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3百度百科 [仁心妙手黄桂林]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也许正是对于先人哲思的研读,黄桂林真正达到了“不惑”的境界。博士、国际牙医学院院士、院长、教授等等之类让人羡慕的头衔,在黄桂林看来其实质都是一道道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他总是提醒自己:我有多大的学问和能力我自己最清楚,用不着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衬托。
  
  2009年11月20日,成都娇子国际会议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牙医师中的佼佼者齐聚于此,见证国际牙医师学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Dentists,简称“ICD”)中国区新院士的诞生。
  掌声中,一名中等个子的男人缓步走上讲台。他身披红黑博士袍,带着金丝边的眼镜,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儒雅中透着严谨。
  他,是黄桂林,生长在遵义、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授、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2009年国际牙医师学院中国区的新进院士。
  他凭借着一颗“仁心”行走医界,用一双“妙手”修复病患面部的损伤。“仁心”与“妙手”是相通的,黄桂林说,作为一名医生,你必须拥有一颗与患者相通的仁爱之心,才能漂亮圆满地完成手术的每一个环节。“我至今仍然记得我的老师在我给病人修补唇裂时候的嘱咐,他说,不急,耐心些,慢慢地把结打好,这样补好的唇裂就漂亮了。”
  作为国际三大牙科组织之一,国际牙医师学院由全球在口腔医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优良服务的最优秀的牙医精英院士组成。为保证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国际牙医师学院对其成员数量有严格限制和计划。
  当ICD主席Manfred Seidemann教授和ICD中国区主席周学东教授将金钥匙和证书颁发给黄桂林的那一刻,意味着“黄桂林”这个名字被列入世界上最好牙医师的名单。
  对于贵州口腔界来说,这亦是历史性的时刻――国际牙医师学院第一次将这个荣誉授予一名贵州人。
  与这位“世界上最好的牙医师”之一对话,你完全不用畏惧,他的和蔼与谦虚足以消解掉由他头上光环带来的距离感。
  44岁的黄桂林事业正处于上升期,而面对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全世界牙医师最高荣誉称号,他却显得很淡然:“当周学东主席宣布我为ICD中国区新增院士时,我心里没有特别激动,甚至有点内疚,其实我真的还需要努力才能够得到这一崇高的荣誉,这一荣誉应该属于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
  
  “一气之下”立誓学医
  
  从医二十多年来,黄桂林获得大小荣誉无数,在其专业领域不乏卓越的贡献:他开创了“头颈肿瘤选择性动脉持续化疗”,使得口腔癌症患者的术前诱导化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凭借着仁心妙手,他还对“颌下微创切口摘除颌下腺病变及良性肿瘤”手术进行了手术方式的创新,这使得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做颌下腺摘除手术时,再不用为脖子下面有个明显的刀疤而遗憾了;他一直在从事“唾液腺疾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在国内已处于先进的水平……
  而黄桂林自己最为得意的“成果”,是在他的主持下建立了一个好的科室,他带着这个团队在贵州省最早独立开展了“带血管蒂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手术”及“下颌骨骨折内固定微创手术”等。
  如今光环环绕的黄桂林,生长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人家庭:父母那时都是国家这台“大机器”上的小小“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汗如雨,上下班时推着自行车淹没在清一色的工作服中。而黄桂林自己也不像那些励志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是天赋异禀的“神童”。黄桂林的爷爷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晚一点退休,好让孙子进厂顶替自己的岗位。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黄桂林的视力急剧下降,爷爷于是带着他到遵义的一家医院求医。看病的人很多,黄桂林和爷爷在诊室门口排队等候。这时候,一个护士走过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对着爷爷狂吼一通。
  “我爷爷,一个60多岁的老人,居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护士低声下气地赔不是。我当时又气愤又难受。”黄桂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那一刻起,我就立誓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并且是一名仁爱的好医生,让我的病人能够安心、踏实地来看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年少时代暗自许下的誓言或许真的有改变人命运的力量。从那之后,黄桂林就与“医生”这个职业结下缘分。这个时候,时代的变迁之于生命个体的意义也再次显现。初三那年,国家取消了“顶替”政策,爷爷的愿望就此落空,黄桂林最终没有能够走进工厂,重复父辈的生活轨迹。而此时,另一扇大门向黄桂林敞开――已经恢复高考,选择考入医学院学医,对于黄桂林来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医者仁心
  
  年少时一段就医的经历促使黄桂林下决心走上从医之路。然而撇开目睹爷爷被凶恶护士训斥一幕而生出的“赌气”之情,这股力量里面蕴含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良少年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最本质、但是在当时却最缺失的东西的笃定,那就是一颗仁爱之心。
  从医路上,这颗“仁爱之心”时刻与黄桂林相伴。来找黄桂林求医的,不论是山村的老农,还是城市的“有产者”,他都会谦逊地递上自己的名片,并嘱咐:如果有问题,随时打我电话,多晚都可以。在黄桂林看来,穿上病患服,他们的身份就只有一个――他要为之尽责的病人。
  他对病患的关心可以说无微不至,在抢救急诊病人的时候还不忘嘱咐工作人员为患者家属买午饭、好好安慰家属;总是尽量为经济困难的病人减免治疗的费用;有时候担心学生的操作不到位,连换药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他都会挽起袖子亲自上阵。
  多年后,身为人师和管理者的黄桂林也同样以“仁爱”两个字来教导学生和工作人员。他对自己的“门生”立下规矩:“如果你们是为了挣钱来跟我学医,那你们趁早改行!”他时常教导自己的学生:“如果你跟我学习3年,得到的就是会在实验室搞科研以及学会做几台手术,而没有学到怎样关爱病人,那你就是失败的学生。我希望你们每个人毕业的时候,不但从我这里学到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学会关爱病人,用一颗充满爱的心走向工作岗位。”
  他查房时经常带着学生和医护人员一起:“我教导他们一定要与病患多做沟通,除了病情还要多了解病人家庭的基本情况,这样这些年轻的医生才能了解大多数来看病的病人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对病人的关爱也自然会多几分。”
  医护人员和病患发生摩擦,若被黄桂林知道,结果一定是医护人员被“骂得很惨”。黄桂林的研究生乔新瑾至今还记得刚到医院科室实习那会儿,她一接电话就是一句生硬的“喂!找谁?”“黄老师发现后,把我好一顿批评,说我这样子对待病人的电话一点礼貌也没有,病人来求医,本来就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你再这样一句冷冰冰的‘喂’丢过去,人家更难受了。”
  黄桂林的言传身教自然影响了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学生。曾经有患者说:“与许多医院相比,你们这里简直就是病人的天堂,医护人员太关心我了。”“看到我们的医生能够亲自喂病人吃药,我还是很欣慰的。”黄桂林说。
  再让黄桂林谈谈对病患的关心,他答:“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在我们这里,关心病人是常态。”
  
  学问做到最深处
  就是一个字――“爱”
  
  黄桂林的“仁心”也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备受煎熬,每当看到有患者因为无法支付医药费而中断治疗,黄桂林就会难过至极。看着生命一点点消逝,作为医生却帮不了他们,那种无力感一度让黄桂林想要找个“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
  然而也不能因此就放弃了希望,就像有句话所说:这个国家太大,故事太多,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
  过了“不惑之年”的黄桂林喜欢上了先秦诸子的书籍,读到《大学》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他鼓励自己尽可能去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想做好事就要先做好人;看到蘧伯玉所说“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他方领悟,人这一辈子都会犯错误,所以一辈子都要改正自己的这些不足;而读到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将其与自己的行政身份相结合,他又悟出似乎应该在用智慧管理的同时再加上一点坦诚和纯真……
  而最让黄桂林受益的还是偶尔之中听到的净空法师的言谈:学问做到最深处就是一个字――“爱”。而这个“爱”,便是他一直不能得其要领的,所谓“吾道一以贯之”的“道”:自己一辈子需要培养的不就是一个“爱”字吗?对待自己的家人、同事、病人、学生、工作、陌生人不都是一个“爱”字吗?
  也许正是这份对于先人哲思的研读,让黄桂林真正达到了“不惑”的境界。博士、国际牙医学院院士、院长、教授等等之类让人羡慕的头衔,在黄桂林看来其实质都是一道道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他总是提醒自己:我有多大的学问和能力我自己最清楚,用不着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衬托。
  黄桂林办公室窗外的那颗樟树在6月的天气里已经枝繁叶茂,它拥有对大自然的爱。在接下来的季节里,它已经做好准备张开树冠,热烈地拥抱阳光和暴风雨。

相关热词搜索:仁心 妙手 黄桂林 仁心妙手黄桂林 仁心妙手 精勤济世 仁心圣手免费阅读全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