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或称“后现代化”阶段),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政府管理全面转型的攻坚阶段。在这个阶段,基于社会的整体转型、民主法治建设、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将成为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优先发展领域。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他领域的改革将很难进行下去。
  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事业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而发生在公共领域的每一项改革,都是围绕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扫清道路而展开的,随着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自身也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就是说,特区的改革实践表明,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总是亦步亦趋的。
  深圳特区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全面转型的完成,“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也率先提上议事日程,建设一个基于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政府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政发展的基本目标。
  当然,如果说30年来深圳在经济领域里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而杀出了“一条血路”来,进而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及其社会基础,而在今后几十年里,深圳同样需要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中闯出“一条新路”来。通过导入竞争机制,构建公共物品市场,实现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建立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治理结构。
  马敬仁 政治学博士,深圳大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攻坚 深圳 体制改革 深圳:攻坚行政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正在攻坚 财税体制改革方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