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营管理
发布时间:2019-08-1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治理理念已开始渗透到国家的社会政治观念中。在多元的治理结构中,非营利性组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已成为非营利性组织中极具代表意义的一类。
关键词 公立医疗机构 管理
一、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含义、特征和类型
(一)含义
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卫生机构。实际运营中,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发展、改善医疗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
(二)特征
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特征可以从与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对比中得出,同时也在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义中得以体现。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行的目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
第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了扩大医疗规模,也可以适当盈利,但这种盈利只能用于自身发展,不能分红。
第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终止业务活动后,其剩余资产只能由社会管理部门或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处置。
第四,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医疗机构按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基准价并在其浮动幅度范围内确定本单位的实际医疗服务价格。
(三)类型
我国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一般分两类:
第一,政府举办。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我国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将逐渐转变为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其部分项目将享受政府补贴。
第二,社会捐资、筹资兴办。比如,由非营利性组织、慈善机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捐资兴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乡村诊所等。
二、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过程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历史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16~17世纪,现代医疗机构还没有出现时,就有私人医生团体为贫困的人们提供公益医疗服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志愿团体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末,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时至今日,一些西方国家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已经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
国外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情况:
美国和德国是比较典型的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院共存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营利性医院蓬勃发展,经过20世纪70年代公共部门改革和第三方管理模式的兴起,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更是成为与公立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院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而在英国、北欧等国家,政府包办全部公立医院,抑制了社会资本兴办医院的趋势,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发展相对滞后。
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医疗机构按发起人的属性可以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公立医疗机构一般是各级政府或军队出资兴办,私立医疗机构一般是自然人、法人、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出资兴办。私立医疗机构按照设立目标和运行规则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考察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治理,主要着眼于6个方面: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医院和政府的关系,内部治理结构,志愿公益性,公开透明度和竞争性。
(一)美国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居于主导地位。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和社会医疗保险为辅的国家。调查显示,美国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占社区医院的59.49%,占注册医院的51.03%。
美国非营利性医院的治理特点:
第一,关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1954年的美国国家税务章程规定,非营利性组织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关于与政府的关系。非营利性医院不隶属于州、市各级政府,其组建者是个人、社区或者社会团体,没有政府背景和附属关系。
第三,关于内部治理结构。非营利性医院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治构架和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医务人员,还有后勤、财务和专业配套的服务等部门,另外还有协商委员会。这些部门在决策、执行、监督和辅助等方面分工配合、相互制衡。
第四,关于志愿公益性。非营利性医院的资金渠道主要包括社区内市民和社会团体的自愿捐赠。非营利性医院承担了给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员提供医疗救助的公益职责。
第五,关于公开透明度。非营利性医院除了接受政府税务部门、社会团体和医疗保险系统的监管,还接受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居民团体的监督。
第六,关于竞争性。从争取患者资源来看,参加美国两大社会保险计划的人群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选择到任何一家资质合格的非营利性医院接受服务。非营利性医院与营利性医院还要争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患者,因此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二)德国
公立医院进行“两权分离”改革。德国的医院分为三类: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院。1990年,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院病床数各自所占比例分别为62.8%,33.5%和3.7%;到2002年,这一比例变为53.9%,37.7%和8.3%。公立医院的病床数逐渐减少,而私立医院(包括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病床数的比重随之增多。
德国非营利性医院的治理特点:非营利性医院在德国占到1/3,在提供医疗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关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德国的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虽然都是私立的,但有着明确的界限。非营利性医院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同时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第二,关于与政府的关系。德国非营利性医院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治组织,但也从政府获得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并接受政府对于医院规划、投入机制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关于内部治理结构。德国非营利性医院一般归宗教组织或慈善团体所有,由独立的董事会对医院进行管理。
第四,关于志愿公益性。非营利性医院的筹资渠道非常广泛,收入来源于政府、疾病基金会、私人部门以及慈善组织。
第五,关于公開透明度。德国非营利性医院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医院需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并由疾病基金会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六,关于竞争性。德国各种医院的运营收入来源于各类保险方,非营利性医院与保险方就医院的补偿额进行协商,对于绩效水平差的医院,疾病基金会可能会撤走资金补偿,以此体现出明显的竞争压力。
(作者单位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