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综评]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已经终结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两年来,希腊债务危机从苗头初现到全面爆发,并持续发酵,不断升级,不仅引发希“政治地震”,甚至将整个欧元区经济拖入漩涡,对欧盟建设和欧元造成巨大冲击,引起全球瞩目。   
  危机的三个阶段
  总体来看,希腊债务危机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为危机的全面爆发期。2009年10月,总理帕潘德里欧在上台后不久即对外宣布希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已超过13%。12月,惠誉率先下调对希的主权信用评级,并带来之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全球三大评级公司轮番下调希主权评级,引发市场恐慌,希国债收益率和信贷违约互换价格急剧上升,国际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债券。2010年4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希政府正式向其申请贷款,要求救援,希主权债务危机就此全面爆发。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规模小,债务危机不会扩大到欧洲。
  第二阶段从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为危机的持续发展期。2010年5月,在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手出台救助希腊方案,提供1100亿欧元救助贷款后,希债务危机首次出现积极、向好发展势头。同时,根据“三驾马车”援助的前提要求,希政府开始了漫漫“紧缩之路”和“经济结构调整之路”。与此同时,欧洲其他国家开始受到希腊债务危机影响,欧元下跌,股市受挫,整个欧元区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第三阶段从2011年1月至今,为危机的升级扩散期。随着年中还款高峰期的到来,三大评级机构再次频繁下调希主权信用。希财政恶化状况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和改善,难以达到“三驾马车”设定的目标,面临被停放救助贷款的危险,债务危机再度恶化,并向整个欧元区辐射。10月底,“三驾马车”出台第二轮救助希腊方案,提供1090亿欧元救助贷款,并减记希腊50%债务。但几天后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以公投形式决定希是否接受救助方案,给希债务问题的救助前景蒙上阴影,加剧市场恐慌,并引发希政坛震荡、政府下台。
  
  救助效果不彰的原因
  希腊经济总量在欧元区的比重约为3%,债务总量为3286亿欧元。到2011年11月为止,“三驾马车”两轮救助贷款共计2190亿欧元,希政府亦先后出台七轮大规模紧缩政策,外部救助与“自救”力度之大实属罕见,但依旧效果不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希腊自身原因来看:首先,经济结构不合理、“造血”能力不足是造成债台高筑的根本原因。在西欧国家中,希经济结构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对外依存度高,传统支柱产业――海运和旅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严重萎缩,经济陷入衰退。希长期实行“以债养福利”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导致公共债务不断攀升,财政长期亏空,一旦资金流动性短缺,就会对本国经济造成致命打击。
  其次,财政紧缩与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危机。为改善财政状况,希政府接连推出紧缩措施,大幅整编裁员、削减公共开支、增加税收收入,给原本脆弱的实体经济再次造成重击。据预测2011年希腊经济负增长5%,失业率达到创历史的16.3%。
  第三,强大的工会势力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希经济结构性改革,影响了紧缩政策的效果。希劳工组织向来发达,全国大大小小4000多个工会组织严密,号召力强,在劳资谈判中经常能够施加强大影响,尤其对公共部门、国有企业的制约相当大。从2000年起,希历届政府都力推私有化进程和福利体制改革,但均因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而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停滞。近两年来,希政府推出的七轮大规模紧缩政策,无一不遭遇工会组织的密集型罢工和游行示威,这些抗议活动不仅造成了大量社会财富的浪费,而且削弱了紧缩政策的实际推行效果,迫使希政府再度推行新一轮紧缩,加重了政府与民众的紧张对立关系。
  从欧洲和国际层面来看:首先,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局限性是希债务危机的外部诱因和“酵母”。统一货币和同一基准率的实行使得与德国经济实力悬殊的希腊在相当长时间内按德国的利息率为本国的公、私债务融资,资金的易获性和财政监管的缺失使希腊能够“以债养债”、“寅吃卯粮”。危机爆发后,由于欧盟缺乏共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无法通过推高通膨、欧元贬值等手段来削减债务、增加出口,只能推行紧缩政策,严重制约了内需和消费,削弱了经济增长动力,导致财政恶化与经济衰退“并行”。
  其次,欧盟行动力的迟缓和保守延误了解决危机的最好时机。欧盟各国尤其是德法等大国对危机严峻程度估计不足,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自私心理,同时囿于欧盟体制机制所限,在应对危机、救援希腊等问题上迟迟难以达成一致,经各方妥协后达成的救助方案往往又趋于保守、力度不足,加剧了市场担忧和投机行为,导致解决危机的成本上扬,并给外界造成一种欧盟的政策永远满足不了市场要求的负面印象。
  第三,国际炒家兴风作浪,美国的推波助澜加速了希债务危机的恶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大金融机构、大财团出于唯利是图的本性,对希腊等国家债务肆意进行投机炒作。美国政府为转嫁国内危机、保持经济霸权地位,对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等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坐视不管,听任国际炒家的投机行动,借打击希腊之机剥夺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削弱欧盟及欧元的影响力。
  
  危机持续恶化的影响
  希腊债务危机仍在持续恶化、蔓延,迄今尚未探底,将给希腊乃至欧盟的政治经济形势带来沉重、深远的影响。
  第一,新政府任重道远,希政治、经济前景未卜。11月13日,前欧洲央行副行长帕帕季莫斯在泛希社运、新民主党和人民东正教阵线的支持下组成联合政府。新政府在2012年2月全国大选前需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如推动议会批准救助计划、完成对银行所持国债减记50%的细节谈判、通过2012年预算及实施新一轮紧缩政策等。由于在三个月的过渡期内,新政府对内要协调三党利益与立场,承受民众抗议浪潮,对外要释放积极信号、平复市场担忧情绪,执政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亦对其能否稳住阵脚,在短期内披荆斩棘,为遏制财政状况恶化铺平道路,为下届政府奠定较好的执政基础持谨慎观望态度。
  第二,希债务危机的溢出效应不断放大,欧洲经济被推上危机的风口浪尖。在希腊危机的辐射下,同样面临高失业、高公债、高赤字的“三高”困境的南欧各国有可能遭遇轮番“沦陷”,尤其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债务问题骤然吃紧,加剧了国际市场的担忧情绪。一旦意大利倒下,危机的扩散甚至有可能危及到法国和整个欧元区,欧洲经济面临全面衰退的危险。
  第三,一体化进程步入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面对甚嚣尘上的“欧元崩溃论”、“欧元区解体论”,欧盟必须做出政治决断,以果敢的政治勇气和长远眼光解决危机。如果任由希腊退出欧元区,坐视希经济崩盘不管,将引发欧洲金融经济系统动荡和市场大恐慌,危及整个欧洲政治经济体系。一体化进程的任何重大失败都将严重损害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政治信誉,极大削弱欧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唯有欧洲国家痛下决心,加快经济结构改革,推进一体化建设,变“挑战”为“机遇”,才有可能在经历阵痛后逐步重振经济,巩固政治成果,提升国际影响,实现“浴火重生”。
  (责任编辑:李瑞蔚)

相关热词搜索:希腊 主权 债务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综评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教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