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一座城市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海滨、沙滩、啤酒,让人想起一个美丽的青岛;微尘、志愿者、红十字,让人记住一个有温度的青岛。 身边的救助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盈江地震……灾害发生后,青岛红十字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救灾募捐行动,累计募集救灾款物3.5亿元。
大灾之外,青岛红十字会深入学校、厂矿、企业、社区,宣传普及救护知识,建立了全省首支集搜救、通信、医疗、心理援助、水上救援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救援志愿者队伍。开通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首部救援电话96599,与青岛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现救援联动,应急救援队纳入全市应急体系建设。
在加大下岗失业、低保人群医疗救助的同时,青岛市红十字会把救助方向、救助重点和救助领域向农村困难群体倾斜。启动了“粉红丝带基金”、“天使回声”、“爱助坦途”、“珍爱视界”和先心病儿童、白血病紧急救助等疾病救助项目。启动蓝领助学基金、肾爱基金,启用小天使基金定点医院。近5年累计支出救助款物6887万多元,救助大病困难群众49964人。
有效的救助,需要制定、完善筹资工作相关制度,建立捐款和救助数据库,定期分析公布捐款来源和救助支出。青岛市红十字会邀请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成立微尘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微尘基金监管;完善救助审批、资料核查、网上公示、社会评价等救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及时在网站更新募捐救助数据和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募捐救助工作的公开、透明和阳光操作。
生命的尊重
全国第一个流动血库、第一个无偿献血者协会、第一个“扶贫济困血库”在青岛的土地诞生。如今已有6支无偿献血应急志愿服务队,开展献血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自实行无偿献血以来,全市累计11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
为给予遗体捐献者以人文关怀,青岛市红十字会募集资金建成了山东省内首家“生命奉献展厅”,开通了网上协议捐献。改建了遗体捐献者奉献林,制作了“奉献的约定”捐献者群雕。现在奉献林已经成为岛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全市1633位市民进行了捐献登记,212人实施遗体捐献。
文化的辐射
2010年,以传播国学与人道、生命与人生哲学思想为主题的“纪念国际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逝世100周年”报告会在青岛拉开帷幕。
近年来,青岛市红十字会从文化定位与使命、文化研究、文化管理、文化传播等方面梳理构建起红十字文化建设体系,首创成立红十字文化研究会,编制出台红十字文化发展规划,发挥文化研究会服务平台功能。成功举办首届“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以多元化视角对微尘精神与人道主义传播、公益组织转型与能力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集汇编红十字文化研究文章18篇。
仅2010年,青岛市红十字会组织专题文化公益课堂和大型宣传活动66期次,近3万人直接受益。组织编写《微尘》杂志,宣传红十字事业,传播人道理念。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发系列红十字文化产品;改版红十字会网站,搭建红十字文化传播平台,自2010年9月开通以来,页面点击量突破26万人次,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一座 温度 城市 一座城市的温度 一个人喜欢一座城市 对一座城市有感情的话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