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小报”内容浅析 法制小报内容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本文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兰州街头以“法制”命名的小报的传播内容进行了初步考察,探究该类小报所讲述的情感类故事和犯罪类故事,意图呈现该类小报的内容风格,更好地理解其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进而对底层受众的需求有所了解。
【关键词】“法制小报” 情感类故事 犯罪类故事
一、选题缘起及文献综述
小报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如果从北宋末年出现的民间私自发行的小报算起的话,它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与官方报纸相比,小报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容多样,传达的新闻相对新鲜及时,受众面更为广泛,也更贴近市民生活,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小报对于新闻传播发展史、文学史、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小报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相关专著和论文可谓寥寥无几。
我国目前关于小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我国古代小报的研究。包括小报出现的原因、特点、历史意义及其与官方报纸的对比等。因为我国小报肇始并盛行于宋代,所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宋代小报。这方面文章有王少南的《从宋代的特殊历史背景看小报的产生》、张悦悦的《宋代小报新闻性探析》以及赵芬的《中国古代官报与小报的比较》等文章。
第二,对于我国近代小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小报发展历史和小报内容。这方面的成果有孟兆臣的《中国近代小报史》,介绍了各种小报的情况、报人和小说家,编订了近代小报小说目录;李楠的《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对上海小报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考察;洪煜的《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则叙述了上海小报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小报与市民生活及公共空间的关系。
第三,对于我国现代小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革时期与20世纪90年代后这两个时间段。其中,对于文革时期的研究主要从史料价值的角度出发,如郭若平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小报”文献及其研究价值》等文章。对于后一个时间段的研究则主要是小报内容,相关成果有赵月枝的《有钱的、下岗的、犯法的:解读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小报故事》等文章。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兰州市街头报摊上的以“法制”命名的小报的传播内容进行了初步考察,探究该类小报所讲述的故事,意图呈现出该类小报的内容风格,更好地理解其所建构的意义世界。
二、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法制小报”,那么,何为“法制小报”?
先说何为小报。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认为:“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①193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的《解释取缔小报标准》,指出:“所称小报,系指内容简陋,篇幅短小,专载琐闻碎事(如时人逸事、游戏小品之类),而无国内外重要电讯记载之类报纸。”②今天,小报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旁门左道、不健康、不文明的低俗读物,是格调不高、不负责任、黄色新闻和见利忘义的代名词。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给小报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小报是相对于大报而言的,二者不仅仅有版面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差异。在我国,一般来说,大报以有关国计民生的“硬新闻”为主,内容相对单一,版面庄重严肃;小报则以休闲娱乐性的“软新闻”为主,涵盖的内容较多,版面相对轻松活泼。
至于“法制”一词,我国古已有之。《管子?法禁》中就有“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的说法。今天,一种观点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是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法制一词的内涵理应囊括上述三个方面,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既包括静态的,也包括动态的含义。
因此,“法制小报”应当是一种版面较小,以刊载与国家法律制度及其制定、实施和遵守等活动相关的娱乐性、趣味性内容为主的小型报纸。然而,笔者考察了一些以“法制”命名的小报,发现该类小报绝大部分内容并未摆脱“性、腥、星”的套路,而与真正的法制信息风马牛不相及。此外,该类小报绝大部分没有出版日期、报社地址、印刷单位和广告经营许可证号等重要信息,也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所有内容均没有作者和出处。其所谓的国内统一刊号,经查证也都属于伪造。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主体实际上是以“法制”命名的某一类格调更为低下的小报甚至是违法出版物,是“小报中的小报”。因其名称中有“法制”的字眼,文中姑且称之为“法制小报”。
三、“法制小报”具体内容分析
如前所述,本文所讨论的小报均以“法制”命名,没有单独封面,在第一版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有内容导读,一般来说每个版讲述一个故事,多用彩色通栏大标题和大幅美女图片来吸引读者眼球,空余的版面和中缝刊登各种广告。本文将该类小报所讲述的内容主要划分为两大类:情感类故事和犯罪类故事。这两类故事瞄准的都是人的本能需求,通过对色情和暴力内容的反复渲染来刺激读者,其直观性很容易勾起读者的购买和阅读欲望。
1、情感类故事
“法制小报”中的这类故事表面上以探讨感情为主要目的,但实际上有大量色情和猎奇的内容充斥其中。在大报中,色情内容的表达受到严格的控制,而小报却可以绕开政府的严厉管制:出轨、偷欢、强暴、一夜情等字眼在小报的标题中比比皆是。这类故事多以受到伤害的女性一方为讲述主体,完全没有另外一方的声音,并且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如《出轨丈夫要我和别的男人上床》和《一夜情后他避我如蛇蝎》等来刺激读者的眼球。
例如,在《18岁女孩怀孕8个月,口服堕胎药路边产子》的报道中称,牡丹江市18岁女孩韩妮跟男朋友分手之后发现自己怀孕,在怀孕近八个月时偷偷服下堕胎药,随后独自前往大连。没想到在搭乘出租车时羊水破裂,司机停车后,韩妮在路边灌木丛中产下一名女婴,随后被送入医院。在医院,韩妮说,“我都不敢碰她,我还是个孩子呢!”如果该报道属实,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有警示作用和教育意义的例子,它反映了我国青少年性知识的普遍缺乏,一名成年女性竟然不知道八个月的婴儿靠药物是不能拿掉的,而且她还打算堕胎后就直接去找工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间接反映了我国未婚青年性行为的普遍性。在性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婚前性行为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对未婚青年尤其是女性造成较大的伤害。然而,该报道的重心并非如此,它既没有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此类事件,也没有告诉青年人在遇到此类情况后向谁求助或者如何解决,而是带着猎奇的心理,对事件过程进行了大肆铺陈和渲染,完全没有进行理性的思考,遑论合理引导。
2、犯罪类故事
“法制小报”中的犯罪类故事同样采用夸张的标题作为噱头,如《三次强暴16岁女工友,挥菜刀逼对方自杀》和《女友不满小伙提出分手,熟睡中割断其“命根”》等,其中很多标题与报道的内容毫不相符,而文字中对于血腥、暴力和各种犯罪手段的直接渲染也随处可见。同样,这类故事的重点也并没有落在如何汲取教训,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或者是宣传法律知识上,而是对犯罪细节极尽渲染、夸张、虚构之能事,津津乐道,不惜版面。
例如,在《初中男生酒后强奸女同学被判缓刑》的报道中,16岁的男生晓峰因为酒后冲动强奸了女同学小媛,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作者将晓峰犯罪的原因轻易地归结于一句话“单亲家庭缺少父爱”,而将绝大部分版面用来细细描述晓峰如何在酒后使用暴力强行带小媛上出租车,找宾馆,并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过程,甚至连小媛“不停反抗,在晓峰的背后留下了五道深深的抓痕”这样的细节也没有放过。这样的故事,虽然打着“法制报道”的旗号,但是它的内容很难保证不会让更多的青少年误入歧途。
3、图片与广告
前面已经提到,“法制小报”多以显眼的彩色美女图片来刺激读者眼球,而其内页中的广告也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以《法制视野》为例,该报共有16版,每版都有衣着暴露,搔首弄姿的大幅美女图片,且近一半的版面都是各种广告,包括征婚、交友、万能钥匙、手机窃听器等,更多的是已经被证明是骗局的“重金求子”广告。虽然早就有多家电视台和报纸的法制栏目披露该类广告纯属骗局,然而在“法制”类小报上,这样的“重金求子”、“真诚求子”的广告不仅依然被堂而皇之地刊载,其旁边一般还煞有介事地附有各种“公证处”或者“律师事务所”的“证明”,说明该广告“经政府机关调查核实真实有效并承担法律责任”。尽管心怀侥幸的人上当受骗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但是该类广告在“法制小报”上依然屡见不鲜。
结语
传媒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报刊业务的基础。而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媒介视发行量和收视率为生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只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所应有的社会功能。只要能提高经济利益,就可以不择手段。因此,“法制小报”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在满足和挖掘一些读者低级趣味的前提下,简单、大量、重复地制造出类似的赤裸裸的或者披着伪装外衣的色情、猎奇和暴力等犯罪内容。在这个机械的复制过程中,小报攫取了巨额利润。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媒介环境下,加强对于小报内容的规范、引导和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新闻素养和职业操守,不能一味地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其能辨别媒介中的不良信息,积极、合理地使用媒介,更好地利用媒介来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①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6
②《解释取缔小报标准》[N].《申报》,1943.01.16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研究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小报 浅析 法制 “法制小报”内容浅析 法制小报内容 法制小报图片大全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