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理论透视】个体行为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对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理论阐释可以说明其产生的动因,发现内外影响因素。基于心理学理论的阐释可以说明分享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基于社会学、经济学理论的阐释,可以说明影响个体动因和行为产生的外部环境因素;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阐释,可以综合考察和分析各种影响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理论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构建利于知识分享的环境机制。
  [关键词]个体知识分享心理学阐释社会学阐释经济学阐释
  [分类号]C912
  
  个体知识分享行为是企业知识形成、共享和创新的基础,不仅有助于个体和组织学习,还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尽管知识分享可以给知识发出者带来收益,比如支持人际关系、提高声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和成本,威胁分享者的工作地位和职业发展。因此,知识分享并非自然产生。从不同理论视角对它进行阐释,有助于全面系统了解和把握知识分享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环境促进机制。
  
  1 基于心理学的阐释
  
  个体是否分享他们的工作知识,主要取决于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动机进而影响行为,因此,应该研究影响分享态度的因素,识别何种刺激能提高个体知识分享的动机。关于激励动机的理论可分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类。
  
  1.1 内容型理论
  内容型理论认为动机产生的原因在于未被满足的需要,强调存在于被激励的行为中的需要和刺激物,如果提供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就能引起动机和行为;内容型理论寻找一定的内在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外在因素,但不强调驱动动机的过程,例如人们的社会需要可以通过外部因素如同事的感激、赞扬等获得满足。内容型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还区分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由成就、责任感等工作自身因素引起,外在激励由高薪水、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工作环境因素引起。根据双因素理论,金钱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分享动机的影响不大,而成就感及自我实现因为源于个体自身,对分享动机的激励作用较大。综合内容型理论的解释得出:内在因素(如成就感)和外在因素(如人际关系)的满足都能激发动机和行为的产生。
  
  1.2 过程型理论
  过程型理论不仅研究刺激因素,还研究实现目标的概率,强调需要、刺激、期望和意图如何相互作用导致行为产生。较为典型的是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可表示为:激励力量=效价x期望值。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激励力量同样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即行为者对知识分享结果的价值判断和实现结果的概率。因此,提高个体效价和期望值的因素,比如满足需要的结果、分享能力的提高、利于目标实现的资源环境等,都可以促进知识分享的产生。
  鉴于期望理论的局限性,后来的理性行动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基本假设“人们的行为是在其意志控制下产生的理性行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于是Ajzen(1991)将其加以延伸,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向导致行为产生。行为意向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的程度,受个体对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对行为结果评价的影响;主观规范指个体在决策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受社会标准规范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所感知到的执行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因素及其强度的知觉。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如果个体所在的群体越是支持共享行为,那么个体感知到的外部支持(组织规范、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组织气氛等)就越大,认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大且结果不会对自己不利,则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就越正向,从而越有利于分享行为的产生。
  由于心理学理论阐释了分享行为的产生机理,大量文献基于心理学理论对知识分享进行阐释,并探讨和归纳影响知识分享的内外因素。Osterloh等(2000)从动机理论出发,论证了内生动机对隐性知识分享的积极作用。Bock等(2005)基于理性行动理论对韩国27个企业的154个经理实证,发现预期的互惠关系影响分享态度,组织气氛影响主观规范。Ryua等(2003)利用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对韩国286位内科医生的知识分享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观规范对知识分享意图的影响最大,态度次之,而感知的行为控制相对较弱。这些成果不仅解释了知识分享的产生机理,而且证明了心理学理论在该领域的基础性。
  
  2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阐释
  
  社会学理论建立了与经济学不同的个体假设,并将知识分享看作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判定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应用较多的是社会交换和社会资本理论。
  
  2.1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领域被用来解释组织支持、组织公民行为等。社会学家霍曼斯修改并吸收了“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并不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进行理性算计,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等。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以信任为基础;个体都期望通过交换得到某些需要的东西,包括内在报酬(乐趣、赞同等)和外在报酬(金钱、服从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未来互惠的期望、高度信任的组织气氛、感知到的高收益以及其他支持性的组织因素,都是分享行为的支持性因素。
  诸多学者利用社会交换理论阐释知识分享。Christensen(2005)认为知识分享是一个交换过程,该过程附有互惠知识、金钱或尊重的义务,转移知识的动机就是期望收到某种东西作为回报,至于收到什么以及何时何地收到,取决于不同的交换模型;社会交换被赋予了基于个人承诺和关系的非正式交换的特征,慷慨、信任和一定程度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关键,交换前不会规定交换什么样的知识、何时和怎样得到奖酬;每一种交换触及不同的个体假设,从机会主义行为和服从到纯粹的组织公民行为或利他主义行为。社会交换理论是检验知识分享的非常有用的理论透镜,它解释了为什么个体在没有正式奖励的条件下会致力于合作行为;个体感觉到他们的贡献被组织认可和赏识,会更愿意以有价值的知识回报组织;而个体对组织或其他个体的知识贡献会期望将来得到回报或接受方的义务感,组织中的晋升、任期等对分享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2.2 社会资本理论
  尽管社会资本的概念不尽统一,但在知识分享领域备受重视。网络视角的社会资本观认为,强联系促进复杂知识的转移而弱联系促进简单知识的转移;资源视角的研究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可以促进知识分享行为。Nahapiet等(1998)根据社会资本相关文献,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概括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要素和特征,描绘了个体或单位间的联系模式;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通过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信任、同化的人际网络,说明了网络联系质量;认知维度指成员的共享语言、编码和观念等,它有助于更有 效的沟通和交流。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决定了知识分享的机会及成本,关系维度则影响分享动机的产生。
  因为社会资本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知识分享风险,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所以,大量文献在论证正式网络、制度对激励知识分享的局限性的同时,使用了社会资本理论进行阐释。Reagans(2003)认为关系强度影响个体分享知识的意愿,且实证了结论;Cross等(2004)通过实证发现跨越地理边界、组织边界和层级边界的关系更容易让员工获得异质性信息。这些研究既证明了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强大解释力,又证明了社会环境对知识分享的促进作用。
  
  3 基于经济学的阐释
  
  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理性人将从个体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是否分享知识。常用的理论是社会困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
  
  3.1 社会困境理论
  社会困境理论描述了在纯粹经济学假设下,个体理性行为导致的从组织角度看的次优结果。社会困境的典型问题是公共物品问题。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所有成员都可以受益于它且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但公共物品的形成和存续需要成员的持续贡献。理性假设下的个体会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投入,那么,对于公共物品的贡献和使用也就有可能出现搭便车行为。如果所有提供者都选择搭便车行为,最终结果是公共物品的消失。
  许多学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可以看作是组织中的公共物品。za"rraga等(2003)指出团队中的知识共享是典型的公共财产问题,社会学解释为一些人不愿意分享他们的知识,从经济学观点看则是典型的搭便车行为;个体通过知识库获得知识从而改善自己的工作绩效,同时不会减少别人对知识库的潜在利用,但是存在的搭便车行为会导致知识库走向衰竭。Christensen(2005)从社会困境理论出发,将知识分享看作是一个交换行为,并提出解决社会困境问题和避免搭便车行为的途径,他认为要存在一种既能促进知识分享产生又能够导致成员拥有共同目标的组织气氛,如果这种气氛不存在,那么真正的群体知识就不会产生。基于社会困境理论,促进知识分享的根本问题是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收益,并建立防止搭便车行为的机制。
  
  3.2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谈判和签订经常性契约的费用,由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构成。交易成本的发生源于人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环境的不确定性、交易的专属性、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不信任或对立的交易气氛等。它们都导致无法形成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
  交易成本理论为促进知识分享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指导。Davenport(1998)指出,知识市场会因信息不对称、知识垄断、知识的区域性以及各种人为原因产生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如果知识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相互信任且信息对称,那么可以减少搜寻等成本;如果环境限制投机行为,减少双方对立,那么知识市场将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4 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阐释
  
  知识分享是个体基于组织复杂环境下的复杂行为,组织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其需要、动机、能力和机会,进而导致行为变化。外因首先影响个体心理,然后导致行为。因此,对个体知识分享的研究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并发现促进知识分享的社会、经济、组织、文化等诸多因素。许多学者基于多理论视角研究这一行为:Cabrera等(2005)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困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推演出诸多促进知识分享的环境因素,并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模型。Wasko等(2005)基于动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实证了社会资本、个体动机在电子网络的知识共享中的积极作用。这些理论和实证结果不仅构建了影响知识分享的综合框架,还为组织构建系统的环境促进机制提供了依据。
  
  5 结语
  
  对个体组织中的知识分享行为,可以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视角予以阐释。不同理论建立在对行为者不同假设的前提下,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是不同视角分析的结果,它们相互交叉又相互补充,任何单一维度的解释都难以真正说明分享行为的动因。
  不同视角的理论阐释,说明了知识分享是经济空间因素和社会空间因素的综合、动态作用的结果。因此,组织促进知识分享的环境机制应该是包含多因素的综合、有机体系。一方面要建立正式制度、规范和结构,满足员工的内在需要和外在需要、降低分享成本;另一方面是组织社会关系环境的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是组织的社会资本,在降低风险、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方面以及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方面是正式制度难以实现的。

相关热词搜索:透视 个体 理论 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理论透视 美术透视学理论知识 高考美术理论知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