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话采访|浅谈采访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在追求独家新闻的今天,电话采访已成为媒体记者“抢”新闻的一种重要方式。电话采访具有方便及时,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同样存在不能面对面等缺点。如何充分发挥电话采访的优势,利用电话采访采写出好的消息甚至是通讯?本文从电话采访的特殊访前准备、采访中巧妙运用“废话”、尽量避免发问式采访以及巧妙引导谈话方向和节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力争使电话采访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电话采访 环境控制 引导式采访 采访记录
在追求获取独家报道的今天,电话采访已成为媒体记者“抢”新闻的一种重要方式。不过,电话采访一般应用于新闻消息体裁,而对于新闻通讯,一般非不得已则不采用。而笔者在国庆60周年之际采写了一篇稿件,《七旬老人“西游记”》。这是一篇全程采用电话采访的通讯稿,却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并最终获得当年江苏省企事业协会企事业新闻优秀作品一等奖。这次的采访经历让笔者意识到,电话采访如果掌握得好,也能采写出色的新闻通讯。那么我们要怎样把握好电话采访呢?
一、电话采访的特殊访前准备――环境控制
所谓访前准备,就是记者在明确了采访目的以后,为了熟悉采访对象,在采访之前所进行的搜集与采访对象有关联的历史、文化、政治、环境、政策等无形素材的活动以及有关采访的必要物质条件方面的准备。
笔者就是从笔者的同事、采访对象姚老的家人、姚老退休前的同事等等人群中预先获取了一些必要信息,诸如其年龄、家庭情况、退休前所在单位等多方面的情况后才正式进行采访的。这些基本信息的获取有利于迅速进入采访状态。
在进行电话采访时,记者和被采访对象都需守在电话机前。如果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多次离开话机,可能会导致采访对象不耐烦,从而中断采访。因此,与进行其他采访相比,充分的访前准备对于电话采访更为重要。
电话采访的访前准备,除了准备必要的采访工具和采访材料以外,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内容――采访环境控制。具体来说,就是保证采访期间不受外界人事、噪音的干扰。来自外界的干扰不仅使记者和被访者无法听清对方提问和讲述,还将造成记者采访思路的不连续,从而影响采访质量。
笔者特地选择办公室里其他记者都外出采访的时候,进行了《七旬老人“西游记”》这篇稿件的电话采访。采访时笔者关好门窗,专心致志进行,特别是这篇稿件的主要采访对象上了年纪,听力不好,安静的环境更是必要的。
二、让“废话”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迅速进入采访状态,这是记者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电话采访由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彼此联系全靠一根电话线,不能直观地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动作,所以遭遇拒访的几率更高。那么,如何使对方答应采访,又如何使他敞开心扉,真心接受采访,就显得颇有难度。
笔者由本次电话采访得到一点感悟――允许讲“废话”。
经常遇到特别能“侃”的采访对象,他们的热情固然受到记者的欢迎,但是往往热情太过了,天马行空地吹来吹去,脱离了原先采访的话题。因此,记者们都知道,采访过程中务必控制好采访对象的话题范围,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使之回归正题。在电话采访中更是要引导访谈话题,以控制采访时间。但是,笔者此次发现,在采访刚进行时,有些“废话”的出现,未尝不是件好事。
笔者刚开始与采访对象联系,要求进行采访时,他很不乐意,说只想自己写写游记,又说不愿意成为新闻人物等等,顾虑颇多。就在笔者觉得无望而准备放弃时,采访对象絮絮叨叨讲了许多对新闻采访的烦恼甚至反感,讲着讲着便天马行空起来,记者多次打断不成,只好顺其自然,与他聊起来,渐渐开始互动,便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到正题,最后竟然在不自觉中完成了采访。
一场聊天式的采访就这样结束了,采访对象并没有反感,反而放弃了原先对采访的成见,说如果早知道这样就是采访的话,他会很乐意接受的。
回过头来,如果当时没有那些絮絮叨叨的“废话”,或者记者不想听那些“废话”,直接中断谈话,后面的采访将无法进行。也正是这些“废话”,让采访对象渐渐敞开了心扉,这样的采访获取到的信息,才更真实、更生动。
三、尽量避免发问式采访
看到这个观点,或许很多人会奇怪:记者就是要问啊,不问怎么能得到信息呢?尽管采访避免不了提问和作答,尤其对于电话采访而言,发问几乎是采访的主要方式。甚至业内曾有人总结过“采访六不提”,具体论述如何发问来避免冷场,以获取更多信息,但笔者依然认为,如果可以规避问答形式,换以引导方式,采访效果可能会更好。
如果采访对象健谈,那自然能避免许多的冷场。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记者与采访对象对面而坐,记者拿着笔和采访本对采访对象发问,采访对象则被动地回答记者的问题。如果记者又不懂得活跃气氛,那么这场采访会进行得十分紧张,甚至犹如警察审问罪犯,采访对象便不自觉地敷衍了事,期望快速结束采访。
现场采访尚且会遭遇这种尴尬,何况电话采访呢?许多采访对象甚至会觉得很不耐烦,直接挂断电话中断采访。
比如笔者的这次电话采访,如果这样进行:
记者:“请问您去了哪些西部省份呢?”
采访对象:“甘肃、四川、西藏……”。
记者:“您是坐什么交通工具的呢?”
采访对象:“火车”。
记者:“您觉得我国西部怎么样?”
采访对象“很美。”
……
如此这样一问一答,不仅采访对象不耐烦,记者也会觉得很累,而且还不能获得丰富的信息。
再看看这样的采访:
记者:“真是羡慕您啊,其实我也一直想去西部,只可惜没时间。”
采访对象:“是啊,我们现在退休了,大把时间有的是,我就想着要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啊,正巧赶上国庆60周年,我就想着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嗯,我看过您这次写的几篇散文,感觉西部太美了,让我更向往了。”
采访对象(自豪地):“要说我这几篇文章,可都是在旅途中写的呢,我带着相机和笔记本,每到一个地方就找个地方歇下来,白天背上相机四处游历,晚上回到旅馆就在电脑上写文章。”
……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第二种采访中,记者并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可是采访对象却滔滔不绝。这里姑且称之为“引导式采访”。在这种采访形式下,记者与采访对象像是在拉家常的一对朋友,其中一个人刚旅游回来,正给另一个人讲述着途中的经历。记者只要暗自控制话题范围,不使之离题,就可以不费力地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也只有在这种形式下,记者才能真实地体会采访对象的心情。
四、一个小技巧实现边听边记两不误
在电话采访中,有一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却又能实实在在影响采访效果的小问题,那就是采访记录。
电话采访前准备足够的白纸和笔,放在手边,确保能够非常迅速地更换纸张和笔。电话采访中保持注意力集中,凝神倾听,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实现完整记录的基本前提。在此不再累述。笔者所要探讨的是采访过程中的记录。
比如,当记者发现采访对象刚刚表述的一段话很有价值,却又比较长的时候,如果记者打断采访对象,说:“对不起,您能停一下吗,我想把这段话记录下来”,这是不可行的。因为许多采访对象即使在电话那头口若悬河,但一听说记者需要记录,便会立刻沉默下来。另外,如果等到记者记录完毕,对采访对象说:“我记完了,请继续”,这时采访对象大多不复刚才的热情,很难继续。
那么该如何实现及时完整的记录呢?在《七旬老人“西游记”》的电话采访中,笔者发现一个实用性强的小技巧。
由于采访的主动性掌握在记者手中,我们可以通过话题引导来控制采访节奏。因此,记者可以在需要记录时,不动声色地插进一些不重要的简单话题,让采访对象自顾自地讲述下去,不过这个不重要的话题是无需记录的。这时笔者要做的就是尽快将刚才那段有价值的谈话较完整地记录清楚。
比如,在这次电话采访中,采访对象在谈到途中特地绕道故乡的经历时,表现出有浓浓的乡愁和热爱祖国的自豪感,这与采访主题非常吻合,笔者必须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可是这段游历内容繁多,于是,笔者便说道:“是啊,虽然离开家乡多年,小时候的情景还能记得一些呢”。这样,在笔者的引导下,采访对象又十分怀念地谈起了孩提时代,这里面基本是笔者不需要的内容。不过笔者一边任由他讲下去,一边奋笔疾书,努力记录下刚才那段重回故土的旅程。
这样一个小技巧,能够保证采访的连续性,又能保证记录的完整,甚至还可能获得一些意外的信息。笔者的实践证明,电话采访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江苏油田江苏石油报社)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采访 电话 浅谈电话采访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发布会准备工作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