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把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密不可分。古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应该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入手,让孩子们高兴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一、每日背诵
  儿童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幼年记住的东西往往能记忆一生。我安排学生背诵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我推荐全班同学准备《日有所诵》,利用周一的早读课带领学生诵读,每次集体检查背诵,然后带着学生朗读下一单元的短文和古诗。我还要求学生适当的背些美文,一周背诵两篇。
  二、轮流读书
  我发现平时有不少学生喜欢看漫画书,有的带些作文书来学校读,一问才知道,是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作文水平,可结果不理想,作文也没有写好。于是我挑选了几本故事性较强的书,利用每天的语文课前5分钟读给他们听,在每本书读到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然后把书推荐给学生。先后给他们推荐过《夏洛的网》,《小女巫》、《火鞋与风鞋》等。
  有一个学期,我改变了方法,这一方法的改变源自一次课前阅读。当时,我感冒,嗓子疼,有同学自告奋勇要替我读,我将信将疑,把任务交给了他。第二天,这名同学的朗读很有感情。其他同学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于是,我就在班里宣布由大家轮流读故事书,每人一周。开始挑选的是朗读水平较好的,我想应该给每个孩子一个机会,尤其是平时不爱读书,不爱参与活动的同学。我尝试找了一个姓崔的男孩,这孩子比较腼腆,据家长反映平时只喜欢看些漫画书,爱玩电脑。我想直接找他,他可能会紧张。我悄悄与本周阅读的何同学商量,由何同学提议下周接替的人选。理所当然,小崔当选。他很吃惊,目光迟疑。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告诉他很简单――回去将读的内容,认真读几遍,可以对着镜子练习,声音大些。第二天,铃一响,小崔就主动站上讲台,手捧着书读了起来。一开始,他有些紧张,声音发颤。我轻声提醒他读得很好,大声些。以后的几天很顺利。他进步很快,询问家长以后,才知道,接受任务后,他真的对着镜子练了五六遍。容易读错的地方还反复读。整本书也看完了。事后,还写了一篇日记。家长反映,他变了,玩电脑的时间少了,主动读起书来了。我想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这项活动,比单纯的让他们听效果更好吧,一次机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啊!
  三、书包里装本爱读的书
  我要求学生每天书包里装上一本课外书,除了阅读课外,我要求其他零碎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堂上尽量不讲废话,目的是省下让孩子读书的时间。作业有的同学做得快,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读上几页。现在,班里学生基本上书包里都带着一本自己爱读的书,只要有时间,就会读上几页。
  四、做好阅读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为了防止学生突击补作业,我还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摘录。
  摘录本一周批改一次,同时对认真完成的同学奖励书写卡。批改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求不同,平时好的孩子要求高些,而对成绩差些的同学,每天能完成,书写也工整,我都会给予评优并发书写卡。这样一来,孩子们完成的积极性高多了。摘录的内容也丰富了。
  五、选择合适的书目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学会积累,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
  1、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例如在学了《三顾茅庐》后,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内容作个简单的人物评析。有的同学就提出:刘备的礼贤下士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计策,说明他狡猾,用多种表面功夫去感动诸葛亮。其实,他根本没什么本事,又列举许多事,来说明他出谋靠诸葛亮,开战靠张飞、关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脱开书本,结合当今社会讨论刘备到底算不算一个成功人士?学生讨论异常热烈。从《三国演义》原著来看,大家发现作者褒扬的刘备确实不算一个有勇有谋之士,不过他这礼贤下士一德也实在地让他掳获了人心。当今社会,如果有了这样的品质就能比较成功地搞好人际关系,受益也是匪浅的。所以联系自身,我们大家一致总结出:德、才并重才能真正地成功。其实很多人、事都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管是在书上还是在现实中。当我们在阅读时,能做到不尽信书,学会全面看问题,难道不是更能培养出实在的分析、评价能力?这不仅仅是一个推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的体现。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对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认为对文章鉴赏的多样性,应当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允许孩子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的表达,感悟得到真实的提高,思维得到真正的发散。
  2、推荐一些好书
  中国名著:如《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国外的一些经典童话:如“彩乌鸦系列”等;
  一些励志明理的小故事:如名人成长故事等;
  鼓励孩子认真阅读自己订的杂志,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六、保障阅读的有效落实
  1、利用家校通,经常把读书要求,内容,要背诵的美文告诉家长,请家长督促。
  2、利用家长来访的机会,介绍读书的好处,提醒家长为孩子准备好书。
  3、我每天安排学生在学校读二十分钟的课外书。这二十分钟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周一在班会课。周二有两节语文课,周三阅读课,周四下午的阅读小课,周五下午放学前的二十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孩子们都能安静的读会书,效果不错。书是每个孩子带一本,大家交换看,看完一本,还写些简单的笔记。
  七、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
  1、经常表扬某个同学读书快,又读了一本好书。让孩子介绍书的内容。
  2、告诉孩子有好书给我推荐,借给我看。我看后再与学生交流。
  3、利用阅读课,开展“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
  4、常将孩子的摘抄本在班里展示。
  5、鼓励孩子出一些手抄报,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今后,我将运用好阅读这把钥匙,开启孩子的智慧大门。■
  
  (作者单位:合肥市育新小学)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开启 钥匙 智慧 阅读:一把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开启智慧的钥匙 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