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闻发展的“微”动力|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发布主体由专职从业者向普通大众过度已成为趋势。微博简单、易得、即时、便捷的特性推动了公民新闻平等参与理念的实现。然而,对网民结构的合理性、把关人缺失下传播内容的客观性、依赖意见领袖扩大影响的传播机制的质疑成为公民新闻蓬勃发展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微博 公民新闻
  
  一、公民新闻发展的“微”动力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发布新闻的主体由新闻工作者延伸至普通大众,普通公众可以利用大众媒介和通讯工具发布信息。而微博简单、易得、即时、便捷的特性恰好与公民新闻倡导的平等参与理念在操作上具有一致性。诞生于强调用户交互性的web2.0时代,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微博,只需用户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更新个人信息,并且微博140个字符的限制,使得发布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迎合了现代快速阅读方式。在微博中,公民发布和接收新闻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它颠覆了主流媒体对新闻的垄断,关注焦点既可以是公共性的热点话题,也可以是私人性的生活琐事,报道方式既可以是专业新闻,也可以是业余叙事,一张图片一句评论,均可以成为内容,最主要的是,信息发布的主体既可以是专家学者、媒体精英,也可以是顺道路过的普通市民,现如今,微博的出现更是为公民新闻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句话,网络尤其是微博环境下的公民新闻强调“人人都是记者”,改变了受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被动地位,积极的受众概念得到强化。
  二、公民在微博新闻发布中的使用与满足
  1、“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回顾
  2011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应一位母亲的要求帮忙发微博寻找失踪的孩子,该母亲在网友拍下的乞讨儿童照片中,看到了自己久寻未果的儿子。随后,于教授专门建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呼吁社会关注被拐儿童,该微博经过热心网友关注,在网络形成巨大舆论力量。事件得到了媒体、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各界的瞩目。截止到2011年4月9日,经新浪认证的名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已有超过23万粉丝参与,发布4000多条微博。在“围观即参与,转发即表态”的口号下,不断上传的照片和不断转发、评论的强大围观力量,让公民个人在这场运动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2、围观参与下的公民心理获得满足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入手,可以解释公民新闻在微博中的异军突起。该理论研究者波尔斯和考特莱特列出了一个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或以电脑为中介的传播可以满足的11种基本心理需要:放松、娱乐、忘掉工作或其他事情、与朋友交往、获知关于自己和别人的事情、消磨时间、寻求刺激、降低孤独感、满足一种习惯、让其他人知道我在乎他们的感情、让某人为我做某事。①
  在现实的参与过程中,大众的心理需要其实是以上多种反应的集合体,会随着参与身份的不同而改变。如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中,普通参与上传照片的公民有的是基于对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感,出于在解救乞讨儿童的正面舆论中获得社会认同,而失去孩子的家长的参与则可能是出于寻求同类降低孤独感和获知相关信息的多种需求。由各类满足衍生出的公民参与意识,正是公民新闻的崛起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公民新闻在我国微博实践中的困境
  公民新闻概念在我国甫一出现,有业内人士乐观预测,即将改变中国传媒生态,打破媒体和精英垄断话语权的局面。然而,微博的公民新闻的表达不可避免沿袭了网络表达的弊端,虚拟空间的表达主体――网民也具有天然利己的选择倾向,此外,新闻事件依赖意见领袖扩大影响的传播机制也备受质疑。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可以看到微博公民新闻发布不可避免的困境。
  1、传播主体:网民结构合理性及数字鸿沟现象
  对微博环境中实践公民新闻的首要考验,来自对参与主体结构合理性的质疑,即网络民意能否最大限度地代表公民意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微博客用户达到6311万,占网民总数的13.8%。无论是相对于全国总人口,还是相对于网民规模,我国微博的普及率显然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除此以外,目前关于我国的网民结构不平衡的担忧仍然在报告中有所持续体现,而这样的担忧也同样适用于微博用户:
  从城乡结构来看,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人数为1.25亿,不到整体网民规模的一半,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成为影响农村网民应用互联网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否具有公民记者的参与意识,参与者的媒介素养如何,拷问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民。
  从省份分布看,互联网的普及率差异巨大。报告显示,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省份。西南部各省和中部地区,如宁夏、广西、甘肃等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球水平。
  从年龄结构看,1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数量较多,这表明青少年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成为不争的事实。
  当然,脱离网络虚拟世界参与主体间的差异,现实世界的数字鸿沟也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数字鸿沟是指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使用现代通讯设施,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分化现象。②它广泛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个人与个人之间,从个体角度来看,数字鸿沟表现在除了接触互联网可能性的不同,它还包括了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力的悬殊。由于对技术接近的不平等,导致微博公民新闻的发布主体比例失衡,文化程度较低、地区发展落后地区的人群在公民新闻的参与中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上,来自北京、上海、珠三角等地区的信息数量较多,一来这些城市人口流动量大,二来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导致的技术便利不无关系,因而使得这些地区的信息占据大量微博空间。然而毕竟不是所有被拐儿童都聚集在大城市,没有微博,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要想参与公民新闻发布的首要拦路虎。
  2、传播内容:把关人缺失下的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权衡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出于满足某种心理的需求,公众的声音随着对微博粘性的增加而扩散,来自社会各个角落、不同群体间的公民新闻的数量激增成为趋势。
  然而,由于强调公民个人在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公民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新闻诞生的流程中。客观中立的信息发布有利于事实的判断,但是由于信息把关人和信息采写者的身份重叠,公民新闻的发布也饱受信息失真带来的困扰。此外,互联网的匿名性对网民的个人利益倾诉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新闻质量把关松散,黄色、暴力新闻陷入失范,哗众取宠的内容轻而易举占据微博头条。
  例如搜索2011年4月29日的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上海地铁一号线自杀事件居于前列,事发现场的照片,自杀主人公的急救照片一一被网友上传,该事件的微博数量达到300多条,在微博直播现场近况的同时,也有网友附上“死就死呗,还影响老百姓上班”的言论,整条微博首先充满的是对自身利益影响的抱怨,其次才有相关机构呼吁注意该事件的影响。
  此外,作为自媒体,笔者认为微博公民新闻也难逃大众传媒议程的设置。现实生活中,出于商业目的、国家政策、经营理念等原因,传统媒介组织会赋予不同议题重要性,从而影响受众认知,使之往既定方向引导。微博公民新闻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媒介的干预,但对于未接触到新闻源的其他受众来说,仍然会从发布者语言的使用情况等方式上,判断出不同程度的新闻重要性。此外,为了吸引点击量,或者出于商业考虑,将新闻以何种方式呈现,考验着公民记者个人的素养。
  3、传播机制:基于对意见领袖依赖下的传播方式的拷问
  虽然微博公民新闻发布门槛较低,但是有学者发现在微博这种新型的社会网络中同样存在着权力关系,存在着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③在微博中,网民往往根据兴趣爱好自发形成固定的群体,如今新浪微博的“微群”应用则从技术上将拥有共同情感、共同认识甚至是共同目标的人群加以粘合,这样的结果是群体内认可的事件可以通过各个节点有意识形成“病毒式传播”,也无意识地将圈子外的信息过滤和屏蔽。打破这种限制,实现整个互联网络信息流通,正如能让一位失去孩子的普通母亲的信息成为当日微博头条,依靠的仍然是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
  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前后,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微博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发起者于建嵘教授的人格魅力,没有媒体跟进报道的影响力,没有公权部门的重磅回击,没有韩红、濮存昕等明星的社会知名度,单靠普通网友,该事件至少还要在网络深水区里迂回一定时间。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微博,其话语权的分配并不如其准入门槛那般公平,因为身份职业、知识素养、地位阶层等附加因素的存在,使得微博信息发布者的话语权从注册之初就具有先天差异。每天都有新闻发生,要想让公民发布的新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仍然少不了对意见领袖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也不能摆脱从现实社会延展过来的“身份认同”现象。因而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名人的微博总是出现普通民众的“求转发”“求回复”等留言。
  
  参考文献
  ①[美]赛佛林、坦卡德 著,郭镇之、徐培喜 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②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64
  ③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当代传播》,2011(1):25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新闻学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公民 动力 发展 公民新闻发展的“微”动力 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pdf 我国公民新闻状况特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