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十大事件]2018十大财经热点事件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一场并购引发的“博客门”事件      2006年10月16日,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徐工机械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修订协议;同日,徐工集团、凯雷徐工签署了《合资合同》修订协议。根据新方案,凯雷入股徐工的比例由原定的85%降至50%,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8亿元。
  此消息公开后,外界普遍认为,无论国家部委是否通过此项并购,凯雷、徐工在11月25日“大限”前夕紧急修订并购方案,足以证明“博客门”事件的巨大威力。
  提起由向文波导演的“博客门”事件,还得从2002年江苏省国有企业改制说起。
  
  凯雷徐工并购案
  2002年,徐工集团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列为江苏省82家改制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2003年4月,在江苏省政府组织的国有企业改制项目推介会上,徐工集团作为江苏省准备改制的企业,一经亮相,便受到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垂青。
  在竞购过程中,凯雷方面表示,有信心在6至12个月内为徐工引进大型柴油发动机项目,在18至24个月内引进载重卡车项目。上述项目完工后,5年内将为徐州市带来50亿元以上的新投资,新投资全部投产后将为徐工机械带来125亿元的新增收入,为徐州市政府带来每年8亿元的新增增值税收入。
  在经过层层筛选后,徐工宣布凯雷获得优先谈判权。
  2005年10月25日,凯雷与徐工集团、徐工机械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等系列文件,凯雷拟以3.7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徐工机械85%的股份。
  
  “博客门”事件
  在耐心等候国资委、商务部批复并购协议8个月后,凯雷和徐工等来的不是国家相关部委的审批意见,而是同行向文波挑起的“博客门”事件。
  2006年6月8日,身为三一重工执行总裁的向文波,在自己的博客上,将“讨伐”的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同行――正待嫁作商人妇的徐工集团。他认为凯雷收购徐工至少少花了10亿元,并认为凯雷投资收购徐工的动机不纯,是国有资产的贱卖,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向文波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从扶持民族产业、招标标准是否量身定做、并购细节是否有黑幕到国有资产是否贱卖等多方面,对凯雷收购徐工案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更匪夷所思的是,向文波竟在博客上发出了收购要约:愿在凯雷的并购标价上加价30%,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工,成为互联网历史上发出博客要约收购的第一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博客要约收购一下子把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和凯雷拖入“三国演义”的混战当中,向文波高举的民族牌和爱国牌也使得本是一个单纯的企业并购演变成行使道义的社会大众讨论话题。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凯雷的收购方案。
  根据凯雷与徐工达成的收购协议,凯雷拟以3.7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徐工机械85%的股份,外加一个对赌方案。仅就价格而论,在竞购徐工的6家中外投资者中,凯雷的报价位居第二,但以徐工年均170亿多元的销售额来说,这个出价并不高。
  而且,在我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迎来发展机遇的2005年,作为行业老大的徐工集团却曝出10年来的首度亏损,此时徐工与凯雷的谈判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个背景下曝出的亏损总是耐人寻味,并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资料显示,凯雷收购徐工案的财务顾问公司,居然是一个2003年才注册成立的、注册资本仅10万元的小公司,这也为向文波的质疑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凯雷投资公司在国际上已是鼎鼎大名。作为金融投资者,凯雷的强项是收购发展不顺或景况欠佳的企业,通过资本投入扶持包装,在收购后的5年内再寻机卖出。
  事实上,向文波并不担心凯雷收购徐工,他所担心的是在3~5年以后,凯雷所购徐工的股权会花落谁家。按以往凯雷投资操作的惯例来看,其所出售的对象一般是在这行业排名第一的跨国公司,倘若真的如此,那么中国的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对三一今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或许,这才是向文波急急忙忙在博客上大声喝斥徐工收购案的真实想法。
  随着“博客门”事件的愈炒愈烈,互联网上也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认为向文波是在做秀,三一重工是想通过炒作来抬高自身的股价,更有甚者,把向文波称为“搅局者”和“行业商业规则的破坏者”;而另一派则认为,徐工被卖给凯雷完全是国有资产的贱卖,向文波是维护民族产业健康发展的大功臣。
  徐工集团则连续发出公告,做了措辞强硬的表态:其股权收购谈判已经结束,目前只待国资委和商业部的审核批准;对于向文波的博客要约收购,徐工更是一口拒绝。
  与徐工的强硬态度相比,凯雷的行为则要低调得多。凯雷总裁大卫?鲁宾斯基于7月18日乘专机赴京,在短短的1天半时间里悄悄密集拜会了各部门的相关领导,以期顺利收购徐工。
  
  沃尔玛工会:不止于形式
  
  2006年9月29日,随着沃尔玛(中国)公司汕头南国店工会的成立,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沃尔玛在华的62家分店已全部建立工会。至此,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与沃尔玛旷日持久的“工会门”较量,最终以“全总”的胜出得以完美谢幕。
  
  2004年爆出沃尔玛在珠三角供货商存在剥夺劳工权益的问题,使从未组建工会的沃尔玛(中国)公司走入人们视线。
  2004年10月,“全总”批评沃尔玛、三星和柯达等部分外资巨头拒绝建立工会。受到非议的三星和柯达很快回应,称将配合员工建立工会,从而很快逃离工会风波的中心;而沃尔玛却以“不建工会是其全球惯例”为说辞,对此予以回避。
  然而,“全总”并未因此罢休。它先后在南京、深圳、沈阳等城市进行游说。而位于深圳的沃尔玛总部却并未转变对工会建设的态度,“职工并未提出申请”成为沃尔玛的第二种说辞。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2006年7月29日零时40分至清晨,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泉州晋江店肉类部职工柯云龙与24名同事顶着巨大的压力,组建了沃尔玛(中国)公司的第一家工会。
  在此之后的两个月内,分布在全国30个城市、62家分店里的6000余名沃尔玛职工,自发组织起自己的工会,就此“工会门”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得知沃尔玛事件后,众多知名外企在员工参与工会一事上显示出“谨慎而开明”态度。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仅有25%左右的外企在国内设有工会,而中华全国总工会计划在2006年年内将这个比率提高到60%,2007年提高到80%。各地工会也正在为这个“指标”而努力。
  
  经了解,许多身在外资企业中的员工,对于参加工会组织并不特别积极,如果自发地去组织,也很可能没有踊跃的“挑头人”。还有的外资企业在职工面前暗示不准建立工会。员工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也常常放弃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然而,一旦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又变得求助无门。
  还有人认为,在外资企业中,员工有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意愿,不见得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同样,有了工会的外资企业,也不一定能使工会起到实际的作用。
  事实上,组建工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工会,更好地团结职工,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实现互利双赢。因此,沃尔玛(中国)建立工会,只是走出了保障企业员工权益的第一步,工会是否真正能为员工争取合法权益的保护,才是更为重要的。
  
  电力减薪拷问“体制改革”力度
  
  一边是“年薪10万抄表工”的风波未停,一边是全国各地的电价“涨”声一片,公共舆论针对电力行业员工高收入的声讨持续高涨。在此压力下,2006年夏天,电力行业酝酿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减薪运动。
  自2006年年初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成为牵动社会各界神经的公众话题。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召开专门会议,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进行研究。在此次会议上,中央提出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基本原则。
  在当下中国,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趋势在近10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员工平均工资的2至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员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
  自中央提出深入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强大的公众舆论就将质疑的矛头指向垄断企业的高收入。甚至有人提出,垄断企业的高收入状况不进行彻底改革,所谓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就只会流于空谈。
  在强大的公众舆论和中央政策的双重压力下,电力企业刮起了所谓的“自我减薪风暴”。名义上是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但其所表现出的高姿态和诚意却相当虚伪。
  这种猜测最终被残酷的现实所证实。8月16日,国资委向外界宣布,国电集团、大唐集团、中电投和华电集团4家大发电企业,因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受到国资委降低评分的处理。至此,轰轰烈烈的电力企业减薪运动,终究还是被撕去了虚伪的面具,以甚为尴尬的结局收场,演变成彻头彻尾的闹剧。
  其实,公众对电力企业的自我减薪运动本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却没有想到,他们会使出如此拙劣的障眼法来混淆公众视听。被愚弄的公众也更加认识到,在缺乏彻底的制度变革保证的条件下,企望极具垄断势力的电力企业大发慈悲是不现实的,而所谓的自我减薪运动终究不过是一场表现政治高姿态的集体做秀而已。只有切实推动电力行业进行彻底的制度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行业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于是,改革者们将希望寄托在打破电力行业垄断的市场化改革上。
  电力行业的减薪风暴告诉我们:不在体制上革新,减薪风暴只可能是扬汤止沸。
  
  美乐备考“磨合期”
  
  2006年,呈军阀混战状的中国家电连锁业,出现了一次次大规模的行业整合,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国美永乐并购,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2006年初,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Bust Buy)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并于5月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五星电器;未几,永乐宣布通过股权置换方式与大中合并;7月,国美突然宣布以52.68亿元港币“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
  2006年7月25日,经过讨价还价,国美、永乐在北京联合宣布,国美电器(493.HK)以“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中国永乐(503.HK),收购总价52.68亿港元,国美为此支付现金4.09亿港元。根据2005年数据统计,合并后的美乐(国美与永乐的简称,下同)年营业额(仅包括上市门店)将达到302亿元。
  国美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位居全球商业连锁第22位,在内地1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拥有直营店560余家,2005年的销售额为498.4亿元。永乐在全国各地拥有门店220家,2005年的销售额约为152亿元。受双方合并消息刺激,国美和永乐7月26日复牌后股价双双走高,比一周前的停牌价约高出10%。
  经过4个月的内部整合,11月22日,国美永乐合并而成的新国美电器集团在北京正式成立。
  新国美电器成立后,国美、永乐、鹏润三大品牌纳入新集团统一管理,成为新集团所辖并独立运营的三个家电零售品牌。
  
  但是,我们应当看出,行业并购,并非是简单的大鱼吃小鱼,也不像增加一个新的品牌或拓展一些新的营销渠道那么简单。事实上,要实现1+1>2的并购价值,需要解决好两个公司在企业文化、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上的差异问题,实现员工和业务上的双重磨合,这些将决定这起并购业务的成败。
  国美、永乐合并后的新国美的组织架构显示,新国美高层的人士变动已经完成。原国美总裁黄光裕担任董事局主席,陈晓除出任国美电器总裁之外还兼任永乐电器总部总经理职务,原国美集团副总裁王俊洲担任新集团的常务副总裁。除此之外,4位国美人士进入永乐总部,分别执掌了总部副总经理、采销总监、财务总监、综合管理中心总监这四个重要岗位;与此同时,7位永乐人士调进国美总部并进入七大管理中心。
  因此,新国美内部的磨合首先体现在这些“大佬”们之间的磨合上。黄光裕的雷厉风行和陈晓的精明细致能否实现刚柔并济、齐头并进,是个关键;再加上两个大佬一手培养的两队人马,他们之间的磨擦如何避免和消除,更是不得而知。
  实际上,在香港上市的永乐之所以落得被收购的命运,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其大肆扩张导致的消化不良。短短2年时间,永乐鲸吞了广州东泽、河南通利、四川成百、厦门思文、台湾灿坤,根本无暇对前期并购成果予以认真消化,反而为此消耗了自身的利润,导致资金压力巨大。
  而国美自身也存在快速开店引发的管理、人员和财务等一系列问题。国美兼并永乐后,不仅面临着与永乐的诸多磨合,而且还要解决永乐前期大肆扩张导致的消化不良问题。
  因此,新国美是否能完成2007年1000亿元的销售计划,不仅对黄光裕和陈晓是考验,更是对整个新国美的磨合期的考验。
  
  SK-II“违禁成分”引发公关危机
  
  2006年10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卫生部发表声明称,SK-II化妆品中所含违禁成份铬和钕系原料带入所致,正常使用含微量铬和钕的化妆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较低。
  然而,国家相关部门对SK-II的安全性进行了说明之后长达数月,市面上仍未再现SK-II的身影,那么SK-II的复出计划究竟是卡在了哪里呢?
  
  SK-II曝品牌危机
  2006年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来自日本的SK-Ⅱ品牌9种化妆品中被查出含有禁用成分铬和钕,并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来自日本进口化妆品的检验检疫工作。随后,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SK-II品牌化妆品的检测后,又发现了3种SK-Ⅱ化妆品含有此类物质。
  据介绍,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病程长,久而不愈。钕对眼睛和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在我国和欧盟等有关国家的相关规定中,这两种元素均被列为化妆品禁用物质。
  于是,自9月15日起,全国出现大规模的SK-Ⅱ化妆品退货。
  然而让许多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是,要求退货必须先签《简易协议书》,协议书上要求“承认产品合格、没有质量问题”。这种带有典型的霸王条款的协议书的合法性,受到许多退货者的质疑。
  9月25日,宝洁中国上海分公司淮海中路办公地点遭SK-Ⅱ退货人群围堵,宝洁公司中国网站被黑客攻破。黑客在网站留下的信息表明,其目的是“只针对SK-II”,并要求SK-II“停业整顿”。黑客同时指出“该公司对国人极不负责,建议反省”。
  
  傲慢的代价
  尽管10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与卫生部发布联合声明,就SK-II产品的有关安全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允许SK-II恢复上柜销售,然而,SK-II的“经济损失”仍在继续。
  由于商场需要对即将进驻的品牌所带来的赢利预期进行慎重考察,SK-II这种“大牌”,经过此次风波之后,将用多少时间来达到原有的销售水平,这对于宝洁和商场都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先前由商场代理接受消费者的退货需求,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偏差,商场的人力和精力支出,以及退货的款项支付等,都是宝洁和商场需要沟通的具体细节。另外,被迫中断的广告合同、空置柜台损失,以及合同中其他的细则怎样计算等问题,双方都需要沟通。
  另外,对于SK-II来讲,广告费用将是一笔不小的复出成本。广告冲击将会被宝洁再次启动,但是具体要动用多大的广告攻势才能消除SK-II所受的负面影响,是目前无法明确的。
  同时,经销商和商场方面,是否会像以前一样接受SK-II大牌身份的现款买断供货制,会直接影响SK-II在广告投入巨大的情况下资金的周转。
  再加上宝洁从商场收回的退货都将作为废弃品处理,这和为消费者退货的投入基本等同。据有关资料显示,SK-II因停止销售而减少的销售收入,预计损失已超过6000万元。
  
  中国鞋业遭遇“反倾销”
  
  在经历了欧盟的反倾销终裁和广交会的冷遇后,用多事之秋来形容2006年的中国鞋业应不为过。
  10月5日,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终裁,决定从10月7日开始对中国皮鞋进口征收16.5%的反倾销税。在紧随其后的百届广交会上,占往年交易会订单额最大的欧盟客商难觅踪影。行业资料显示,此次广交会上,皮鞋行业的订单比往年直线下降3成左右。
  中国鞋业为何会遭遇如此厄运?中国鞋业又该如何应对已成现实的“反倾销”,这成为业界广泛讨论的问题。
  1998年起,欧盟鞋类产品产量就一路下滑,2000年跌破10亿双,2004年跌至7亿双,而这期间中国鞋类对欧出口受到严格的配额管制。2005年以后,欧盟取消了对华鞋类产品的配额限制,中国皮鞋对欧盟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2005年7月7日,欧委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皮面皮鞋开始反倾销调查,调查涉及我国1200多家制鞋企业和上百万人的就业,涉案金额达6.7亿美元。
  为了配合反倾销调查,中国皮鞋应诉企业向欧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足以证明绝大多数中国的涉案企业都是外资企业和私有企业,它们完全按照市场规则从事业务经营,不存在政府干预和补贴,也无力从事倾销活动。但是欧盟非但不授予这些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甚至未经审查就否决了它们的市场经济待遇申请。
  2006年4月7日起,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加征4%的临时反倾销税;10月5日,欧盟理事会在卢森堡举行的会议上投票表决,批准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收正式反倾销税的方案。
  虽然欧盟在此案上将反倾销措施由通常的5年期限改为2年,终裁税率比初裁税率有所下降,但消息传出后,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立即发表谈话表示不满,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也代表中国皮鞋产业发表评论,批评这一决定,欧盟一些商团和消费者组织纷纷发表声明,称这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损害中国皮鞋企业的正当利益,也将损害欧洲消费者、进口商、零售企业、欧盟鞋业在华投资者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利益,无益于欧盟皮鞋制造业提升竞争力,最终将没有赢家。
  10月23日,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宣布,已正式聘请律师对欧盟提起皮鞋反倾销诉讼。这也是欧盟自10月7日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后,第一家宣布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中国制鞋企业。
  据了解,法院诉讼与欧委会实施的反倾销调查程序是完全不同的法律程序,在提起诉讼过程中,以及进入法庭抗辩程序都需要大量的证据、法律条文的认定和解释。而且,法院的审理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不论程序有多复杂,工作有多艰巨,我们都相信法律是公平的,中国的鞋业应该站出来在另一层面的法律程序中据理力争。”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只有正面应对、继续努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众所周知跨国诉讼的时间是漫长的,为了生存,中国鞋业还应理性地准备另谋出路。
  
  国航突破传统赢利模式
  
  证券指数恢复至2200点高位后,人们看到大牛市并未给阴云密布的中国航空股添加多少姿彩。
  进入2005年后,受航油价格猛涨等因素影响,各航空公司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在2006年4月10日上调航空燃油价格后,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把航油出厂价格提高了500元/吨,航空公司的生存状况随着成本的进一步增加而陷入更深的泥沼。
  2006年半年报显示,南航亏损8.35亿元,东航巨亏14亿元,一直效益较好的上航上半年亦亏损1.63亿元。国家民航总局公布的上半年行业运行报告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民航整体亏损25.7亿元。
  在此行业大势下,国航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65亿元,净利润达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0%。国航在香港联交所公布的半年报,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国航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5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9.3亿元,同比增加17.7%。
  逆市而止,独自赢利。国航的赢利秘方立即成为业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国航H股2006年半年报显示,其燃油衍生工具收益净额3.38亿元人民币。“通过燃油衍生工具最重要的不是可以省多少钱,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成本锁定,这对对油价异常敏感的航空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某期货公司人士指出。因此,从事航油套期保值交易,已经大大降低了燃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在现代航空运输领域,能否形成自己的有效网络是航空公司做大做强的基础。为此,国航继续实施加快枢纽建设、强化运输网络、积极发展联盟的经营战略。国航以北京和成都为枢纽,以广州、上海为重要基地辐射全国各地区的国内网络不断健全;在国际上,以西欧、北美、日韩为重点的网络也得到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国航已经与18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建立的代码共享等合作,与外航代码合作航班每周达1210班。枢纽与网络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的继续强化,使国航出现了国际带动国内、国内支撑国际的良性循环局面。目前,国航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枢纽,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经济带为战略重点,连接国内干线、支线并对国际航线形成全面支持的全球航空运输网络。
  通过航空网络的搭建,国航成为国内市场上,重点城市、高质量航线上实力最强的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方面,国航的市场份额和客座率同样是国内同行业中最高的。
  另外,国航方面表示,国航通过优化航线、实行预算管理、改进机型结构、多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实行外汇管理等手段降低航空燃料价格上升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据业内人士透露,2005年国航可用吨公里运营成本为2.78元,是国内民航公司中单位成本最低的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空业中也是单位成本最低的航空公司之一。
  国航方面表示,良好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业务经营的成功,更是来源于体制的创新。
  国航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共计102.4亿元,正式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平台,同时成为不同经济成分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国航的上市资本构成和治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航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了连串动作:控股、参股了中国货运航空公司、港龙航空公司、澳门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和山东航空公司,提高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正是以上这些非传统的业务模式、经营举措,造就了国航稳健的收益。不知其他航空公司看到这些资料后,是否能从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养分。
  
  工行上市加速银行业改革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及上海两地同步上市,总发售股数约484亿,融资金额1500亿港元,是全球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庞大的招股活动。
  从2005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到A+H股同步上市,工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完成了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使工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经营指标达到了国际商业银行的良好水平,掀开了国内银行业改革崭新的一页。
  两年来,由交行领衔,几大国有银行除农行外都相继完成了改制上市,并且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投资者的青睐。然而,正如银行上市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融资,上市成功也并不能为银行改革画上圆满的句号。几大国有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受宠,更多得益于外部因素,比如对“中国概念”的追捧、A股市场对H股的溢价、国内金融业的相对垄断等等。而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关键指标――公司治理、经营方略、产品创新等方面,几大银行尚乏令人满意的突破。
  迄今为止,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依旧是行政之手在主导。政府为银行上市注入巨资核销坏账,银行由此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改革之“利”,而非改革之“痛”。为股东创造价值,成为银行向客户收费最堂皇的理由。
  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工行的股份制改革一直被视为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和沉重的历史包袱也使业内一直认为工行改革的难度很大。如今,在各方努力下,工行终于如愿上市,但成功上市只是为工行改革开了个好头。
  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财务重组、改善治理结构和公开上市三个步骤,只是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上市后,工行仍面临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的构建、防止不良资产反弹、防止国家巨额注资被经营不善出现的坏账吞噬、大幅度提高竞争力等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切不可因为诸多的“第一”光环盲目乐观。此次工行上市创造的诸多“第一”,大部分都是反映数量的数据,而不是反映质量的数据。有的只是发行方式上的创新,并不等于工行管理水平也已经同步提升。
  事实也表明,工行改革中一些困难问题仍有待解决。与建行、中行相比,工行经营规模大、不良贷款多、资本充足率低,而国家注资却比建行和中行少75亿美元。虽然不良贷款已经剥离,但是,一旦出现反弹,资本充足率就会面临新的压力。我们还注意到,工行上市当天的走势是高开低走,后续跟进的上佳表现也主要源于境外资金的大量流入。“外热内冷”的境遇,明显反映出人们对工行改革成败的不同态度。
  
  钢铁业在谈判中成长
  
  与2006年国际铁矿石谈判历经半年时间相比,2007年国际铁矿石谈判的“闪电”式落幕,几乎让所有关注它的人始料未及。12月22日,宝钢宣布与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这3大卖家的谈判已经完成,2007年的供货价格增幅均为9.5%。
  资料显示:2006年的价格谈判,持续了半年之久,中国钢铁企业抵制铁矿石生产商提价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最终不得不接受19%的涨幅。但中国钢铁工业行业协会表示,以宝钢为代表的谈判模式依然取得了成功。基于中国是铁矿石最大的客户之一,此次中国企业决心在新一轮谈判中掌握“话语权”,并力图改变以往铁矿石供应商一方独大的行业模式。
  2007年的价格谈判,宝钢继2006年谈判后,仍代表中国参与长期合同谈判的近70家钢铁企业。按照日程安排,11月供需双方进行预谈判,12月进入正式的价格谈判,讨价还价要持续到2007年初。出人意料的是,2006年12月22日,双方便提前达成了意见的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大大增加,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对国际竞争的知识和规则还不太熟悉,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以1.63亿吨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此后的2004年、2005年中国继续占据首位,铁矿石进口量也持续上涨,业内统计的数据分别达到2.5亿吨、2.7亿吨。但由于没有定价权,我国不得不接受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持续上涨。2003年较上年上涨9%,2004年涨幅达18.6%,2005年则破天荒地上涨了71.5%,中国企业在被迫接受高价的同时,其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问题也成为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
  尽管决定价格的不应是谈判,而应是市场,但如何在谈判中争取主动仍是中国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钢铁行业已经有所动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要求,所有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都要做好自律,自觉遵守有关规定;我国与三大国际矿商的谈判将只有宝钢“一个声音”,代表中国钢铁业争夺亚洲铁矿石的主导权;企业不能私下单独与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商谈判,以保证宝钢的“合力”;杜绝以现货价格与矿石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进一步加强铁矿石流向管理,从源头上切断落后产能的原料供应,切实落实国家淘汰落后生产力的政策。
  当然,在此次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卖方切下了“双赢牌”蛋糕的大部分。尽管中国获得了剩余的一小块蛋糕,但相对于前些年的单向利益分配格局,已有所突破。中国在争取铁矿石国际定价权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摆脱了完全被动的地位。
  
  拯救大豆
  
  黑龙江大豆从来没有经历过2006年这样的困局――堆积如山的库存大豆以及跌破种植成本的收购价格。
  2006年春天,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已经减少25%。而以大豆为原料的当地油脂企业高峰期数量过百,目前能够断断续续开工的只有四五家,面对使用质优价廉进口大豆的非主产区的油脂企业,当地企业普遍难以招架。
  占全国大豆产量二分之一强的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已经发出了警戒讯号,而这种讯号将波及整个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行业。
  这种局面牵动了从豆农到加工企业,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的各方神经。
  5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已经就大豆问题向国务院办公厅紧急上报“八点请示”,不久,国务院做出第一次批复;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以6条意见落实国务院批复,其中由土畜进出口商会协办、中粮集团牵头的联合采购机制,可能成为其中“最有价值的落实”。8月2日,中央高层领导再次就大豆问题作出批示。随后,农业部责成该部市场运行司、产业化办对大豆展开新一轮调研。
  一场由发改委牵头,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等众多部委协同的拯救大豆行动正在展开。
  既要履行入世承诺,又要解决国内大豆种植产业的危机,发改委拿出了一套最新解决办法。
  对于这些措施,市场人士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国外的大豆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经过联合招标采购,由采购同盟来协调进口大豆的数量、价格。这种机制有望使进口大豆的数量和价格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线上。
  但是建立联合采购机制,也受到一些质疑。国内一位油脂企业的人士认为,事实上中粮集团本身自己就从国外进口大豆,这难以保证招标采购的公正性,同时外资本身就在国内拥有自己的油脂压榨企业,是否会参加招标采购就值得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见指出,在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外,有必要成立代表整个大豆产业的大豆协会;而农民代表则希望恢复和增加储备大豆收购。
  对于各方的不同看法,农业部的一位官员表示,大豆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争议在所难免。看来,大豆问题还会继续。

相关热词搜索:十大 事件 财经 财经十大事件 金融大学全国排名 山东财经大学品牌专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