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武禁有必要吗? 欧盟议会通过禁塑令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法国一份著名报纸《费加罗报》近日刊出一则消息,称欧盟或在2011年解除长达21年的对华武器禁运,甚至还会来得更快。《费加罗报》称,他们的消息来源是非常接近欧盟外交核心部门的一个机构,并指名道姓地说解禁的提议是由欧盟外长、英国人阿什顿女士在圣诞节前数天召开的欧盟首脑峰会上提出的。报道还称,之前持强硬立场的荷兰、英国及德国,近期对解禁态度纷纷转向温和。
  听起来解禁似乎已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不过,还是别高兴得太早。
  禁运了什么?
  欧盟对华禁运,起点是1989年,但那时还没有欧盟,只有欧共体,1993年《马约》生效后欧共体才“改制”为欧盟。所以谈欧盟军售禁令,还得从冷战时期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谈起。
  为了限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美国于1949年11月组建了“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有17个成员国,除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外,大部分就是现在的欧盟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等。新生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不会在美国主导的“巴统”禁运名单中被漏掉。
  “巴统”对华禁运一直维持到美中关系改善为止,到上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纷纷放宽向中国出口尖端武器限制,中美甚至达成了共同研发先进军用直升机的项目。
  在那段短暂的“蜜月”期间,中国从“友好的法国”购进了“海狸”-2B海军火控雷达、“海豚”-2直升机,甚至也购进了属于“致命级别”的“响尾蛇”舰空导弹及其发射器,中国也从意大利购进了A-SM飞机电子对抗系统,从英国购进了F-7M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等军备。这些军备的购进,大大提升了装备陈旧、落后西方至少数十年的中国军队常规战力。
  可惜,好景不长。1989年下半年,当时欧共体的决策机构欧洲部长理事会在马德里开会,宣布对中国采取包括中止高层接触、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内的5项措施,其中有关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共同体成员国中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并禁止与中国进行武器贸易。”这短短的20多个字,构成了今天所谓“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法源,也就是欧盟对华制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
  那些所谓中止高层接触的宣示,不到数月就被欧洲领袖顺路访问中国而打破,名存实亡,有意思的是,到了2008年,倒是中国屡屡以中止中欧峰会来“反制裁欧洲”。那些急于同中国扩大技术贸易领域的欧洲国家,则在“禁令法源”的解释上下功夫,英国得出的结论是禁令只禁止了“致命性武器”,法国则得出只禁武器并不禁高科技的结论,由此极力邀请中国参与欧洲全球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的“伽利略计划”。
  
  2005年的教训
  2003年美国发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形成了一道厚厚的“反美同盟”,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跃然现于眼前。欧盟领袖希拉克、施罗德等政治强人强化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希望中国作为世界的一极,在世界舞台上多发挥作用。中国趁势提出解除军售禁令,欧盟领导人在2004年12月清楚地表达了努力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政治意愿。
  国内媒体传出的消息就是欧洲肯定会在2005年6月份前就会解除已经实施了16年的禁运,称欧盟正在修订新的《武器出口行为准则》,一旦欧盟完成了该准则的修订工作就会宣布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禁令。与1989年相比,中欧贸易额已经翻了数倍,中欧也开始进行定期的高层对话。在中国外长李肇星2005年2月结束对欧盟访问之后,欧盟负责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接受了媒体专访,他认为欧中关系发展进一步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稳定,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将是欧盟与中国在更广范围加强合作和接触的又一积极举措。
  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开始大力发声,要求欧盟维持对华军售禁令,日本也掺和进来,以南海通航利益为由要求欧盟保持对华禁运。中国也完成了针对台湾问题的《反分裂法》立法工作。美国时任国务卿的赖斯提出了美国为何反对欧盟解除禁运的理由,称负有所谓保卫台湾义务的美国终有一天会受到装备有欧洲武器的中国军队的攻击。
  随着法国民众否决《欧盟宪法》,一直支持中国的希拉克在国内信誉一时受损,他作为欧盟领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而声称代表了欧洲人民意志的欧洲议会又偏偏通过了一项针对中国反分裂法的决议,使欧盟对华解禁进程一时陷入困难,一些国家动摇了,最后只剩下法国和马耳他支持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为了2005年达到解禁这一目标,中方对各国广下订单,多头下注,投入了很多,但解禁之路甚至比未明确提出之时还要变得更难走。解禁要取得所有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这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制度障碍,只要其中一个国家阻止,中方就得下更大的成本促使其改变主意,这样只会鼓励一些国家故意“犯难”,借机利益最大化。即便是暂时取得了一致同意,只要在表决前其中一个国家反悔,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中国很可能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2005年解禁不成功,也从侧面反映了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主权的实体结构的弱点,欧盟远不是一个能独立成为世界一极的“国家”,即使欧盟中的某些成员能成为“一极”,但欧盟这个集体组织而言,它并没有比自己的成员更显强大。欧盟屈服于美国等国的压力,就是一个例证。
  
  解不解,已经不重要
  2010年初,西班牙开始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明确提出重新考虑过时的对华武器禁运问题,这一消息无疑给不断 改善的中欧关系注入新的兴奋剂。时值欧洲陷入债务危机,欧元大幅贬值,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重创了欧洲经济。欧洲人越来越希望中国人来充当“救世主”的角色,用其巨额外储的一部分来拯救面临破产的国家。
  “解禁”与“解禁努力”是两个概念,“禁运”消失了,但“军控”还在,即便“解禁”后,也不意味着中方就会买到真正想要的武器装备,欧洲军备中最先进的技术,大部分依然不会轻易拿出来交易,即使美国的盟国也有时很难买到美国的好武器,正如日本一直想购入美国的“猛禽”F-22战斗机,美国却一直未点头一样。
  近期外媒集中报道中国自主研发先进军备的消息,汉和防务评论创办人平可夫指出,中国的确已经研发出了可以与美国第五代战机一比高下的隐形战机“歼-20”。外媒也注意到,中国海军潜艇或掌控了只有极少几个国家才掌握的AIP技术,而一直在海外议论的“航母杀手”远程巡航导弹“东风-21D”,据传也在开始部署,中国自己制造的航空母航也会很快驶入大洋。
  不论这些消息亦真亦假,中国通过20多年的潜心努力,已经具备了研发先进武器的一流实力,这恐是欧盟想不到的结局。总之,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解与不解,现在只是一个政治姿态,球其实已经在欧盟的脚下。
  (据《新民周刊》石渝/文)

相关热词搜索:有必要 欧盟 华武 欧盟对华武禁有必要吗? 欧盟禁梗 欧盟成员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