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唐代散文篇一:唐代散文
第九章 唐代散文
一、复习提要
1、了解唐代散文的发展概况。
2、重点掌握中唐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散文创作的成就。
3、了解其他作家的散文创作,掌握其代表作品。
4、掌握重点作品表(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唐代散文)现手法、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
5、掌握作品的作者和名句的出处和价值。
6、重要段落的翻译和词句的解释。
二、填空题
1、“落霞与孤鹜齐飞,的《 》。
2、韩愈的《》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3、被苏轼称为“”的韩愈,不仅是的领袖,而且是继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
4、韩愈集中记叙文不多,代表作品是《》。
5、《童区寄传》的作者是
6、柳宗元的重要贡献,在于使散文品种获得独立的生命。
7、柳宗元的寓言小品的名篇主要有《《 》。
8、晚唐,韩门弟子等继续提倡古文,但成就不大。
9、晚唐小品的代表作家有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于 的《 》。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自于 的《》。
12、柳宗元人物传记的代表作是《。
1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出自 的《 》。
14、《野庙碑》作者是。
15、《柳毅传》的作者是。
16、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作品是的
《》。
三、单项选择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作者是:( )
A、王勃 B、骆宾王 C、韩愈 D、柳宗元
2、《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的作者是:( )
A、王勃 B、骆宾王 C、韩愈 D、柳宗元
3、“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出自:( )
A、《师说》 B、《讲学解》 C、《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D、《送李愿归盘谷序》
4、《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杜牧 D、陆龟蒙
5、《蝜蝂传》属于:
A、纪传体散文 B论说文 C、杂文 D寓言小品
6、“黔之驴”出自:( )
A、《永州八记》 B、《三戒》 C、《送孟东野序》 D、《杂说》
7、南霁云这一人物出自:( )
A、《讲学解》 《张中丞传后叙》C、《段太尉逸事状》
D、《童区寄传》
8、杜牧的《阿房宫赋》是:( )
A、抒情小赋 B骈赋 C、文赋 D、律赋
9、《柳毅传》中描写得有声有色的人物是:( )
A、柳毅 B、龙女C、洞庭君 D、钱塘君
10、《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
A、李公佐 B、蒋防 C、沈既济 D、白行简
四、多项选择
1、盛唐要求散文改革的人物是:( )
A、陈子昂 B、萧颖士 C、独孤及 D李华 E、柳冕
2、韩愈的说理文有:( )
A、《原毁》B、《进学解》 C、《师说》D、《送孟东野序》
E《送董邵南序》
3、出自韩愈笔下的散文有:( )
A、《送李愿归盘谷序》B、《三戒》C、《右溪记》
D、《论佛骨表》 E、《进学解》
4、柳宗元的记叙文有:( )
A《童区寄传》 B、《蝜蝂传》 C、《捕蛇者说》
D、《三戒》 E、《种树郭橐驼传》
5、属于《永州八记》的作品有:( )
A、《始得西山宴游记》 B《野庙碑》 C、《小石谭记》
D、《右溪记》 E、《捕蛇者说》
6、《三戒》所写的动物有:()
A、马B、驴C、麋D、獐E、鼠
7、晚唐小品文代表作品有:( )
A、李翱 B、孙樵 C、罗隐 D、陆龟蒙 E、皇甫湜
8、《阿房宫赋》的艺术特点有:()
A、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B、善于刻画人物形象 C、骈散相间,错落有致 D、语言朴素自然 E、语言凝炼新奇
唐代散文篇二: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研究
要求:
1. 读散文原著(一种);
2. 立足原著,十月底前交作业;
3. 在原作业基础上,准备课程论文,期末交。
《柳宗元集》:
1.《封建论》:
把社会发展从“家天下”走向“公天下”看做是必然之势,突出了“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的思想,见地甚为深刻,触及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问题。
主要论述封建制的产生乃是形势使然,而非圣人之意,封建制存在着朝廷无法控制诸侯国和诸侯盘剥百姓等诸多问题,而郡县制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最初实行郡县制的秦朝虽然很快就灭亡了,但过错不在实行郡县制,而在于统治者残酷暴虐、徭役繁重。
2.《四维论》:
思维指礼、义、廉、耻。维,连接物体的大绳,这里象征能使事物固定下来的意识和力量。思维之说是管子提出来的,他认为,思维张则国令行,思维不张,国乃灭亡。本文认为《管子》中的思维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廉与耻是义之小节,不能与礼、义放在对等的位置上,管子是明白道理的人,不会把四者放在一起去说,所以,思维之说不是管子的话。
3.《三戒》:
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4.《种树郭橐驼传》:
是柳宗元的一篇传记散文。它通过对种树人郭橐驼既善种树又善管树的“养树术”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制漆性”(即尊重树木的生长规律)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即官吏治理民政)也必须“顺性”,不能“好烦其令”的道理。反映了作者希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使百姓能各务其业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
5.《捕蛇者说》:
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税收。
6.《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被贬永州的谪居边远生活,使他惊异地发现了永州的自然山水悠美,连着写了好多篇游记,“永州八记”是其代表,《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八记中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始终围绕“始得”二字来写,点题照应,构思新巧,结构严谨。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是人格化的自然,它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启人深思,明辨事理。
7.《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唐代散文篇三:唐代散文发展轨迹
唐朝散文的發展軌跡
提起唐代,更多人是對詩歌的回憶。然而,在唐代
文學的繁榮不僅體現在詩歌上,更體現在散文上。但是散文的發展與詩歌並不同步。詩歌高度繁榮的時候,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才開始。下面是整理的唐代散文的大致發展脈絡。
一、 初唐
初唐時期,雖然散體有一定的發展,駢文是在文學體裁上還是占主要地位。陳子昂提倡風雅興寄,產生了很大影響,但並未形成問題文風改革的普遍風氣。文體的“由駢而散”在開元時期有相當發展,在安史之亂之後,面對嚴峻的局面,元禛、韓愈、陸質、王叔文、呂溫、柳宗元、劉禹錫等有識之士在貞元、元和之際挺身而出,表現出改革現實的強烈願望,以期王朝中興。
中興的願望促成了儒學的復興,韓愈主張重建儒家的導統,柳宗元主張通經以致用,二人還明確提出了“文以道明”觀點。他們二人將復興入學思潮推向了高峰。複學復興促成了政治改革,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文體文風的改革得到了發展。韓愈還以文壇盟主的地位,對從事古文寫作的人予以扶持和稱讚,聚集了張籍、李翱、李漢、樊宗師等一大批古文作者,聲勢強盛。柳宗元也積極創作,至此,由儒學復興和政治改革所觸發、以復古為新變的問題文風改革高潮便
到來了。浩浩蕩蕩的古文運動由此展開。
二、 中唐初期
進入盛唐,駢文有了很大的變化,去贅典浮辭、平易流暢,這反映出文風不知不覺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散文領域中要求改革的願望。天寶中期以後,元結、李華、蕭穎士和繼之而起的獨孤及、梁蕭、柳冕、權德輿等人,形成若干文人群落。他們以復古宗經相號召、,以古文創作為旨歸,從文體角度倡導改革。李華、蕭穎士都倡導宗經,對屈、宋尤其是魏晉以後的文學予以否定,追慕上古時風,希圖由文返質的文學發展觀。(參見《贈韋司業書》、《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集序》。)獨孤及還主張”先道德而后文學“(梁蕭《常州刺史獨孤及集后序》)。柳冕的理論主張更為系統,但也更絕對。主張其一是以文明道,突出文章的教化作用。二是由教化論出發,對文學史上與教化無關的作品一律否定。從蕭穎士、李華到獨孤及,再到柳冕,圍繞文體文風改革進行反覆地理論探討,但是其理論缺乏實踐性品格,不可能給創作帶來與現實緊密結合的生命力。古文運動由此拉開序幕
韓愈、柳宗元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更為明確、具現實正對性的古文理論。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在倡導”文以明道“的同時,也充分意識到”文“的作用,為寫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遺產。其三,為文宜”自樹立,不因循“,貴在創新。其四,韓愈論文非常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和文章的情
感力量,認為這是寫好文章的關鍵。韓、柳理論的核心是”以文明道“說,他們倡導的文風文體改革也是以這個口號為主要標誌的。
”雜文學“的觀念在唐朝的複歸也是大大提高了古文的地位,韓、柳在文壇的崛起以及倡導的文體文風改革,除了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外,與咋文學觀念的影響也是緊密相連的。 天寶中期之後,文體由駢而散已成為不可阻擋之勢,元結、李華等人已寫出很好的散文體文。如李華的《著作郎廳壁記》,元結的《述命》、《述時》、《訂古》等。韓、柳二人的出現,使得散體文的創作別開生面。
韓、柳在散體文的創作上有眾多開拓,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勇於創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學規範。其二,韓、柳將濃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強化了作品的抒情性特徵和藝術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學境地。他們二人先後創作了八百多篇散文,各種題材應有盡有。韓愈的論說文的特點是有為而發,不平則鳴,本無意于塑造形象,而其自我形象在波濤翻卷的情感激流和氣勢奪人的滔滔雄辯中自然展現。《師說》、《原毀》、《爭臣論》、論佛骨表》為其代表作。其雜文中最可矚目的是嘲諷現實、議論犀利的精悍短文,如《雜說》、《伯夷頌》。其序文言簡意賅,形式多樣,表達對社會的各種感慨。他在傳記、碑誌中則表現出狀物敘事的傑出才能。如《毛穎傳》、《張中丞傳后序》、《柳子
厚墓誌銘》等。柳宗元的雜文有兩個顯著特徵,其一是正話反說,借問答體抒發被貶之幽憤,如《答問》、《起廢答》;其二是巧借形似之物,抨擊政敵和現實,如《罵尸蟲文》、《憎王孫文》。其寓言文大都結構短小而富哲理意味。山水遊記是柳宗元散文的精品,《囚山賦》、《小石山城記》、《小石潭記》等等。他的山水遊記是真正藝術性的文學,美的文學。
四、晚唐
中唐除了韓柳,還有一大批古文作家,如白居易、元稹、李觀、張籍、呂溫、裴度、歐陽詹等人,紛紛投入到散體文的寫作。然而,隨著韓、柳及其同道們的相繼離世,古文領域的沒有力能扛鼎的領袖人物。剩下的韓門弟子如李翱、皇甫ti、孫樵等人,片面的發展了韓愈提倡的創新主張,追求新異怪癖,使得散體文創作的道路越走越窄,逐漸喪失了內在的生命力。晚唐社會矛盾突出,文人分化明顯,很多文人走上消極頹廢之途,胸襟既狹、視野復窄,寄情聲樂之色,追求形式之美,駢文於是卷土重來。宣宗、懿宗年間及以後的文壇上,還有杜牧、劉rui等少數作家敢於藐視末俗,繼續創作散體文,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古文漸趨衰落的趨勢確是難以逆轉。
唐代散文的發展經歷了由駢到散、由散到駢的過程,與政治緊緊聯繫,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