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人的战争想象 隔代人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你想成为像许三多这样的士兵吗?” 2007年的电视荧屏造就了一个恐怕是近几十年来最深入人心的中国大兵形象,《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和他的战友们受到如此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以至于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来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选用了《士兵突击》的镜头作为招兵宣传片。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不抛弃,也不放弃!”许三多的这些话,比往年招兵宣传片里威武雄壮的飞机、坦克和舰艇更让年轻人对部队充满向往。
在真正的士兵眼里,《士兵突击》只是一部青春励志片,跟军旅生活无关。“没有战争,部队里只有寂寞是真实的。”魏科说。他是记者少年时的同窗,跟《士兵突击》里的马小帅类似,读军校,入军营,如今已是一支王牌野战军的基层军官。
在一个海防哨所,百无聊赖之际,他看完了《士兵突击》。他说,只有草原上的五班那段,那种寂寥让他感同身受,其他的都是假的,在现实的军队里,没有哪个士兵会受到如此多的瞩目,“部队最不缺的就是人,无数的强人。”
这个生于1980年代的少尉连长,在他出生的时候,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对越边境作战已经结束,对于战争,他说自己概念模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天天在网络上探讨模拟台海战役的年轻人,大多是在瞎扯。”
招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军队征兵从不需要大规模动员,往往是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地方无条件配合,“参军光荣”的标语往村里的土墙上一刷,大批的农村孩子就会蜂拥而至,挤满了各地的征兵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当兵不意味着打仗,更多意味着一条生存的道路。许三多就是如此,为了当兵,他的父亲费尽心思,“在部队上呆两年,回来能分配个工作,进县城,这就算走出去了,跟国家挂上钩了”这是他父亲的想法。
社会全面的非军事化要求,使真正的牺牲变得日益困难,对战争的普遍支持是浅薄和不稳定的,因而战争不得不作为类似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样的比赛或像计算机游戏那样呈现,在其中,没有人真的死去或受伤。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失去作战机会的军队也失去了对年轻人最具吸引力的光环。二战结束以来,征兵制度的不断衰落是各个国家军队面临的共性挑战。
而中国,尽管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和平,却因为参军对那些出路甚少的农村青年的现实好处,征兵制度从来都没有衰落过,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征兵名额远远不能满足年轻人的当兵需求,往往要走后门、送礼才能进部队,《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同村的伙伴成才就是靠此途径才进了部队,虽然囿于现实考虑,电视剧并没有就此细节展开,但是,进入军营之前的部分,确实是《士兵突击》里最具现实感的一段。
制作精良的宣传片,在公共媒体不断播放,吸引年轻人进入部队,这似乎只是美国军队才爱玩的把戏。伊拉克战争之前,美国军队的宣传短片里有一部叫《我是一名美国士兵》:
我是一名战士,队伍里一员
我为美利坚合众国人民和军队服务
我总是以任务为先
我决不承认失败
我决不退缩
我决不会放弃倒下的同伴
我是一个自由卫士
我是一名美国士兵
当美国的有志青年看了短片后,八成就会被所谓的爱国主义感染,毅然走进征兵站,把自己的命卖给政府,而当他们来到伊拉克之后,看到听到的不会像宣传片中那么美好,更多的尸体、无助的眼神和嚎哭在等待着他们,军队内部的腐败和人天生的劣根性在此地暴露无遗,所以美国军队里总是流行着一句话:新兵想前线,老兵想回家。
很难想象,假如这样的战争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士兵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跟美国人不一样的是,中国已经有近30年没有让自己的士兵在战场上大规模流血了,开始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用制作精良的励志电视片来招徕兵员,或许就意味着中国征兵形势和理念的转变已经悄然开始了。
在那部短短的宣传片中,战争、祖国、荣誉、责任、精神、成长被设定为关键词,用《士兵突击》里的镜头生动地阐释了新一代的士兵精神,制作者希望这些能成为吸引这一代生活优越的年轻人步入军营的动力,而不再仅仅是现实的好处。
事实上,随着退伍军人安置制度的改革以及中国社会飞速的进步,当兵给一个年轻人带来的现实好处也远远没有以前那样丰厚了。30年的发展已经让中国社会全面迈入了一个非军事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战争往往只有通过影视作品来呈现。
电影
过去的记忆令中国人悚然:外国入侵,国内战争,“文化大革命”,这也促使老一辈中国人拥护地区和平稳定,但如今,更富民族主义情绪却从未直接经历灾难的年轻一代已经成长起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就一直认为,向这样一代人传递历史教训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但对于中国人来讲,要反思的恐怕不1242是要不要战争,还在于为什么我们会战败?在商业化时代,重现历史记忆,传递历史教训最有力的手段已经不是僵硬的意识形态宣讲,甚至不是枯燥的教科书,而是铺天盖地的影视作品。
过往的100年,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的100年,除了抵御外寇,更有惨烈的内部厮杀。2001年,导演姜文曾花了160分钟时间反思了20世纪对中国人来说最刻骨铭心的抗日战争,那部《鬼子来了》是记者看到过第一部真正直面历史的战争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河北山村抗战的故事,在那个叫挂甲台的小村落,老百姓无知地固守着自己的善良,善待着一个日本俘虏兵和一个汉奸翻译官,最终却悲惨地被鬼子集体屠杀,而且这场大屠杀发生在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之后。
片中有大量这样的痕迹:在那个被日军牢牢把持的小地方,日本人对当地人进行着和平的奴役。习惯了被压迫的老百姓已经对于尊严的事情麻木了,为了生计这样的眼前利益而过分乐观地活着。电影的结局是挂甲台整个村落在大火中消失在鬼子的屠刀下,而国军的抗战将领又让斧劈日本战俘的村民受戮于已经被俘的小鬼子。
姜文说,《鬼子来了》日本人不喜欢,中国人也不喜欢,只有他自己喜欢,电影最终在日本、美国、法国等近10个国家上映,但并没有能在中国上映。
片子的结尾出现了一个有着强烈现实隐喻的“说书人”国军接收日军投降后,小镇上的说唱艺人唱到:“中国人抗战整八年,打得小日本蹶着屁股撂着蹶子地跑……盟军是中英美苏,大哥是我中华民国……”而不久前,他还唱着“八百年前是一家”,宣扬着所谓“皇道乐土”。
还没有哪部国产电影能将说书人所代表的“文化人”的嘴脸揭批得如此透彻,这些精心安排的细节表达了导演姜文的深深憎恶:在文化界、电影界里,确实有很多奴性十足厚颜无耻的“说书人”,他们嘴下“与时俱进”的“历史总结”,不是谎言,便是废话。
人性
一直到今天,当战争和历史再度成为人们影视消费的最佳卖点时,荧屏上充斥着的仍然大都是姜文所说的谎言和废话。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年终的两部国产贺岁片无一例外都是在讲述军队和战争,再现两场20世纪最惨烈的中国内部战争。
电影《集结号》因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充满了人性化的解读和重现,而备受官方和民间推崇。电影中的解放军士兵和基层军官,虽然满口东北话河北话,却被导演赋予了美国大兵一样的人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性成为战争文学的时髦标签,连东方民族的基层军官也被美国大兵灵魂附体,不再像原本铁血、纪律严明的共产党军队。
近几年军事文学再度兴起以来,几乎所有的军事文学作家、导演都在不遗余力地宣讲战争中的人性,顺带都会批判、鄙视一下他们的前辈,那些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制造出《地道战》、《地雷战》等等一大批影响巨大但却因时代影响而显得粗糙、刻板,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战争影片的军事剧作家。
这样的情形在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型中同样出现过。二战结束后,苏联的文艺家们曾经拍摄了一大批优秀的战争影片,《解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士兵之歌》、《燕南飞》、《一个人的遭遇》、《伊万的童年》等等电影充满了对自己民族所经历过残酷战争的真诚,这些用自己的话语方式和价值观讲述的战争故事,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到了俄罗斯时代,拍摄的战争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战争片的影响,无论主题立意、人物定位还是表现形式、视听技巧,都显示出西方商业电影的某些特征,却再也产生不了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中国和俄罗斯一样,具有悠久文化传统、足以使用自己的话语进行电影讲述,尤其是战争和历史题材。
事实上,真正具有人文意味的战争电影即使在美国的电影史上却也是不多见的,他们更多的是全景式的战争片,表达的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但是,在当下的环境,我们只是把美国这些人文意味的战争电影进行放大和模仿。
我们正在遭遇着双重困境,一方面,从来没有拥有过真正豁达的空间,来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自己的战争讲述,另一方面,使用他者的话语和精神资源来讲述自己的战争历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这样的情形造就的战争记忆,对一代人战争观的形成将会是错乱的四不像,是一个我们自己也无法认识的怪胎。
从这个角度讲,电影人和《鬼子来了》里的说书人如此相像。当年他们听命于意识形态,制造了一大批刻板的影片,而现在,时代变了,人人都在谈人性,他们又开始扛起人性的大旗,对曾经的历史进行再一次毫无原则的剪辑,从本质上来讲,这跟他们所批判的上一代意识形态浓郁的战争电影没有任何区别。同样缺乏的是对自己民族过去一个世纪里的战争真诚的态度,塑造的将会是又一代人畸形的战争观。
相关热词搜索:想象 战争 隔代 隔代人的战争想象 爱情公寓2想象战争 想象花木兰的战争场景作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