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文章基于当前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进行经济效益内审的意义,经济效益内审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如何确定经济效益内审的主体、确定评价指标、建立评估体制等,并指出了经济效益内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探讨如何开展经济效益内审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内审的价值。
  关键词:经济效益;内部审计;公立医院;经营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革新,公立医院若想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竞争环境下取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既要有优质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怎样优化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令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实现结合,得到公立医院效益的最佳化,开展经济效益内审是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数据失真
  当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资金管理中依旧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资金成本也没有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列账,账表中信息无法真实体现公立医院的运营情况,再加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数字化水平较低,这些均极大限制着经济效益审计的进行。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
  公立医院财务工作中的各种法规、机制尽管已基本符合日常管理要求,但其有些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旧不够科学、合理,职责的分类和奖罚标准也不清楚,极大影响到最后的落实效果[2]。另外,制度的编制也会兼顾到公立医院的每个环节、各科室的实际情况,执行时缺少相关激励及约束制度,导致整个制度执行过程不完善。
  (三)资金核算控制制度缺失
  当前,很多公立医院尽管实施了资金管理及核算,但因为没有详细的政策及有效的方法提供指导,其资金核算依旧停留于收益减支付求结余来发绩效的阶段,对资金管理及核算的根本目的不明确,进而造成各种资源的使用率较低。
  (四)缺少效益评估指标
  尽管有些公立医院制定了各种相关效益指标来评价内部运营管理,如管理成本率、资本负债率、流动比率、人均医疗成本等评估指标,但依旧不够完善,与标准化及系统化流程相差很远,且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出相应的作用,造成效益评估指标不科学。
  (五)内审制度较弱
  很多公立医院对监督工作的关注度依旧不足,加之监督体制不健全,各项内容缺少科学性,丧失了其原有的审计功能,无法准确有效的评估公立医院内财务数据及各级管理中心的绩效,最后极大影响到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益。
  二、经济效益内审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发展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新医改制度的实行,需要公立医院在发挥公益性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成本控制,增加资本的投资收益,并维持公立医院的资金保值增值。为此,公立医院一定要处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唯有自身获得稳定的发展,方可营造更大的社会价值[1]。当前,医疗行业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激励,公立医院在员工成本、管理成本、医用耗材成本等逐渐上涨的背景下,自身的发展也遇到了较大的挑战。而充分采取经济效益内审手段,可以提升公立医院的投资决策水平,进而增加投资收益。
  (二)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效果
  在医疗卫生行业迅速发展的现今,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立医院经济收益的大小。通过经济效益内审,可以帮助公立医院找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公立医院管理人员有效整合公立医院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使资源动力转变成能力,进而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效果及水平,优化运营管理结构,令公立医院向着更为优质、高效、绿色的趋势发展,实现公立医院内部的最佳管理。
  (三)符合公立医院内审的新标准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化,对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标准及目标,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人、管理事”的状态。现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更加重视对经济效益的控制,这个新要求及目标,就促使公立医院内审工作不得再局限在日常采购审计、收支审计、财务收付审计以及对违章现象的审计层面,其范围及内涵逐渐加大、深入,进行经济效益内审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经济效益内审的运用
  (一)确定公立医院经营效益内审内容
  公立医院经营效益内审的内容由以往单调的财务收支朝运营管理多方位延展,深入生产运营的第一线,全面掌握公立医院运营的实际状况、内控制度的制定完善及执行情况。
  首先,管理体系的经济利益内审。①运营组织内审。审核评估公立医院内部各部门的设立及管理制度是否科学、职员的职责是否明确、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并初步提出优化运营组织管理的意见。②运营预算内审。主要审核预算编制是否科学与可行、预算落实状况、项目结算审查与新建项目完工结算状况等。③经济决策内审。评估公立医院的运营目标是否清楚、科学,运营目标是否执行。同时将各种方案进行对比、筛选和评估,选择最佳方案[3]。④内控制度审计。开展审计工作,促使公立医院进一步优化并贯彻落实内控制度,改进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增加经济利润。⑤经济数据审计。公立医院内经济数据是公立医院有效管理及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據,若存在虚假现象,就会极大影响到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及投资决策。
  其次,公立医院运营项目的经济效益内审。①固定资产和资产利用效益内审。固定资产的效益内审主要审查业务,审查其是否严格遵循流程、论证是否全面、可行性探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制定健全的决策责任机制。经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的比较研究,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收益进行客观评估。资产利用的效益内审,主要涉及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审查这些资产的利用及控制是否出现“重购置、轻经营”的现象。②物资采购的比价审查。对公立医院采购部门提出的采购方案与采购价格展开审计监督检测;对物资采购内控制度、招投标机制落实与合同的签订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审计单位还应当参与公立医院大型项目合同的论证、落实、验收等环节。[4]③投资风险内审。对大型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审,应从立项、规划、施工至竣工决算展开全过程监督,内审时要审核项目的可操作性探究报告,检查其研究是否准确、合适、科学,论证是否全面,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检查施工方案进度、项目资料与项目成本的情况,完工投用后应对项目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由此减小投资风险。④基建工程审计。基建工程支出影响着经济运营的高效性,要加强全跟踪审计,争取做到更为科学的分配公立医院内基建费用,尽量用最少的成本,做最多的事,而且在符合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经济效益。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 经济效益 审计 经营管理 医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