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_湄潭: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湄潭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地下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然而,湄潭充分利用土地肥沃,生态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条件,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之路。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报告,表明我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省委石宗源书记多次强调,青山绿水是贵州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是我省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省长林树森同样指出,我省只有不断巩固和增强生态优势,努力赶上生态文明建设这班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湄潭县立足自身实际,在发展中始终坚持“抓三基(基础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兴产业;抓城建,促旅游”的方针,相继出台了加快公路、教育、畜牧业、茶叶、村级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一系列重大决定,通过抓基础教育,提高民众综合素质,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通过抓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发展的硬件基础。紧紧围绕"稳定烤烟产业,突破茶叶、畜牧产业,做大做强茅贡米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抓住重点,调整布局,围绕生态,做大产业,致富百姓,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和构建和谐湄潭而不断的探索着、实践着。
  
  生态是立县之本
  
  当前,用透支环境资源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出现了不少“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怪事。实践证明,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靠高污染、高能耗工业拉动经济付出的环境代价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许多发达地方已转向治理环境。与之相比,湄潭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而成为后发优势,发展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步发达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必须守住这方“净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才是湄潭的立县之本。明晰了这样的思路,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山水田园城市、中国西部茶乡”,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政策,并配套严管重罚等行政手段,思想接力、行动接力,一届接着一届干,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52.6%,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同时,关、停了小煤窑,取缔了污染企业,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治理了河流污染,还老百姓以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以上,创造了舒适的宜居环境,孕育了强劲的后发优势。
  
  特色是兴县之基
  
  湄潭位于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是贵州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素有“中国西部茶乡”之称。发展茶产业,在湄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第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全县海拔在800-1000米,属山地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绿茶栽种最适宜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大量土壤中富含锌硒,更是为发展优质绿茶提供了先决条件。第二、有雄厚的科研和人才优势。贵州省唯一的茶叶科学研究所设在湄潭;贵州省国营茶场在湄潭,中国近代茶叶界有名的“三大茶人”中,就有刘淦芝和李联标曾先后任过贵州省湄潭国营茶场场长。这些无疑为湄潭茶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种植和生产技术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第三、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品牌优势。湄潭具有悠久的种茶习惯,随着产业基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比较效益的日益显现,茶产业给老百姓带来的经济实惠越来越明显,农民的种茶积极性空前高涨,茶园面积从2001年不足3万亩稳步发展到如今的16.5万亩。加之湄潭生产的绿茶氨基酸含量在3-5%、水沁出物含量在45%以上,而且经久耐泡、观赏性强、清香馥郁、回味悠长,以“湄潭翠芽”为主打产品的名优茶先后16次获得国家级名茶评比金奖。第四、符合生态立县和增收致富的要求。茶树是绿色植物,扩大茶叶种植,能使我县的生态、人文、经济资源达到最佳结合,旅游资源更加丰富,人文底蕴更加深厚,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茶叶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从近两年的单价和产量来衡量,每亩投产茶园仅茶青销售的纯收入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同时一亩茶园就可以解决一个劳动力的就业。这些都为湄潭茶产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壮大筑牢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一体的茶叶,就是湄潭最大的特色,可谓“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做大茶叶特色产业是湄潭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1987年胡锦涛书记在湄潭考察时指出:“湄潭县发展商品经济有一定基础,‘烤烟加油菜,人均一百块’。在那里,茶叶生产的发展不够理想,还有可种茶的大片荒山没有种上茶,或者虽种了茶,但生产水平不高。”胡锦涛同志的鞭策与鼓励,为湄潭茶叶特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湄潭县委、政府紧紧扭住茶产业不放松,采取非均衡推进,重点突破,稳扎稳打,实现了从产茶大县向茶产业强县的迈进。一是做大基地规模。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解放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退出一个产业”的思路,成功实施退耕还茶3万余亩。同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和农户新辟茶园10.5万亩;二是基础设施先行。按照“路兴产业、产业兴路”的思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刺激产业形成。建成了8个茶青专业交易市场,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新修和硬化茶区产业公路500余公里,连接了基地、市场和干线公路,茶农采摘的鲜青都能在半个小时内进入市场交易。三是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是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始终坚持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观念,制定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支持老企业技改升级,鼓励新建涉茶加工厂,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全县已有初具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4家,目前还有3家企业正在申报市级龙头,4家企业正在申报县级龙头,23家茶叶企业全部通过QS认证。农民-基地-合作社-企业-市场的链接,使湄潭茶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2007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5285吨,产值突破2亿元,实现综合产值4亿余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就增收150元以上,“绿了千千岭,致富万万家”、“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优势日益显现。
  
  产业是强县之路
  
  就湄潭县域经济的实际而言,还是以农业、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因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县情,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国内外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强县富民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近年来的倾力打造和精心培育,湄潭农业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现有茶园面积16.5万亩,是贵州茶叶第一县;有优质烤烟基地8万亩,年产优质烟叶17万担,是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基地县;有优质稻米基地15万亩,生产的“茅贡”牌优质大米连续五年获全国优质大米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年出栏生猪40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是全国优质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县;还有优质油菜基地20万亩和10万亩优质辣椒基地,全县形成了“茶、烟、米、畜、油、椒”等优质农产品支柱产业。
  县域工业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湄潭这个农业县的实际出发,只有紧紧围绕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工业、发展工业促产业,才能延长产业链条,才能大大提高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度。农业产业化的兴起不仅为湄潭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储备了人才和技术条件,而且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县在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紧紧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以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率先建成了全省第一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截止目前,入园企业共24家,仅茶叶一块,今年就陆续有栗香茶业公司年产茶叶800吨的名茶和大宗茶生产线,兰馨茶业公司年产茶叶950吨的名茶和大宗茶生产线,陆圣康源公司年产300吨的茶多酚生产线,南方嘉木公司年加工2万吨茶籽的茶籽油生产线在园区建成投产,投资3000万元的和泰茶业公司在工业园区分别建一条眉茶和名茶加工线。在茶区,投资1000万元的遵义老村长集团“湄潭茶叶加工及茶生态旅游项目”即将竣工,茗茶公司投资600万元的茶叶加工项目在金花村已投入使用,投资1200万元的胜兴茶业公司已完成征地,这些项目的实施,使粗老茶叶、茶籽、茶渣、茶粕通过综合利用,制成有机肥料,形成了一个茶叶的循环经济圈,实现了湄潭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上年复烤60万担烟叶的申义烟叶复烤公司、年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的茅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00吨名优白酒的万众酒业公司、分别年产2800吨和1600吨的天利达植物油厂和永隆植物油厂、年产2000吨中药饮片的贵州仙龙药业、年产优质泡椒2000吨的茯莹泡椒厂和年产4200吨的建强泡椒厂、年产3000吨的银盘山肉联厂等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逐步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作者系湄潭县委书记)

相关热词搜索:湄潭 咬定 青山绿水 湄潭: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古诗咬定青山不放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