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芯片卡迁移:驱动力、壁垒与机遇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银行卡EMV迁移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外实施EMV迁移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EMV迁移的主要驱动力,就智能卡的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EMV迁移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带来的应对策略及机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银行卡;芯片卡;EMV迁移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4-0114-03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银行卡EMV迁移的基本状况及驱动力
EMV是Europay(现并入MasterCard组织)、MasterCard、VISA国际信用组织联合制定的银行芯片卡统一的全球支付规范。相对于传统的磁条卡,EMV芯片卡带有一颗微晶芯片,这使得卡片拥有更大的存储空间,从而带来的是信用卡的安全性和多应用性质的飞跃。
(一)我国EMV迁移的背景
1、技术应用背景
EMV标准是从磁条卡向智能芯片卡转移的技术标准。与银行磁条卡相比,智能芯片卡有安全性高,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对网络依赖性小和适合“一卡多用”等特点。
2、外部环境背景
鉴于全球每年银行磁条卡欺诈损失逐年呈上升的趋势,国际信用组织共同发起并制定了EMV标准。为促进EMV迁移,两大国际信用组织在全球实施了一系列激励和惩罚措施,并启动了“风险转移”策略:从2006年开始,所有VISA和MasterCard品牌的芯片卡都必须符合EMV标准,一旦发生伪卡损失,将由未进行EMV迁移的一方承担损失。
(二)我国EMV迁移的发展状况
面对银行卡技术升级的趋势,尤其是考虑到银行卡芯片化的发展,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新的银行IC卡标准(《PBOC2,0》),这个标准的颁布,为国内银行卡EMV迁移提供了技术上和应用上的规范。2005年4月,银行卡检测中心通过国际银行卡组织授权认证,成为EMV国际检测实验室,面向全球范围提供终端检测服务。参照《PBOC2,0》标准,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EMV迁移项目投产,拉开了我国EMV迁移的序幕。
2005年12月16日,工行在国内首家发行EMV标准的芯片卡,在国内第一家实现了国际标准的信用卡芯片技术。2008年发行的牡丹VISA白金卡、1872牡丹(高尔夫)联名卡等万事达和威士品牌的卡片都采用了EMV标准。
通过制定和颁布相关的银行卡规范标准,确保了我国银行卡芯片化实现联网通用和安全,使其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并对智能IC卡的资源整合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三)我国EMV迁移的驱动力
与较为成熟的欧洲国家相比,我国EMV迁移工作刚刚起步,结合自身特点,实施EMV迁移的主要驱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实施EMV迁移,是防范欺诈损失的一种有效措施;是持卡人用卡安全的保证;是发展多功能服务的最佳方式。
二、智能卡的发展方向
(一)从磁条卡到芯片卡
上世纪70年代,磁条卡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开始使用,后来逐渐被芯片卡所取代。芯片卡由于具有加密解密功能、独立运算能力、数据存储功能,不易被复制等特点,同时在交易和数据传输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因此芯片卡越来越受到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青睐。
(二)从单一功能到多重功能
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发行的芯片卡,由原来最初的单功能逐渐向多功能方向拓展。例如,具有金融功能的银行芯片卡融入了交通应用、社会保障等行业功能;北京公共交通“一卡通”等又融入了小额支付的金融功能。由此可见,芯片卡中各行业的相互融合是未来芯片卡发展的趋势。
(三)各行业的逐渐渗透
从银行业、电信业发行芯片卡,到石油开采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行业的争相加入,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公司等开始向芯片卡行业渗透,芯片卡呈现出快速、广泛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多个行业芯片卡的独立发行,引起了芯片卡发行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三、智能卡发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壁垒的存在,阻碍了芯片卡的普及
随着银行业、电信业、石油业等各个行业在不同标准、不同规范下发行芯片卡,造成芯片卡不能跨行业、跨地区使用,给持卡人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大大限制了芯片卡的应用。银行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工具,其生命力在于广泛的接受性。如果各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行业之间以及其他行业之间缺乏合作,不能为持卡人提供便利的服务,那么就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样就会阻碍卡片的应用。
(二)资源浪费问题越发严重
由于各行业自行发行芯片卡,必然存在芯片卡的制作、网络的建设、应用程序的开发、清算系统的维护等诸多问题,同时还要实施设备购买、人员培训等工作。每个行业的重复建设,都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在现行建设集约型社会的宗旨下。整合社会资源,对芯片卡的发行进行资源共享将是大势所趋。
(三)资金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非金融行业发行的芯片卡对于资金运作、清算体系等的管理,尚在相关法律监管体系之外。芯片卡中预存的资金,卡片的押金所产生的巨额利息被芯片卡发行企业获得,同时非金融企业没有专门的风险机构对聚集的大量民间资本的金融风险进行专业化的管理。非金融企业的芯片卡资金支付、资金划转等没有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和反洗钱管理系统等,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四、应对策略
(一)中国人民银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简称PBOC2.0标准,确定了我国银行卡EMV迁移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内定义了卡片规范、终端规范、安全规范、非接触式规范等。国内银行卡在进行EMV迁移后,符合PBOC2.0标准的卡片和终端可以在各银行间通用,消除了因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银行间壁垒。正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和实施,使银行芯片卡在起步时就优先于其他行业的芯片卡发行,并且由于银行卡对于资金安全性,交易实时性和数据准确性具有高标准的要求,使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PBOC2.0标准必然是一个高水平的标准,具有其他行业在芯片卡上制定的标准所难以达到的高度。因此为了促进各行业的芯片卡能够相互融合,在同一个基础标准下可以进行通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PBOC2.0标准作为基础标准是可行的选择。
(二)完善芯片卡各项规范的制定
在修订和完善银行IC卡标准时,要为各行业可能加入银行IC卡标准预留规范空间,利用标准化规范,积极树立银行Ic卡规范在整个IC卡行业的主导地位。允许在卡片中同时加载各行业的具体应用,在不同行业使用不同的应用。比如在一张芯片卡中加载金融应用、交通管理应用、公共事业缴费应用等等,但在使用不同应用时,卡片遵循相同的规则,比如可在应用选择、交易处理、持卡人验证、卡片行为分析、卡片脚本处理、密钥数据运算等方面制定统一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