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转变者怎么调视角 论新时期典型报道视角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典型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建国初期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步入20世纪80年代后,典型报道的影响式微,然而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出现了牛玉儒、任长霞等深入人心的典型。本文选取了一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典型报道,着重探讨新时期典型报道报道视角的转变。
  【关键词】典型报道 报道视角 人物报道
  
  典型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从1942年《解放日报》上关于农民吴满有的报道开始,典型报道就开始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典型报道的影响日渐式微,甚至有人提出了典型报道“消亡论”。然而,新闻工作者并不气馁,勇于转换报道视角,开拓创新,在原有的报道方式上注入新的血液,使典型报道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发挥着它独有的作用。
  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在一定的“视角”范围内描述出来。无论文学作品还是新闻报道,都要选择一个观察点,找到合适的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式。每种报道视角都有其特有的传播效果,叙事视角不同,对于人们理解典型也有不同的影响。①回顾建国以来的典型报道,与新时期的典型报道作一比较,笔者发现典型报道的报道视角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典型由理想化的“高、大、全”视角转变为人性化视角
  在传统的典型报道中,一味地追求典型人物的高大形象,为了扩大宣传典型,经常拔高典型,把每个典型都描写得毫无瑕疵,甚至是把典型“神化”,非常人所及,描写出来的典型基本上都是“高、大、全”。大部分记者认为典型人物必须十全十美,典型经验必须能概括一个地区,甚至推广到所有人、所有地方,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典型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孰不知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典型和公式化、概念化的典型人物形象脱离了普通人的个性,受众难以感到亲切,从而也对典型形象反感,不但达不到宣传引导的效果,反而还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典型报道走出低谷,新时期的新闻报道者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典型报道的功能和意义,勇于开拓创新,转换视角。要知道之前的典型报道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的反感,是因为典型形象太过完美,一看就觉得是刻意刻画出来的典型,不符合大众的需求。所以,要扭转大众对典型报道的反感,首先要把典型描写得有血有肉,尽量把典型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报道出来,通过细节来感染人,使读者产生共鸣。比如在《人民日报》2004年6月3日的典型人物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一文中曾多次提到任长霞的眼泪――看到因纠纷被打得头皮塌陷的陈秀英时心疼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碰到犯罪嫌疑人年幼的孩子无人照看时悄悄地抹眼泪……正是通过流泪这一细节反映出任长霞作为一位女性、一个母亲的内心的柔软情怀。在这篇典型报道中还有一个细节:记者在任长霞局长办公室的洗面台上发现,她的玉照下也有不少女人化妆用的必需品,一瓶忘记拧盖的化妆品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②这是任长霞作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公安局长的“不足和缺陷”,但是它无疑是一种残缺的美丽,无论她怎样的受人爱戴,她始终都是一个女人,爱美是人的天性,不能因为她是公安局长就抹杀了她这种天性。这是新时期的典型报道与以往传统报道相比在视角上的一种转变,不再把典型人物“神化”,不再追求人物形象的“高、大、全”,而是把典型人物当做一个人来报道,容忍一些小缺点,这样不仅不会损害典型人物的形象,反而会使人们看到一个立体、可信的典型人物,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话语权的转移
  在对新闻话语的解译中,“说什么、怎么说、以什么身份说”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典型报道中当然是说典型事迹,但是怎么说、以什么身份说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的典型报道中,往往是以记者为中心讲述,典型形象的事迹都是通过记者的转述被广大受众所知晓,记者仿佛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俯视着一切,甚至连人物的内心活动都通过记者表述出来。在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的典型报道《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中几次出现过这样的话语:“焦裕禄想: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③……这种通过话语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情况很多,引起人们的不理解,“你又不是作品中的人物,人家心里想什么你怎么那么清楚?”类似的话语经常可以听到。这种经过加工的“不自然”的话语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那一时期的典型报道都是记者对采访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之后以自己的视角表现出来,容易加入记者的内心情感,导致典型报道不够客观公正。
  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报道典型事例,在对典型人物生活场景的叙述中,记者开始隐藏自己的话语,更多地通过中心人物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叙述来展现其生活细节,直接引用其话语,让受众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理解来感受人物,这样一来,记者对采访材料的加工痕迹弱化了,对典型的报道就显得客观。
  例如在《百姓心中的丰碑――追击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中多处可以看到人们声泪俱下地呼唤人民的好局长任长霞的场景。“‘我娘死我都没有这么伤心,没磕这么多头,没跪这么久。’5月24日上午,在陈秀英家的堂屋门前,陈秀英将任长霞的遗像双手捧在怀里,泪流满面:‘我每天都要看看任局长,咋也看不够啊。在灵堂送行那天,我排了两次队,转了两圈,只为多看任局长一眼。’”“‘来路短,去路长啊!长霞闺女为我们落下了一身毛病,带上点儿药也好御个风寒,免灾祛病。’老上访户张生林老汉未语泪流,泣不成声。”④在典型报道中话语权的转移避免了记者的情感注入,受传者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通过周围人对典型的描述来理解人物,更容易引起感情共鸣。
  三、追求时效性
  在我国的典型报道发展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的典型人物事迹都是在当事人逝世之后才陆续被作为各行业的典型而报道,所以有学者形象地称之为“棺材效应”。我国因宣传需要而推出一个典型的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要经过各级组织精心筛选、反复酝酿协调等才逐渐付诸实践,这样的典型报道往往失去了新闻应有的“时效性”。之前的典型报道很多都是这样,许多典型本来是鲜活的新闻人物,却要存放很久才会被拿出来报道,为众人所知。比如焦裕禄是在1964年5月14日逝世的,而在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才发表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并号召人们向焦裕禄同志学习,随后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一篇优秀的典型报道应该将新闻性与宣传意义结合在一起,要能够从新闻人物身上及时发现其典型意义,然后通过最快捷的方法和形式将其报道出去。在最近几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很多都是在事迹发生后及时被报道出来的。2004年的西部支教大学生徐本禹、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刘翔;2005年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勇救陌生人的“大侠”魏青刚……这些典型报道不仅反映了当年的新闻人物,更是紧抓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之作。在徐本禹身上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在人情味淡薄的今天,徐本禹的事迹可感、可知、可学,既典型又鲜活,崇高又质朴,又能引发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平民推选出来的典型
  新时期的典型报道转变了视角,涌现出的一大批典型都是先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进而才引起媒体的报道,影响全国。如好人谢延信,他的事迹被周围的人广泛传颂,但是一直停留在企业的圈子里,后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李志斌看到谢延信的事迹后上报省政府,这才被河南省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种受众在身边发现的,在地理上、职业上和心理上更能对受众产生吸引力,更能引起他们的崇敬之情,更能从内心接受典型。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典型报道也在探索中发展,不断转换视角,在反思中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困境中努力创新,使典型报道一如既往地为社会道德观的塑造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①米克?巴尔 著,谭军强 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13-114
  ②戴鹏、徐运平,《百姓心中的丰碑――追击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人民日报》,2004.6.3
  ③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1966
  ④朱清河,《典型报道:理论、应用与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新时期 视角 典型 论新时期典型报道视角的转变 试论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 典型报道叙事风格的变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