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独之外还有促统|反独促统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抗战胜利日的团结之声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讲话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讲话中涉及两岸关系的声音: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我们将认真落实同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的领导人会谈所达成的各项成果,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加强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密切两岸同胞感情,充分照顾台湾同胞利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笔者认为两岸统一是逐渐增加互信、累计和扩大共识、形成民族共同体的感情和意识直至最终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胡锦涛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功绩和台湾人民抗战的评价,无疑强化了“共同体”的感情。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事实上,中国大陆、台湾、美国三边互动的关系和格局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去年在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的公开场合,美国总统布什当众指责陈水扁企图“改变现状”;接着台湾3月份大选,反对民进党炒作族裔间的差别和矛盾的民意,表现了很大的声势;台湾出现了反对买美国武器的大示威。连、宋等台湾在野党主席联袂登陆,成为此间媒体的大事;一向被视为独派大佬、深受独派看重的知名企业家许文龙竟以个人名义发表声明,支持《反分裂法》所起的稳定两岸关系的作用。两岸三方越来越多的人都感觉到有需要也有可能在两岸之间达成某种框架性的协议,以便规范两岸关系的发展。今年胡连会谈的公报中,写入了两党同意促进尽快恢复两岸谈判、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并达成和平协议和促进两岸恢复协商后优先谈判建立共同市场问题等内容。宋楚瑜先和陈水扁达成一个十点共识,接着才赴大陆搭桥,目的也是想试探和北京达成共识,推动两岸恢复谈判,达成有助于稳定两岸关系的协议的可能性。连、宋来访造成的媒体旋风过去之后,人们关注的是陈水扁,或下一任台湾“总统”会不会如胡、连会谈公报中所呼吁的那样,“在92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谈判”?两岸会不会达成正式的和平协议或建立共同市场的协议?
  一个毫无实质内容的协议对两岸关系的进展没有任何意义。统一的进程必然包含组成统一国家的愿景赢得日益广泛的民意(尤其是台湾民意)的支持的进程。胡锦涛在讲话中也明确表示“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此前,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主张。第一条就是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笔者认为落实这一条对于争取台湾民心,扩大组成共同国家的民意基础,十分重要。增加互信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关切到底是什么。
  客观而言,台湾民众主要的关切是,中国大陆用武力收回台湾。绝大多数的台湾人,并不排除在适当的条件下,统一是一个可能的选择。此外他们也担心有一天台湾的总统会为了个人和党派集团的利益,与大陆达成不符合人民的愿望的协议。很多台湾人赞成公投表达民意的办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也就是说他们对两岸达成的协议进行公投复决。他们显然忘记了台独分子会利用所谓公投来分裂国家。在中国大陆方面,是担心台湾当局者与美国勾结在一起,企图永远维持中国的分裂,或者搞台湾独立,或者在维持现状的名义下,搞两个中国。台湾方面,应该尊重大陆反对美国凭仗武力维持中国分裂的做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台湾人民反对武力强加,也应该看到,在美国对台湾提供军事的保护和支持的情况之下,搞台独和两个中国也是只顾自己的意志,凭仗武力,强加在大陆人民头上。台湾应该停止或逐渐停止向美国购买武器,停止每年一度的要求加入联合国的做秀。台湾人民还应该看到,最好的安全保证,不是美国的武器,而是和大陆人民建立互信和谅解,和大陆人民在一起,真心诚意地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试想如果台湾真的能和大陆达成一个指向统一的框架协议,并且有诚意地按照协议促进统一的进程,大陆还会有什么理由不顾天下公论、不计牺牲代价地用武力犯台呢?还有什么武器比这样的协议更能保证台海的和平和安全呢?
  
  “台独”的恐吓
  
  近来,在赞成统一的人士中常听到一种目前只能反独、不宜促统的维持现状的论调。看起来,过去政策、认识上的误区和旧框框仍在束缚人们的思想,过分高估了台独思潮的作用和危险性,对美国的战略、策略和影响,缺乏清醒的认识。美国从表示不支持台独到明确地表示反对台独,只是策略上的微调,美国自卡特总统以来历届政府的一个战略目标始终是尽可能维持中国的分裂。台湾独立也好,维持中华民国现状也好,都是阻止中国统一的手段。台独从来不是,今后也不会是有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的群众运动。道理很简单,台独不能为台湾人民带来任何的实质利益。从实质上说,台湾已不可能比现在更独立了。宣布独立、改变国号,不会为台湾带来任何政治和经济利益。台湾不会因此就可以进入联合国,也不会因此而得到更多国家的承认。台湾的人民怎么可能有很大的支持它的热情呢?台独之所以有时会让人们觉得似乎很有些声势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媒体的误导。二来是因为美国的因素。
  在这里我们应该来回顾一下中美建交谈判到建交后的互动的一段史实。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一开始,中国一直坚持一个原则立场:美国必须接受中国提出的三个条件,包括美国必须明确承诺建交后停止向台湾提供武器,两国才能正式建交。一直到1978年,美国开始看到中国的立场有松动的迹象。中国谈判的立场从松动到最后抉择的细节材料,请参看最近出版的《目击台湾风云》一书。其中载有当事人、老外交家柴泽民先生(末任驻美联络处代表、首任驻美大使)的回忆,详细地叙述了卡特时期中美六次秘密建交会谈的经过。书中记载了中美宣布建交前夕富有戏剧性的最后一幕。大家都知道,中美决定于1979年1月1日建交是由美国卡特总统于美国时间1978年12月 15日夜,亲自向世人宣布的。在这之前仅17个小时的中国时间12月 15日下午4时,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伍德科克大使,奉卡特总统之命,紧急要求会见邓小平。会见中,伍特科克大使告知邓小平,发现双方对建交谈判达成的协议关于卖武器给台湾部分,理解有差异,需要立即澄清;他声称美国仅同意在建交后一年内,除了已在途中的武器之外,美国将不再卖其他武器给台湾;但美国在一年以后仍将视需要向台湾提供武器云云。邓小平闻言大怒,拍了桌子。中国方面对于建交秘密会议达成的理解是,美国同意,除了已在途中的武器之外,可在建交一年之内提供以外,一年后就停止供应任何武器。但邓小平于激情之后,当场拍板,仍照原计划进行。从长远来看,中美建交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具有重要意义。但美国方面对此的解读却出乎国人的预料。美国方面以为,中国没有准备也没有决心为了台湾问题付出让中美关系和经济发展受害的代价的。它的一个严重后果是至今令中国十分头痛的《与台湾关系法》。笔者相信,如果不是美国自以为摸到了中国不会报复的底牌,美国大约不至于如此肆无忌惮地炮制出这样一个公然侵犯中国主权、非常可能激怒中国的法律来的。如果卡特没有这种自以为是的判断,他肯定会像后来克林顿总统那样,在众议院通过之后,就给它来一个口袋否决。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当天,《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定下了以民族大义为号召的对台统战的基调。同一天,邓小平在政协作了以《解决台湾问题,统一大业提上议事日程》为题的讲话,宣布“实现祖国统一”是80年代三件大事之一。1980年9月30日,叶九条出台;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大陆原来的设想是,中美建交后,台湾的统治集团很可能会感觉到美国因为更大的战略利益,将弃台湾而就中国大陆,与其将来吃罚酒,不如现在吃敬酒,接受一国两制方式下的统一,去换取中共同意他们在一个较长时期维持其统治地位。但美国并没有因为与中国建交就停止卖武器给台湾,反而在建交之后,加大了向台湾转移武器核武器技术的力度。不仅如此,还紧锣密鼓地于1979年4月炮制了《与台湾关系法》,从此把对台军售、保护台海安全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除非国会正式作出决议,废除这个法律,今后美国各任政府都必须遵行,不能单凭总统的行政权力,改变美国军售台湾和其他该法律明文规定的对台湾安全的承诺。《与台湾关系法》一出笼,蒋经国得到如此明确的美国的保护承诺,自然也就不会去响应大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号召了。   李登辉、陈水扁等台湾领导人所以如此胆大妄为,一再挑衅大陆,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现在台湾一些喜欢和大陆对着干的主流政界人物,没有几个是铁杆台独,大抵是靠挑衅祖国大陆、玩弄民粹主义手法骗取选票的政客。美国的政府及其智囊,或他们所支持的维持现状论者,希望拿台独的阴影来吓唬中国大陆,这是很容易了解的。笔者担心一些赞成统一的人士,也跟着起哄,倡导毕中华的物力,去对付想象中被三头六臂化了的台独,以致使人们看不到真正重大的挑战是“促统”,是争取台湾的民心和排除美国的干预。
  
  两岸民间知识界需坦诚交流
  
  从上述正反面的经验,我们可以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对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它对台湾的影响力,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两岸的领导人达成了一个以维持现状为目的的协议,很可能两者并没有真正的共识。大家都知道,宋楚瑜来大陆是得到美国的背书的。而台湾的主要党派的领导人对美国的意见都是十分敬重的。目前还是一个鱼与熊掌都想兼得的问题。美国战略、经济上都有求于中国,需要中国的市场、劳动力和在一些战略问题上的配合。另一方面,又想通过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台湾是既想和中国大陆加强关系,又想继续得到美国的武器和保护。只有当他们认识到两者不可能兼得时,才会做认真的理性的盘算。这就是为什么必须首先同意组成共同国家的远景,而且必须在军购、人联合国等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证明统一的愿景不是一句空话。
  笔者深知,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涉及巨大的既得利益,主流的政党、媒体的政策和态度倾向,也相应地有极大的惯性。人们当然希望两岸立即恢复谈判达成重大的协议,但我们也需要两岸民间充分的互动。我们需要有一个像上世纪70年代初在海外留学生群体、香港、岛内知识界所发生的保钓运动、统一运动那样的社会运动或思想认识方面的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去年台湾的一场反军购万人大示威的意义可能不亚于连、宋的来访。
  近年来在环保、维权、社会公正等议题上,两岸知识分子,都表现了道义的关怀和投入的热情,主动肩负起积极引导公共话语的使命。与此相对照的是,在中国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上,我们两岸民间知识界,却始终还没有进行深入坦诚的对话和交流。试看欧洲统一运动的经验,首先是有少数知识分子提出和开始讨论有关形成经济共同体并最终走向政治联盟的设想,就愿景、原则、办法、步骤等问题,打破现有政策和国内、国际的主流话语的框框,提出了新的思路,逐渐形成和扩大共识,最终导致政府间的谈判,达成历史性的协议。笔者希望也相信在和平统一的问题上,两岸知识分子也会逐渐从长期集体失语的状态走出来,以同样的热情和关怀,提出真知灼见,形成和扩大基本共识,从而对和平统一的进程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反独之外还有促统 反独促统大联盟 2018 反独促统工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