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泓观文化传媒【青岛文化众人观】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1932年,闻一多在给吴伯箫写的信中提到:“我们这青岛,凡属自然的都好,属于人事的种种趣味,缺憾太多,谈话是最低限度的要求,然而这一点便不容易满足。”2011年的某一天,当这句话再次出现在青岛某网站社区论坛时,即刻引起了众人的围观以及一场激烈的争论。
  很久以前,曾有人提出“青岛是文化沙漠”,立即引起争议,有人认同,但更多的人强烈反对。可以说,自从“青岛是文化沙漠”的论调一出现,对于它的争论就没有中断过。青岛到底是不是文化沙漠、为什么说青岛是文化沙漠……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人特别是身处青岛文化界的人士,有着各自的观点。
  谈到“青岛是文化沙漠”,著名作家尤凤伟表示,就中国现在的文化状况而言,真正的文化艺术在中国来讲是没有绿洲的,历史文化虽有,但是并不能特别指出哪个地方是绿洲,哪个地方是沙漠,这个问题本身是相对来讲的,硬拿来比较是很荒谬的。“如果你说青岛相比其他大城市,是文化沙漠,那大城市不仅地广而且人多,以小城市的姿态来比较就很牵强。我们说陕西是个‘文化沙漠’,但是陕西有民歌有他的大秧歌,那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青岛也是如此。如果这样说来撇开真正文化绿洲的概念,全国看不到,青岛也就更不算是‘文化沙漠’了。”尤凤伟还从文学作品角度谈青岛的文化:“青岛的文学创作水准是很突出的,不论是作家的水平、价值还是姿态都是走在前端的,当然还有其他文化方面亦是如此。”
  著名诗人、原青岛市文联主席纪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青岛是文化沙漠”这一说法大约产生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刘镇曾组织召开过一场讨论会,会上社科院一位美学专家批评了青岛‘没文化’的落后局面,提出‘青岛是文化沙漠’这一说法,当时就引起了争议。因为大家对‘文化沙漠’的评判标准不同,所以关于青岛是否属‘文化沙漠’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件事情。”当时,有人认为青岛文化的确有要加强的诸多方面;有人则认为青岛现有的文化不能轻易否定。“如果问我,我觉得‘青岛是文化沙漠’有些过了头,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批评。”纪宇表示,青岛的文化设施还是在增加,文化界的人才在一代接一代地辛勤耕耘,但青岛文化怎样发扬、传承,形成它自己的特色,的确是每一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所说的青岛文化,一般指文化文艺演出、文学创作、文化设施和青岛人对文化的追求和汲取的一种状态。”纪宇并不否认,青岛人在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以前看文化演出的人不热烈,而且很多人不习惯花钱买票去看演出,“买票”不是理所当然、根深蒂固的,反而有种“赠票有面子、买票丢份子”的观念。“以前我也搞过文化演出活动,许多人不买票,临开场时才用很少的钱去买退票。在青岛,有不少文艺演出是折戟沉沙。但这些年,新一代观众成长起来,这种现象大有好转。”纪字还进一步提到,青岛在文化创作方面也有相当大的成绩:青岛的文化创作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许多青岛文化人在全国的文坛、画坛、艺坛都很有名气,有一定的地位,但在岛内没有被充分肯定。因此,从重视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支持青岛文化人才的成长、发扬光大等方面讲,青岛要做的的确还有很多。“许多人一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旅居青岛的文化名人都会津津乐道,他们住过的房子甚至被搞成名人故居。这些名人当然是值得青岛骄傲的,但他们之后青岛本土的文人是不是也应该值得关注,难道青岛本土文化名人真就那么少吗?实际上并不是,只是人们不太关注罢了。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青岛不仅有许多在外成名的文化名人,还有许多本地的文化人才在兢兢业业地努力创作,许多文化艺术家,他们从年轻时就在写就在画、中年时还在写还在画、现在到了老年仍在写仍在画,但对他们的尊重还是不够的,对他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支持还有待加强。从这一方面讲,青岛虽不是‘文化沙漠’,但也是要多做工作,防止‘沙化’的地方。”纪字对青岛人的文化涵养深有感悟,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青岛搞一个大型的画展,往往费时费力,而且主办单位还得主动去为开幕召集观众,家人、朋友、亲戚还有请来的专家等等,有时还能看到从艺术院校拉来的学生队伍,可是开幕式一结束,许多人看都不看就直接离开了,画展的冷淡和缺乏人气可想而知,这说明青岛人真正热衷文化的不多,他们学习、观摩得更少。文化氛围不是靠行政命令、硬性指标就能解决的。”作为一名在青岛文化界耕耘几十年的前辈,纪宇表示,青岛虽然不是“文化的沙漠”,但也还不完全是花香乌鸣、四季如春的“文化绿洲”。现在青岛提出了要打造文化青岛,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全体青岛人的使命,由许许多多小的方面组成,青岛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需要做。
  青岛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青岛交响乐团团长连新国在谈到“青岛是文化沙漠”时表示反对:“我并不这么想,我始终认为,我们这代文艺工作者每天挖坑、栽树、浇水、施肥,青岛总会成为文化的森林。”连新国表示,青岛文化界的确对“文化沙漠”有过争论,毕竟青岛建置到今天才只有120年的历史,但青岛文化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可以延伸得很远,“比如,我们的琅琊文化、即墨文化、崂山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不说这些久远的,就说我们现在因奥运而形成的‘山、海、城、帆’其中每一个都很有文化的内涵。”
  有人说青岛是“文化沙漠”,81岁的青岛专业曲艺作家刘金堂不同意,在他看来,青岛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有那么多文化名人曾在青岛生活过,这对一座新兴城市来讲非常难得,更何况,青岛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比如崂山民歌、码头工人谣、吕剧、柳腔、茂腔等等,还有,青岛美术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占了“半壁江山”,代路的戏那是全国有名,尤凤伟的小说,纪宇的诗,就是一个好像不太起眼的龚鲁阳,文华奖上一边演话剧,一边演吕剧,双双获奖,堪称是个“奇迹”。
  青岛艺术家、诗人、啤酒文化专家王音曾写过一篇《文化沙漠一一青岛文化人的一句口头禅》的文章,不难看出他对于“文化沙漠”的观点: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暴死于青岛的家中。从这一事件往前推,有那么几个人应该是值得一提的。1912年9月28日上午,孙中山到达青岛,做过鼓动人心的演讲,可惜只短暂地呆了三个白天加两个夜晚。1924年7月,顾随来青岛教书,后办报纸,他的文学圈子对当时的城市有星星之火的作用。又是7月,1926年的7月,和青岛死铁的王统照毅然从北京辞职归青。他用多村的质朴感动了城市的文化青年,他用乡村的语调启迪了洋味十足的找不着北的本土文学。从康有为暴死事件往后推,1930年以降是个新纪元,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成立了。蔡元培和他的学生们也来到了这 个特别市,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洪深、老舍、台静农等陆陆续续上岸。青岛1938年以前是文化的黄金时代,毫无疑问也是中国现代文化黄金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比起祖国的那些偏远的地区县市,青岛的地理还是有她的优势可言的,胶济线和蓝烟线的终端,东亚的天然良港,当然不是京畿之地不出九衢之位,这是天意。我看,关键在于城市的年龄太短,所以一切太单薄,这是历史,所以历史从来就是这么客观存在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青岛才慢慢地建立了青岛师专、青岛大学、青岛纺织学院、青岛建工学院等闪着一点人文光芒的大学。1949年以后的诸多现实原因,尤其1958年山东大学迁至济南以后,青岛的文化实体基本是被抽空了:自此,青岛只与海洋科研有关,只与疗养或开大会有关。由此说来,青岛文化尽管与其它大都市相比不很发达,也不至于很不发达。青岛几代文化人的愤怒是否有点过了……
  无独有偶,关于青岛“文化沙漠”这一说法,也曾引起青岛知名媒体评论人李红梅的注意,她在《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青岛这个建置刚满120周年的年轻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虽然谈不上丰富但,也不至于匮乏,如三里河彩陶等古文明遗迹、被列强轮番侵占的坎坷近代史、上世纪30年代文化名人聚居的辉煌等。在文化设施方面,青岛不仅有数量还算可以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还有大剧院、奥帆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文化场馆。海洋文化、奥运文化、饮食文化的实物体现随处可见,但,为何青岛依然会给外人‘文化沙漠’的印象呢?”李红梅分析,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气皂来自生活的诸多细节:相比于同类城市,青岛的独立书店较少而且整体比较惨淡,很多年轻人阅读更像是在摆POSE,对厚重的东西缺乏兴趣。至于画展、戏剧、讲座之类的文化活动,感兴趣的人更少。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不小的尴尬。同时,李红梅还强调,文化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精神或思想资源,更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化产业可以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增长。不过,目前青岛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7.7%,新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也亟需转型升级。

相关热词搜索:青岛 众人 文化 青岛文化众人观 青岛文化特色 青岛的历史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