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之女周采芹:从“007女郎”到“贾母”】 周采芹 概览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新版《红楼梦》2009年已拍摄完毕,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贾母”的扮演者周采芹从初次亮相就不断引来热议,她的身世和传奇经历更引发媒体的一轮轮热炒。谁能想到,荧屏上老态龙钟的“贾母”,曾是位性感惊艳的“007女郎”:早在几十年前,她就已经出演了007系列电影中的《你只能活两次》。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她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的三女儿,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第一个中国学生;第一个登上英国话剧舞台的中国演员;第一个在“007”电影中出现的中国人;第一个获得美国艾美奖终身成就奖的中国演员……
  
  “贵族”少女:出身名门,不承父业
  
  周采芹的父亲是中国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母亲裘丽琳是上海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人在一次义卖活动上一见钟情。其时,周信芳已婚,裘丽琳家族又极力反对她嫁给一个“戏子”,两人结合困难重重。但他们不顾世俗偏见和亲情压力,选择了“私奔”――裘丽琳穿着睡袍,趿着拖鞋离家出走,投奔了周信芳。从此,二人开始了终生不渝的爱情。
  1933年,这对叛逆又自强的夫妻,在天津巡演之时,生下了一个宝贝女儿。周信芳根据《诗经》中《鲁颂?泮水篇》里的一句话“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为女儿取名“采芹”。
  “采芹”在古语中就是上学的意思,夫妻两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相当重视。裘丽琳为了打破“戏子”后代多数只能继承父业的传统,为孩子们创造了最好的生活条件,坚持让他们读书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那个年代,他们家的孩子个个都过着贵族般的奢华生活。
  长大后,周采芹才深切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幸运,父亲给了她一个戏剧的梦,使她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而母亲又给了她独立的意志,使她桀骜不驯又充满激情。在人生道路上,凭着这独特的个性,她披荆斩棘,创造了一段段传奇。
  因为父亲优良的表演基因,周采芹三岁时就展露出了过人的表演天分。不过第一次表演却并不顺利。有一次,周采芹的家庭老师丁毓珠带她去上海一家很大的剧院里演出业余话剧,本来很从容的小采芹信心十足,不料走到舞台中央时,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脑子忽然一片空白,竟吓得跑回了幕边。最后还是丁老师硬生生地把她推回到舞台上,她才算把歌唱完,结果还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对周采芹后来的表演鼓舞不小。
  周采芹也继承了父母的叛逆。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她和弟弟像两个混世魔王,闹得不可开交。他们常常爬到窗台上观察楼对面一个妓女在家时的一举一动,看她在家里谈生意,吵架,或对着她的徒弟指手画脚时的夸张动作,觉得这个大人嘴里的坏女人神秘极了。后来父亲发现了,把他们臭骂了一顿。当然,他们也有很多“正义”之举,比如和杜月笙的两个小儿子一起,躲在楼顶上,一见到日本小孩在楼下过,就开始扔石头,以他们的方式进行“抗日”。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时,周信芳和裘丽琳开始把孩子们一个个地送到国外学习。周采芹也在父母的安排下离开上海,第一站先到香港。出发前,周采芹到父亲的书房里和他道别。在周采芹看来,这不过是短暂的分开,相聚是随时的,所以也没有特别的感伤。父女间淡淡地说了些闲话,最后父亲庄重地对她说:“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然后,周采芹就离开了上海。她怎么也想不到,这竟是和父亲的永别,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但父亲的那句话,一直刻在了她的心里,她从不曾忘记。
  在香港没待多久,周采芹就一个人前往英国伦敦皇家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到英国时,周采芹带了五十余套衣服和母亲送给她的一枚钻石戒指。当她穿着一件名牌大衣,戴着钻戒,出现在校园里的时候,同学们都惊呆了,以为她是一个东方的公主。因为衣服多,她几乎每天都换一件,成为校园里的一大话题。其实,除了一大堆衣服,周采芹并没有多少钱,她之所以每天都换衣服穿,是怕把衣服穿脏了,送干洗店洗衣服还得花钱。
  在国内,周采芹一直过着大小姐一样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第一次洗衣服,她竟然把从洗衣机里取出来的湿衣服直接放在了衣柜里,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要穿时打开一看,那些衣服都长满了长毛。第一次烧水时更是荒唐,她竟然不知道往水壶里加水就烧了起来,差一点酿成火灾。万事开头难,周采芹慢慢地将这些生活的本领都学会了,还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演天才,在校园里崭露头角。
  
  自由青年:性感妖冶,艳惊英伦
  
  虽然周采芹英文很好,不存在与人交流的困难,但生活中的困扰还是时时存在的。有时候去租房,对方会因为她是中国人而拒绝她。甚至有一次在大街上,一个英国男人竟然走过来对她说:“对不起,希望不要介意……”既然这样问,必然是一件很让人介意的事。果然,那人说:“人家都说中国女人是平胸,你的胸是真的吗?”周采芹愤怒地盯着对方,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丢下一句:“我百分之百是真的。”然后气呼呼地离开了。
  时间长了,周采芹一方面自己慢慢融进了英国的文化,一方面也学会了直接地面对一些问题。当时,她还常常遇到一些很势利的英国老太太。面对歧视,周采芹会很直接地骂回去,用流利的英文告诉那些人:我们的文化是尊重老人的,但你们不值得尊重。面对如此泼辣的东方女子,那些歧视者目瞪口呆。
  20世纪60年代,欧美正流行女权运动,甚至还成立了“痛骂男人协会”,许多人还烧掉胸罩,决心换取自由。自小就和男生打架,输了也决不求饶的周采芹自然是女权主义的拥戴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拒绝戴胸罩。像BoBo头、大墨镜、摇滚乐这些如今还被某些人视为时髦的行头,对几十年前的周采芹来说,都已经太小儿科了。
  二十岁时,周采芹遇到了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便不假思索地嫁给了他。但几个月后,两人便因性格不合而分居。英国法律规定,结婚必须满三年才能离婚,两人只得苦等三年后的离婚日期。周采芹结识第二任丈夫彼得并开始同居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同第一任丈夫离婚。
  周采芹和彼得的爱情很甜蜜。彼得是一位导演,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也就在这个时候,周采芹的机会来了,一直并没有重要角色可演的她,忽然有两部戏《苏丝黄的世界》和《花鼓歌》都来找她做主演。最后她选择了《苏丝黄的世界》,监制人还决定由周采芹的丈夫彼得来做导演。
  夫妻的这一次合作非常完美。《苏丝黄的世界》讲的是一位英国年轻人和一个善良的中国妓女的故事。周采芹演出的时候会一直想起小时候住在楼对面的那个妓女,脑海里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周采芹融进了戏里。1951年11月,《苏丝黄的世界》在伦敦威尔士王子剧院演出后,一下子引起了轰动,“苏丝黄” 甚至也成了善良的东方妓女的代名词,不少伦敦的妓女甚至在广告中宣称自己为“苏丝黄”,而去香港的游客有不少人会专门到湾仔去看“苏丝黄”的真面目。
  周采芹一举成名,成为英国无人不晓的“中国娃娃”,在亚洲人难以立足的英国戏剧界占得了一席之地,开始了她事业上的春天。
  接下来,她又出演了一部 “007 ”电影《你只能活两次》,还有一部是安东尼奥尼导演的《春光乍泄》。她还开始有意识地扮演非东方人的角色,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演技。由她担任女主角的话剧《以爱还爱》场场爆满。她参演的惊险剧《两位卡罗太太》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
  但她的第二次婚姻很快又失败了,她和彼得虽然共同创造了辉煌的《苏丝黄的世界》,但两人的婚姻并没有因此而稳固,两人很快办理了离婚手续。这一年,她才二十六岁。她越来越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婚姻,她那躁动不安的灵魂,从来就是独立的,她拒绝成为别人的附庸。从此,她放弃了对家庭和婚姻的追求。
  周采芹用演“苏丝黄”攒下的第一笔存款,在伦敦南区买下了她的第一栋房子,开始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落魄中年:倾家荡产,重新开始
  
  然而,就在周采芹的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她人生中致命的一击却将她打垮了。当时,为了经济上更有保障,她不但演戏,还做了房地产。一开始财源滚滚,很是成功。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迎面而来的经济大衰退,让她一夜之间破产了。这一年,周采芹已经四十岁了。
  手足无措的周采芹甚至选择了自杀,被抢救过来后,周采芹想通了,还得活下去。落魄的周采芹为了找到更多的机会,来到美国,准备在这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尝试着做不同的工作,甚至还在弟弟的餐馆里做过接待员。
  有一年冬天,几乎身无分文的周采芹一直没有接到戏,她除了演戏就只会做接待员之类的工作,所以,她决定先找一个接待员的活儿糊口。寒冷的冬天里,她只有一件貂皮大衣,但如果穿着这样的衣服去找下等的工作,人家肯定不会用她,因为她看起来太有学问,没有人相信她会认真地做这样的工作。万般无奈下,她到旧衣店里花了三元钱,买了一件破旧的大衣,又花了一块五买了一双旧塑料靴子。顶着风雨,她灰头土脸地四处应聘。
  后来,周采芹被引荐给了哈佛大学科学艺术学院院长秘书唐娜女士。唐女士一见周采芹,就被她的气质给吸引住了,并立即为她安排了工作。
  周采芹人生的最低谷时期,也正是国内的“文革”时期。当她终于站起来的时候,正好又是“四人帮”被粉碎的时间。正是在这段时间,周采芹得知父母已经双双离开了人世。但此时的她,已经懂得宽容。她知道,比起人类命运的悲惨,她个人的悲剧是微不足道的。她记得父亲最后跟她说的话:“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于是,她决定回国。
  1981年9月5日,周采芹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开始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成为该校第一个来自国外的教授。本来学校安排她先休息一周再开始讲课,但周采芹急切地想为祖国做些事情,她说:“我什么时候能见我的学生?我要马上开课。”
  周采芹开始了在祖国的第一节课。她刚走到教室里,年轻的学生们就齐刷刷地站起来,尊敬而又整齐地叫道:“周老师,早上好!”这一场景,恍若梦中,她觉得自己就像是在检阅士兵的将军。
  让学生们吃惊的是,周采芹一进教室,就先脱掉了鞋子,坐在了提前准备好的地毯上。她要求学生也脱掉鞋子听课。同学们一下子被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吸引住了。周采芹的新鲜思想,真实情感,富有创造性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如今,已经闻名中外的大导演张艺谋、姜文等,仍清晰地记得周老师讲课时那难忘的情景。
  经过几个月的授课,周采芹开始带领同学们排演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首次公演,盛况空前,观众中有英国的大使和领事,中国的高级干部,人们都想一睹周信芳女儿的风采。
  1993年,因为出演电影《喜福会》,周采芹踏进了好莱坞,这一年,她已经六十岁了。电影相当成功,于是,她也在好莱坞有了一席之地。1998年,她又在百老汇主演了《金童》,成为唯一一个在大西洋两岸主流舞台上领衔主演的亚洲演员。2005年,她又参演了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监制的《艺伎回忆录》。
  凭着精湛的演技,周采芹再次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2001年,她被授予美国艾美奖终生成就奖。
  
  魅力老年:光华依旧,再塑经典
  
  如今,周采芹已经七十七岁,她化着淡妆,戴着又密又黑的假睫毛,一次次地出现在镜头前,从容淡定,谈笑风生。她说,我的生命是用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我只想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艺术家,别的什么也不要。
  两次婚姻给她留下了两段回忆和一个儿子,她心满意足,从此不屑再谈起男人。享尽了荣华,又受尽了坎坷,她叛逆又张扬的本色不变。
  2006年,她再次出演007电影,饰演了《皇家赌场》中的Madame Wu。戏份不多,但让人惊艳。面对采访,她坦言,演出完全是为赚钱,她不喜欢这个角色,更不喜欢这类商业电影。说这话时的周采芹,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份洗尽铅华的真实。
  几年前,周采芹已经开始重新学习中国文化,练习普通话,背诵唐诗宋词。无意间的准备却为她再塑经典打下了基础。
  一天,身在法国的周采芹接到新版《红楼梦》导演李少红的电话,邀她出演“贾母”一角。周采芹十分意外,脱口而出:“What?”一番交流之后,周采芹答应了下来。她说,“贾母”这个角色让她难以抗拒,这个角色是《红楼梦》中的重中之重,她有权力,聪明,性格多面,饰演起来,很有挑战性。
  周采芹其实一直深爱《红楼梦》这本书,她自二十多岁时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后,一下子便喜欢上了。她的居住地换了好几个国家,但当年的那本竖排繁体字版的《红楼梦》一直在身边带着。她每看一遍,都有一遍的收获。她说,好的小说,一定要在四十年以后再看一遍。
  新版《红楼梦》的拍摄早已结束。当时,周采芹每天要穿四层戏服,戴着沉重的纯金头盔,手中的拐杖分量更是不轻。一天下来,周采芹疲惫不堪,浑身是汗。但她的眸子里,却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在她看来,新版《红楼梦》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戏。而对观众来说,从此红楼人物中,因为她,又多了一个经典形象。■
  (责任编辑/金 翎)

相关热词搜索:之女 女郎 贾母 周信芳之女周采芹:从“007女郎”到“贾母” 周信芳之女周采芹 周信芳之女当过邦女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