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与北京:关于宜居的较量】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2018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轨道交通和城市安全是东京宜居的卖点 东京是世界级的大城市,人口约12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1/6以上,集中了日本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大公司总部和20%的世界500强总部。
2007年,《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单片眼镜》根据11项宜居城市化指标,把东京评为世界第四位的宜居城市。理由是东京低犯罪率、公共交通系统设计合理、服务设施完善等。这些方面东京的确走在世界前列。另外,由于日本属于自然灾害相对频繁发生的国家,东京在防灾体系建设和应急处理能力上也值得我们学习。
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
东京地铁运营里程为380公里,首都圈50公里半径内,轨道2000多公里,轨道交通客运负担率高达86%。在城区任何一个地方步行10分钟,均可找到一个轨道交通站点。
为减少通勤高峰时段的汽车拥挤和控制交通事故堵塞时间的发生,东京引入了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和广域停车场换乘公共车辆方式,在高速公路入口周边设置停车场,从那里换乘高速公共汽车上下班。
防灾体系成熟完善
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区,防灾体系建设始终是东京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东京在高速公路交叉的结合部地区和临海部都设有广域的防灾据点。还在大型公园、河流的泊船场地、耐震强度较高的码头等地修建大规模的救援物资输送、中继、避难场所。
东京还通过利用民间的直升机等建立和完善大区域的医疗、运送体制,以应对大规模灾害时产生的大量伤员,采取迅速、切实的措施。通过促进共同地沟等电线类的地下化和耐震强度高的下水道铺设光纤,确保信息通信功能的畅通。
为了提高发生灾害时的应急活动能力,东京通过警察、消防、自卫队等的协作,探讨广域灾害机动的应对组织体制的建立。
城市缺失历史文化特色
第二次大战以来,在过度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思想的驱动下,东京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江户时代的民居、明治初期的“红砖建筑”特色的街道几乎荡然无存,走在东京的街道上已经很难看出日本特色。过去流经市内的上百条河流几乎全被混凝土建筑、道路覆盖于地下。最大的败笔莫过于对东京的最重要标志性建筑的“日本桥”及其周边景观的破坏。日本桥在江户时代就成为东京重要的商业区之一,是日本风格浓厚的东京代表性景观。从当时一直到现在,由东京为起点的放射性公路,都是以日本桥为起点。日本桥成为日本主要国道的里程标志,因为举办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仓促在其上空修建了首都高速公路,将“日本桥”覆盖起来。
现在东京已经认识到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性,开始有计划地保护和恢复过去的古建筑,准备将日本桥附近的高架高速公路改为地下通行,重新恢复日本桥的原貌。同时恢复东京站的三层红砖建筑,对其他繁华商业区的改造也尽量保护原有古建筑,或者在后身或旁侧修建与原有建筑风格相同或相似的高层建筑。
历史文化是宜居北京的根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条件。
文化影响方面竞争力较强
在世界各国的大都市中,北京是东方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古都。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超过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另外还有不同级别的文物资源3550处,丰富的文物资源使北京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北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创新中心。
交通是软肋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首先要有发达的交通设施、良好的居住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在这些方面,北京与东京的差距较大。
近年来,北京的道路建设速度很快,到2003年,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3平方米,但仍远远低于国际先进城市水平,纽约在1991年就达到28平方米,东京也达到11平方米。北京的路网密度远远小于国外主要国际大都市的水平,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市格局,从保护古都特色的角度看,再继续扩大路网密度确实存在许多困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东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普遍采取的措施,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80%以上。北京存在很大差距。地铁运营线路长度仅为54公里,加上13号线也只有74公里,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比重为10.4%,仅相当于国外主要国际大都市平均水平的1/6。轨道交通发展的滞后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也给北京的城市发展带来压力。面对日趋上升的对机动车的需求,人口稠密的北京已没有足够的道路和停车场,负担过重的环境也难以承受这种压力。
环境不容乐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目标。然而,由于长期忽视对环境的治理,导致北京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大气污染严重。近年来通过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与东京的差距仍然很大。
2005年我们调查发现,居民对宜居北京的健康性评价不高,在6类影响要素中位于倒数第2位,从评价得分看仅高于舒适性,说明居民一方面认为健康性对宜居城市影响不大,而另一方面则对影响不大的健康性整体评价满意度不高。
相关热词搜索:东京 北京 较量 东京与北京:关于宜居的较量 东京23区最宜居 东京 中国宜居城市榜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