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1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中国当代散文篇一: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基本线索

2.掌握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文化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对散文审美品格

教学时数:

总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讲解:

1、中国现代,当代散文的分期,大家都预习过了是怎样分的呢?

明确:

①现代:1919(五四)—1949“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当代:1949—至今,其中又有“十七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分。

“十七年”:写作主体由“自我”置换为“工农兵新人”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现在。创作、表现主体多文化。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标志。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当中国现代文学兴起之时,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的散文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奉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大变革时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明确:因为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各派各家纷纷著书立说,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散文的定义

①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其实,就是“人的文学”。

②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中“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表现情趣的艺术。

3.如何进行散文的鉴赏

前面,我给大家说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散文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散文进行鉴赏呢?

明确:①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即真实而独特的“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个“我”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请看:

郁达夫说:“‘个人’的发现”,其实指的就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同时他也指出:“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叶圣陶也借一篇短文对散文的表现“自我”,“个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到:

“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中国当代散文)而不是旁边人的”。这里,意思就是说散文中没有作者这个人的神情浮动,就没有意义可言。以及“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而不是别人的“自我”展现。蒙田说:“我所描写的是我自己。”就是“自我”这个意思。

金:“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人的说法,一言蔽之,散文就是展现“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一种文学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叶至诚在《假如我是一个作家》里疾呼:要“有我”,要“找到自己”,这就成为新时期复苏散文的伟大艺术宣言。从此,我国的散文开始进入了全面、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表现主体,题材等都呈现了多元化。 然而,讲到这里,什么是散文笔调呢?

明确:所谓散文笔调,指的是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写出的叙述文字。即是说散文要反映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我”的灵魂。因此,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的个性,是最关键的。

举例:《纪念刘和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因“实”出“虚”

既然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那么,什么是“实”?明确:“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事物。作者在对客观存在的一切加以描写,寄托自己的情,并通过事物展现活生生的“自我”的灵魂,即散文的神,这就产生出了“虚”。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呢?表达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娇情伪饰。就是要写出真实而动人的情感,让你的读者忠实与你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而写“虚”要注意那两个方面呢?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并明确杂文和随笔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请大家在书上画出。

举例:《泪珠与珍珠》“离愁思乡”、《故都的秋》“眷恋”等。

所以散文的欣赏就是在体验“实”的基础上,因“实”出“虚”。

③即小见大

散文的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微,皆可入文。说的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入文,成文。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这就是以小见大。这就为我们论证了“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的散文特征。

其实,只有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林秋、季羡林等人,也持“即小见大”的观点。总之,留心生活,留心身边感人的琐事,抓住一点,升华开去,引向深入,赋予深情、以情动人,以真情感人。

④注意“情致”和“文”的结合

散文在各种文体中,偏于阳春白雪,是一种高雅而精粹的表现艺术。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有趣味,文字表达有个性,富于文采,在民族语言中最隽美,最值得玩味。 散文有自己的情致,那么,情致指什么呢?明确:情致是情趣、性情、趣味和风味的结合体。它和所写的内容有自然联系,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笔致。如《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动人心弦,激荡着读者沉重的心。《我与地坛》感悟生命的坚韧恒久,情致表现为探询、深思等,表现出了悠长而丰韵的情致。

所以,在欣赏散文时,眼界宜宽。而我们在写作时,遣词造句,要注意文情一致,整齐参差,回环往复,达到文与情的和谐统一。

⑤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散文。

散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题材,情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记》表现了“我”的爱憎分明;《故都的秋》表现的又是一种眷恋之情;而《道士塔》表现的则是一种悲情。即悲剧类,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感悲剧所产生的振憾力量。《泪珠与珍珠》则表现了别离之苦,思念故土之情,这无不都对我们情感的升华,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所以,除了前面介绍的四点之外,我们对散文的欣赏还需带有审美的品格。

中国当代散文篇二: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作者:白红梅

工作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分院汉文组 邮编:021000

内容提要:在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五六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他们的散文各有特点,本文就这三位作家在散文创作上的不同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散文 选材方面语言风格 艺术结构

在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作出贡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五六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在一个时期产生广泛的影响。杨朔的散文,诗意盎然,意境深邃,情景交融,清新优美,善于以小见大;秦牧的散文,题材广泛,博见多识,言近旨远,妙趣横生,有寓教于乐之感;至于刘白羽的散文,则激情澎湃,雄浑豪放,波澜四起,以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见长,政治宣传味浓。他们的艺术特色,创作风格各有千秋,即使是用同一体裁的文学作品,也常表现为不同的个性风格。因此,将他们进行比较,对研究和欣赏散文都很有帮助和启发。下面,浅浅地谈一下这三大家的异同。

一、从选材方面来看

由于每个作家的经历不同,审美意识有所差异,决定了他们选材范围各有不同。作为一名时代的歌者,杨朔认为散文应该“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①从这一创作思想出发,杨朔的作品努力追觅时代的足迹,题材丰富多样,且大都充满诗意及唯美色彩,诸如:《浪花》中飞溅的浪花,《金字塔夜月》中皎洁醉人的月色,《荔枝蜜》中如波涛汹涌的大海的荔枝林,《香山红叶》中吐香的红叶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秦牧的散文被读者称作知识的“花城”,有如一座收藏丰富,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无论是山川植物,生活艺术,还是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几乎称得上“宇宙之大,无所不谈”,让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文章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

作者简介:白红梅,蒙古族,中共党员,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分院讲师。呼伦贝尔学院优秀教师。 刘白羽的散文充满时代气息,富于革命激情,他善于捕捉和表现那些美好的事物,并融入令人深思的哲理,把“美的生活,美的思想,美的感情,变为美的文学”( 《早晨的太阳·序》)。他作品的选材,则多立足于火热的战斗和建设生活,多以大事物为重,用大镜头、转换来摄取大事物。如:《长江三日》记叙“江津”号轮船冲破惊涛骇浪,绕过暗礁险滩的三天历程;《日出》通过对高空观日出雄伟景象的描绘,想到这不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吗?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不正如那冉冉升起的朝阳吗?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正象“早晨六点钟的太阳”那样富有朝气吗?抒发了他对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的诚挚感情;《红玛瑙》中提出的从延安起步的革命者应永葆战斗青春的主题,都体现出作者的选材倾向及五六十年代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思考。

二、从语言风格来看

杨朔很注重语言的美感和文字的锤炼,他的文字凝练而优美,新意畅达,意境深远,往

往使人低徊吟诵,不能忘怀。《雪浪花》着力表现浪花咬礁石的“咬”字,相当生动传神;《海市》以寻海市的“寻”来经纬全篇,甚有新颖奇巧意味;两者都很好地借鉴了古代散文“文眼”的经验。

秦牧的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亲切动人,潇洒自如,文笔游走灵活,读起来有一气呵成的快感,常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他注意运用抑扬顿挫的音节和一连串的排比句,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他擅长运用譬喻,点染和增强语言表达的色调和效果。尤其是在《艺海拾贝》中,他通过贴切生动的譬喻,把复杂深刻的文艺思想和各种艺术规律说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强。他还注意吸收古典当中的一些语言精华,使文章情浓意满,气势酣畅,显示新的活力。

而刘白羽的语言风格则是激情充沛,格调高亢,词句亮丽峭拔,声音铿锵,浓墨重彩,气势雄浑豪迈,富有充实感,具有炽热的共产主义理想色彩。有人说:“读刘白羽的散文, 就好像听到嘹亮的军号,催人上阵。”

三、从艺术结构方面来看

杨朔追求构思上的新颖与奇巧,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生发联想,洞隐烛幽,见微知著,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因而具有诗的视角和容量。如《樱花雨》写日本人不忘美国投掷原子弹的惨痛史实,反对《日美安全条约》而展开的一场全国性的罢工斗争。作品没有正面去描写这场罢工运动的波澜壮阔,而是以一家旅店的侍女君子作为视角予以表现,着力渲染、透视她在罢工前后那颗深受美国兵伤害的心灵所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她似乎生性怯弱,不敢对作恶的美国兵说三道四,但忽然间停电,宣告罢工斗争已正式开始,她忽而判若两人,变得异常的镇定和无畏,柔和的眼睛里,“隐藏着日本人民火一样的愿望”。整个罢工游行队伍意气激昂、呐喊奔腾的情景便可从君子身上以斑见豹。这样,作品便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揭示了这场罢工运动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达到了“当诗一样写”的艺术效果。杨朔还讲究“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他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园林式结构,层层叠叠,变化多端,缜密精巧。如《荔枝蜜》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我”对蜜蜂由畏惧厌恶到乐意“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变化历程,将内心感受的起伏步步推进,在结尾处升华到最高点,取得了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的效果。

秦牧的散文则是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放纵时,笔如奔马驰骋,叙事、联想、类比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气势;控制时,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贯穿着思想的线索。他的散文线索是内在的凝聚力,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如他所说:“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

②想把一切材料统一起来??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串”。例如《社稷坛抒情》借助古坛发思古之

幽情,写到五色土的含义,屈原的《悲回风》、《天问》的诗篇,地球的土壤和华北黄土高原的形成,农民对土地的依恋和被羁绊的命运,四方五行观念与古代思想家的探求,藩镇割据和新中国的高度统一??这些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看似纷乱,实际上以一条抒情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即以“一个历史的民族的子孙”的激情,抒唱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文章始终从不同方面汇流着、升华着作者为伟大祖国引以自豪的诗情,不失控制分寸。

刘白羽个人认为“好的结构,应当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波澜四起”③。因此,他的散文结构富余变化,格局汪洋恣肆。他的笔下,有的是以对照手法制造波澜,时写历史,时写现实,时写战争,时写建设,在相反中造成结构的错落有致。有的是用重复手法,让一个诗句、一个情思、一个形象在一篇散文中多次出现。如《青春的闪光》中的“红彤彤的笑脸”、“亮晶晶的眼睛”的反复,在时空的跳跃中使几个时间、空间不相关联的生活片段,围绕着“青春”的立意而缀合起来,并显露出作者感情的节奏。刘白羽还运用艺术辨证法设计文章的波澜,例如《日出》,写了五幅关于日出的画面,先引用海涅散文和屠格涅夫小说中两段描写日出的文字,接着记叙自己两次在日出胜地想看日出未能如愿的情景,造成悬念和蓄势后,才从容地把自

己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奇景推到读者面前,产生了异峰突起的美感。

四、从表现形式来看。

杨朔的散文注重创造诗的意境,他曾经说过:“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④。他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在写每篇散文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在他的《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等作品中,借用古典诗歌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在现代散文中寻求诗的意境,形成了当时被人称道的独特的“杨朔模式”,即由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与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颂歌这一抒情主题。如《雪浪花》的结尾部分描写了老泰山退场的画面,既描给了金光灿烂、辉照西天的一抹晚霞,又故意渲染了老泰山带几分孩子的天真、把野菊花插到车上的细节,尔后让他慢慢推着车,“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这样便把自然景物的美、人物精神的美和作者抒情的美浑然一体地涵容在一幅图画里,“黄昏颂”的主题因而显得曲折悠远、诗意隽永。

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有悖于当时文学观念的创作主张,熔丰富的知识性与深刻的思想性于一炉,把自然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等纳入散文写作中,并通过直接对历史、人民、生活等抽象的概念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他认为,“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⑤。如《花城》,熔广州年宵花市的风俗、节日的气氛、南国的情调、赏花人的心境于一体。这些都归一、凝聚在把“花城”作为新中国的形象来描写、来期待的意趣上,流贯着一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此外,他的散文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他张扬散文的艺术个性,大多数散文作品虽然是知识性的杂感、随笔,但仍属杂文的性质。一些传说、故事和知识趣谈新颖怪诞,使知识题材本身具有喜剧色彩,因而令散文产生了情趣性和幽默感,赏心悦目,增强了寓教于乐的趣味,如《不老》中所引用的一位法国主教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个趣闻。

刘白羽的散文与贺敬之相似,即以歌颂“随着时代脉搏而跃动”的“大我”作为主体抒情的寄托,只是他不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而是通过大自然的雄伟景象与大我的战斗激情融合起来的方式获得一种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崇高”的抒情风格,也就是“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如《长江三日》中的巍巍群山、浩浩江流、灿烂灯光、瑰丽景色等的描写,灌注了作者情感的生气,豪迈的激情与华丽的辞藻达到了一致。有时,他在文中也实处写景,虚处生情,时而插入以情驭理的议论,如《冬日草》、《平明小札》。作者在这些近于散文诗的小札中追求意境和诗意,托物言志,状物取神,显示其短章借景抒情的又一作风。

散文三大家的作风的确有差异,但是彼此运思的一致却十分惊人。他们的作品同属于“教训文学”,他们乐于充当文学侍臣,在一个充满谬误的时代里,热衷于正统意识形态的盲目乐观的宣传和说教。在这里,先不说他们的敏感和勇气问题,因为他们决意委身权力政治,因此不可能具备独立的心智,甚至起码的认知。杨朔的《蓬莱仙境》、《海市》等还乡散记,粉饰严重,与“彭大将军”的还乡报告及搜集的民谣适成鲜明的对比;秦牧的《花城》也是三面红旗的赞歌,并非真正的风俗实录;刘白羽的名篇《长江三日》,记乘坐江轮游赏三峡山水,驰目骋怀,但其时值红旗漫天,饿殍塞途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此外,散文三大家仍是不可避免存在着不足与局限性。杨朔的散文笔调、色彩不够多样化,文字上由于过度矜持显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构思多沿袭“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的结构模式,路数比较单调。秦牧散文存在取材过“富”,似有不忍割舍之嫌;而同一材料,又往往异文互见,给人以雷同之感。有些抒情之作,往往因涉猎材料过多而显得知识性有余,抒情反而不足;强烈的政治宣传意识,使一些作品流露出说教气,所表现的哲理失之肤浅。刘白羽的散文,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尚和时代思潮的影响,有时对生活的观察尚欠辨证眼光,易为一时光明的表象所迷惑,而不能看清隐蔽着的问题。执着地强调散文是“壮丽的生活赞歌”、“战斗生活的号角”,太多的豪言壮语和政治议论削弱了散文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艺术上,感情的宣泄有时失去节制,表达的激情显得空泛,底蕴不足;含蓄不够,生硬或直露;疏于修辞,语言有些冗繁,个别行文不够清晰,难免失去散文艺术语言应有的洗练与清通。

其实,不管怎样,散文三大家还是各有千秋,且对当代散文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我们将会从他们的作品中品尝到各自的风格、韵味。

注释:

①、杨朔. 海市·小序[M]. 中国作家出版社, 1960年版.

②、秦牧. 散文创作谈[M], 长街灯语[M], 第237页, 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③、刘白羽. 文学杂记[M], 第186页, 北京出版社1958年版.

④、杨朔. 东风第一枝·小跋[M].

⑤、三十年的笔迹和足迹[M]. 秦牧自选集[M], P919—920. 花城出版社, 1984年版. 参考文献:

[1] 朱栋霖、丁帆.中国现代文学史[M].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党秀臣.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史杨朴.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当代散文篇三:中国现当代散文透视

中国现当代散文透视·鲁迅的《野草》

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散文创作,包括抒怀述志的散文诗、纪事怀人的记叙散文、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杂文。鲁迅的散文,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被公认为是世界文苑的奇葩、中国现代散文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和繁荣当代散文创作的艺术典范。

早在中国现代散文的滥觞期,1919年8月19日到9月9日《国民公报》副刊“新文艺”栏上,鲁迅发表了一组题名《自言自语》的散文诗,它们是《序》、《火的冰》、《古城》、《螃蟹》、《波儿》、《我的父亲》和《我的兄弟》,其中的几篇显然是《野草》和《朝花夕拾》某些作品的雏形。如《火的冰》,以冰凝固住的火焰来象征外表冷静而内心燃着烈火的爱国者,显示作“寄意寒星荃不察”的孤独感和救国无力的痛苦;这一意象在《野草》的《死火》中得以改造和发展。

《野草》是鲁迅散文诗的代表作,连《题辞》共24篇,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连载于《语丝》上。这一时期的鲁迅,正处于理想与现实、前进与彷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之中,《野草》真实地记录了他精神探求的苦闷和心灵呼唤的声音。鲁迅在1932年10月14日所写的《〈自选集〉自序》中曾经描述了创作《 野草 》时的背景和心境: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 并且落得一 “作

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一方面,鲁迅当时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中的北京,深感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朽,深感封建复古势力对新文化运动的压迫,心理感到太多的黑暗、苦闷和寂寞;另一方面,他又经历了“五卅”运动、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使他更加看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丑恶面目,因而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野草》“过客”孤独地寻找着向前的道路,他身上所表现的韧的战斗精神和探索精神,可以说是鲁迅的自我写照。而《影的告别》里影的形象则是鲁迅的思想矛盾的化身。鲁迅说过:“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野草》中的作品,无论歌颂韧性战斗,解剖自己心灵,或者针砭社会锢弊,都渗透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哲理探索意味。在那黑暗的年代,鲁迅用象征的方式借事寄意托物咏怀的手法,把自己的孤独情怀,矛盾心理,探索战斗走着人生长途的思想,作了浓郁的诗意的体现。因此,阿英称道《野草》“一部最典型的、最深刻的、人生的血书”。

在《野草》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鲁迅顽强的抗争意识和韧性的战斗精神。作为开篇的《秋夜》,鲁迅以其高超的艺术形象来熔铸深邃的寓意。文章前半部分描写秋夜室外的景物,借夜的天空、睒着冷眼的星星、窘得发白的月亮、摧残野花草的繁霜,来象征现实中的

黑暗势力;以“在冷的夜气中”瑟缩着的小红花,象征天真、纯洁,虽有美好愿望,但阅世简单,抵不住黑暗重压的青年;作者重点突出了同夜空顽强战斗的两株枣树的形象,借以表现自己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但是,有几枝还低垂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睒着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鬼睒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文章后半部分描写秋夜室内的景物,用隐喻的手法赞颂了追求光明的小青虫,表现了作者积极的韧战精神。

同时,鲁迅顽强的抗争意识,又往往与悲观绝望的心态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壮美。《过客》这篇诗剧体的散文诗,描述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黄昏,在荒漠的旷野上,从远处走来了一位不计时日、不畏困顿而长途跋涉“过客”,遇上停足不前、精神颓败的“老翁”和对生活有着美梦、看到前路有“盛开的野百合和野蔷薇”美景的“女孩”。老翁极力劝阻“过客”不要前进,告诉他前面就是“坟”,“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女孩却给“过客”水喝,施以布片,竭力要

他裹伤后再前进。而孤独的“过客”谢绝老翁的劝阻,也谢绝女孩的布施,宁可带着伤痛、淋漓的鲜血,也要执拗地朝着前面已经笼“夜色”的“坟”走去。因为,“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那“声音”曾经叫过老翁,老翁因停顿而再也听不见了。这个象征性的故事,通过三个不同思想和性格的对照,凸显了“过客”披荆斩棘、义无反顾的求索精神,那叫他的“声音”,便是过客的理想,是理想在呼唤、鼓舞他向前,尽管他听了老翁的劝阻曾一度犹疑和彷徨,在女孩的布施面前也一度表示感激和动摇,然而他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终于克服了彷徨和动摇,而抱定他的理想奋然前行。关于《过客》的深刻寓意, 鲁迅曾在1925年4月11日回复赵其文的信中说得很明白:《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显而易见,“过客”的形象正是鲁迅自我形象的写照,是他作为荷戟独战、上下求索的“精神界之战士”的化身。“过客”宁可走向“坟”地,也要作“绝望的抗战”,包含着与旧世界同归于尽的希望和理想。《影的告别》中的“影子”,《求乞者》中憎恶布施的所谓“求乞者”,《死火》中使“死火”燃烧、与大石车同毁于冰谷的诗人,《 颓败线的颤动 》中那以奇特的方式向整个黑暗世界复仇的老妇,《这样的战士》中那举起投枪、孤军奋战终于衰老的战士??这些艺术形象无一不与“过客”的思想和精神一脉相承,它们从各个侧面集中地表现了鲁迅“作绝望的抗战”的精神,以及与敌人作决绝的

战斗、与旧我作彻底的告别、与旧世界同毁的自我献身的理想。《野草》中有不少篇章是从无情地解剖自己入手,对先觉者与群众之间、 长者与幼者之间、 战士与对手之间、叛逆的猛士与“爱我者”之间、生与死之间种种的矛盾冲突,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希望”与“绝望”之间种种的彷徨苦闷,进行痛苦地思考与辨析, 从而呈现出鲁迅当时内心世界的无比丰富与复杂。 其中《墓碣文》最有代表性。它通过一个荒诞不经的梦境,展示了一个黑暗势力的反抗者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以及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梦中“我”见到墓碑阳面和阴面各有不同的文字。 阳面是: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文字扑朔迷离,但联系鲁迅的战斗经历和个性特征,可以理解为:我在人们浩歌狂热的时候,却感到了人世的寒冷;又在人们把人间当作天上时看到了地狱的深渊; 在人们满足中我只看到虚无, 好像绝望地抗战才能使人们得救。这是一个黑暗社会的反抗者才会有的思想状态,其中也包含着鲁迅自己的思想。正因为如此,便不能不为思想矛盾所苦恼,简直有如长蛇缠身,不能自拔,终被害死,离开人间。鲁迅毫不掩饰自己的思想矛盾,而且勇于解剖自己,这正是墓碣阴面文字所要表现的:“抉心自食, 欲知本味。 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文章结尾,死尸突然在坟中坐起,且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一切又归于虚无和渺茫。由此,我们可窥见当时鲁迅正经历着各种矛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当代 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经典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