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首先要做到哪三点【怎样培养自律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李开复能成为融合中西方文化的Google中国区总裁,与他年少时父母既开明又严格的管教是分不开的。如今,李开复承袭父母的管教观,敢于让孩子独立自主做决定。他认为“积极”是教养中最重要的事,所以“规矩要愈少愈好”,目的是“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管教孩子需要规矩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我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
  我对“规矩”的定律有4个: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事先讲好的惩罚;规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我觉得孩子愈小的时候,可能愈需要这些所谓的规矩,但随着孩子长大,规矩要愈少愈好。
  我们家的规矩不会超过三四件事。比如说出门,我们会定时间,希望她们能够准时回来;网络上不能与陌生人聊天,还有重视礼貌和负责任,自己的房间要收拾干净。像喝酒、吸毒、打人,这是非常清楚不可以做的。违规后先提醒,多次提醒没用之后才会考虑处罚。
  
  创造不处罚的环境
  
  我大女儿六七岁的时候,我与她约定,如果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讲话,或是上了一些比较不好的网站,被发现了就两天不可以用计算机。但我觉得,任何的惩罚都应该尽量地不要做。
  每次受到惩罚,对孩子的心灵都是―种打击。所以我宁愿营造一个环境,让孩子没有机会犯错。比如,把计算机放在厨房、餐厅、客厅的中间地带,每天我跟我太太,总有一个人会在这3个地方走来走去。这并不是监视,但孩子知道我们在她旁边。
  
  发怒处罚伤害大
  
  当我比较不理性的时候,对孩子太凶了也好、打她们也好,事后都挺后悔的。身体的疼痛可以很快复原,如果伤了孩子的心,孩子会想,“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或者“你是我的朋友,你怎么可以打我?”让她们觉得无助。这时应该下决心,就是以后不要动手。
  
  90%的时间做朋友
  
  如果把管教当作是父母对孩子主要的手段或目的,在做父母的本质上,就注定要失败了。
  小女儿小时常跟我说,“我好笨”。其实她一点都不笨,只是同学恶意的中伤,于是我慢慢培养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记写得很好,就鼓励她多写一点。她写出兴趣之后,居然自己写了“自传”,到处给人看。
  以前大女儿比较害羞,不敢发问。我和她制定了一个可衡量的、实际的目标:她每天在课堂上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我们慢慢增加举手的次数。所以她就订了一个目标,每天上课时一定要发问,把不懂的问题问懂,每天下课时衡量自己是否做到。后来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除了发问,她上课不参加讨论。在下个目标,她就订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举手参加讨论。一年后,老师注意到,她对课堂发言有了足够的自信。
  
  让孩子没有处罚的威胁
  
  我两个女儿喜欢逛街,我也培养自己去逛街的习惯;她们喜欢台湾年轻的歌手,我也跟着听。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把孩子当作朋友,和孩子谈心。可以告诉孩子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孩子一天经历的事。
  做孩子的朋友,定义就是无话不说,前提是有足够的信任,“说了以后你不能骂我,不能批评我,不能认为我很坏、很不好。”
  
  培养自律的孩子
  
  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
  我5岁时,告诉父母说我不想读幼儿园了,想读小学。父母把决定交到我的手上。他们告诉我,你去读小学的话,可能是全班最小的学生,与你同龄的人在一起,有什么不好呢?你要去读也可以,你可以学得更快,成长得更好,还告诉我如果考试过了就可以读。讲清楚事情的利弊,让我决定。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有5件不要去做的事:
  1.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
  2.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最好的来源,惩罚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
  3.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4.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5.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

相关热词搜索:自律 培养 孩子 怎样培养自律的孩子 培养孩子自律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