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1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民国的散文篇一:2014民国文化名人作文素材

【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 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 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 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 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 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 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 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 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 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 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 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 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 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 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 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 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 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 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 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意识形态的高 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 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 35 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 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 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 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 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 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 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 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 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 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 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 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 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 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 40 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 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

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 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 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 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 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 ” 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 :“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 “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 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 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 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 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 反抗思想统制

1939 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 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陈寅恪纪念王国 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 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此 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 然而,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 20 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 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 80 多岁,年老多病, “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 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 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 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 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 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 老当益壮、 站在巨人的肩上、 活着的意义、 人生的作业、 要勇于说 “不”

【素材五】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 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 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 11 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在纪念“九·一 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 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 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

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 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 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 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 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 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

民国的散文

一笔——东京审判。 1946 年 3 月 19 日, 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 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 “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 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 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 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 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 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素材七】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 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 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 30 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 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 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

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 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 会之不平。 虽路途坎坷, ” 然信念不改, 屡仆屡起, 至死方休。 飘萍一支笔, 抵过十万军。 “公平” 当为 “铁 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 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 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 “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素材八】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 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 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 小时,另外 3 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 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 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 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 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 “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 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 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 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

2. 给自己修枝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 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 枝、打杈、寻水、培肥。

【适用话题】 典范、正直、兼收并蓄、给自己修枝、冰炭不相容

民国的散文篇二:林语堂的散文

第六讲 林语堂的散文

? 目录

? 一、《语丝》前期的《翦拂集》

? (一)、《翦拂集》的思想内容

? (二)、《翦拂集》的艺术特色

? 二、过渡时期:《大荒集》

? (一)《萨天师语录》

? (二)学术性、理论性文章

? 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创刊及主旨

? (一)《论语》创刊及主旨

? (二)《人间世》创刊及主旨

? (三)《宇宙风》创刊及主旨

? (四)补论:林语堂谈政治

? 四、走向幽默与性灵

? (一)转变原因:时代与个性

? (二)转变过程:从《论语》到《人间世》

? (三)林语堂的幽默、性灵与闲适

? 五、林语堂的文章特色

? 20年代林语堂是“语丝派”的闯将,不仅以笔为武器,写下了尖锐犀利勇敢悍泼的杂

文,甚至加人学生示威队伍,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格斗。杂文集《翦拂集》就是他的这战斗业绩的记录。

? 30年代,林语堂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学者、教授变为专业作家,创办了著名的

《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鼓吹“幽默”、“性灵”、“闲适”的文学,成为有影响的杂文流派——“论语”派的“主帅”,他的杂文创作和杂文理论的影响更大了。 ? 一、 《语丝》前期的《翦拂集》

? 1924年林语堂加入语丝社,是仅次于周氏兄弟的的主要撰稿人。1928年他把此期文

章辑为《翦拂集》(共28篇。主要是在《语丝》、《晨报副刊》、《莽原》、《京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的散文、杂文),是他散文创作的前期。这时的散文具有鲜明的战斗色彩,慷慨激昂、悍泼放恣,多讽刺谐谑意味,语言于白话中多了一点文言分子。 ? 《翦拂集》是他全部著述中最富有进步的政治色彩之作。结集出版时,林语堂的思

想开始起了变化,政治热情下降,对政局感到厌倦,浮躁凌厉正逐渐转化,对过去 “语丝派”成员的呐喊冲杀,有“隔日黄花”之感。但是,“语丝”时代毕竟是难以忘却而且最值得回味。

? 《翦拂集》的结集和命名,带有追思往昔、纪念旧友、剪纸招魂之意。他在序中回

想起当时的情景时,情不自禁地写道:

? 回想到两年前,革命政府时代的北京,真使我追忆往日青年勇气的壮毅,及与政府

演出惨剧的热闹。天安门前的大会,五光十色旗帜的张扬,眉宇扬扬的男女学生面目,两长安街揭竿抛瓦的巷战,大门街赤足冒雨的游行,这是何等悲壮!

? (一)《翦拂集》的思想内容

? 概括来说,抨击旧道德、旧文化,反对“读经复古”、“保存国粹”,讽刺段祺瑞政府

及其帮凶章士钊、“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致力于改造国民性,提倡“土匪”、“傻子”精神,呼喊民主,对猛烈抨击“正人君子”“文妖”,热情支持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积极主张“欧化”、国民性改造,是《翦拂集》的基本内容。表现出一种“浮躁凌厉”之气,同时也已显露出一定的幽默特色。

? 第一、继承、发扬五四精神,批评种种谬论。五四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反对

封建主义、主张民主主义。但各派军阀之间相互争夺,混战不已,践踏人民的民主权利,镇压鲜众爱国运动。一些在“五四” 中人,摄于军阀威力,反对民众干预政治,以“读书救国”阻挠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林语堂于1925年、1926年间写《回京杂感》《读书救国谬论一束》《讨狗檄文》《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狗》等文。

? 《读书救国谬论一束》针对1925年10月26日,北京各学校和团体5万余人在天安

门集会游行,反对段祺瑞政府邀英、美、法等12国参加“关税特别会议”,主张关税自主。由于武装镇压,造成流血事件。事后保守派宣扬“勿谈政治”、“读书救国”,散布北大教授周树人“门牙确落二个”的谣言(鲁迅因此发表《从胡须说到牙齿》)。 ? 林语堂从正而批驳了“勿谈政治”、“读书救国”的谬论,指出“?勿谈政治?的高

论,不过是空空一个学理,是与政府的行为互相表里。有这种政府才有这种政治学,有这种政治学才有这种政府。”所谓“中华民国”实际上成了“中华官国”。

? 明眼人早已知道中华无论什么国体,至少总不是民国。无论外交与内治,都不是我

们国民所应该谈的,更谈不到什么根据民意。所谓政治实即是政府诸公的所有物,国宪可由官僚制造,国民会议,可由官僚滥充,外交重案更可由官僚自定,甚至官僚赴会议开会,小百姓的道路交通可以随意断绝一小时之久,此种现象在我们冒充“民国”已经忝不为怪了。……我们不能不怀疑今日的官僚即昔日之皇帝,“帝国”虽然已不存在,“民国”二宇亦是赘瘤。

? 第二,抨击现代评论派的“文妖”、“正人君子”。如《祝土匪》《咏名流》、《文妓说》、

《闲话与谣言》、《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狗》等。 1925-1926年,现代评论派对爱国运动冷嘲热讽,实际起到了在军阀的刀下,颂扬威权,奚落其敌人取媚的作用。

? 《<发微>与<告密>》斥责北洋军阀政府在“三·一八”惨案中,“预定计划,埋伏队伍,

荷枪实弹,由官长指挥,吹号施令,枪击国民,加之以刀鞭,继之以追击,复终之以抢劫”的罪恶,说这是章士钊“复古运动”、“整顿学风”的实绩.是“官僚”与“正人君子”勾结的罪恶,是“野鸡”与“暗蝎”的结合。

? 《文妓说》痛斥依附官府,为其出谋献策的人,是帝国上义的走狗,是文妓、文妖,

他们“盗圣贤市仁义”“丧尽人格,卖尽机巧智能,以求利禄;与妓女之卖身求利同” ? 1925年10月,北洋教育司司长刘百昭和现代评论派辱骂鲁迅等支持北京女师大学

生斗争的教员为“土匪”、“学匪”。

? 林语堂《祝土匪》揭露、抨击那班挂着学者、绅士、君子、士大夫招牌,以“中和稳

健”面目出现,是宁要脸孔不要真理的东西:“现在的学者最要紧的就是他们的脸儿,倘使他们自三层楼滚到楼底下,翻起来是,头一样想到是拿起手镜照一照看他的假胡须还在乎?金牙齿没掉么?雪花膏未涂污乎?至于骨头折断否,似在其次。”“学者只知道尊严,因为要尊严,所以有时骨头不能不折断,……因为真理有时要与学者的脸孔冲突,不敢为真理而忘记其面孔者则终必为面孔而忘记真理,……”是“将真理贩卖给大人物”的文妖。热烈赞颂不顾颜面,不倚门卖笑,敢于坚持真理的“土匪傻子”。文章写道“我们生于草莽,死于草莽,遥遥在野外莽原,为真理喝彩,祝真理万岁,于愿足矣。”。

? 第三、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改造国民性,建立“欧化的中国”。

? 1925年l月2日章士钊主持的教育部决定自小学四年级开始读经。发表于《语丝》

第22期《给钱玄同先生的信》认为:“令日之中国政象之混乱,全在我老大帝国国民癖气太重所致,若惰性,若奴气,若敷衍,若安命,若中庸,若识时务,若无理想,若无热狂,皆是老大帝国国民癖气,而弟之所以信今日中国人为败类也。……欲一拔比颓丧不振之气,……惟有爽爽快快讲欧化之一法而已。” 进而提出 “非中

庸”、“非乐天知命”、“不让主义”,“不悲观”、“不怕洋习气”、“必谈政治”六条具体主张,改造这种国民性。理想是建立一个在“政治政休”和“文学思想”方面都是“欧化的中国”

? 要改造国民性,还要有革新、奋斗精神,他赞扬孙中山“求一为思想主义而性急,为

高尚理想而狂热而丧心病狂之人,求一轰轰烈烈非贯彻其主义不可,视其主义犹视自身革命之人”(《论性急为中国之所恶》)。他赞扬《莽原》社诸君子的“土匪傻子”精神(《祝土匪》),赞扬英勇栖牲的刘和珍君和杨德群诸烈士。他认为:“生活就是奋斗,静默决不是好现象,和平更应受我们咒诅。”(《打狗释疑》)

? (二)《翦拂集》的艺术特色

? 鲁迅把《语丝》的特色概括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实际上包含了内容和文体

两个方面。从内容说是反封建、不与旧势力相妥协的思想性、战斗性;从文体说是自由活泼、不拘格套、简捷生动、庄谐并出,特别是灵活而巧妙地运用讽刺艺术,使论敌无可躲藏,而友军精神快爽。

? 林语堂也抛弃文章的旧格套,自由畅达,特别是大量运用反语,如《祝土匪》、《咏

名流》,同鲁迅、周作人的杂文有近似之处。林语堂在体现共同特色时,个人的语言风格也在逐步形成,初见端倪。

? 第一、语言朴素无华,不加雕琢,但朴素中有轻巧。如《闲话与谣言》批驳陈源在“三·一

八”后的造谣中伤时写道:“?畜生?生在人类里面,本来已经够奇了,但是畜生而发见于今日的大学教授中,这真使我料想不到。我要畅快的声明,这并非指猪,狗,猫,鼠,乃指大学教授中?亲亲热热口口声声提到孤桐先生地一位?,亦即?白话老虎报社三大笑柄?之一。”

? 《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狗》斥责丁在君等人为帝国主义作辩护:“丧家之狗.做英国官

也好,同英人唱双簧也好,找军阀叫娘也好,总而言之,是不能救出中国来的,更没有同他们去打倒军阀之理。”

? 第二、夹叙夹议,以日常现象议论时事,形象通俗,加强语言的形象化,读来不枯

涩。《回京杂感》写道,“急进自号为维新,守旧自号为稳健。这两种人的不相容,近来越看越明白。……有一天我同一位朋友踱市场,经过一个行人拥挤的地方,偏偏有几位穿长褂的先生,逍逍遥遥的若进若退,好像不觉得其他的人也有走路的权利,于是对我的朋友说这几位的讨厌。但是我的朋友提醒我说,但是他们正以我们为讨厌。”把议论与叙事熔为一炉,以日常现象喻理论观点。

? 第三、除开门见山的议论文之外,还有少量笔锋犀利而语言含蓄的散文,如《祝土

匪》主要运用反语讥刺“倚门卖笑”、“双方讨好”、“将真理贩卖给大人物”的“学者”,热情歌颂敢于维护真理的“土匪傻子”。

? 总之,《翦拂集》不仅标志林语堂是“语丝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而且在20年代的散

文杂文的创作园地占一畦之地。郁达夫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选入林语堂的4篇散文,即长《翦拂集·序》、《祝土匪》、《家国絮语解题》、《论理想教育》以及颇有文采的文艺思想论文。《导言》中,郁达夫把林语堂的创作特色概括为生性憨直、浑朴天真、真诚勇猛,书生本色。

二,过渡时期:《大荒集》

? 1928年林语堂除了结集出版《翦拂集》之外,20年代末的两三年发表的文章累计起

来有20多万字,后来与30年代之初的几篇文章一起,收入1933年出版的《大荒集》。《大荒集》虽结集稍晚,但大部分是1928年至1930年间的作品,反映了林语堂在这个过渡时期里思想和创作上的主要特点。

? 林语堂在文集《序》中写道:

? 由草泽而逃入大荒中,大荒过后,是怎样个山水景物,无从知道。但是好就在无人

知道就这样走,走,走吧。

? 不过有一点,大荒旅行者与深林遁世者不同,遁世实在大清高了,其文逸,其诗仙,

含有不吃人间烟火意味,而我尚未能。也许戈壁荒漠过去,就是深林,与木石交,与鹿未游,那末下一次文集便须以“深林集”或“鹿禾集”名,但也许过去正是新都的十字街头,也是可能的。总而言之,在荒野中的人尚不知道。

? 在大荒中孤游的人,也有特种意味,似乎是近于孤做,但也不一定。我想只是性喜

孤游乐此不疲罢了。其佳趣在于我走我的路,一日或二三里或百里,无人干涉,不用计较,莫须商量。或是观草虫,察秋毫,或是看鸟迹,观天象,都听我自由。我行吾索,其中自有乐趣。而且在这种寂寞的孤游中,是容易认识自己及认识宇宙与人生的。

? 可见,题为《大荒集》,带有落荒而逃意味,但并未逃入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而是

在荒漠中自由自在地探寻自己的路。他看不清中国朝哪里走,也不知道自己走向哪里。

? 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在《大荒集》中就很少见了。文集谈中西文化的3篇,谈读书及

有关问题,谈学英语及文法的3篇,序跋5篇,译文2篇,还有《子见南子》剧本及有关文件,30年代初写的随笔、论文6篇。只有5篇《萨天师语录》保留了讽喻黑暗现实的锋芒。

? (一)《萨天师语录》借萨拉图斯脱拉之口而抒发对黑暗现实的愤愈,语言隐讳曲析,

但寓意并不玄奥,是散文诗形式的社会批评。《大荒集》中5篇大都是这样。

? 如《萨天师语录》(四〕,用“丘八”为副题,描述萨拉图斯脱拉路过街上,看见一队

蓬头垢面,风尘仆仆,形容憔悴的武装士兵经过,在他看来这些人不是毒蛇猛兽,只是驯服的家犬家禽,只是夹尾乞食的丧家狗。他疾恶这“大群丧失战斗力家畜”的神态,而愿听一吼震地的长啸。“厌腻这学唤主人的笼鸟,我愿看鼓翅冲天的飞鹰。” ? 但如果把《大荒集》收录的《萨天师语录》与刊物上发表的《萨天师语录》相对照,

可以发现两者并不完全一致,结集时作者又加以改写。

? 发表于《语丝》第4卷第33期1的《萨天师语录》(五)副题是“正名的规律”,而

《大荒集》收录的《萨天师语录》(五)副题却是“萨天师与东方朔”。《语丝》上的那篇讽刺性更加强烈。《大荒集》没有收入,当然不是林语堂的疏忽,而是文网愈密,且林语堂思想也起了变化。

? 这篇《萨天师语录》出版于1928年8月13日,文中不是指北洋军阀,因为那时昊

佩孚、孙传芳、张宗昌等军阀都被北伐军打败,而是讥讽新的统治者。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定都南京。1928年8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阎锡山不战而进北京,南京国民政府便宣布“国民革命完成”,随后“举国相庆”。

? 6月20日南京国民政有决定北京改为北平,设北平、天津特别市,于是地理,历史

都得改,几有北京两字都得改。这一股“正名”风,连大学也遭殃。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在张作霖统治下已与北京各国立大学合并为“国立京师大学”,“以节省经费”。1928年6月8日虽恢复原状,但北京大学被改为“中华大学”,不久又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连《北京大学日刊》也只得改为《北大日刊》,以避“北京”二字。直到1929年8月14日在北大广大师生强烈要求下南京国民政府才把“北大学院”改为国立北京大学。这篇散文表明林语堂对国民党新统治者还是冷眼旁观,语含讥刺。 ? 文中写道:

? ……萨天师沉吟半晌道:唔,我一切明白了正名:这是他们遁逃事实的良方。这也

无法可想。因为事实不容他们的随意矫正。粉饰大平.这是他们的能事。换招牌,

刨匾额,这是他们的专长。——也是他们奋斗无不完成,仿效无不成功的秘诀。 ? 所以我看见他们天天抢着换旗帜,“革”城名,已经粉饰他们的城墙,并且想要改换

他们屋上的琉璃。在这蓝蓝绿绿漆色未干的城下,他们拍胸自豪歌唱说:

? ——我们已换一层皮。

? 于是而发通电,广宣传,出红色特刊,开庆祝大会,——于是而一唱百和,举国相

庆,这七言的声浪,洋洋盈耳……

? (二)《大荒集》中学术性、理论性文章居多,谈文化、论读书、说经验、评作品。 ? 此期他还继续推出翻译作品。在20年代之末,他着重翻译西方文艺理论批评论著(鲁

迅这个时期主要翻译苏联和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主要翻译西方表现主义的论著,如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

? 他特别感兴趣美国文艺批评家斯平加恩的《新的文评》长文,比较系统地阐述表现

主义,林语堂翻译后刊载于1928年9月20日出版的《奔流》第1卷第4期。林语堂特地写了序文(收入《大荒集》),按照他的理解对西方表现主义文艺批评观作了介绍,并且间中国明末清初的性灵说联系起来。

? 表现主义的批评,就文论文,不加以任何外来的标准纪律,……只问他对于自身所

要表现的目的达否……艺术只是在某时某地某作家具某种艺术宗旨的一种心境的表现……表现派能攫住文学创造的神秘,认为一种纯属美学上的程序,且就文论文,就作家论作家,以作者的境地命意及表现的成功为唯一美恶的标准。除表现本性之成功,无所谓美,除表现之失败,无所谓恶,且认任何作品,为单独的艺术的创造动作,不但与道德功用无关,且与前后古今同体裁的作品无涉。

? ……表现派所以能打玻一切桎梏,推翻一切典型,因为表现派认为文章(及一切美

术作品)不能脱离个性,只是本性自然不可抑制的表现。个性既然不能强同,千古不易的抽象典型也就无从成立。以昆曲标准评秦腔,固然一无是处。拿Beethoven的合奏曲与非洲野人的舞乐相提并论,也是低能。……

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的创刊及主旨

? (一)《论语》创刊及主旨

? 1932年9月16日《论语》半月刊创刊,是林语堂主编的第一个同人刊物。在发刊

《缘起》中宣称“论语社同人,鉴于世道日微,人心日危,发了悲天悯人之念,办一刊物,聊抒愚见,以贡献于社会国家。”

? 1、《论语》以刊载杂感、随笔为主,用古书《论语》对话、闲谈的形式,议论世道

人心,泛谈社会政治的刊物,形式上同《语丝》周刊近似。但他们自觉没有力量用《春秋》笔法,“挽既倒之狂澜,跻国家于太平”,“不敢有非分的举动”。《论语》开辟了“论语”、“我的话”、“群言堂”专栏,发表了大量随感录式的短文,同《语丝》相似,《论语》也以刊载杂文、小品文为主。

? 创刊号《编辑后记》说:

? ……论语是孔子门人所作的一部大书,我们当然是冒牌的。但是,……我们同人,

时常聚首谈论,论到国家大事,男女私情,又好品论人物,又好评论新著,这是我们的论字的来源。至于语字,就是说话的意思,便是指我们的谈天,因除了可以归入论字的话题以外,我们还有不少的谈话,这些全都归入这语字去的,这是语字的来源。这样的二个字拼凑起来,便成了论语。格式内容里也和孔夫子的《论语》差不多,因为也是甲一句,乙一句,东一句,西一句,拉拉杂杂一大堆大道理。……不过……孔家店里……还有《春秋》,那是孔老夫子用了他特有的笔法作成,使乱臣贼子发生恐怖的大著。在目下这一种时代,似乎春秋比论语更需要,它或许可以

民国的散文篇三:民国风流

民国文字

《红楼梦》里史湘云言:“真名士,自风流!”一直觉得,民国和魏晋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新旧交变、思想自由,出乱世华章的世道儿。有许多学贯古今、中西俱得的大师、大儒、狂人与斗士,也颇出些放逸不群、风神怪诞的人物怪杰。有的淡泊,有的进取,有的有林下风,有的则是顽童气,学人在报纸方寸之地热闹的争驰、反讥与自辩,自由与思想大概皆得所见了吧。

林语堂先生写散文,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去,将西方的文化引入到中国来,颇像个用心良苦的文化掂客。读他的《京华烟云》,姚思安应是先生的理想,早年也曾荒唐过,浪子回头,治家教女研究典籍和甲骨文,云游天下,得了道家的道。姚木兰也应是林先生欣赏的女子,端丽大方、家学颇深、亲和持家乃至隐忍宽容,是无上的好女子,乃至爱游园吃小馆,缺点也成了优点。其妹姚莫愁性格温厚浑朴,就如她的字,如鹧鸪,“圆润,皮毛光滑”,是土命的好女儿,恰适于滋养像立夫这般方正葱笼的佳木。书中红玉对的下联“闲人观伶伶观人”,是极好,只是气氛冷寂,殊欠兴扬。

梁实秋写文,诙谐幽默嘻笑怒骂,谈女人,谈男人,谈骂人的艺术,著有《雅舍小品》、《骂人的艺术》,说北平略有闲钱的人的生活当是“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说新晋的暴发户是“树小墙新画不古”,嘻笑怒骂间吐珠咳玉不亦快哉!梁实秋也喜写文谈吃,收在《雅舍谈吃》集子里,回忆的琉璃厂信远斋喝罢后碗边仍有酸梅渣的冰镇浓酸梅汤,院里的嫩花椒芽烹黄鱼,让我等读者在掩卷后亦可画饼充饥一番。

在很多人的文中,都说钱玄同是个天真的人,因无洋文凭,遭了胡适之等人的鄙薄,一负气之下半路出国苦读了个博士文凭,是其时中国倡导国文拼音化的先锋人物,若其成了功,现在我们用的国文,大概不是类似英文就是法文了吧。他的《文字学音篇》、《说文部首今语解》亦对此深有论叙。

周作人的书,《雨天的书》、《瓜豆集》、《知堂谈吃》,一味的用色节俭清淡,有僧气,但十分耐读,不令人倦。《知堂谈吃》喜欢谈家乡绍兴的笋干、乡产风物,并无饕餮之态,十分克制。不过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批评周作人独沽乡味:“除了当地出笋,似乎也无甚特色,炒冷饭的次数多了,未免使人生厌。”

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英子的眼睛黑亮,如顾城诗中在黑夜中寻找光明的眼睛。影片里,穿着校服的英子,与同学在半昧半明的清晨,齐声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弘一法师的词极好,哀而不伤,闻之忘俗,隐隐透出报国救世的大爱与悲悯,相形之下,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风致流丽,却殊欠严厚;李易安的词婉约,唯视界稍窄;太爱李叔同,以致觉得李太白失之疏狂,杜甫流于凄苦,王右丞沉于隐逸。出家前的弘一法师,叫李叔同,早年留学日本,是诗书艺俱绝的才子,丰子恺说:“李叔同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他是真正的智者,集风骨、才骨、傲骨于一身的天才。

和尚苏曼殊是广东香山人,法号曼殊,笔名印禅,擅诗画,晓多种文字,多才多艺,早

年是爱国志士,一度曾打算去刺杀保皇党首领康有为。诗风多受李商隐影响,如以下的《七绝&#183;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于怀旧自伤的高桥羁旅中,渐见风流明朗。奈何才子早逝,令人惋惜。

辫子党辜鸿铭是个有趣的老儿。在多人的书中都有提及,辜鸿铭是马来人,也是名留学多国的饱学之士,唯其行止荒诞,成民国一时怪杰。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写道其于电影院大闹,与外国人争驰中外女子的着装,说外国女子下面捂得严实,上面却是布白。再有其一贯的保皇姿态,马褂着身,“茶壶茶盅”的一夫多妻赞同论,钟爱中国女人的小脚 ,很为时人笑传。周作人写文,谈及辜鸿铭,说胡适痛批辜鸿铭为“久假不归”,怕是戳到了辜鸿铭的痛处。后来有人申辩:保皇类似西方之君主立宪,小脚之类算是保护传统文化,辜鸿铭写书将东方的文化翻译到西方去,应该颇有些文化侵蚀和平演变的先见。

鲁迅是个文化斗士,小说《阿Q正传》、《祥林嫂》、《药》是唤起一代代学生反封建反压迫的先导,但读郁达夫的散文,说是常与鲁迅下酒馆,点些酱鸭之类的吃食。最近去绍兴,尝了茴香豆、霉干菜烧肉、蒸霉千张,绍兴人似乎喜臭食,霉千张及臭豆腐各得要领,绍兴乃昔日越国都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及“尝粪验病”,越人感思之皆食臭以同身受,在风俗上大概类似于中国其它省分的端午食粽。如雷贯耳的咸亨酒店生意仍旧兴隆,在门前与孔乙已合了张影,参观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想起那个时代风流殊胜的人物来了。

相关热词搜索:民国 散文 民国散文精选 民国散文大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