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聚的传统产业发展战略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在阐述产业集聚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养禽业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其特征,其后分析了养禽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最后对产业集聚带来的功能优势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养禽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它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养禽业 产业集聚 功能优势
学术界对于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滞后于实践,尤其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研究内容广泛,但缺乏系统性,关于产业集聚现象界定、产业集聚动因、产业集聚效应理论以及产业集聚规模等方面的问题有待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缺少对具体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传统、落后,但又急需改变其组织模式的传统产业,在国内还几乎是空白。
所谓产业集聚,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又称产业集群,含义大体相同。集聚型产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技术扩散性较强;企业的规模经济性不强,对固定资产的多少要求不高;企业的原材料来源丰富;该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强大;该产品不易形成垄断。
养禽产业集聚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从养禽业特征分析可知,养禽业无论是饲料生产、禽饲养,还是兽药、疫苗加工,技术难度系数都不高,只要用心学习、模仿,其中的技术都是可以掌握的,因此具有技术扩散性强的特点;养禽业中的各类企业对经济规模的要求都不高,可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开设不同规模的企业,至于固定资产的多少也没有具体的要求,资金少的办小企业,资金多的办中型或大型企业;在养禽业发展中,养禽的数量和规模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养禽数量多了、效益提高了,就可以拉动饲料企业的大规模发展,至少说饲料原材料目前来说问题还不很大,还是比较充裕的;丰富的禽产品不仅为食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还促使食品加工业不得不提高加工、深加工能力;禽产品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具有丰富、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养禽业中的饲料加工业、禽饲养业、禽食品加工业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易形成产业垄断的特点。由此可见,养禽业是完全符合集聚型产业特征的,也就是说养禽业的发展适宜走且必须走集聚化的道路。
尽管养禽产业符合产业集聚的特点,但本文认为养禽产业集聚应有其独特的内涵,除了一般产业集聚的定义外,在此需要强调的集聚与集群不完全相同,集聚侧重于同类企业的有机集合,而集群则是指相关企业的有机集合,强调产业链条的组合,集聚是集群的基础,集群是集聚的发展形式,养禽产业集聚形式从低到高可分为:集聚—集群—集团。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集聚、集群、集团都属于养禽产业集聚的内涵范畴,只是外延不同而已。本文之所以这样定义,一方面可以全面理解养禽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特征
我国养禽产业属于传统落后的产业,其组织形式单一、分散、多样化,缺少合理的规划、统一的布局,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相当落后,甚至不少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技术上,这就使得养禽产业集聚除具备一般产业集聚的特点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养禽产业发展依赖有机的、活的肌体,集聚要求比其他行业高得多。活“禽”是整个养禽业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养禽业兴衰的关键。有生命能力的产品,对主客观条件的要求高,它不仅受政治、经济、人口、自然、技术、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影响,而且要受产品本身生长、发育、营养成分、以及卫生防疫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养禽业对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管理的好坏,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养禽业的成败,而且影响到其他行业,甚至人类的生存,“禽流感”的蔓延充分证明了这点。也使中国政府、学者及养禽企业家不得不潜心思考养禽业的发展出路,依靠传统落后的散养模式能否提高养禽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能否解决养禽业中存在的风险等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换句话说,养禽业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养禽业自身的特点,都必须适合“禽”体有其生命的特征,这是其他行业集聚所没有的。
2.养禽产业空间集聚有一定的限制。养禽产业集聚在空间位置上与其它企业有很大的差异:要求适当远离城市或人口稠密的地区,其原因:一是养禽业属于污染较大的行业,尤其是在集聚初期,生产条件、资金、技术等都相对较差,势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二是养禽业属于传统的农村行业,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养禽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以农村为基础,与农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一点已被很多集聚发展成功的实例所证明。随着集聚程度的发展,养禽企业的规模、实力、技术等不断扩大,污染问题会得到解决,但本文仍认为:养禽业发展最好坚持“农村供给城市”的方针,这不仅是养禽产业的出身所决定的,更重要是符合我国的发展策略及新农村建设需要。
3.养禽产业集聚与其他行业集聚的发展速度不同。本文认为其他行业集聚可以跨越集聚的初级形式,直接进入高级形式集群或集团化,但养禽业集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从发展养殖企业集聚入手,当饲养数量、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考虑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集群,否则就不可能带动产业链中其他产业的集聚发展。随着养禽产业的集群发展,形成某个或者某几个企业为核心,另外一些企业为次核心、其余企业为辅助的层层企业圈时,养禽产业集聚就达到了它的最高形式—集团化,这也许就是养禽业发展的经济规律,是我国养禽业的特色。
4.养禽产业集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养禽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不仅产业基础相当落后,而且风险较大,利润微薄,可以说被认为是“农民”产业,这就决定养禽业集聚发展必须由政府的积极引导,适当时必须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一个地区来说养禽产业集聚的地理位置、集聚程度如何,必须由政府合理规划,制定当地的养禽产业发展战略;在资金、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保障方面,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管理、技术方面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其管理水平,为养禽业的集聚发展培养多种人才;在信息、服务方面,政府应利用行政管理职能,为养禽产业搭建平台、提供公共服务。
总之,养禽业集聚发展在弄清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弄清养禽业集聚与其它产业集聚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养禽业集聚的实质问题,为本文的正确定位打下基础。
养禽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分析
马歇尔曾从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做出解释。第一,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共享的市场;第三,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后人在研究产业集聚理论的起源时,把马歇尔的三要素学说视为经典的论述。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聚集现象做出解释后,经济学家展开了对产业集聚现象形成机理的研究。综合相关研究,促使养禽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企业追求低成本的自发需要是养禽产业集聚形成的首要因素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