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刻板化及其影响因素与效果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 自我刻板化是指个体自认为某群体的成员时,把伴随此种身份的刻板印象加诸于自己身上的过程。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自我刻板化的理论基础――自我归类理论,然后从自我刻板化的行为效应、态度效应以及影响自我刻板化的因素等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还有必要加强对自我刻板化的应用研究等五方面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刻板印象,刻板化,自我刻板化,内隐自我刻板化,自我归类理论。
分类号 B849;C91
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某些社会群体存在着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有关某一群体的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当个体被纳入这类群体、具有该群体的成员身份(membership)时,其附随的刻板印象亦会被冠于此人身上,亦即我们会采用与我们对该群体的看法及信念相一致的方式来知觉和对待此人,这种现象称为刻板化(stereotyping),它是活化和使用刻板印象的过程。
然而,不仅其他人是群体成员,我们自己也无不隶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类别。例如,我们是男性或女性,抑或我们是中国人、美国人或韩国人。因此可以设想,就如同我们对其他群体的看法会影响我们如何知觉和对待其具体成员,我们关于自己所归属的群体的信念可能也会影响我们如何知觉和对待自己。学者们将人们自认为某群体的成员时,把伴随此种身份的刻板印象加诸于自己身上的过程称为自我刻板化(self-stereotyping)。
1 自我刻板化的理论基础:自我归类理论
由Turner等人提出的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SCT)是由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 theory,SIT)演进而来的一种探讨群体过程和群际关系的认知性理论。与SIT一样,SCT也强调群体成员身份对个人自我概念、群体行为及态度的影响。SCT提出,处于社会群体的个人会自动地将对象分门别类。其中对他人的分类,最基础的社会类别就是内群体(in-group)和外群体(out-group),前者是个人所从属、认同的群体,后者是相对于内群体而言的,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群体。同样地,个体也会持续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归类,并从归类后的社会类别中寻求自身代表的特定意义。SCT认为,人们主要根据相关内群体的界定性特征来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归类。这类特征称为原型(prototypes),意指一组通过同时最大化类别内相似性和类别间差异性,来界定某一类别的相对模糊的特征或属性。原型作为社会类别在认知上的表现形式,具有相对性和情境依赖性的特点,在某一情境中的差异性,在另一情境中就可能变成共同点。另外,每一个类别或群体内的成员都或多或少是这一群体的原型,而个体体现原型的程度取决于其在参照框架中所处的位置。当某一个体与其他内群体成员的差异越小、与外群体成员的差异越大时,该个体在内群体中的原型度越高。
刻板化常被视为一种应用于对外群体成员进行知觉和评价的过程,此时的外群体成员被赋予相同的性质或特征。然而,自我与所有其他社会知觉的客体类似,人们很多时候也会通过对自己进行归类来理解和接受自我。通过这种过程,自我被知觉为属于某些类别,而不属于其他类别。当SCT应用于自我刻板化的过程时,它主张自我刻板化是一种归类知觉的结果。当自我被归为某一社会类别的成员时,个体就会将内群体原型加以内化以构成自我界定的一个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原型就为人们提供了社会判断、态度、信念及行为的共享性基础。例如,在描述自己时,人们会赞同典型的内群体成员特征,而排斥那些典型的外群体成员特征。由于在类别可能性之间做选择,完全是根据比较的情境以及事后比较的原则而定,因此自我刻板化本身并非个体认知过程的结果;相反,它是一种不固定的和情境化的社会知觉的结果。可见,SCT认为人们对自我的知觉实际上是以与对他人知觉相同的方式进行的,即自我是以自我归类为基础而被刻板地加以判断。将自我予以刻板化即是说把自我与内群体成员知觉为等同的或相似的,这时人们开始更多地以某一社会类别的“可相互替代的样例(interchange-able exemplar)”来知觉自己,而由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所界定的独特人格和特征对自我知觉的作用则相对弱化,此即“去个人化(de-personalized)”的过程。
2 自我刻板化对行为的影响
2.1意识层面的研究
在自我刻板化研究领域,以往的学者大多是从意识性认知的角度出发来对自我刻板化的行为效应进行探讨,所涉及的刻板印象种类主要集中在种族、性别、年龄等方面。下面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介绍和总结。
2.1.1种族自我刻板化
在诸多刻板印象中,种族刻板印象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研究均开展得较早、且影响较大。在自我刻板化领域,有关种族自我刻板化的研究很多是采用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对个体行为表现的影响这一范式。刻板印象威胁的概念最初由Steele提出,指身处与消极内群体刻板印象相关的情境时,个体因担心自己会应验这种刻板印象而产生额外的压力或威胁感。Steele在1995年的一项研究极具代表性且被广为引用。该研究发现,当非裔美国被试面对诊断性学业测验时,其表现比白人以及被告知完成的并非诊断性测验的非裔美国人都要差。研究者认为,面对诊断个人能力的学业测验会突出非裔美国人学业表现较差的刻板印象,而对于自己可能会印证这种消极刻板印象的过分担心和焦虑则干扰了被试的表现。Blaseovich等的研究也表明知觉到消极种族刻板印象会对黑人被试的困难语言测验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2.1.2性别自我刻板化
性别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人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的看法。根据SCT,当个体的性别身份突出时,他们也会以伴随这种身份的刻板印象来看待自己,并展现出与之相一致的行为。以往的相关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Chiu等以香港中学生为被试,揭示了性别自我刻板化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流行杂志广告部分的男女模特图片来传递与性别相关的信息,以激活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控制组则采用美食节和环境保护的广告图片。要求被试对图片的创意及艺术价值进行评定,并告诉被试下周将有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互动者)来与他们讨论美术设计方面的问题,因此请他们列出10个形容词用于届时向这些大学生描述自己。研究发现,在性别刻板印象激活条件下,男生特别强调自己具有刻板的男性特征,而女生则特别强调自己拥有刻板的女性特征。另外,被试性别与互动者性别的交互作用亦非常显著,将与男性互动者交流的女性被 试表现出了更为女性化的自我形象,但男性被试则不受影响,表明性别突出性效果在女性中更为显著。Spencer等的一项实验考察了性别自我刻板化对数学测验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告知被试他们即将要完成的数学测验通常呈现出性别差异时,女性被试实际的测验表现受到了显著的负面影响。Kray等的研究则发现积极自我刻板化也具有行为同化效应。实验中,给男女被试呈现谈判中果断、理性和自我本位(self-interested)的谈判者比不具备这些特质的人表现更好的刻板印象。尽管实验操作并未明确提及性别,但这种刻板印象实际上表明男性在谈判中更具优势。实验结果显示在对偶混合性别谈判任务中,刻板印象启动条件下的男性其表现显著优于控制条件下的男性;并且启动条件下的男性被试其自信程度在谈判过程中具有增强的趋势。
此外,Oswald等的研究表明个体的性别自我刻板化具有选择性。尽管被试意识到了性别刻板印象,并认为这些刻板印象一般来说是正确的,但当问他们哪些刻板化特质是自我描述性(self-descriptive)的时候,被试却进行了选择性的自我刻板化:他们倾向于将积极刻板印象报告为更具自我描述性,而将消极刻板印象描述为更具群体描述性(group-descriptive)。研究还显示选择性自我刻板化能增强被试的自我及集体自尊。该结果与Biernat等之前的研究是基本一致的。这种面对消极刻板印象时的灵活反应,事实上同时满足了自我刻板化和尊严保护的双重目的。BurKley等的研究也显示,当高自尊的女性被试未能通过某一数学测验时,她们具有更强的认可或接受内群体刻板印象(女性数理能力不如男性)的倾向,以此作为保护自尊的策略。
2.1.3年龄自我刻板化
年龄自我刻板印象激活的行为效应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例如O"Brien采用48~62岁的中年人(latemiddle-aged)为被试,在实验中设置高威胁(告知被试其记忆表现将与25岁以下的年轻人进行比较)、低威胁(与70多岁的老年人进行比较)以及控制组(不与其他人进行比较)三种条件。研究者发现,老年比较组的被试在单词回忆测验中的表现显著劣于青年比较组和控制组的被试,而青年比较组与控制组的被试之间则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支持了自我刻板化观点。在探讨年老化与记忆关系的研究中采用与老年人相比较的方式,会启动关于老年人记忆力缺失的消极刻板印象。根据自我刻板化观点,启动某一消极刻板印象后,只有当该刻板印象与自我有关时,它才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因此对于老年比较组的被试而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与老年组进行比较会提醒被试,他们的身份正向老年转变,这使得他们的老年人身份认同得到加强。焦虑测验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实验操作对被试前测的焦虑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后测的焦虑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被试相比,老年比较组的被试在进行回忆测验时的焦虑感更高。
2.1.4对特定任务完成能力的自我刻板化
Seibt等考察了自我刻板化对规则聚焦(regulatory focus)以及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㈣。规则聚焦理论认为个体在其生活中会追求因不同规则聚焦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目标:由进取性聚焦(promotion focus)而产生的进取性目标和由保守性聚焦(prevention focus)而产生的保守性目标。Seibt等认为积极自我刻板化应会诱发急切的进取性聚焦状态,而消极自我刻板化则会诱发谨慎的保守聚焦状态。实际结果证实了该预期:当事先告知被试其所属群体在某任务上的表现不如其他群体时,他们在完成该任务时会表现得更为缓慢而准确性更高;相反,当告知被试其所属群体在某一领域表现更好时,他们则表现得速度更快而准确性较差。另外,研究还显示刻板印象对任务表现的影响会因任务要求的不同而变化:对于要求创造性的任务,与激活积极刻板印象相比,激活消极刻板印象会对个体的任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而对于要求分析性思维和高度关注细节的任务,则出现了相反的模式,即激活消极刻板印象可以改善个体的任务表现。因此,在考察刻板印象激活对个体行为表现的影响时,任务的具体性质及要求是一个有必要加以考虑的重要情境因素。
2.1.5双重身份条件下的自我刻板化
前面提到的研究基本上都只涉及了个体的某一种社会身份。事实上,绝大多数个体都同时归属于多个社会群体,具有多重的群体成员身份。由于一些不同的身份包含着非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刻板印象(例如对于亚洲女性而言,亚洲人身份意味着擅长数学,而女性身份则意味着数理能力不佳),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自我刻板化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到底取决于哪种身份呢?Shin等以亚裔美国女性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启动亚洲人身份的被试在数学测验上具有更优异的表现;而启动女性身份则对被试的表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可见,在双重甚至多重身份条件下,个体的自我刻板化及其效应主要决定于最为突出的那种身份,这与SCT是一致的,表明自我刻板化具有较强的情境依赖性。
总的来讲,上述种族、性别、年龄以及特定任务完成能力等范畴的自我刻板化研究表明,当通过一定的外显性情境线索在意识层面激活与内群体相联系的刻板印象时,个体会在与之密切相关的任务领域或情境中表现出与该刻板印象相一致的行为,且这种效应并不局限于传统典型的受污群体(stigmatized group,如非裔美国人),而是存在于任何与某一特定刻板印象(包括实验中人为操纵的刻板印象)相联系的群体。但以往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自我刻板化的行为同化效应方面,而较少涉及自我刻板化的行为对比效应(即产生与自我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从理论上讲,启动内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也有可能引发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这种印象的积极动机,进而表现出与该刻板印象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行为。另外,上述研究中个体均意识到了被激活的刻板印象的含义和性质。然而从认知理论角度而言,自我刻板印象作为涉及个体关于内群体及自我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其运作方式在很多时候应是自动化的或内隐的,因此有必要在意识性认知之外检验自我刻板化的内隐运作效应。
2.2潜意识层面的研究
有关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刻板印象的无意识激活如何影响个体对他人的判断,而较少有学者关注内隐自我刻板化对个体自我知觉及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取向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能在潜意识层面起作用的大多数自我刻板印象都很难加以操作(如女性依赖性更强);其二,一些自我刻板印象实际操作起来容易引发伦理或种族方面的问题(如非裔美国人攻击性更强)。鉴于此,Levy采用潜意识启动范式探讨了年龄自我刻板化的影响。在研究1中,通过在计算机上快速呈现与老年人睿智的形象相联系的单词(如accomplished, learned)在无意识情况下激活老年被试对年老化的积极刻板印象,结果被试的记忆成绩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与老年人衰老的形象相联系的单词(如dementia,dependent)所激活的对年老化的消极刻板印象,则对记忆成绩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2采用年轻人为被试,实验操作与研究1相同,结果他们并未表现出老年被试所出现的效应。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老年人内隐地将启动所激活的形象视为自己;而年轻人则将该形象视为他人的,与自己无关。因此Levy认为,无意识启动如果想产生预期的效应,则其所启动的刻板印象必须与个体的自我形象密切相关。Shin等的研究也表明,通过无意识启动程序激活亚裔美国女性被试的种族身份,可以提高她们在数学测验上的表现。然而Dijksterhuis等的实验结果却并不支持Levy的观点。他们的研究发现无意识地启动女性刻板印象对男女被试随后的数学测验表现具有相同的负面效应。导致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所激活的刻板印象及实验任务的性质存在差异。
Ambady等同样采用潜意识启动范式,检验了个体化(individuation,指暴露那些能使个体更加可辨识的个人信息)对刻板印象的无意识激活与个体测验成绩关系的影响。研究主要涉及女性定量分析技能较差这一刻板印象。在实验中,一组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能无意识地启动其女性身份的任务(启动词如flower),另一组被试完成类似的非性别启动任务(启动词如animal)。之后,每组中的一半人填写个体化测验(涉及喜欢的食物、特别的兴趣爱好等,并列出几个自己的积极和消极人格特质及表现事例),另一半人则填写中性测验(如狮子吃什么)。最后,所有被试均完成一个定量测验。结果表明,个体化能够削弱消极刻板印象激活对定量测验表现的不利影响,性别启动、个体化条件下的被试在定量测验中的表现优于性别启动、非个体化的被试,并与控制条件下(无性别启动、非个体化)的被试表现相当。个体化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它为个体提供了使自己远离被启动的刻板印象的机会,通过激活身份的不同方面,使个体将自己与刻板印象之外的特征联系起来,从而削弱了刻板印象在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和突出性。
3 自我刻板化对态度及自我评价的影响
根据Wheeler等的观点,启动某一社会类别的刻板印象也会引起个体的态度等非行为方面的变化。已有研究发现启动个体有关某一外群体的刻板印象会对其相关态度产生同化效应。那么启动自我刻板印象是否也会影响个体对相关事物的态度及评价等呢?Steele等采用女大学生样本对此进行了探索。在其中一项实验中,研究者首先在意识层面激活被试的性别身份(gender identity)或中性身份(neutral identity),然后让她们评价自己对与数学及艺术相关的学业活动的喜好程度。结果显示,性别身份启动条件下的被试对艺术更为偏爱;而中性身份启动条件下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者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来测量被试的态度,结果也表明性别身份启动条件下的被试对“arts-pleasant”及“math-unpleasant”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对“arts-unpleasant”及“math-pleasant”的反应时。研究者还采用与Ambady等类似的启动方法考察了无意识启动条件下被试的态度变化。启动词分别与男性(如beer)和女性(如flower)相关。得出的结果是:女性印象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艺术更为偏爱;而男性印象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艺术及数学的偏好程度无显著差异。Levy的研究也发现潜意识地启动老年人的积极形象能改善老年被试对年老化的看法及记忆自我效能感,而启动老年人的消极形象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Verkuyten等以居住于荷兰的伊朗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我刻板化、内群体认同(in-groupidentification)及群体威胁对内群体偏私(in-groupbias)的影响。内群体偏私是指人们倾向于对内群体成员作积极评价,同时低估外群体成员的现象。研究中群体威胁的指标是个体对自己在找工作时或在大街上及商店里受歧视程度的知觉。结果显示,自我刻板化是唯一对内群体偏私具有显著预测力的因素。自我刻板化与认同也存在交互作用,只有当个体的认同度较高时,其自我刻板化才与内群体偏私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将内群体认同与自我刻板化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对内群体偏私作出更充分的解释。
此外,还有研究者对人们在自我评价中如何根据两类身份(性别和种族)的突出性来使用刻板印象进行了考察。研究对象为美国大学生,要求被试描述自己以及其他人(包括亲密他人和一般人)对自己数学及语言能力或一般智力的看法。其中以亚裔美国女性和欧裔美国女性及男性为被试的研究表明,个体会以一种与其更为突出的社会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如女性在性别突出时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评价更高,在种族突出时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评价更高),并相信其他人也是如此看待自己。而以非裔美国女性和男性为被试的研究则显示,非裔美国人所知觉到的一般人对其智力的评价在种族突出时比在性别突出时更低。但与性别突出时相比,在种族突出时,非裔美国人并不认为亲密他人觉得自己的智力低,其自我评价也是如此。对于这种现象,研究者认为是因为非裔美国人群体的成员已经成功地构建了一种保护性的社会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有关个体会被社会不公正地评价或对待的观念,通过密切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文化实践而在非裔美国人社区得到普遍传播,因此恰恰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观点成了他们思想或行为的标准。
总之,上述研究初步表明内群体刻板印象激活对个体的相关态度及自我评价也具有显著的同化效应(但非裔美国人较为特殊)。今后的研究可以同时纳入态度和行为变量,以确定态度变量是否在自我刻板化与行为变量之间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例如,消极自我刻板化有可能首先降低个体对个人相关能力的自我评价。在面对相关任务时,此种低自我评价会进而导致个体对其能力的怀疑和忧虑,这些都会占用有限的注意资源,从而影响任务表现。
4 影响自我刻板化的因素
现有的文献中专门探讨自我刻板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还不是很多,目前主要涉及内群体特征和社会比较情境等情境因素,以及求同需要(assimilation needs)和求异需要(differentiation needs)等个体动机因素,并且个体的内群体认同水平对其中一些因素与自我刻板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效应。
4.1社会情境因素
4.1.1内群体特征
以往研究所考察的影响自我刻板化的内群体特征因素包括内群体地位(in-group status)、内群体规模(in-group size)以及内群体特殊性(in-group distinctiveness)等。其中Simon等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内群体相对规模及地位与自我刻板化的关系。在第1个实验中,研究者假设内群体规模与自我刻板化存在一种反向关系,即在对自己进行描述时,少数派(minority group)成员将会更加赞同内群体的典型特征而排斥外群体的典型特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假设,即与多数派(majority group)成员相比,少数派成员更有可能将自己刻板化。实验2进一步考察了内群体规模与内群体地位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内群体的相对高地位增加了少数派成员的自我刻板化程度,而对于多数派成员则不存在此效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群体地位对少数派成员具有直接的影响(即影响他们对自己作“是什么”的描述),对多数派成员存在间接影响(即影响他们对自己作“不是什么”的描述)。也就是说,少数派的高地位促使其成员以共享的群体成员身份来界定自己;而多数派的高地位则使其成员明确自己不属于非正常的少数派群体。
spears等则探讨了群体认同水平对群体地位及群体特殊性威胁与自我刻板化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中,群体地位威胁以外群体地位高于内群体的方式来操纵;群体特殊性威胁采用外群体与内群体具有较高相似性来操纵。实验结果表明,个体的群体认同水平对群体威胁与自我刻板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于低认同者,群体威胁降低了个体的自我刻板化程度,即个体表现出脱离内群体的倾向;而对于高认同者,群体威胁却反而提高了个体的自我刻板化程度,此时个体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群体团结意识。可见,自我刻板化与群体认同过程具有密切联系。不同水平群体认同者可能选择了不同的群体身份管理策略:低认同者主要采取个人主义策略,更具工具性和自我服务倾向,他们只在群体身份未受威胁时,才将自己知觉群体的代表;而当群体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在心理甚至身体上远离群体;高认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群体身份来获得自我形象,因此在面对群体身份威胁时,他们会选择一种集体主义策略来应对身份威胁,并继续将自己知觉为群体的代表,而不是远离群体,因为那样做就意味着否认自我概念的重要部分。由于自我刻板化是诸如社会影响、集体行为等群体作用发挥的重要基础,该研究结果显示了群体认同对于理解群体现象的重要性。
4.1.2社会比较情境
Guimond等的研究表明,自我构念(self-eonstruMs)中的性别差异反映了个体自我刻板化过程,并且社会比较情境会影响这种差异:不同性别之间的群际比较能增加男性自我构念中的独立性(independent)成分及女性自我构念中的互依性(interdependent)成分,提高自我评定与内群体评定之间相关的显著性;并且只有在群际比较条件下,自我评定与外群体评定之间才呈显著负相关;相反,群内比较则会减少自我构念中的性别差异。该研究结果与SCT所提出的自我刻板化过程是一致的,说明群际比较会促使个体在社会身份层面使用内群体的相关刻板性特征来界定自我。研究者的另一项跨文化比较研究(被试分别来自法国、比利时、荷兰、美国和马来西亚)表明,在更加倡导和追求性别平等的西方文化下,不同性别群体间的社会比较却反而更可能发生,并且对自我刻板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4.2个体动机因素:求同需要和求异需要
求同需要和求异需要是最佳区分性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的核心概念。该理论认为人们有两种相互对立的需要,一种是要同他人相类似,一种是要同他人相区别。这两种需要的矛盾冲突促使个体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即最理想的区分性。Pickett等考察了求同及求异需要与自我刻板化的关系。研究中自我刻板化采用特质词列表(一些与内群体刻板印象有关,另一些则无关)来测量,让被试对特质词能描述自己的程度进行评定。其中一项研究以荣誉学生(honorsstudents)为研究对象,通过告诉被试其在某人格测验上的得分低于内群体平均分来激发他们的求同需要。结果发现,与无需要唤醒的被试相比,人格测验得分低的被试对刻板性特质的自我描述性评定更高;而当内群体、外群体及个体得分均接近时,被试的求异需要得到激发,结果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刻板化水平,以使自己远离外群体。但需要状态、认同水平与特质类型并无显著交互作用。另一研究以一般学生为被试(其刻板印象的积极程度相对弱一些),结果表明需要状态、认同水平与特质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高认同者,需要唤醒时其对刻板性特质的自我描述性评定更高;对于低认同者,在需要唤醒条件下,他们对与刻板性特质的自我描述性评定却更低。上述结果说明求同及求异需要的唤醒均会导致更高水平的特定内容自我刻板化,并且只有当内群体刻板印象并非特别积极时,认同水平才会调节需要状态对自我刻板化的效果。
5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尽管有关自我刻板化的系统研究迄今仅有十几年的历史,但目前也已取得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结果。当然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自我刻板化相关研究在某些方面尚存在着一些有待探讨和完善的问题与不足。
首先,自我刻板化对行为及态度影响效果的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尽管Steele等提出的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被视作是自我刻板化效应的主要解释机制,很多学者也都将刻板印象威胁研究纳入到“自我刻板化”这一标签之下。但需要指出的是,体验到刻板印象威胁并不必然意味着个体内化或赞同消极刻板印象。事实上,最有可能体验到刻板印象威胁的个体正是那些最不愿接受负性内群体评价并极力排斥消极刻板印象的人。而在O"Brien等的研究中,个体并未表现出刻板印象威胁理论所预期的效应(即高威胁组被试的记忆成绩应该更差),从而表明该理论在解释自我刻板化效应方面存在局限性。
其次,自我归类理论强调个体将自己归入某一类别后,会根据内群体特征来描述自我。然而对于那些最简群体(minimal group)或临时性群体而言,除了决定其类别的特征之外,并无其他任何原型性特征,那么个体如何根据内群体来界定自我?此时如果假设个体将内群体表征同化到自我表征中去(即self-anchodng,自我锚定)似乎更为合理。Otten等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考察。他们先用纸笔测验让被试在七点量表上评估特质词对自我、内群体及外群体的描述程度。然后对于判断模糊的特质词(即选“4”),让被试在计算机上再进行二择一(yes/no)迫选,并测量其反应时。结果显示对于内群体在模糊特质词上进行二择一选择时,当选择与自我评定一致时,其速度更快;但当对自我在模糊特质词上进行选择时,却并未出现被试将自我同化于内群体的效果,说明这种选择过程中发生了自我锚定而非自我刻板化。鉴于此,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对自我刻 板化与自我锚定两种过程做更严格的区分。
第三,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及自我归类理论,无论是社会身份、自我归类还是自我刻板化,都具有较强的情境依赖性。但以往的诸多实验室研究所设置的情境显然与现实情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的一些人为群体(artificial groups)既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然而在真实的群际情境中,很多刻板印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形成进而被人们(包括刻板印象所指向的群体)所接受。另外,实验室情境中群体间的关系是静态的,成员之间也缺乏互动。但社会身份和自我刻板化均具有动态性的成分。以上述Simon等的研究为例。一般来讲,坚持某种群体身份能促进内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团结,进而推动群体行动。因此,当在更为动态化的现实群际情境中努力争取某种社会变革时,地位较低的少数派成员可能会增强自我刻板化倾向以强调他们的社会身份;而地位较高的多数派成员也可能会通过直接提高自我刻板化程度来维护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特权。可见,有必要将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结合起来,以利于研究结果的比较、整合及推广。
第四,以往有关自我刻板化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今后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向应用阶段扩展。就消极自我刻板化而言,一方面,为了消除消极自我刻板印象,个体应有意识地抵制消极自我刻板化,同时也有必要主动发展和形成多元化的身份认同;并且由于“社会结构决定认知结构”,因此为了消除对特定群体的偏见,有时社会结构本身可能也需要加以调整或变革。当然上述过程中的具体干预方法及措施还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根据seibt等的研究结果,消极自我刻板化并不总是对个体的相关行为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某些特别要求准确性的职业或任务领域(如医学诊断和法庭判决)而言,它可能反而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总之,自我刻板化研究的应用价值是非常广泛的。
最后,自我刻板化作为一种社会认知结果,自然会被打上社会文化的烙印,其研究就要涉及文化变量问题。文化心理学家认为不能把美国的社会认知想当然地普遍化,因为人们曾经认为的那些基本的人类认知过程(如自我增强),现在在文化的背景下却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就自我刻板化研究而言,在Sinclair等的研究中,尽管亚裔和欧裔美国女大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了类似的结果,但并不能由此得出东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在自我刻板化方面无差异的结论。因为这些被试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其思维及行为方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美国化。而相比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更加求同,强调共性大于强调个性,人们也更注重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加以区分,并强调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性。那么该文化下个体的自我刻板化及其对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是否也会更加显著?从理论和逻辑上讲,应该如此。然而前文提到的Guimond等的研究结果却似乎与此并不相符,从而显示了文化与自我刻板化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因此,仍有必要选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试样本进行更多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对文化与各类自我刻板化之间的关系作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关热词搜索:刻板 因素 自我 自我刻板化及其影响因素与效果 影响虚化的因素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