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学创作是作家主体性的表达 [娱乐新闻与人的主体性表达]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本文基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从欲望满足的角度探讨娱乐新闻生成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娱乐新闻的介入使欲望得以“出境―狂喜”,并将其作为人性的基本形态赋予了自足性,从而使人的主体性体现得更加贴切。
  【关键词】娱乐新闻 主体性 欲望
  
   观察近几年我国的新闻媒体,娱乐新闻盛行,并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报道种类。但是与此相应的是,学术界对此却诟病颇多,认为“它就像是潜藏在中国新闻传媒肌体中的毒瘤。”①“娱乐就是上帝,而荒凉的现实变成了一幅愈益迷离的远景。”②。甚至不少人借用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惊呼对娱乐新闻的危害性表示出极大的担忧。当然,这些观点也有道理,但是,批评之声的弥漫却可能不自觉地模糊了娱乐新闻的本真。在此,有必要追问:娱乐新闻之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面对绚烂多姿的娱乐新闻,如果换一个视角,便会体悟到其表层之下饱藏着的人性的丰满,其中有个性的展示,有多元的精神诉求,更有欲望的流溢。从某种意义上说,娱乐新闻已经成为欲望的载体,它契合着、满足着接收者的欲望。
  本文试图基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从欲望满足的角度探讨娱乐新闻生成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尽可能还娱乐新闻以真意。
  1、欲望与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那么,何为人的主体性?简单地说,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人的自身特点的发扬;第二,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正确处理。它意味着人的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的形成,人成为“有个性的人”。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充分到充分的漫长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也正是人类演进的历史过程。所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承认、得到彰显的历史。换言之,人的主体性是与人的本性、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要成其为人,就必须在现实中实现其主体性。
  欲望(want or desires),是人的需要的主观体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认为,人是有需要和欲望的,随时有待于满足。费孝通也指出“欲望,食色性也,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同时,他认为“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③由此可见,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对生命的肯定。“感性欲望的强烈,是健康的表现,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表现。人的才能,人的创造力,人的伟大本质,都首先导源于他本身的感性欲望。”④因此,欲望也就成为人的主体性的应有之义。要实现人的主体性,就必须承认人的欲望、满足人的欲望。
  2、娱乐新闻与欲望满足
  娱乐新闻,就其功能来说,毫无疑问首先是提供娱乐。而娱乐的核心就是让人解除痛苦、体验快乐。那么,什么是快乐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感到幸福或满意”。⑤因此,快乐体验的产生必然伴随着需要的满足,从而在主观上体现为欲望的满足。所以,娱乐新闻也就自然成为满足受众欲望的载体。那么,它承载了什么欲望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看的欲望。通过观看大众明星的精彩表演,满足好奇心,获得感官享受。其次,名人都市想象。娱乐新闻以名人和都市为意象符号,是充斥着摩登、流行、物质欲的都市空间,因而,受众可以透过它实现对名人都市的想象。第三,梦想预定。豪华的生活场景和绚丽多姿的经历,是娱乐新闻为普通人打造的梦幻;娱乐新闻造梦般的自由和随意,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地购买甚至预订欲望之梦。
  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娱乐新闻理应面对欲望。然而,由于欲望和娱乐新闻的互动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演绎过程。一方面,欲望作为人的主体性之要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得以自足,恰恰相反,整个传统文化是从拒绝欲望开始的。另一方面,虽然娱乐本身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但是它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历史却不长。
  具体到我国的新闻媒介,其娱乐功能的实现和欲望的呈现更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一、在近代报刊时期,独立的娱乐新闻并未产生,这期间虽然存在娱乐新闻的渊源,即消闲副刊和小报,但是,二者面对的受众范围是极其有限的。二、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期内,娱乐新闻缺失,欲望被压制。此间,媒体上没有“娱乐新闻”这一概念。新闻报道体现的是无性别的审美观念和无差别的人情世态。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历了深刻的转型,在此背景之下,感性的娱乐得到认可,世俗欲望受到肯定,娱乐新闻的地位得以确立,欲望被赋予了自足性。上世纪八十年代,娱乐专版出现;九十年代中期,扩版热潮和都市报的兴起,给娱乐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发展机会,娱乐新闻所占的版面越来越多并且出现了细分;到了九十年代末,以娱乐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勃然兴起,成为一种消费现象甚至产业;新世纪以来,娱乐新闻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娱乐报道更加丰富多元。“不假思索的轻松享受似乎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⑥至此,欲望得以“出境―狂喜”,它不是星星之火,而是燎原之势,使多元化的人性诉求得以表达,人呈现出丰盈饱满的状态,人的自我意识深入人心。
  3、结语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认为“裸体有助于发展人的观念,界定人的本质。”⑦而娱乐亦具有近似的所指。因此,从源头开始,它便是目标,应求得自证和确立。“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也才完全是人。”⑧娱乐对人的意义远胜于手段,它的本质即在于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途径。
  娱乐新闻兴起,娱乐功能激活,受众从传媒中得到娱乐与消遣,相对于过去极端禁欲的时代,具有进步意义。“现在我们对娱乐的重视程度,和娱乐融入社会生活的程度,是社会向人性复归的标志。”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娱乐新闻的激进的介入,才使得人的主体性更具现实贴切性。■
  
  参考文献
  ①时统宇,《媒体泛娱乐化现象批评》,《新闻实践》,2006(2),P23
  ②刘泰然,《娱乐:从圣化到泛化――娱乐文化的一个“考古学”梳理》,《学术论坛》,2008(12),P170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④刘再复:《广义情欲论》,http://www.省略/z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792
  ⑥章颖,《中国娱乐新闻现状探析》,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24
  ⑦[法]弗朗索瓦?于连:《本质或裸体――存在的历史》,2007年版,P66
  ⑧滕咸惠,《王国维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介绍和接受述评》,《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2),P6
  ⑨《冉儒学 喻国明 尹鸿谈真人秀》,http://medianet.省略
  
  (作者:杨华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何斌 新疆塔里木大学)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主体性 与人 娱乐新闻 娱乐新闻与人的主体性表达 娱乐新闻的实与虚 新闻的信息性与娱乐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