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的定位反思浅谈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第二课堂教育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之外进行的教育活动。通常来说,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和第一课堂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它源于教材卻不限于教材,虽然不需要考试,却是素质教育和结合实践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等教育阶段的第二课堂是非常重要的,是可以教导学生具有生动活泼和素质灵性的课堂,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展开,也可以结合家庭环境进行学习。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定位;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53-01
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如何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科
技活动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校园文化的建、审美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教育的内容都渗透在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相对于第一课堂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第二课堂更重视培养学生各类综合能力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对高校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格
的锻造,也是第二课堂学习内容的重点。
一、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核心定位
(一)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的功能
相对于第一课堂传授某一项系统的学科和知识,第二课堂更倾向于对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在坚实的专业基础之上,紧密联系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二课堂可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知识体系。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是针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希望能够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针对大学生兴趣开展多样化教学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学生的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塑造了其相对
比较完善的个性化性格,而第二课堂的教育可以在多样化的教学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给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不需要强制的规定和特殊的要求,也没有特别严格的考核标准,而学生在进行自我选择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在彼此之间合作和交流可以提升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尤其很多学生可能是主动型的性格特点,那么在这种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第二课堂的定位可以使其拥有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二、对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教育反思
(一)克服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的边缘化境遇
第二课堂对学生的人格素养提升作用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目前大学高校毕业生可能面临职位进阶、考级考证等多种多样的选择,课业压力相对繁重,而且还有很多学习事务分心,因此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第二课堂都处于这种边缘化的境地。在人员培养方面,第二课堂师资力量不足,经费和场地非常匮乏,很多教师和学生干部以一种临时的义工态度来组织
第二课堂的相关活动,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支持上没有提前的计划,这种情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改进。
高校必须要建立用于第二课堂的专项基金,同时聘请有经验的学生工作者和老师,从整体规划和学习计划的角度,对第二课堂进行良好的规划。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加大对高校学生创新活动和科技提升的专业指导,将第二课堂的传统和传承延绵下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高等教育第二课堂教育形式
第二课堂的教育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目前很多高校由于时间和师资的匮乏,对第二课堂的教育往往是以讲座或者
学生自学的形式开展,第二课堂的作业由于没有记录到学分制中,因此,缺乏考核也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除非是特别喜爱第二课堂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学生,否则作业都是敷衍了事,甚至严重缺课的现象时有存在。
广大高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高等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在沿袭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和素质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科技创新活动,结合科学创业,鼓励大学生为未来的社会适应和创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提升创新思维,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力度,让大学生尽早进行未来社会中的自我定位。同时,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和生活审美教育,开展与生活相关的美工和劳作课,让大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技巧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结合我国传统国学的内容,培养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传承我中华数千载文明之精华,文明传承基于传统、不断创新。
总之,高等教育的第二课堂,可以针对公共关系、心理健康卫生、法学知识、创新管理、企业策划、设计技巧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丰富的教育内容。有关教育部门应该针对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展开跟踪和反馈,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方法促进第二课堂教书育人功能得以落到实处,这就是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实现路径,也是积极探讨其保障层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剑雄,宋丹,高树仁.大学生第二课堂研究:历程、焦点与前瞻:基于1999—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J].重庆高教研究,2017,5(6):119-127.
[2]嵇启春,贾雷刚.第二课堂:大学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阵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84-86,89.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