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 兰州市高校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手机在大学生中已有相当高的普及率。近几年,手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起了媒体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手机依赖即是其中一种。本文以对兰州市四所高校(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托,力求全面、客观地展示兰州市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依赖 人际交流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
  
  相较于固定电话、QQ等通讯工具,91%的被调查者选择手机是他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并且80%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是促使他们使用手机的最主要原因。伴随着手机的普及及其便捷的通讯功能,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手机传达,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多数人拥有手机,你若没有就会影响交流,于是一部分没有手机的人开始买手机,有手机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对没有手机的人群压力越来越大,久而久之,无论是在实际作用还是在心理上,手机都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
  对于日常开关机情况,如图1所示,36.3%的被调查者手机“24小时开机”,53.7%的被调查者“白天开机晚上关机”,6.8%的被调查者选择“说不上”。
  在24小时开机的这一群体中,38.5%的被调查者24小时开机的理由是“没有理由,习惯了”;27.3%的被调查者是因为“怕错过电话或短信”,两者之和占到65.8%。多数被调查者之所以这样做是源于内心的不确定感,担心一旦有事情发生别人找不到自己。这便是手机依赖的表现之一。
  在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堂上,对于手机在课堂上状态,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91.4%(震动76.2%+静音15.2%)的被调查者在上课时手机处于待机状态,只有5.3%(关机2.3%+不带手机3.0%)的被调查者上课时关机或干脆不带手机。也就是说,在上课时,绝大部分被调查者离不开手机。
  
  二、手机依赖程度调查
  
  对于什么是手机依赖,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生课题组作出的界定: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此前,曾有心理专家将手机依赖视为一种具有典型症状的心理疾病,将其命名为“手机依赖症”。但南开大学学生课题组却认为,“手机依赖”应该被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非心理疾病。本文借鉴该课题组对“手机依赖”所作的解释,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心理疾病。
  在依赖程度判定上,本文借鉴外国学者young对网络依赖程度界定的指标,即以下罗列的9种情况,每种情况如有出现即得1分,无得0分,将每名被调查者9道题目得分相加,最终得分0-1分为无依赖,2-4分为轻度依赖,5-7分为较重依赖,8-9分为严重依赖。
  1、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会感到不适应,无法安心做其他事情。
  2、发现手机不见会很着急。
  3、会在手机电池还未完全用完时充电。
  4、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应,并会掏出来查看是否有电话或短信。
  5、在等人的时候会频繁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对方身在何处。
  6、出现过“我的手机响了”的幻觉。
  7、错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作自己的。
  8、会存储短信,并时常翻阅。
  9、无聊时无目的地翻阅手机。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普遍存在的,如图2数据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市高校大学生中,对手机有“较重依赖”所占比例最高,为34.7%,“轻度依赖”次之,为33.4%,“严重依赖”比例为8.4%,对手机有依赖的总比例为76.5%(三者之和)。这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生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比较接近,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3.2%的被调查者存在手机依赖。
  那么对手机依赖程度的差异是否存在于性别、年级以及学校之间呢?将手机依赖程度与性别、年级、学校进行交叉分析,卡方检验值均大于0.05,说明手机依赖程度在年级、学校、性别三个变量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对于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来说,大学生个人基本特征(如性别、年级、学校)与手机依赖程度无密切相关。
  将手机依赖程度与性格交叉,卡方检验值为0.069,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在兰州市高校中,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与性格并无直接关系。这与南开大学的调查结果和一些学者的观点都不相同。
  
  三、手机依赖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除了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外,近几年手机报和手机电视的兴起又使手机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1%的被调查者订阅了手机报或手机电视,而前面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7%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有手机依赖,由此可以推断,目前在兰州市高校里,大学生对手机依赖主要是对手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的传统功能(打电话、发短信)的依赖,手机作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力还非常小。
  同时,45%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的使用增加了自己与家人交流的频率,48%的被调查者认为没什么影响。在选择拥有手机后与家人交流频率增加了的179名被调查者中,4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更融洽了。
  值得注意的是,64%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的使用增加了自己与朋友交流的频率,这比“手机的使用增加了自己与家人交流的频率”的比例高了19%。在选择拥有手机后与朋友交流频率增加了的256名被调查者中,5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拥有手机前比,自己与朋友的关系更融洽了,所占比例最高,而在与家人的关系调查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没什么变化”,占59%。
  此外,67%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的使用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圈,28%的被调查者选择“没什么影响”,还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圈缩小了。
  从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手机在人际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增加交流频率、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手机对被调查者与朋友之间交流的影响更大。
  对于手机在生活中的地位,63%的被调查者认为“必不可少”,这与前面数据显示的77%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依赖手机相一致。同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有些被调查者已经开始依赖手机,但自己尚未意识到。
  在认为手机在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250名大学生中,如图3所示:
  18.1%的被调查者感到手机很烦,并曾想停机一段时间, 42.2%的被调查者虽然感到烦但不敢停,也就是说有60.3%的被调查者有过觉得手机很烦的感觉。这说明在充分享受手机带给我们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一部分被调查者已经开始感受到了手机对生活的负面影响,但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工作的需要又使得他们离不开手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手机是大学生最常用的通讯工具,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最主要原因。兰州市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手机依赖现象,但大学生个人基本特征(性别、年级、学校)与手机依赖程度无密切相关。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主要是对其通讯工具功能的依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手机报、手机电视的影响力尚小。手机对人际交流影响深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周蕾 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兰州市 依赖 状况 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分析 兰州市大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