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人格_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述评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Gray的强化敏感性理论尝试从人类神经生理机制的角度来解释人格差异。该理论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一些子系统,分别对奖励和惩罚的刺激信号敏感,并通过强化效应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动机。目前研究者已开发出强化敏感性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理论的局限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些局限,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1)用生理指标来验证理论假设;(2)探讨反映强化敏感性的特质;(3)考察认知因素与生物因素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强化敏感性;行为趋近系统;行为抑制系统
分类号:B848
1.引言
人格的生理机制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古希腊哲学家Empedockles的“四根说”,Hiplcloerates的气质体液说等,可以看成是对人格生理机制进行的最早探索。但这些理论大多停留于思辩阶段,缺少科学的实证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进步,为科学的人格心理生理学发展带来了机遇。Eysenck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唤醒理论,通过实证方法探讨了人格特质维度与神经生理系统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外倾性人格特质反映人们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反应阈限的差异,由于上行网状系统与皮层唤醒状态有关,因此外倾者和内倾者有不同的皮层唤醒水平;而神经质人格特质则与边缘系统的唤醒有关。几乎与此同时,曾在Eysenck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的Gray通过一系列关于动物学习的研究,在整合Mowrer的两因素学习理论和Konorski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敏感性理论。这一理论假定在神经系统中存在两个独立的子系统,分别对奖励和惩罚的信号敏感,并通过强化效应来调节人们的行为。随后的实证研究发现,在解释某些现象(如神经症形成过程中的强化效应)时,强化敏感性理论比唤醒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该理论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经Gray等人30多年的理论澄清和实证检验工作,目前强化敏感性理论已发展成为人格心理生理学研究领域内最受关注的理论范式之一(Corr,2004)。
2.强化敏感性及其神经生理基础
2.1强化敏感性的概念
Gray的理论认为,强化敏感性是指个体在呈现强化刺激物时的反应性,即所引发的行为、情绪以及动机的改变趋势和改变程度(Smillie,Picketing,&Jackson,2006)。强化敏感性包括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奖励敏感性反映人们在呈现奖励信号或撤消惩罚信号时的反应性,在上述两类情境中奖励敏感性高的个体将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并表现出更多的趋近行为;而惩罚敏感性反映人们在呈现惩罚信号或撤消奖励信号时的反应性,在上述两类情境中惩罚敏感性高的个体将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并表现出更多的行为抑制。研究者同时也认为,由于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有着各自独立的生理基础,因此个体奖励敏感性的高低与惩罚敏感性的高低互不相关。
2.2强化敏感性的神经生理基础
在强化敏感性理论中,Gray提出了几个概念性的神经系统,用以阐述强化敏感性的神经生理基础,这些系统包括:
行为趋近系统(behavioral approach system,BAS)。该系统对条件的欲求性刺激(conditionedappetitive stimuli)敏感。呈现奖励信号或撤消惩罚信号时,该系统被激活,伴随产生积极情绪体验,促进正在进行的行为。
对抗/逃离系统(fight/flight system,FFS)。该系统对无条件的厌恶性刺激(uncondm0Ded aversivestimuli)敏感,负责调节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该系统被激活时,伴随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并引发对抗或逃离行为。
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该系统对条件的厌恶性刺激(conditionedaversive stimuli)敏感。呈现惩罚信号或撤消奖励信号时,该系统被激活,伴随产生消极情绪体验,抑制正在进行的行为。
上述3个概念性神经系统是Gray以动物实验研究的数据结果概括出来的,但并不完全适用于解释人类的个体差异。因此,Gray于2000年对上述3个系统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理论以对抗/逃离,僵化系统(fight/flight/freeze system,FFFS)取代了原理论中的对抗/逃离系统,并假定该系统负责调节对所有厌恶性刺激(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的反应,当呈现危险信号时,该系统被激活,并伴随产生恐惧情绪,从而引发对抗/逃离,僵化的行为。行为抑制系统在修订后的理论中不再被假设为对条件的厌恶刺激敏感,而是负责处理目标冲突。当引发目标冲突的刺激呈现时,该系统被激活,并伴随焦虑情绪的产生,从而抑制在冲突中本来占优势的行为,使人们去评估得失,并同时在记忆和情境中寻求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法。行为趋近系统在修订后的理论中对所有欲求性刺激(条件的和无条件的)敏感。呈现奖励信号或撤消惩罚信号时,该系统被激活,并伴随积极情绪的产生,从而促进正在进行的行为。
根据强化敏感性理论的观点,惩罚敏感性体现了对抗/逃离/僵化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的反应性,奖励敏感性则体现了行为趋近系统的反应性。三个系统有着不同的分工和神经生理基础,其中,行为趋近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分别负责行为的促进和抑制,是强化敏感性理论的核心系统。
早先Gray(1987)的研究表明,行为趋近系统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为前额皮层、杏仁核和基底神经节,该系统的激活与集中于伏核的中脑边缘多巴胺通道的活动有关。行为抑制系统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为眶额皮层、隔,海马系统和帕帕兹电路,其激活与上行单胺能通道的活动有关。近年来脑损伤、神经化学和脑成像学的研究也支持了Gray早先的这些观点。也有研究指出,行为激活和行为抑制反映了不同的皮层唤醒水平。Knyazev等人(2002)研究了生理指标与BAS以及BIS的量表分之间的相关,发现高的BAS量表分与自主神经系统以及皮层的唤起不足呈正相关,而高的BIS量表分则与过高的皮层唤起呈正相关。这也表明,强化敏感性理论与唤醒理论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它们可能在不同层面上起解释作用。
3.强化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测量
3.1强化敏感性的个体差异
在描述性层面上,强化敏感性理论以冲动性和焦虑这两个相互独立的特质维度反映个体间强化敏感性的差异:冲动性特质反映BAS反应性的强弱;而焦虑特质反映BIS反应性的强弱。Gray(1970)认为,Eysenek的外倾性和神经质实际上是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的衍生特质:外倾性反映了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的效应平衡;神经质反映了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的效应叠加。因此,冲动性和 焦虑形成的正交坐标轴可由Eysenek的外倾性-神经质坐标轴经逆时针旋转得到。相关的研究(Piekering,COIT,&Gray,1999)表明,两个坐标轴的夹角为30度。
在构建理论体系时,Gray的强化敏感性理论是自下而上的,而Eysenek的唤醒理论则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Gray先关注的是人格个体差异的生理机制,然后在这些生理机制的基础上讨论描述性的特质维度;而Eysenck则是先以问卷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来获取特质维度,然后再为特质维度寻找解释性的生理机制。这使得强化敏感性理论在讨论特质维度问题时仍需进行更细致的理论澄清以适应传统的特质论观点。
3.2强化敏感性的测量
基于经济性和操作性的考虑,研究者主要以问卷法和行为测量法来评估个体的强化敏感性,而较少使用生理测量指标。目前常用的强化敏感性自陈问卷包括:(1)BAS/BIS量表(BAS/BIS Scales BBS)。由Carver和White于1994年编制,共20个项目;由4个分量表组成:行为抑制系统分量表(BIS)用于测量惩罚敏感性;奖励反应性分量表(RR)、驱力分量表(D)和愉悦寻求分量表(Fs)用于测量奖励敏感性。由编制者提供的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0.73、0.76和0.66(Carver&White,1994)。Gomez等人进行的效度检验研究的结果也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Gomez&Gomez。2005)。(2)惩罚和奖励敏感性问卷(TheSensitivity to Punishment and Sonsitivity to RewardQuestionnaire SPSRQ)。由Tormbia等人于2001年编制,共48个项目,由惩罚敏感性(SP)和奖励敏感性(SR)两个分量表构成。编制者提供的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和0.76,间隔三个月的再测信度分别为0.81和0.87,其效度研究的结果也令人满意(Tormbia,Avila,Molto,&Casems,2001)。目前我国大陆地区还没有研究者对这两个量表进行中文版的修订工作。
行为测量也可用于量化人们的强化敏感性。PoweH等人1996年设计了卡片整理奖赏反应客观测验(The Card Arranging Reward ResponsivityObjcctive Test,CARROT),用以测量奖励敏感性。CARROT要求被试将一些卡片进行分类,每张卡片上有5个数字,这5个数字中有1个数字为1或2或3,被试将它们分别放入标有1、2和3的盒子里,完成分类。整个测验程序分为四阶段,在第一阶段,被试将60张卡片进行分类,主试记录所用的时间;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记录到的时间为时限,给被试100张卡片,要求被试在时限内尽可能多地对这些卡片进行分类,主试记录被试完成分类的卡片数目;第三阶段,对被试的要求与第二阶段相同,但告诉被试,每正确分类5张卡片即提供一定数量的经济奖励,在被试进行分类任务的时候,主试同时进行记录,一旦分类5张卡片成功,立即将经济奖励放在被试面前,到达时限后,记录被试分类的卡片数目;第四阶段与第二阶段程序一致。CARROT的记分以第三阶段正确分类的卡片数目减去第二和第四阶段成功分类的卡片数目的平均数,所得数据的大小反映了被试在呈现奖励的情境下与无奖励情境下行为表现的差异,即可作为反映被试奖励敏感性的指标。Newman等人于1997年设计的Q一任务(Q-TASK)则可用于测量惩罚敏感性。该测验任务分为两个阶段:条件作用建立阶段和测试阶段。在条件作用阶段,被试进行两组由75个测试组成的试验,两组试验中间间隔休息1分钟。每个测试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准备”字样,呈现时间为1000ms,接着呈现字样1000ms,以使被试集中注意,然后呈现由4个或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串,这些字母从Q、N、P、R、S、T、V、W、X和Z中选出,因为这样保证了Q和其他被选字母在视觉上有最大的区分度。要求被试如果字母串中不包含Q则按键反应,正确反应的话,被试将得到5点积分,着字母串中包含了Q被试还按键反应,则减去10点积分。该过程主要是让被试建立对Q的条件作用。第二阶段为测验阶段,在该阶段被试进行145个测试。在测试中屏幕上可能呈现4个字母或3个字母加一个数字,被试被告之当屏幕上呈现的全为字母时则按键反应,正确反应将得到5点积分,若屏幕上呈现了字母加数字而按键反应的话,则减去10点积分。在这145个测试中,不要求反应的屏幕输出占60%,要求反应的屏幕输出占40%,并随机化分配输出顺序。在要求反映的屏幕输出中,字母里包含Q的占50%。主试记录这些包含Q且要求被试进行按键反应的测试的反应时,作为衡量被试惩罚敏感性的指标,根据该任务的逻辑,惩罚敏感性高的被试比惩罚敏感性低的被试的反应时更慢,因为在第一阶段,前者更容易建立对Q的条件作用而使得在第二阶段抑制对O的反应。Kambouropoulos等人的研究发现CARROT成绩与奖励敏感性自陈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而Q-TASK成绩与惩罚敏感性自陈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Kambouropoulos&Staiger,2004)。
4.强化敏感性理论的应用研究
4.1强化敏感性与心理障碍
研究表明,惩罚敏感性和奖励敏感性是许多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有效预测指标。G-ray认为,过高的惩罚敏感性可以预测焦虑和神经质性抑郁(如混合焦虑与抑郁症);而较低的奖励敏感性可以预测单纯抑郁症。这种观点最近也得到了Hun&等人实证研究的支持,该研究考察了强化敏感性和生活事件在预测单纯抑郁症和焦虑一抑郁混合障碍时各自的效应和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惩罚敏感性可以预测单纯抑郁症和焦虑一抑郁混合障碍,较低的惩罚敏感性可以预测单纯抑郁症,生活事件可以预测焦虑一抑郁混合障碍;交互作用的结果表明,当生活压力较大时,高惩罚敏感性可以预测上述所有障碍,而生活压力较小时,低奖励敏感性和高惩罚敏感性可以预测单纯抑郁障碍,高奖励敏感性和高惩罚敏感性可以预测焦虑一抑郁混合障碍(Hun&,Nelson-Gray R O,Kimbrel,Mitchell,&Kwapil,2007)。而由Kimbrel等人最近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考察了强化敏感性和抚养方式在预测心理障碍时各自的效应和交互作用,结果同样支持了Gray关于以强化敏感性预测心理障碍的观点(Kimbrel,Nelson-Gray R O,&Mitchell,2007)。Fullana等人研究了强化敏感性与强迫症的关系,发现具有强迫症亚临床症状的个体和被确诊为强迫症的个体比正常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惩罚敏感性(Fullanaet al.,2004)。此外, 还有研究讨论了强化敏感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Scholten等人的研究发现,惩罚敏感性较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的时间更常,而奖励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对药物更为依赖(Scholten,Honk,Aleman,&Kahn,2006)。
4.2强化敏感性与成瘾行为
强化敏感性理论在应用研究中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奖励敏感性与成瘾的关系。Zisserson等人以患有危害性酗酒症的个体为被试,研究了奖励敏感性和对酒精刺激的特殊偏好之间的关系,发现高奖励敏感性被试对酒精刺激表现出较大的渴望以及情绪反应(Zisserson&Palfai。2007)。Pardo等人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强化敏感性和饮酒习惯(包括饮酒频率、摄入量以及第一次饮酒的年龄)的相关,结果表明高的奖励敏感性和低的惩罚敏感性都与饮酒习惯显著相关(Pardo,Aguilar,Molinuevo,&Tormbia.2007)。Franken等人的研究考察了戒毒中心里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成瘾者和正常被试在强化敏感性上的差异,发现吸毒成瘾者有较高的奖励敏感性(Franken,Muds,&Georgieva,2006)。
4.3强化敏感性与职业行为
在人事组织研究领域,关于强化敏感性理论的实证也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Jackson(2001)的研究比较了Gray和Eysenek的人格心理生理学理论在预测工作动机时的优劣,结果表明,强化敏感性理论较唤醒理论更能预测人们的工作动机,奖励敏感性可以有效预测员工的目标设定、工作表现以及目标达成。Linden等人以教师为被试,考察了强化敏感性与职业健康的关系,发现排除工作性质的效应后,奖励敏感性可以作为职业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程度)的有效预测指标,而惩罚敏感性可以预测人们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Linden。Tails,Beckers,&Kindt,2007)。
5.评论与展望
强化敏感性理论从提出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条件作用学习领域延伸到个体差异领域。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理论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缺陷。
首先,虽然强化敏感性理论强调以神经生理的差异来解释人们行为和心理的差异,但以生理指标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多。而且为数不多的现有研究的结果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如Bartussek等人以ERP技术进行研究,考察了在赌博任务中输/赢信号呈现时被试的听觉ERP放大,结果支持了Gray的理论:外倾者(由于外倾与奖励敏感性高度相关,所以在Bartussek的研究中以其反映奖励敏感性)在奖励信号下显示出更显著的P200放大(Bartussek,DiedrichNaumenn,&Collet,1993)。然而,DePascalis等人对上述研究做的验证并未得出同样的结果(DePasealis,Fiore,&Soadta,1996)。这些研究结果的差异表明:以生理指标来考察强化敏感性理论并不比行为指标更为“直接”。其原因可能有:(1)心理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并非同一个概念,因此当以具体的神经生理指标去测量心理生理学上概念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时需要经过一个转换,这个过程较为复杂;(2)生理指标易受实验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使得对实验条件需要更为严格的控制;(3)先前的研究多以外倾性或外倾性和神经质的叠加来反映被试的强化敏感性,而非以专门的量表来对其进行测量,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以艾森克的人格结构来验证Gray的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多少是可靠的?
其次,在描述性的特质层面上,强化敏感性理论也受到一些挑战。其中争论的焦点是以哪种特质来描述奖励敏感性更为合适。有人认为,外倾性比冲动性更能反映人们奖励敏感性的差异。Caseras等人的研究表明,冲动性特质的测量与精神质测量相关更为密切,而那些专门的奖励敏感性测量则与外倾性的测量相关更为密切(Caseras,Avila,&Torrubia,2003)。Depue等人进行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多巴胺受体效应与外倾性显著相关,而与冲动性只有中度相关(Depue&Collins。1999)。另一方面,外倾性的一些特点使其更适合以奖励敏感性而非以唤醒水平来进行解释,例如很多研究都表明,外倾性与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唤醒理论不能为这种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而强化敏感性理论则可以对此做出说明:外倾性反映了人们的奖励敏感性,因此外倾者对奖励信号更敏感且更倾向于体验到积极情绪。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若简单地以外倾性来反映奖励敏感性的话,就很难保证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在测量上的正交关系。因此,在描述性层面为强化敏感性理论寻找最合适的特质维度,也会是今后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最后,针对强化敏感性理论的适用范围也产生了一些讨论。Matthews等人的一篇综述文章从多方面比较了Eysenck和Gray的人格心理生理学理论,发现无论是唤醒理论还是强化敏感性理论,在解释一些特定现象时都存在局限,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与生物因素相比,认知因素可以更精确地解释人们绝大多数的行为,而Eysenck和Gray的理论都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现象(Matthews&Gilmand,1999)。对此Corr(2001)发表文章认为,目前而言,部分实证研究并没有能支持强化敏感性理论的一些观点,这种现象表明理论本身可能仍需进一步澄清,或在实证研究中对各种强化参数进行操作定义时应当给予更为细致的考虑。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到目前为止,强化敏感性理论还不能算是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仍需进一步进行理论澄清和实证检验。其中理论澄清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1)详细阐述2000年修订后的强化敏感性理论中各个概念与原强化敏感性理论中相应概念的关系与区别,这样是为了保证后续的理论实证研究能更精确地针对修订后的理论进行假设和验证;(2)在一定程度上对强化敏感性理论和唤醒理论进行整合,从不同的神经生理层面来解释人格差异,扩大理论适用范围。而今后的实证研究工作将主要关注以生理指标进行理论的实证研究,改进早先此方面研究工作的不足,选取合适的生理指标,对各个强化参数进行更细致的操作性定义,加强实验的控制并在研究中选用专门针对测量强化敏感性设计的行为测量;此外,未来的实证工作还可以在考察生物因素效应的同时也将一些认知变量(如对强化的期望等)纳入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述评 敏感性 人格 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述评 青少年强化敏感性 马斯洛的超越性人格理论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