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取向 [我国近代科学课程设计取向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本文试图对我国近代科学课程设置的历史进行梳理,揭示我国的科学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分科设计模式到综合设计模式的进程,对我们当前开设综合科学课程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课程;课程模式;综合理科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94-1.5
教育和科学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基本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学说一直是治理社会的主流思想,相比较而言,自然科学一直未占有重要地位。直至近代,伴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中国才在西方的船坚炮利中惊醒,试图在教育中、在科学中寻求富强的道路。而科学课程也恰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产生、发展,走向高潮。
一、从技艺教育到科学教育
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他们利用各种特权创办教会学校、印刷出版大量书籍,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知识输入中国。这些教会学校不仅引进了西方近代学制,而且引进西方近代科学主义设计模式下的自然科学课程,主要科学课程有:格致、化学、生物学、天文学、量地及航海技术等等。教会学校科学课程的设立,虽然主观上具有宗教渗透和文化侵略的性质,但客观上对我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和近代科学课程的设计产生了“样本”效应,使中国的科技知识教胃逐步课程化。
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真正开端始于清末洋务运动,这是国人主动将近代科学技术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的科学教育实践。当时的洋务学堂课程安排已经涉及算学、物理、化学等依照西方近代分科主义课程设计的科学课程,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科学教育的先河。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基本思想指导下,只是孤立地学习西方的某些技术或者抄袭西学的现成的理论,其科学课程多是设计制造及技术的学习,因而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仅是“制造的科学教育”,并未真正从技艺教育中独立出来。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分科主义”的杂和
中日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后起的维新人士接受了洋务派的教训,在学习“西艺”的同时加入了“西政”内容,同时注重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
1902年在官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学制系统文件,称《壬寅学制》。在《壬寅学制》中,“寻常小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为“算学”;“高等小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有算学和理科(自然课)两科;中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有算术、博物、物理、化学四科。
《壬寅学制》颁布后不久即被《癸卯学制》所替代。1904年,清廷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癸卯学制》。在科学课程设置方面,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开设科学课程“算术和格致两科”;中学堂开设“算术、博物、理化二门科学课程”。
自此,历经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近代学制建立时期的近四十年历史风云,我国科学课程以西方近代分科科学课程设计模式为蓝本逐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统治阶级企图让科学来为经学服务,把科学嫁接到中国封建体制下,以挽救摇摇欲坠的王朝统治,这势必是行不通的。
三、从分科主义课程到综合理科课程的初步尝试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着手改革封建教育。民国初年的课程设计废除了清末的读经讲经课,有些课程名称虽然相同,但课程内容却进行了改革,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在科学课程设计上,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应开设“算术”,高等小学堂开设“算术”和“理科”(自然课);中学堂开设“数学”、“博物”、“物理化学”三门科学课程。这一时期的科学课程,仍是以近代西方科学体制为基础的科学课程。虽然“博物”、“物理化学”都具有综合课程学科的倾向而非纯粹的学科科目课程,但“博物”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物理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又被严谨地分化在不同的年级里,如“博物”,《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第一、二学年教授植物和动物;第三、四学年讲授生理卫生和矿物。这样课程就没有丝毫综合和融合的味道。因而这种课程安排仍旧是地道的分科模式,“综合性”只是一种表象,并未突破清末所确立的分科主义课程设计传统。
1923年颁布了《新学制中小学课程纲要》。该学制对民国初年规定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学校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初中采用混合制,自然科学为一门课,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三门理科教材――物理、化学、生物仍分别编写;另一种是三门科目混合成一门理科,合编教材,其内容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各占约1/3,还有矿物、气象、地质等内容。
综合看这一新学制,科学课程设计上突破了以西方近代分科自然科学体系为基础的分科主义课程设计取向。初中科学课程采取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模式,打破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界限。高中科学架构中,既有综合理科课程,又有分科科学课程,并以科学概论为核心。这种科学课程设计模式突破了洋务运动以来所确立的“中体西用”式的狭隘的科学课程设计取向,初步尝试将科学之本质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这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将综合课程类型引入我国学校课程体系,是我国自然科学课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四、从综合科学课程到分科主义课程的回转
1927年“四一二”事变,国民党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并且重新制定了教育政策,颁布了各项教育法令、法规。在学校科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1928年5月21日,国民政府颁布《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戊辰学制)。该学制基本保持了1922年“新学制”的基本框架,科学课程设计上没有新的突破。1929年,针对早先“新学制”课程标准中选科过多、缺乏标准及科学素养有所下降等问题,教育部于8月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1932年的《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与1936年的《修正中小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在初小中将社会、自然、卫生三科合并为常识科。自此,常识科这一课程名称在小学课程设置中正式出现。在中学设置方面,则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式的“综合中学”体制,完全取消了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模式,改为欧洲式的单科体制,按分科主义设计模式,在初中及高中确立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等典型的分科课程。
至1940年的《中小学课程修订标准》与1948年的《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基本没有变化;初中部分自然科学则采用混合教学,如将植物与动物并为“博物”科,物理、化学并为理化科。可以说这是对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的一次回归。
从民国1927年到1948年的课程标准来看,科学课程设计消解了1922年“新学制”综合科学课程模式,而走向以分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分科科学课程设计模式。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推进,综合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已经开始进入我国高等院校。通过对我国近代科学课程设计取向发展的回顾与考察,能提高人们对综合科学课程价值的认识,加强综合科学课程的研究,提高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的适应性,改革高师课程设置,对于我们当前更好地建设综合科学教育将有着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取向 近代 课程设计 我国近代科学课程设计取向的历史考察 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