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二院:30年空天防御|航天二院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在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曾让“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导弹”、以自主研制的“红旗二号”导弹多次击落美国U-2飞机的中国航天二院,再次焕发着勃勃生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新时期。
  这一伟大历史转折带来30年后中华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研究院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航天二院)既是捍卫国家安全坚盾利剑的制造者,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致力于导弹武器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50年间,航天二院已成为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光、机、电等技术为基础,以国防高科技装备研制为特点,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防御技术研究院。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航天二院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后完成第二代防空导弹、潜射固体战略导弹、路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等10多个武器系统的研制,在国内率先突破第三代防空导弹技术,为我国装备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捍卫国家神圣领土、领空和海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转轨变型
  
  在改革之初,科学领域当仁不让地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1978年3月下旬,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60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期问,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号召大家“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正是科学大会及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让航天二院逐步走出科研工作严重受挫、思想动荡徘徊的低谷,随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航天二院负责潜地导弹及其上岸型号以及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抓总工作,二院开始进行多类导弹研究,承担了防御和进攻两大体系、多个型号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航天工业体制、国防科研经费拨款制度等陆续进行了大幅调整,航天二院积极转轨变型,探索和实践新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在军品任务预研、研制、生产各方面合理衔接的系列化发展格局。
  1999年,国务院将五大军工集团改制分拆,军工集团进入公开竞争的发展大环境。改制后隶属航天科工集团的航天二院在军品研制和民用产业各方面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国际局势动荡,局部冲突不断,现代化条件下的信息化、网络化战争趋势对国家安全战略也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国家防御总体研究院,航天二院顺应来自内外的变化和要求,注重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进行重点攻关,着力开展专业建设,科学规划科研生产资源,积极调整科研生产布局,科研体系不断拓展,由单一型号研制转向多型号并举、研制生产并重,逐步形成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批产一代”的协调发展格局。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和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中,航天二院坚持从防空导弹事业发展的实践出发,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把握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大局,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不断实行机制体制的转变,成功完成多次转型:
  由单一型号研制向多型号研制和生产并举、由仿制到自行研制;由单一军品转变为军民贸三足鼎立;由单一面向国内市场转变为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由单一为国防建设服务变为增强国防实力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多次成功转型。
  面临计划、市场双重调节,航天二院从实际出发,提出“自主、自立、自强”的“三自精神”和“争军保军,促民上民,发展三产,多种经营,开拓市场,走向世界”的24字方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科研生产中,严格按照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科学规律办事,在确定任务方向、技术途径、发展目标时,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国家多项重点研制任务和专项生产任务。
  
  “军民融合”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战略方针,航天二院开始向民用产业领域进军,民用产业逐步壮大,现已形成计算机及其应用、医药医疗设备、雷达与广播通讯、工控与系统工程、机床数控系统、特种器件等六大产业,同时,商业、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也方兴未艾。
  2003年春,“非典”肆虐。作为航天系统内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航天二院下属的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分公司生产的呼吸机被国家指定为“抗击非典”的战略储备产品;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航天二院承担了奥运会安保科技系统工程。
  此外,二院还参与了“西新工程”(2000年9月,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正式启动,此工程简称为“西新工程”)国家无线广播监测网工程和环球监测网工程、三峡水电控制系统等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建设,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航天二院充分发挥军品技术优势,促进向民用产业的转化,坚持转变思想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开拓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贡献了重要的份额。航天二院先后提出了适应民用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前店后厂”、“工者有其股”、“分散求生存”到“集中求发展”,再到“厂所出技术,长峰集团做市场、上市公司运作资本”的发展模式,开辟出一条民用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道路。
  1994年,航天二院成立长峰科技工业集团,为军工企业注册建立的第一个产业集团。近年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航天二院着重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实现了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增发新股、股权分置改革和长峰集团公司实体化等。
  民用产业已成为航天二院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
  
  导弹研制是一项高技术密集型的复杂工程,其核心技术被世界几个超级大国长期封锁、垄断。因此,航天二院始终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不断研究探索战略装备的研制规律,深入把握现代化条件下信息化战争对国防武器装备的新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突破了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拥有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高科技装备空白,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2300多项。
  在科研体系建设上,航天二院坚持需求牵引,型号带动,按基本型、系列化发展的原则,走完善、提高和跨越发展并举的路子,不断拓展新领域,军品研制由两个基本型号发展到两大体系四个系列,又调整发展为三大体系七个系列。在科研管理模式上不断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型号研制工程中的“两总”(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管理模式。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和专业建设,在武器装备研制专业领域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30年来,航天二院一直将人才作为立院之本,在航天系统率先实施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根据事业发展需求,及时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解决了人才断层问题,调整了人才结构,实现了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特别在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不拘一格,打破论资排辈,创造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一大批青年人才成为技术和管理骨干。
  航天二院现有在职职工170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一半以上,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包括“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在内的6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7位国家级专家,近350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在技能人才队伍中,拥有“中华技能大奖”和“中华技术能手”获得者6名,航天技能大奖和技术能手39名,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作为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航天二院将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奋勇向前,在维护国家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再立新功。

相关热词搜索:防御 航天 二院 航天二院:30年空天防御 航天二院23所 航天二院203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