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对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变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原高校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育人方面都要相应地做出改变,更好促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转型期;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燕平(1951-),女,江西服装学院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周文辉(1971-),女,江西南昌人,江西服装学院质评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服装结构与人体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4-0088-0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产生质疑。目前社会各单位招聘的人才普遍要求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基础及实践能力,但从目前大学毕业生来看,由于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符合岗位人才要求,导致大学生离校就要面临失业。按照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如果大学生质量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就意味着高校人才培养失败。要达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效果,就要在转型背景下实施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人才培养,都要向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倾斜,使得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能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一、转型背景下注重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突出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年以来的社会性问题,虽然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一方面由于企业管理不够规范,使得大学生与企业之间存在不合法的劳动关系,大学生的就业缺乏稳定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因其综合素质或实践应用能力达不到要求,可能再次面临失业。目前的高校教育虽然逐渐向应用型转变,但依然以理论教育为主,大学生实践往往安排在即将毕业的一年或者半年期限内,导致高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轨。转型背景下,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并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具有竞争优势,就要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实践应用贯穿于理论教学中,促进两者的融合。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培养出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发展存在同质化倾向
  中国的高校为了在转型背景下可持续发展,顺应社会时代潮流,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格局。虽然高校发展已经形成了分类分层意识,但是,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定,也没有通过办学功能的发挥而在高等教育战略发展上有所创新。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都秉持着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约束,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在管理结构和管理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制度建设上并没有突破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一些高等院校虽已逐步向应用型教育转型,但是多为名义上的转型,即院校更名、重新组合等,形式上虽然给高校发展以新的定位,实际上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定位依然模糊。这使得高校在硬件设施、专业建设、教育管理以及人才培养上很难形成应用型办学特色,不利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高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育,高校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高等院校情况来看,各个高校或多或少存在着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多数的高校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教的,并没有从事专业实践工作的经历,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实践活动时间有限且次数少,使得专业教师无法得到实践锻炼,更无法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就难以承担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其二,目前高校的专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都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硬性增加,在实践教育中,依然以理论教育内容为主,特别是专业实践内容复杂,专业教师就更倾向于理论教学,而没有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给以系统培养。这些都是专业教师职业技术能力不够而导致实践教学不足的现象。
  二、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十九大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特别需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使高校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要更好地促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新创业能力,使得高校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高校就必须密切围绕人才培养与育人这一核心理念,构建教学、学科研究与专业的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构建“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标准,并在专业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多年以来,高校在专业教育中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建了实训教学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学习的空间,这种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但是,对于应用型学科而言,其自身的应用价值是难以在实验室中发挥出来的。近年来,科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大学生毕业进入到社会参与人才竞争,高校教育的这个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在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中引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与相关企业共同合作构建校外实习基地[2]。高校与企业之间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相互合作,并不断地完善这种校企合作的辦学模式,使得企业成为大学生实习的实战基地。学生在企业环境中,根据企业的质量要求不断地在专业知识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在职业综合素质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以提高自身的人才竞争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转型 思考 背景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