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电视女主持人沈力的如歌岁月_主持人沈力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伴着这悦耳深情的歌声,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飞进了千家万户,主持这个栏目的沈力以端庄、亲切、大方、高雅的气质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沈力的名字是和中国的电视发展史紧紧相连的。从1958年至2009年,沈力的屏幕生涯已经51个年头。
当了8年文艺兵
沈力有8年当兵的历史。那时她叫沈立环。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刚过16岁的北平华光女中高一学生沈立环就来报名应征入伍。因为怕家人反对,入伍前的手续都是她自己办理的。
沈立环所在的部队是谭政、陶铸领导的南下工作团。分兵时,她被分进了文艺班。从北平出发之后,部队在河南信阳武胜关的鸡公山上练兵一个月。当时,那一带仍有土匪出入,环境相当复杂。文艺兵晚上演节目,白天下山背给养品。第一次背给养品,沈立环背一条大冬瓜上山,越背越觉得吃力,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晚上,睡在稻草铺就的大通铺上头,沈立环怎么也睡不着,双腿发胀、腰部发酸,她一边流泪,一边痛恨自己,为什么别人能挺得住,我就不行呢?她在痛苦之中想到了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咱什么也不要跟人比,要比就比骨气。”
完成了练兵之后,部队每天行军,十天后到达桂林,沈立环被分在24军步兵学校文工团。一个多月的艰辛,正是花季少女的沈立环变了,脸晒黑了,身子瘦了,最可笑的是头上身上长了虱子。当然,收获更大了。沈立环学会了练声、发音,还学会了拉小提琴。那时,上面有要求,文艺兵一定要“一专三会八能”,也就是说会得越多越好,能力越强越棒,沈立环很快成为团里的业务骨干,吹拉弹唱报幕打杂样样都能独当一面。三年之后,上级撤销了这个学校,人员各奔东西,沈立环辗转到汉口,成为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文工团的一员。
在这里,仅一年的工夫,学校又宣告解散。沈立环调到了北京,走进总政歌舞团,刚开始她是合唱队里的一分子,后来又调入总政话剧团当了一名话剧演员。在沈立环的话剧生涯中,能够留下记忆的是两次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演出。为了慰问参战部队,团里排了一台话剧《志愿军的未婚妻》,在前方反应强烈。
中国荧屏第一人
1957年,沈立环转业。赋闲在家中的沈立环,常常回到部队战友中间。有一天,她和总政歌舞团的蓝茜相会,蓝茜说:“你的嗓子很有特点,何不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考播音员?”
沈立环真的去报考了,主考是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林田。她被录取了,成为现场解说开国大典的齐越的学生。启蒙之师齐越为沈立环取艺名沈力。沈力的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我国组建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5月1日进行试播,各地推荐了很多播音员,经过筛选,最后只留下了沈力。可以想象,成为中国荧屏第一人的沈力当时该多风光!可沈力说:“那时候的年轻人,让到哪儿就到哪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都是党的工作。再说,那会儿电视事业刚刚起步,不像现在影响大。不过,这是去开拓崭新的事业,我感到很光荣!”
电视台从1958年9月2日正式开播,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家电视台只有沈力一人上荧屏,新闻节目、社教节目都要播。因那时没有录音设备,所有的节目都是直播,哪怕细小的疏漏和差错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为了避免差错,沈力忙得晕头转向是常事。特别是遇到重大新闻,一年一度的元旦贺词,还有许多急稿,那就更是忙得一塌糊涂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她还心有余悸。沈力笑着说:“真亏得当兵打下了吃苦的底子,否则,我恐怕真的应付不下来!”
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将原设在播出部的《为您服务》栏目划归专题部,成立一个固定栏目,并首次设立主持人。沈力又一次成为我国电视史上的第一,并被任命为栏目组组长。这对年近50岁的沈力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从1983年元旦开始,中国的电视出现了栏目主持人,《为您服务》栏目以崭新的面貌同观众见面了,以后每当星期日晚7时49分,沈力就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亲切地同观众拉家常,介绍各种知识,解答各类问题。15分钟的小栏目,刚一开办,仅5个月就收到了1.3万封观众来信,而90%是寄给沈力的。对观众的理解、支持、厚爱,沈力只能是忘情地工作,加倍地回报。
1988年,55岁的沈力离休了。对一般人来说,可以享清净了,沈力却不然,讲学、带研究生、被邀请当编导、做主持人、当大赛评委……常常是刚下飞机又上飞机,仍然忙得不亦乐乎。
1993年10月22日8时35分,中央电视台为老人开办了一个《夕阳红》节目,观众一眼便认出了熟悉的沈力。创办伊始,《夕阳红》栏目全体同仁一直认为沈力是第一人选。沈力还是那句常说的话:“我就从头开始学吧!”《夕阳红》创立仅半年就和名牌《东方时空》一起傲居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榜首。
最美不过夕阳红
沈力说,尽管早已脱下了军装,但她是一辈子没有离开军营,她的家至今仍住在魏公村总政干休所里。在她的家庭中所有的人都姓“军”,或像她一样姓过“军”。
还是在汉口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文工团的时候,少尉排长沈立环和东北小伙子吴殿勋相识相爱,男的拉大提琴,女的独唱,这对舞台上的黄金搭档,成为生活中的伴侣。几十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和谐,相濡以沫。沈力到电视台工作后,吴殿勋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家务。
1989年,吴殿勋不幸患了肺癌,沈力不知偷偷地抹过多少眼泪。为了减轻沈力的负担,吴殿勋硬撑着,总是一副乐观开朗的样子,还常常安慰沈力:“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夕阳红》请沈力出山时,老吴第一个举双手拥护。也就在沈力上班不久,吴殿勋的病情突然加重。沈力既要为《夕阳红》工作,又要照顾老吴、料理家务,工作、家庭双重担子将本来就很瘦弱的沈力压垮了。医生说她的胆囊需要手术治疗,可她根本没有时间。
待老伴稍稍好转一些,沈力才住进了医院,医生要她全休两个月,可是刚刚第13天,《夕阳红》开播一周年要搞纪念活动,“来一趟吧,参加一下开幕式就行了。”沈力去了,过了一天,又来了电话:“请您再来一趟吧!”沈力干脆出院了。
1994年春节前夕,吴殿勋的病情急剧恶化,沈力多么想守着丈夫,然而,亿万观众在等着她,她只能在电视台和医院的两条道上奔忙。有一天,她去台里录节目,这一去就是两天两夜没合眼。待第三天赶到医院时,老吴已经昏迷了。护士说:“昨天晚上,您先生让人给您打了三次电话……”沈力痛彻肺腑,泪水夺眶而出。几天之后,吴殿勋丢下了沈力走了……
在极度的悲痛之中,沈力处理了爱人的后事,又上班了。没过多久,沈力的胆病又复发了。手术出院后仅一周,她又去录制节目了,而且一连录了四天。老战友知道后都说她:“你不要命了?”沈力只能笑笑:“我不是还没倒下吗?既然答应干了,就得干好,工作需要你了,你能说我干不了啦?这话我说不出口,我更不能让那么多的观众失望。”
在《夕阳红》栏目工作室里接受采访时,沈力说:“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在部队形成的,那种严明的组织纪律、吃苦耐劳的作风令我终生受益。我一直留恋部队、向往部队。我们南下文工团的战友,现在在北京的大约有20人,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每个季度都要聚会一次,我们的老战友在一起,无话不谈。如果我没有当过兵,也许就在娇小姐的生活之路上走了,不可能去十三陵水库劳动,一天挑100多担土,被大喇叭表扬;不可能在下放五七干校劳动时,亲手杀过三头猪,被人称为‘女屠户’;更不可能在工作中加班加点吃得了那么多的苦……”
沈力爱恋军营,独钟战友情,军人生活又给予她新的温暖和回报。1997年,她的一位老战友成为她生活中新的伴侣。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应追溯到半个世纪前。那还是在桂林文工团当兵时,这位哈尔滨的小伙子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由于双方都是战士,不允许谈恋爱,纪律割断了爱情纤绳,从此天各一方。老吴去世后,很多战友都来说媒,沈力依然固执,后来儿子说:“妈妈,您怎么高兴就怎么做,找老伴找一个对您好的人就可以了!”沈力感动于这位老战友对她几十年来的那份情谊,接受了这份感情。两位老人生活得十分美满。
相关热词搜索:首位 中国 如歌 中国首位电视女主持人沈力的如歌岁月 新中国首位电视播音员沈力 如歌岁月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