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者的新闻敏感_记者的新闻敏感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新闻敏感既是一名记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决定报道成败的关键所在。合格的记者,对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时代,都要有强烈的感应力,要激活自己的新闻敏感,锁定和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目标,写出一篇又一篇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关键词】新闻敏感 新闻价值 新闻综合素质 发现力 联想力
什么是新闻敏感?胡志平先生在《新闻写作创新智慧》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新闻敏感,它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某一势态或事态感受到其中可能有较高新闻传播价值内涵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就是说,一个记者,面对一个势态或一个事态(通俗说是一个新闻线索),要能感受到这里面有没有新闻传播的价值?要能够被这种新闻的传播价值唤醒,被这种价值激活。笔者觉得新闻敏感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先于别人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或者是说在别人辨别出是新闻之前,你已经抢先一步发现了。新闻工作的活力来自于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应该说,新闻的敏感,是新闻发现的基础,是出新闻、出成果的助推器。
例如,医药费居高不下,百姓看病难一段时间内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很多记者也都看到了这个问题。看病难是一种现象,医院药品价格偏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大家都在围绕这种表面的现象去找一些“典型”的事例报道这件事,众多雷同的新闻,已经让人们看了感觉有点乏味。2002年阜阳电视台一名记者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一家医院给一位患者开出的八分钱的处方上发现了新闻,就是这条《八分钱的处方》,让她获得了2003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三等奖。新闻说的是一位患者找医生看病,在了解了患者的病情以后,医生觉得患者得的不是什么大病,不需要服用价格昂贵的药物,所以提笔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让他只少量服用一种普通药,并告诉他说,这种药能治好他的病。这位患者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只花了八分钱,拿了药,治好了病。这件事情被到医院采访的记者从病员家属的闲话中听到了,她觉得这事非常的新鲜,事虽小,里面新闻的含金量却很大:老百姓看病难,固然跟药品价格偏高有关系,但不少医院的医生为了自身的利益,给患者乱开药增加患者的负担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八分钱的处方,它能给人很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患者看病吃药,医生应对症下药,吃什么药?应以能看好病为原则,能花八分钱看好的病,为什么非要花去十元、百元甚至更多呢?这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是不好解决,八分钱处方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医生能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都能够做到量病开药,这种矛盾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记者能站在这个高度,去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这样的新闻,能不是好新闻吗?
一说到新闻敏感,不少记者特别羡慕那些发稿多的记者。看看那些高产记者发的新闻稿件,也都是自己了解、知道、甚至比较熟悉的一些线索。记者往往会埋怨自己,这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东西,为什么老是让别人给抢了先呢?说白了,就是因为你看到这些新闻线索,觉得只是看到了一件“事”,而抢了你先的记者,从中看到了新鲜。正如胡政之说的那样“新闻记者需要是一匹猎犬,要有灵敏的嗅觉,不放松任何一个机会。”
同是到市场上采访,很多的人可能会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市场上的时鲜蔬菜,或者有没有缺斤短两的现象,他找的只是一件“事”,即便是被他找到了,事只能是“事”,成不了给人以启迪的文章。有一位记者,也是到市场采访,他没有局限自己发现的目光。采访中,他看到一个现象,有一个经营摊位,摊主卖的白菜要比其他摊位的小一号,而且前来选购的人很多。记者觉得这事比较新鲜,上前与这位摊主交谈,问他卖出的大白菜为什么要比别的摊位小一点?摊主告诉他:现在的小家庭多,生活条件又好,人们吃菜图的就是吃个新鲜,吃个方便。我卖出的这种小号的大白菜,都是小菜心,刚刚够炒一盘菜,我把他叫做“一顿清”,这“一顿清”就是好卖。一番交谈,给了记者不少启发:这位经营摊主善于根据居民的消费习惯的改变去改变自己的销售方式,去适应市场,这不是很有新意吗?所以,他提笔写了《热卖的小号菜》,很多报纸都进行了转载。
所以说,新闻只被“有心”的记者发现,这种“有心”就是记者的敏感。记者每天都要接触许多的新闻线索,每天都有发现好新闻的机遇,然而,只有那些对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勤奋努力的人,机遇才会眷顾他,他才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敏感的抓住机遇,获得成功。诚如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在《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中所说:“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惟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确实,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都很自信,都认为自己有着很强的新闻敏感,其实未必是这样。原因很简单,就是每天发生在我们眼前的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感觉到它是新闻罢了。生活中,有一些记者,面对握在手里的新闻素材,因为缺少新闻的敏感,玉石不分,把原本可以做成一件大褂的布料,只做了一件背心,本来可以做成非常有影响力的新闻,却做成了一般性新闻。
一次,一位记者采访了一条电视新闻,题目是《警民献爱心》,事情说的是武警战士和郊区的农民一起到当地血站献血的事。新闻里说的也是武警战士和郊区的农民如何响应号召,如何组织这次献血活动的,献了多少血,属于没什么特色,非常平的一条新闻。其实,这就是一条大褂改成了背心的很好的新闻素材。因为就当时的情况看,武警战士献血是很常见的事情,只能算得上是一条非常普通的新闻,新闻的价值也不高。而农民却不一样了,农民的观念比较守旧,很少能见到他们主动献血,而且当时国内还没有农民献血的相关报道。这时我们的记者就应该分析一下,让自己敏感起来,眼睛盯着农民,就会做出一条非常有价值的好新闻。而记者没有这样做,让武警唱主角,把农民献血这一醒目的主题与武警献血普通事件糅合在了一起,新闻的价值被人为地降低了,一条好新闻流失了。
有这样一件事至今还让新闻界的同行津津乐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北京市委召开扩大会议,会上讨论了市政建设的问题,也研究了如何加快清查步伐,迎接工作重点的转移。市委第三书记贾庭三在会议结束时做总结报告,中间离开讲话稿念了一段对天安门事件看法的文字材料:“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当时参加会议的新华社北京分社负责人周鸿书敏锐地意识到这句话分量很重,这句话向社会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要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这可是一条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会议结束以后,他发了一条只有240个字的足以震惊世界的消息:《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而同样也参加了会议的北京日报的记者,在第二天的《北京日报》上,发的是一条写了几千字的消息,当然,主要的内容是说会议,里面也夹杂了这段平反的文字,但不醒目,不足以引起强烈的反响。后来,报社又在头版头条的位置转载了新华社的文章。
有了敏感才会有发现,这种发现力的培养,除了要求我们的记者养成勤于思考、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之外,还要注重发掘记者的联想力,使我们的记者善于从这件事联想到另外一件事;从小事联想到大事;从眼前联想到长远;从事物的正面联想到反面;从点联想到面;从事物的现象联想到本质,这样才能做到“见人之所见,而思人之所未思”。
新闻敏感对记者采访的成败至关重要,成功的记者,他一定是一位新闻敏感性特强的记者。新闻敏感是记者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磨练出来的一种能力,是记者新闻综合素质的体现。而我们的记者,要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就要多看、多听、多跑、多思考、多了解、多积累、多深入一线,充实丰富自己,新闻敏感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①傅俊卿:《电视新闻实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②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新华出版社
③王化云,《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新闻记者》
④郭超人:《在写作技巧的背后谈记者的基本素质》,《中国记者》,1985(10)
⑤《改变历史的36天: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青年报》
⑥胡政之:《新闻记者最需要责任心》
(作者单位:阜阳电视台)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敏感 记者 浅谈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 敏感新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