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楼中山路的守望者_春和楼 中山路店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提起中山路最鼎盛时期,青岛人一定会想起春和楼,想起大名鼎鼎的春和楼蒸饺:薄薄的皮,透出油光来,轻轻捅破蒸饺皮,一股鲜香伴随着热气汩汩冒出来,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想要立刻品尝那醉人的人间美味。春和楼在青岛老字号鲁菜餐馆“三大楼”一一春和楼、顺兴楼、聚福楼中处于首位,成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青岛最著名的鲁菜馆,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厨艺大赛,多种菜品被收入《中国名菜谱》,是青岛响当当的历史名片。
  
  结缘中山路
  
  1891年,天津人朱子兴在中山路与天津路相交处开设了春和楼,最初,朱子兴聘任的经理是天津人,烹制的莱肴均是天津口味。后来,朱子兴改聘烟台福山人林重孚为经理,天津菜便逐渐被山东菜所替代,春和楼便以鲁菜唱主角,成为了正宗鲁1893年,德国人进驻青岛以后,十几家德商饭店、日商酒楼以及中菜馆又相继开业,而春和楼依然是最负盛名,达官显贵频频光顾,就连胶澳总督招待宾客,也首选春和楼。1903年,山东巡抚周馥由济南来青岛考察,当时的德国胶澳总督汪然美隆就在春和楼设宴招待周馥,席间,主宾均对春和楼的菜品以及面点银丝卷赞不绝口,春和楼的名声和地位更是无人可敌。
  短短时月,春和楼便在青岛站稳脚跟,与中山路结缘,寻得稳固可靠的依托和归宿。从此,春和楼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书写成长的峥嵘岁月。
  
  风雨百十载
  
  青岛春和楼从1891年开业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绝对是青岛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曾被誉为“鲁菜第一品牌”,主要烹调正宗鲁菜和海鲜特色菜为主,其金字招牌的铸就跟中华名小吃――蒸饺密切相关,一笼屉蒸饺,加上一碗稀饭成为当年青岛人美食生活的一幕经典画面。“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曾是老青岛时尚人士的标准“行头”。百年前,春和楼还留下了很多客居青岛的文人的足迹,维新运动开启人之一康有为受邀到春和楼就餐,曾点了一道菜:五柳斑加吉,这道菜连同当年这顿宴请的菜谱,都被保存下来。不仅如此,早年春和楼大厨烹制给达官贵人的菊花鱼等名贵菜,在其他饭店菜单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春和楼亦以烹饪海鲜著称,既保持了传统的清淡鲜嫩、各具特色的鲁味名菜,又发展创新了诸多名菜。传统名菜有香酥鸡、银丝花卷、水晶包子、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绣球全鱼、龙凤双腿、燕窝凤尾虾、凤凰鱼翅、珍珠海参等,如此各具特色的佳肴均是春和楼的招牌菜。1981年,春和楼进行扩建,内外装修古色古香,并成为青岛第一家有迎宾小姐的饭店,引领青岛步入高档次餐饮业。同年,原壳鲍鱼、荷叶干贝、凤尾虾等多道菜收入《中国名菜谱》。春和楼在继承发扬鲁菜优秀莱品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研制名牌菜品和精品面点,以鲁菜为基础,以青岛十大景观为主题,融食品雕刻艺术与烹调技艺为一体,研发了“青岛十大风景菜”:飞訇回澜、琴屿飘灯、蓬壶揽胜、鱼山拥翠、东园花海、汇滨垂钓、湛山清梵、穹台观象、会崎松月、燕岛秋潮。名菜荟萃的春和楼,翻开菜名即引人入胜,而且每种莱造型逼真,既是美味佳肴,又是精巧工艺品,不少外国客人也慕名前来大饱眼福、大饱口福。
  1986年11月5日,时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莱昂斯上将率领三艘美国军舰,在中国海军“大连”号驱逐舰的引导下驶抵青岛,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当时中国正处在开放的初期,这些美国大兵的到来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访问期间,美方提出在青岛举办答谢宴会,他们婉拒了在当时刚建起的豪华饭店举办,来访的莱昂斯上将指名要到青岛老字号“春和楼饭店”。原来二战结束后美国太平洋舰队曾在青岛驻防,当时舰队官兵们曾多次到春和楼宴请,莱昂斯上将就是其中之一,40多年来,青岛的春和楼成为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当他再次来访青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春和楼。春和楼的名厨为他们献上了以青岛著名风景而命名的青岛十大风景菜,宴会后莱昂斯上将还挥笔留言赠春和楼饭店, “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中,你们为我们准备了佳肴盛餐,使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渴望再次相会。”
  春和楼在百年中山路上的名气,就像灶间里层层摞起来的笼屉~样,节节攀高,蒸蒸日上,春和楼俨然成为繁华中山路上最具特色的一景。遥想当年,在青岛中山路的春和楼坐一坐,吃几个蒸饺,堪比今天在香港中路的香格里拉点几盘海鲜,是高层次的享受,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作为正宗鲁菜馆、中华老字号,春和楼同其他老字号一样,百年的成长之路,经历时代发展大潮的洗礼,写满风雨,布满荆棘。
  随着上世纪90年代青岛市政府东迁,青岛经济重心开始向东转移,中山路客流量随之减少,曾经一度繁华的中山路风光渐逝,老字号餐饮企业也随之走向没落。一些餐饮企业纷纷将店铺迁至东部,而春和楼没有选择离开,守望在百年中山路上,彼此寄托着重振的希望。1997年,春和楼蒸饺被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为春和楼复兴注入了新的动力,蒸饺也成为最受青岛市民青睐的名小吃之一,1998年,春和楼进行大规模装修,提出了面向大众餐饮的口号,一改立足高档的经营方略,2003年,春和楼脱离“大锅饭”经营体制,走上了市场化运作;2008年,美国加州牛肉面开进春和楼,引起业内人士的唏嘘感慨和阵阵惋惜,然而,“李先生”没能在中山路火起来,2010年5月,“李先生”与春和楼提前解约,生意好转的春和楼,伺机在空出的店面上打出了香酥鸡的招牌。
  春和楼与中山路,彼此守望着对方的心灵家园,然而中山路作为青岛第一街的喧嚣与荣耀,至今未能拾起,重现春和楼当年的辉煌,这份寄托在中山路的守望依然任重道远。
  
  迎来新的舂天
  
  风雨百年,春和楼伴随着中山路的兴衰在商海里跌宕起伏。如今,伴随青岛桥隧时代的到来,中山路加快了改造的步伐,老城区的转型和振兴,迎来了新的突破。重塑老街里的辉煌已经不再是种奢望,而春和楼作为一处积聚人文情怀的百年老店,迎来了它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跨越了三个世纪的春和楼,这位中山路最后的留守者之一,站在120岁的门槛前,它决定走出中山路再次创业,圈地台湾路开建“旗舰店”,在镇江北路也将开一家春和楼分店,而且都将沿袭中山路店的传统风格,装修上力求新颖和高档。
  如今春和楼欲借助中山路的复兴重振旗鼓,在东部开店的同时,中山路店也开始新一轮的装修,力求还原古色古香的春和楼文化,并根据每个房间的特色重新装修,以形成不同的风格,比如,康有为吃过饭的维新厅、徐特立吃过饭的恩师厅,都将突出古香古色的历史元素:用于重要接待的春和厅将突出青岛城市气息;将军厅风格为典雅庄重、不失新潮;明星厅讲究时尚活泼一 即使是一楼大厅,也将通过在正面墙上悬挂古典宣传框的方式,着重介绍春和楼的历史,让与百年青岛共成长的春和楼,成为青岛人最庄重、最信赖的用餐场所。
  走过一段灰暗的日子,现在,大家走到春和楼,看到修葺一新的店面,不禁惊呼,“春和楼又回来了。”招牌蒸饺也得到不断的改良,从最初的三鲜馅蒸饺、白菜蒸饺到虾仁蒸饺、鱿鱼蒸饺、大虾蒸饺。春和楼在秉承传统的同时也把现代食材纳入其中,尤其是位列“岛城十大名小吃”的大虾蒸饺更让春和楼雄风重振。
  百年老店装修后将以新的“面容”纳客,但百年传统鲁菜的味道不会改变,春和楼将成为中山路重新焕发生机的“龙头”。春和楼,用它百年积蓄下来的经典,来为老字号的涅?护驾。即使是在鲁菜馆遍地开花、竞争激烈的今天,传承百年文化,也会让春和楼傲视同行。现在,劈柴院的老戏唱了起来,让更多的人找回了丢失的记忆,春和楼的菜肴也美味依旧,伴随老城区的发展振兴,春和楼定将迎来春暖花开。

相关热词搜索:山路 守望者 楼中 春和楼中山路的守望者 青岛春和楼饭店招牌菜 春和楼招牌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