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烟叶青枯病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细菌性病害。近几年来由于气候、耕作制度等原因,在重庆市局部烟区大面积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质量大幅度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症状、农艺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烟草青枯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庆;青枯病;气候条件;防治
  烟草青枯病又称烟瘟,是一种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病菌性病害,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其最显著的症状是枯萎,一旦发病即可造成全株死亡,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是烟草上一大毁灭性病害[1]。特别在苗期,此病致幼苗成片枯死,造成大量缺苗。该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和一些温暖的地区。在中国,此病在河南、山东、江苏、云南、广西、河北、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普遍发生。
  近年来,由于该病害在重庆各烟区屡有发生,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许多烟田发病率达50%以上,不少烟田几乎全部发病,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率达80-90%,特别严重的绝产绝收,对烟叶生产造成极大危害,高度重视该病的综合防治在烤烟生产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
  一、重庆市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气候条件
  烟草青枯病是高温高湿型病害,凡低温高湿或高温干旱都不能使病害发生和流行。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当日均温稳定在22℃以上时,烟株根系层的土壤达充分湿润后(一次性连续降水量达到约5mm时即可达充分湿润,灌溉亦具有同样效应),病菌即可侵入为害[2]。但此时病害能否发生,取决于降雨或灌溉,降雨早,始病期早,反之则迟。病害流行需要更高的温度(30℃以上)和更高的湿度(90%以上的相对湿度),发病最适宜温度为30-35℃。在病害发生后,温度上升为左右病害流行速度和为害程度的主导因子。暴风雨或久旱后遇暴风雨或时雨时晴的闷热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往往易造成该病的大发生[3]。重庆地区在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河谷的地形特点犹如锅底,四周山地环抱,地面热困难,使气温不断升高,而且水田网密布,水汽多,湿度大,夏季高温高湿气候较多。这种气候给青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重庆青枯病区的烟田土 壤粘重且团粒结构差,加之不揭膜,中后期膜下温度高,足以伤害大量根系,一旦早期感染青枯菌,在雨后高温的蒸腾作用下,中后期病情上升很快,防不胜防。
  二、防治
  1.农艺防治
  (1)不断轮换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要因地制宜,并合理轮换,避免常年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可选用K326等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4]。
  (2)合理轮作
  土壤是烟草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也是病菌越冬的主要寄主。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特别是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进行水旱轮作,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是防治烟草青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5],国内外对此有着一致的意见。旱地烟的轮作间隔年限至少要3年以上,轮作作物最好选用禾本科作物[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稻一稻一烟”的轮作制度,禁止种植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作物。然而,青枯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能存活8年以上,重庆又是山区,人多地少,存在严重的粮-烟争地现象,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合理轮作控制此病的效果甚微,并且这一措施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青枯病进行控制而无法彻底消除。
  (3)合理选地和施肥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择砂壤土且排灌方便的田块。地势较低湿度大的田块要起高垄,以利于排水。完善排灌设施,做到排灌分家,防止串灌浸灌,可减少病菌传播机会。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烟株抗病性。
  2.化学防治
  对于青枯病的防治,目前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药剂,应及早用药剂进行保护。商胜华等[7]研究了大蒜提取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浓度大于1.5%的大蒜提取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半径与5000倍72%农用链霉素相当,说明高浓度的大蒜提取液对青枯病的防治有效。不过,虽然大蒜提取液用于防治青枯病有效且不污染环境,但从其生产成本过高,其费用远远高于农药防治,所以并不能被用于大面积防治病害。胡述泉[8]在青枯病田间发病初期,每间隔7d施用一次农用链霉素泡腾片,共施用两次,发现农用链霉素泡腾片防治烟草青枯病有一定的效果,其与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病效果相当,在改变农药剂型或施用方法的情况下,农用链霉素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对该病害不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或控制病情。刘雅婷等发现利用药剂防治可以延迟青枯病的发病时间,其中90%乙霜青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6%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和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孔凡玉等[9]发现,20%青枯灵可湿性药剂好于农用链霉素,投入产出也较为明显,青枯灵为有机硫杀菌剂,以发病前应用效果最好,因此各地可结合本地青枯病发生实际情况,在烟草团棵后施用1次,在青枯病零星发病用1次,以后连续应用2-3次,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3.生物防治
  化学药剂作为一种传统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给农业生产挽回了巨大损失,在病害发生期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青枯病,有时可以迅速控制病害的流行[10,11]。但农药的施用易产生农药残留而降低烟叶的安全性,长期施用化学药剂也会增强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抗药性,并使土壤的微生态系统更加失调[12]。因此当前,生物防治成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中兴大学孙守恭、黄振文教授发明的S-H土壤添加剂能有效控制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并取得一定成效[13,14]。2004-2006年李霞在四川用一种土壤添加剂对烟草青枯病进行了小区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当土壤添加剂剂量分别为75 g和100g/株时,防治效果分别达59.6%和78.9%,显著优于同时参试的农药。添加剂的防病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体而实现的,施用添加剂的土壤比对照土壤中的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增加10-103倍[15]。王静等[16]通过温室防效结合促生作用试验,发现拮抗细菌AR01,AR02,AR03菌株对烟草青枯病有较好的防效,且能不同程度的促进烟株生长,其中AR03菌株的防效和促生作用最好。生防菌的防效机制在于,接种后,能迅速占领有利生态位点并适应根围微生态环境,有效利用根系营养和根分泌物,得到大量繁殖进而发挥其有益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市 烟叶 病防治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