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阿根廷]阿根廷时间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遥远阿根廷 100多年前当中国挣扎在辫子与烟枪之间,沉沦于迂腐与虚幻之间的时候,阿根廷已是人均收入居于世界前10名的富国,圣马丁将军气魄宏大地使这个国家在殖民地的土壤上直接走向了共和的大门。
20世纪拉丁美洲普遍的军人干政给国家体制所制造的内伤似乎已经痊愈,文人政治家纷纷当上了总统,本文的主角阿根廷更是以全球化模范生的形象而令世界瞩目。但最近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使世人的目光从阿富汗的巍巍雪山、破碎的中亚和分裂的南亚次大陆那里180度转向移到阿根廷时,人们似乎才发现阿根廷存在着如此多、如此大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阿根廷就一直受着经济问题的困扰,阿通货膨胀率一度超过2000%,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最近4年来阿根廷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率如今高达18.3%,还拖欠着1320亿美元的债务。每天大约有2000名曾一度处在中产阶级的阿根廷人跌落到贫困线以下。2001年12月下旬以来,阿根廷已经四易总统,街头政治发挥着“民主”的威力。各派政党束手之际,只得诉诸于法律程序下机械的人事更替。
培育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是民主的基础,阿根廷最近失去了200万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在迅速贫困化,仅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有270万“新穷人”。人民在垃圾桶前回味着圣诞节与新年的滋味,回味着今昔对比的反差;暴乱如同舞曲,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汇成夜晚的狂飙。
衰退的病灶与边缘化的事实
10年前,阿根廷决定将本国货币比索同美元以1∶1挂钩。这项决议起初很有效地抑制了国内的通货膨胀。老布什政府也曾强烈督促阿根廷将其比索与美元挂钩。同时,美国也希望拉美其它国家能够效仿,以收取高额的铸币税收益。
但是,美国对阿根廷的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丝毫没有帮助阿根廷消除发展经济障碍的意思。这种固定汇率制在降低通货膨胀方面是十分成功的,但后来由于比索绑在了美元上,美元的坚挺使比索的币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对阿根廷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正如美洲国家对话组织(Inter-American Dialogue)主席哈基姆指出,这将最终导致“阿根廷人在真空状态中自我运转,不了解美国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准备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
时至今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史蒂夫?汉克仍然坚持他的意见:“阿根廷人不相信政治家,因此我建议阿根廷应当废除比索,使用美元。”耶鲁大学教授戴维?德罗莎也表示,实行“美元化”是阿根廷摆脱经济混乱、避免再次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
但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在坚持阿根廷“美元化”的同时,却忽略了阿根廷内部长期存在的病灶。事实上,庇隆正义党与激进党等反对党之间的争斗、执政的正义党内部派系的争斗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内耗,削弱了国内本来就不多的集体认同感,使得国家秩序失去了组织保障。不管西方的政治学家们承认与否,民主之花在不同的土壤上开出的花是不同的。而阿根廷在二战以后长期奉行的进口替代政策,也使得国内产业结构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的经济模式为害深远,消费超过储蓄的运行模式最终不得不求助于国际资本的补充,于是又造成外债高企。美国甚至有报纸嘲讽阿根廷,说其好像一个自视富有的贵妇人,挣钱少,花钱多,最后负债破产。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生产率低下,220万公务员组成的庞大官僚队伍,三者合一,在国内造成了难以为继的局面。阿根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日渐落伍,成为不适当的增长政策和消费传统的牺牲品。
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外部深层次原因,则是如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所说的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整个拉丁美洲已经在世界的生产与政治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美国的脚跟站在美洲大陆,但是心却是系于“世界岛”欧亚大陆。对于从1812年以来就被边缘化于自己羽翼之内的拉丁美洲国家,美国的态度自然是冷漠的,好比昨天的旧人,哪里比得上亚洲的妩媚、欧洲的雍容?拉丁美洲百年来的进程,基本上是经济失败与所处位置边缘化的过程。
拉美各国之大幸,是与主要的世界大国远隔重洋,与世无争地培育自己的民主体系;之大不幸,是与美国共存于西半球,如同逆来顺受的偏房。美国经济现在关注的不是这个曾经使它安心的无拘无束的后院,而是充满着活力与希望的亚洲大陆。金融大鳄的触角是理性的,阿根廷的边缘化地位与10年的衰退让他们得到了信号:美国对于一个经济上已经依附并且衰退的国家,只有同情而已,除非历史将美国送入全球经济危机的多米诺牌门口。小布什的眼睛里,现在尽是阿富汗的狼烟和成就功名的喜悦企盼,否则美国在数年前就会借舒缓巴西金融危机之机,携拉丁美洲的兄弟走出泥沼,可美国开出的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急方,哪管得了强基固本的百年之计。
阿根廷能感动上帝,但不能感动美国
阿根廷的命运系于国际债务的安排,但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怎样的态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2001年12月18日在华盛顿对记者说,阿根廷的财政政策、债务及汇率体制是不可能持久的。罗格夫的一席话为本已债务累累的阿根廷经济火上浇油。由于阿根廷的预算赤字没有达到之前的确定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拒绝向阿根廷提供13亿美元的贷款。
而南美洲的美国“天然盟友”(克林顿语)阿根廷虽然在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后,派遣了600名维和士兵前往阿富汗,负责在那里修建一家战地医院,并不得不增加了2000万美元的军费开支,但美国似乎不是太领情。的确,当俄罗斯把在《反导条约》、NMD等重大课题上退让这样大的情面送给了布什后,美国都并未在车臣问题上彻底撒手,何况此区区小礼?阿根廷穷汉子割肉“赈灾”的义气能感动上帝,但感动不了美国。
在美国撒手不管之后,IMF似乎成了阿根廷的唯一救命稻草。但目前问题的症结在于,IMF仍坚持阿根廷必须实行严格的经济改革计划以获取220亿美元的贷款援助。阿根廷政府同意了IMF对其提出的紧缩公共开支、压缩政府对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的要求,以达到零赤字的目标。但这些措施对于国内骚动的民众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银行提款管制”和“外汇出境限额”两项措施更是激化了国内矛盾,终于导致社会的大规模动荡。阿根廷反对党、工会、企业家组织都表示强烈反对政府屈服于IMF的压力而进一步削减财政开支和企业享有的减免税待遇,认为经济部长卡瓦略屈服于IMF的压力,因此强烈反对他的改革措施,要求剥夺他的“超级经济权力”。阿根廷的政治失去了所有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德拉鲁阿总统和卡瓦略黯然离去。
对于IMF的“顽固不化”,就连袖手旁观的美国政府也提出了“正气凛然”的批评:“我们关注阿根廷的局势。但有些人却撒手不管,称应让阿根廷人自食恶果。”言外之意,IMF不顾及美国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大局,任美国后院火起的做法实在是欠理智。
由于IMF 的固执己见和美国的袖手旁观,直到目前,国际社会仍没有如当年救墨西哥、救泰国那样拿出一个断然而周全的措施来。只有南方共同市场的近邻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呼吁奔走。秘鲁经济部长公开指责IMF应对阿根廷危机负责,“IMF没有尽到及时提醒的责任。当危机发生时,又置之不理,任凭事态发展。”巴西报刊评论说,目前南方共同市场正处在“大雪天”,南方共同市场断了一个翅膀:由于卡瓦略宣布取消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优惠,巴西等国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
路在何方
阿根廷比索贬值、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已经是必然的问题,只是之后怎么办?从目前的形势看来,要靠本国的力量实现经济的全面复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阿国内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由外债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所以停止偿还外债,可以让阿经济松一口气,为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留有余地,而绝对不会像有些舆论所说的将使外国投资者丧失信心。因为精通市场症候的国际资本知道,一个财政崩溃的政府更无信用可言。
事已至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适度地做出让步,美国也该拿出实际行动,为阿改变现状提供实际条件。比如同意阿根廷暂停偿还1320亿美元的债务,进行债务重组。并用还债资金创造就业机会,以提高竞争力(加强财政监督的前提下)。同时,不要在财政平衡的问题上卡得太死,以便阿政府取信于民,否则民族主义占了上风,情绪战胜了理智,会导致德拉鲁阿和卡瓦略的悲剧重演,阿的动荡局面将会永无宁日。
但阿根廷自身也应做出努力。阿应该适度放松目前的“货币局汇率制”,减少“货币局汇率制”的刚性,赋予其更多的灵活性,以免把一点外汇都消耗得干干净净。不过,发行比索、美元之外第三种货币(阿根廷元)的捆绑式方案可能是通货膨胀的诱因,莫如暂时局部经济美元化,以保持国际市场的信心。
此外,阿政府应大力压缩政府开支,减少政府机构,同时中央与地方应该作出适当协调,确立具有发展潜力的财政关系。阿的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客们纷争不息的产物。因此阿国内各党派应该少一点争吵,多一点合作,共赴国难。
值得庆幸的是,阿根廷的经济危机现在看来不会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因为阿的债务问题不同于由金融大鳄操纵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市场也有了相应的心理准备。美国利率不断下调,也为阿根廷经济的复兴准备了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新兴国家必须加强经济安全,强化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减少实现自由化后国民经济各部门可能会遇到的过度波动;还必须强化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银行部门是否稳健至关重要;在开放资本项目和推动金融自由化等方面,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必须慎重地对待外资的大量注入。遥望阿根廷,中国在经历了多哈的喜悦后需要做更多的思考。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