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学 [张广祥,希望小学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一个都不能少   1988年3月28日,张广祥35岁,在张夏镇纸坊学区中心校任教师兼会计。   那一天,于盘村传来消息,由于上一任教师离开后没有人接替,于盘小学的学生们被迫辍学了。张广祥义不容辞,决定主动请缨,要把于盘小学继续力吓去。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条件较好的学区中心校工作,不缺我一个,到条件最差最艰苦的山里小学去工作,却不能少我一个”,“于盘小学的孩子们和我,一个都不能少!”
  当时的张广祥,已有16年教龄。他凭着一个人民教师该有的良心和信念,做出了一个常人不能理解的选择,各种猜疑和不解很自然地此起彼伏。但只有张广祥自己心里明白,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可是信念归信念,当张广祥真正来到于盘小学想要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却不能不面对一大堆棘手而现实的问题。
  “刚来于盘小学的时候,确实有点被惊着了。”张广祥如是说。那时的于盘小学,没有院墙,只有一间破旧的草房作为教室,门前全是根基很深的卧牛石。屋顶好几处露着天,地面是坑坑洼洼的土层,玻璃是塑料纸做的,门歪歪扭扭一副要倒了的样子。教室里几张横七竖八的桌凳,一看就是村里废弃不用了的,没有讲台,只有墙上用黑石灰涂的黑板和地上散落的粉笔头还看得出是教室的模样。张广祥说,这哪是学校,俨然一副穷苦人家搭起来凑合用的草棚。
  但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何况张广祥从未想过要放弃。
  来到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们一个不落地都招回来。张广祥便开始挨家挨户地探访辍学的学生,遇到不太合作的家长,他就耐心疏导,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张广祥就这么跑了整整三天,一共招回13个学生,分属三个年级。
  这样,学生、老师、教室,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所学校了。
  于盘的“愚公”
  学校有了,校园建设问题也便提上了日程。
  回想起重建校园的那段日子,张广祥谈起来仿佛如昨。
  他说:“校园整修是件大事,虽然那时候学校情况很差,但我还是得硬着头皮一点点地去整。”
  张广祥从自己家中带去钢钎、大锤等工具,只要是没课,或者给孩子们改完作业、备完课的时候,他就开始抡锤破石,不提早离开学校半步。
  他先把校园里的卧石清理干净,再用凿出的石头垒砌院墙、厕所,往凿石头留下的坑里填上好土,栽上果树和花草。真可谓一举三得,张广祥的智慧和机敏可见一斑。
  但清卧石、垒院墙,哪一项是仅凭钎、锤那些工具就能轻易做得到的?可张广祥就是拿着那些不足一尺的小工具,日复一日地抡锤,一下一下地敲打,硬是把当初的破旧草棚变成了有院有墙、有花有草的校园。
  有见过张广祥当年整校园的村民说“那时候张老师不知道是哪来的一股子劲,不管遇上什么天,都在学校里叮叮当当的从来没歇过。这能移山的愚公,顶多也就这么个劲头吧。”
  张广祥自己倒说:“那时候还真没觉得有多累,时间长了倒成了个乐趣了,每天要不敲打两下都会觉得睡不着觉。”
  种下果树的第一年,于盘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次丰收――7个桃子。孩子们都是等桃子熟透了掉到地上才忍心去捡,然后把他们全部放到张广祥的讲桌上。张广祥说,那年结的桃子很香,很甜。
  如今的那几棵果树,已称得上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想必已给不少孩子遮过阴、结过果,也见证着张广祥在于盘小学的点点滴滴。
  4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从张广祥家到于盘小学,有六七里的山路。由于学校里没有住的地方,家里又有很多需要处理的事,张广祥就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23年下来,他走的山路已经有10万多里,相当于4个长征那么远了。
  而它的艰难程度,也绝不亚于长征。
  这六七里所谓的山路,刚开始的时候是只有山没有路的。山上地形多变,而且到处是没过膝盖的荆棘和山草,乱石交错,蛇虫横行,有时还会有狼出没。遇上恶劣天气的时候,突发状况就更多。
  张光祥就一手拿着镰刀砍倒乱草,一手拿着树条赶走蛇虫、充当拐杖。可谓披荆斩棘,与狼蛇共舞。他每天这么跌跌撞撞地来到学校,到了的时候往往都是身泥土,累得不可开交。
  张广祥说:“那时候走在山里,受伤是常有的事,尤其到了冬天,不小心就会从山坡上滑下来,或者崴了脚或者扭了腰的,现在还留了点后遗症。不过庆幸的是,山里的狼从来没找过我麻烦,光是听它们叫,就够我怕上一路的了。”
  张广祥好像总想提醒我们,他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英勇,他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可张广祥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一步地走,竟一个人踏了一条山路出来。
  这么多年,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已经穿破了多少双布鞋,砍断了多少副镰刀。
  但即便是这样,张广祥从来没在于盘小学迟到早退过。于盘村的村民们都说,张老师这么些年如一日地给孩子们上课,真的是很难得。有个村民甚至说“张老师为了教书,有时候都能不要命了!”
  张广祥用23年走出4个两万五千里长征。支撑他的,正是于盘小学孩子们的希望。
  他不是个好农民
  1995年以前,张广祥一直是个民办教师,还有责任田要种,所以在忙着学校教学的同时,他还要顾着家里的农活。
  白天的时间是一定要给孩子们的,张广祥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顾及田地,往往是天不亮就去施肥,天黑了才去劳作。
  “赶上农忙的时候,一天也就睡四五个小时的觉。”张广祥说。
  可村里种的都是林果树,活路多,时令性强,即使张广祥如此苦干,也时常面临减产,人家能卖几千元的果子,他家也就卖几百元。
  那时民办教师的工资又极低,一个月只有100元左右,而一个普通瓦工一个月也能净赚200元,加上张广祥还主动承担学校里的各类支出,他当初生活上的拮据可见一斑。可能在其他村民眼里,这个有点不务正业的中年农民,颇有种穷困潦倒的意味。
  “说起来,我那时候都挺记恨他的,”张广祥的妻子陈寿娥说,“整天累死累活的,就是赚不了几个钱,还耽误了家里的农活。人家有介绍给他好点的活儿,他也不愿意去。”
  但张广祥说,做不了好农民,他认了,但好老师,他是做定了。就是靠着这股子信念,张广祥可以拒绝掉所有更优越的工作,拿着那点微薄的工资,跟着孩子们守在大山里。
  学校里学生少、老师少、教室少,年级却多,张广祥就独创了“三级复式”教学模式,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由同一个老师上课,被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现在被称作是“三级复式”模式的教学方式,在当时大概也只能算得上是惟一可行的权宜之策。
  城里的孩子上课都有各种各样的教具,于盘小学买不起,张广祥就自己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体、圆柱体,还有钟表、算盘、跳绳、拔河绳,倒也应有尽有。
  张广祥说,别的小学有的,于盘小 学都可以有,但于盘小学有的,别的小学却不一定有。
  就是在这样祥和、特别的环境里,孩子们学得快乐、满足。
  “保姆”老师
  1993年,于盘小学二年级一个叫于学纬的女生辍学了。
  张广祥立刻赶往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原来于学纬的母亲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了,留下她和9个月大的弟弟,父亲既要寻找妻子又要到地里干活,就要求于学纬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张广祥反复做于学纬父亲的工作,要求孩子复学,但始终没有效果。最后,张广祥决定,让于学纬带着弟弟上学,由他负责孩子的生活,于学纬父亲这才勉强答应。
  从此,这个50岁的大男人开始照料起一个婴儿的吃喝拉撒睡,张广祥也有了一个新的称呼――“保姆老师”。
  而也是在这一年,张广祥70多岁的母亲在省立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做老师的儿子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没能去看老母亲一眼。
  张广祥说:“学校里只有我一个老师,我要是有事来不了,耽误的可是所有孩子。”
  就是这么一句话,张广祥就是带着病也要坚持把课上完。
  张广祥在于盘小学当老师20多年,只请过2天假,还是那年14岁的儿子被怀疑脑癌,手术前一天要求家长在手术单上签字,张广祥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下才请的。
  张广祥说:“我一直努力做个称职的好老师,可我算不上是个好儿子、好父亲。”说到这句话时,张广祥脸上掠过一丝惆怅,这种惆怅是他就算提到当初刚来于盘时那段最艰苦的岁月也不会呈现出来的。
  2004年暑假,上级领导考虑到张广祥的身体状况,决定将他调到山下纸坊中心小学担任副校长,同时把于盘村的12个学生带到山下上学,取消于盘村小学。张广祥决定服从党组织的调遣,没有拒绝。
  可是于盘村的村民听了这个消息,毫不犹豫地给张广祥买了辆3100元的红色摩托车,说这样张老师上下班就方便了。还说,等他骑不动了,村里就每天出个人接送,但就是不能没有张老师,他是于盘村惟一的老师。
  张广祥留下了,也留住了于盘村的希望。
  他终于做到了
  张广祥始终勤勤恳恳、不求回报地在于盘付出着,这付出也渐渐有了成效。
  1995年,张夏镇教委和村里合力给学校建了瓦房,铺上了水泥地面,消灭了全区最后一间草房教室。
  同一年,在省政府“两基”达标验收中,于盘村的义务教育及张广祥义务担任的扫盲教育和成^教育均达到省定标准。
  2003年年底,市委党校中青班的学员们筹资20万元,为于盘村修筑了2.7公里的盘山水泥路,张广祥给这条路起名叫“华盛路”。
  2005年明,在济南市工会、济南市龙箭集团、团市委的关心扶持下,龙箭集团出资5万元,新建了龙箭希望小学,校舍由土石结构变成了砖瓦房,还有宽敞的铝合金门窗。
  村民们说,这路,这小学,还有村里的文化水平,都是因为张老师。张广祥已经不仅仅是于盘小学惟一的老师,他成了整个于盘村的支柱。
  “看见老张的学校渐渐有了模样,尤其看见孩子们和乡亲们还大老远跑到家里来谢谢他,我这心里慢慢地也就宽慰多了。”陈寿娥说,“现在,这么多人都说老张是社会学习的榜样,我觉得也挺自豪的。”陈寿娥幸福地笑了。
  张广祥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也被各大媒体提名新闻人物,当初的于盘小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可慈祥的张广祥说,他愿意一生守在于盘村,守住孩子们的希望。

相关热词搜索:守望者 希望小学 张广祥 张广祥 希望小学的守望者 希望小学 张健希望小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