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一导”难题困扰美国] 朝鲜三核两导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由于距离2015年在欧洲部署新反导系统还有5到6年时间,奥巴马大可把这一难题推给后任,而在当前着力解决朝核、伊核、与俄罗斯的削核谈判这三大核问题。      奥巴马上任近一年,给外界的印象多是他的鞠躬、道歉与和解、合作姿态,但这一外交见习期的表现并不代表他今后3年的政策走向。就在他12月10日赴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当天,美国负责军控事务的副国务卿原定将同波兰国防部副部长签署关于美国在波兰驻军地位的文件,但在最后一刻因司法主权争议而取消。不过,双方对于美国士兵的进驻并无异议,预计波兰将于2010年3月底组建首个“爱国者”导弹连。这对俄罗斯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从中也可见美国的海外军事战略调整并不全然是收缩的态势。
  在奥巴马的战略棋盘上,2011年底前全部撤出驻伊美军,以及在完成戡乱任务后从2011年7月起逐步撤出驻阿美军之外,还有可称为“三核一导”的外交难题,分别是朝核、伊核、与俄罗斯的削核谈判以及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问题。这四项问题彼此间也有关联,譬如朝鲜和伊朗的秘密武器贸易,伊朗和俄罗斯的核技术合作,美国将东欧反导问题与俄罗斯帮助解决伊朗导弹问题挂钩等。奥巴马如何统筹这四项外交难题,全球正拭目以待。
  
  朝鲜“进二退一”
  
  12月8~10日美国朝鲜问题特使斯蒂芬,博斯沃思访朝,劝说朝鲜出席六方会谈和履行2005年《9?19共同声明》,尽早放弃核开发计划,同时重新加入《核不扩散条约》。行前博思沃斯先到韩国征求意见,离开朝鲜后依次访问日、中、俄,介绍访朝结果。此行距离他今年3月初访问韩日中俄四国,已有9个月之久,而在此期间,朝鲜发生了诸多变化。
  朝鲜在3月9~20日韩美“关键决断”联合军演之后,通过4月的远程导弹试射、5月的二次核爆、7月连发7枚导弹,将半岛局势急遽升级,引起联合国针对朝鲜核及导弹项目的追加制裁。在此期间,朝鲜宣布永久退出六方会谈,不接受六方会谈任何协议的约束,终止1953年《停战协定》,完全反对安理会决议,并将在重启“钚”核设施之外,推进难度系数更高但威慑力更大的“铀”核武计划,摆出一副一意孤行、不惜鱼死网破的架势。
  然而下半年,局面又倏然改观。金正日8月笑迎克林顿,会见韩国女企业家,对韩开展“吊唁外交”,并恢复2008年被切断的朝韩陆路交通和军事热线,甚至邀请美特使博斯沃思访朝;10月热情接待来访的温家宝总理,并透过媒体表示希望与美签和平协议,还派出外务省美国局局长李根赴美,敲定在朝鲜重返多方会谈之前,朝美先开两次正式会谈。
  对于朝鲜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态度落差,有人解释为国际制裁起了效果,并以“朝鲜年底货币改革反衬了朝鲜通胀严重”论证朝鲜经济基础薄弱,亟需外界援助。但在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看来,朝鲜近20年来一直握有事态发展的主导权,拥核是朝鲜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而2009年对朝鲜来说具有特殊价值:一是朝鲜核武小型化、实用化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只欠测试纠错;二是2006年第一次核试验之后朝鲜通过立即返回六方会谈,成功消除了遭武力制裁的可能性,二次核爆同样有绥靖思潮保护过关;三是奥巴马对朝核问题不甚关心,李明博又对朝鲜冷漠,给朝鲜提供了试验核、导武器的借口。
  因此,朝鲜按照“进二退一”的战术套路,上半年“进二”,亮出外界激怒朝鲜的后果,下半年“退一”,改善与美韩日及中国的关系,并通过朝美会谈让美国“习惯与有核的朝鲜打交道”,破坏国际反核扩散统一战线,逐步将安理会第1874号决议废纸化。但是美国不会完全跟着朝鲜的指挥棒走,布什在离任前满足于朝鲜不对外核扩散,可奥巴马坚持“一揽子解决”,即不与朝鲜进行双边实质性会谈,只在朝鲜弃核完成后再给丰厚补偿,并且为了防止朝鲜弃“钚”就“铀”而重提朝鲜必须“完全地、可核查地、不可逆转地”弃核。
  尽管奥巴马对朝鲜弃核期待颇高,但国际社会普遍怀疑朝鲜会重返六方会谈(朝鲜向博斯沃思保证会支持去核化协议,但要求同美国缔结和平协定,并对重返六方会谈未置可否),加上对朝美单独接触的担心,相关利益方已开始秘密或公开与朝鲜接触。韩国媒体曾报道说,韩朝两国高级别人士10月20日前后曾在新加坡会面,商讨再次举行南北首脑会晤的条件和可能性。而在11月份,法国总统特使雅克。兰访问朝鲜,与朝鲜外长探讨法朝建交的可能性,顺便寻找参与朝核问题谈判的机会,此举被美国媒体讽刺为“法国要趟朝鲜外交的浑水”。
  
  伊朗新建“铀厂”
  
  如果说美国对朝核问题不上心,对朝鲜的炫耀武力和谈判要求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话,那么对于伊核问题,奥巴马并不含糊。早在竞选期间,他就承诺将与伊方展开直接谈判。然而上任后,他却迟迟迈不开步子,先是等6月伊朗总统大选的结果。在伊朗选后骚乱期间又避免激化事态,然后精力又被医疗改革牵扯,等到9月底美国给伊朗的5个月缓冲期到期,伊朗却告诉国际原子能机构自己正在修建第二座铀浓缩厂,以获得医疗用反应堆所需的浓缩铀。这一变故打乱了美方的谈判计划――奥巴马原本打算向欧盟看齐,接受伊朗的“和平核计划”,不再追求“暂停铀浓缩是谈判前提”,仅要求将其核设施置于国际监管之下。
  由于伊朗再次挑衅,欧美对其不信任加剧,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都出台了对伊朗相当不利的报告。在这一氛围下,10月1日伊朗与六大国在日内瓦举行了高级别谈判,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赛义德,贾利利同意联合国人员可进入伊方新披露的核设施开展核查,并原则同意将部分浓缩铀运至俄、法等国进行深加工。但伊方的后一妥协并未落实,10月下旬,美俄法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就“核燃料外加工”方案举行的维也纳会谈无果而终。
  11月22~26日伊朗举行保护核设施演习,随后其与外界对峙升级:国际原子能机构11月27日要求伊朗澄清一切未决疑问,立即停建库姆城附近第二座铀浓缩工厂,并不得私自建设其它核项目,这被伊朗驻该机构代表苏丹尼耶一口回绝。两天后,伊朗宣布将在境内新建10处铀浓缩设施。针对有专家质疑说伊朗根本没能力大规模扩建,内贾德总统12月1日说,伊朗新建“铀厂”决非空谈,德黑兰也没义务告知国际原子能机构本国的核设施建设计划,除非这一计划用到进口技术。他还宣称,伊朗与该机构的“友好”关系已告结束,德黑兰不需要再就核计划与西方国家对话。次日他又补充说,伊朗将“自行生产”医学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的纯度为20%的浓缩铀(武器级的铀235,纯度须达到80%至90%)。
  12月1日,日本外交官天野之弥正式接替在位12年的埃及人巴拉迪,成为国际 原子能机构新一任总干事,天野之弥虽然表示将帮助穷国和平利用核能,但由于他来自一个曾经历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国家,反核武扩散立场坚定,预计伊朗将承受更大压力。
  随着年底伊朗接受联合国核问题框架协议的最后期限临近。美国、德国逐渐对伊朗失去信心,不断向其施压。伊朗政府内部也不时发出缓和信号,譬如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和议长拉里贾尼就唱起了“双簧”,要求国际社会“别逼伊朗退出核不扩散条约”。12月4日,伊朗伊期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该国前驻意大利大使的话称,伊朗将根据之前达成的安全保障条款,在向新核工厂注入气体前6个月,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10个新核工厂的建设进程。这相当于部分收回了内贾德的强硬讲话。未来,伊朗仍然很难捉摸。
  
  美俄“冲刺”削核
  
  与朝鲜、伊朗这两个桀骜不驯的核门槛国家相比,俄罗斯这个全球第二大核武大国却相对容易与美国相处。尽管美俄核裁军协议12月5日到期失效,但双方总统发表联合声明,誓言将尽早完成已于4月1日开启、7月奥巴马访俄期间得到决定性推动的缔结新约工作。
  所谓美俄核裁军协议,是指美苏1991年签订、但得到俄罗斯继承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它与配套的2002年《莫斯科条约》共同构成战略武器管制的基石。基于该条约,美国的核查人员最早于1988年?月进驻俄罗斯沃特金斯克机械制造厂,昼夜监督“白杨”和“圆锤”洲际弹道导弹的生产。2001年,由于俄财政困难以及美国多年来未生产洲际导弹,俄先行召回驻美犹他州的核查小组。此番由于条约失效,且无临时性协议填补监管真空,美国也无意在新条约中加人派驻观察员的条款,故美国检查小组只能永久性地撤离俄罗斯。
  削减核弹头以减轻经济负担,是俄美双方的共同需要,故双方立场接近,差别仅在于是保留1500还是1675枚核弹头。谈判难点有三:运载工具的削减幅度、进攻性与防御性武器的关联性问题、美国新反导计划的真实情况等。关于第一个难点,俄方主张双方将运载工具削减至500枚,而美方只同意控制在实战部署的1100枚。10月29日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琼斯谈判时,双方解决了最大分歧,但俄方还有一系列关切尚待落实。
  有分析称,将签署新条约的时间推迟至12月5日之后其实对俄罗斯有利,因为奥巴马12月10日即将赴瑞典领取和平奖,如之前不对俄方妥协,例如把携带非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算作具有核打击能力的武器,他就不能把美俄新的核裁军协议拿到颁奖会上炫耀。此外,美国还希望通过在削核方面“速战速决”,换取俄罗斯支持制裁伊朗,但俄方并不急于表态。
  伊朗近来愈发担心会被俄罗斯“出卖”。奥巴马曾在今年3月暗示,只要俄方帮助制止伊朗生产远程导弹,美国或可不必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9月,梅德韦杰夫在纽约说,“制裁虽然通常不能产生积极作用,但有时也是难以避免的”;10月,俄方宣布“暂不实施”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导弹的合同;11月,俄方宣布将其承建的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推迟到明年启动,而梅德韦杰夫在新加坡又称:“伊朗核谈判进程并未完全停止,但俄方对进展速度并不完全满意。如果这一进程不能取得结果,还有其它手段继续推进这一进程。”当然,也有专家认为,俄不会轻易“出卖”伊朗,且不说核电站和军售合同于双方均有利,单就伊朗对美国的牵制作用而言,俄也不愿割舍。至于梅德韦杰夫的那些表态,只是俄式外交辞令。
  不管怎么说,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正在逐步修复中。12月4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布鲁塞尔出席俄罗斯与北约理事会外长级会议期间对媒体表示,只要新的核裁军文件一准备好,俄美双方就会立即签署这一文件,再交由俄杜马和美参院批准,使之尽快生效。不过,如俄《独立军事观察》杂志副主编维克多,利托夫金所说,若今后一段时间双方谈判仍没有结果,新条约签署工作可能会推迟到明年第八次《核不扩散条约》审议大会召开之前。
  
  “押后”欧洲反导
  
  美俄新核裁军协议尚未敲定,美国和波兰的防空导弹协议却已是八九不离十,虽然美在波兰境内部署的“爱国者”导弹只是布什政府计划在波部署的10套远程导弹拦截装置的“附赠品”,但对波兰来说,用来对付俄罗斯的中短程导弹威胁,还算有点心理安慰作用。何况,美国并未真的放弃东欧反导计划,而是正与波兰、捷克商讨更经济实用的合作方案。根据新计划,美国将于2015年在捷克和波兰部署改进型陆基“标准3"’拦截导弹,光在波兰境内就部署30枚,每枚造价仅1000万美元,低于“布什版”每枚7000万美元的造价。
  “布什版”东欧反导计划总耗资35亿美元,2010年正式建设,5~7年内建成。奥巴马在9月17日宣布放弃这一计划,并称这样做主要是基于美国战略利益,而非“外交考虑”。外界普遍认为此举将减轻俄方忧虑,或可换得俄放弃在同波兰接壤的飞地部署战术导弹的对抗性计划;若后续措施得当,还可谋求俄在伊朗核计划和削核谈判上的积极回报,甚至争取俄为北约在阿富汗的作战提供后勤保障。但很少人注意到,这其实也是为了讨好德、法、土耳其、罗马尼亚、挪威等北约盟国,因为之前美国绕开北约,直接与捷、波政府磋商反导计划,让前述国家不太高兴。而且,根据奥巴马此后的解释,美国“转移”原计划在东欧部署的反导系统,是因为伊朗中短程导弹的威胁迫在眉睫,必须转而开发区域性反导系统,以保护整个欧洲大陆。奥巴马还表示,美国在欧洲的新反导构架将比原来的“更全面”、“更省钱”,会利用在技术上更成熟、且不占据他国土地的海基“宙斯盾”反导系统;如其部署在地中海,还可将之前未曾覆盖到的南欧国家置于保护伞之下。这些宣示,无疑深得欧洲人心。
  只是由于美国去年夏季先后与捷、波签署反导协议,现在撕毁,未免有点唐突,尽管捷美反导协议今年3月已在捷克众院表决中被否决,但不是没有转圜的可能。7月份,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等多国前政要联名写信给奥巴马,呼吁他不要因向俄让步而放弃东欧反导计划。而在白宫宣布放弃“布什版”计划后,捷克前总理托波拉内克、波兰前总统瓦文萨等大失所望,抱怨美国“不再关心东欧”。捷克外长科胡特则向美国提出两点补偿要求:在中欧为北约成员国建立一个西点军校的分校,并派一名捷克科学家到美国的国际空间站上去。
  对于如何安抚最为失意的波兰,美国斯坦福战略情报预测公司专家认为,现在波兰需要的首先是美国的军事存在,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从而在波兰一旦遭到侵略时有可能得到美国更多的军事援助。为此,美国同意继续履行“布什版”反导计划中关于在波兰导弹拦截基地附近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条款,波兰总理图斯克11月27日批准了《美国驻军地位协定》,波美两国将在今年12月正式签署该协定,并提交波兰议会批准。协定生效后90天左右,美国将从驻德国的军事基地向波兰运送一套爱国者地对空拦截导弹,并派遣一支由100至110名美军士兵组成的爱国者导弹连队进驻华沙近郊。目前看来,波兰对于美方这一安排比较满意,图斯克还表示将配合奥巴马的阿富汗新战略,在北约框架内向阿富汗增兵600人。希拉里对此表示感谢之余,称明年将访问波兰。由于距离2015年部署新反导系统还有5到6年时间,奥巴马大可把这一难题推给后任,而着力解决前面说的三大核问题。
  
  
  美国并未真的放弃东欧反导计划,而是正与波兰,捷克商讨更经济实用的合作方案。根据新计划,美国将于2015年在捷克和波兰部署改进型陆基“标准-3”拦截导弹,光在波兰境内就部署30枚,每枚造价仅1000万美元,低于“布什版”每枚7000万美元的造价。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 困扰 难题 “三核一导”难题困扰美国 困扰中国人的三大难题 美国激光炮难题一大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