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东北高等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控制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陆续推行殖民教育政策,主要涉及教育方针和教育法令法规两方面。从伪满时期东北高等教育政策的嬗变中可以看出日伪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急功近利之心,予当今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方面以反思。
关键词 伪满时期 东北 高等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G52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06-07
伪满时期,东北的高等教育政策主要包括教育方针和教育法令法规。研究其嬗变过程是启示并完善当今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有效途径。
一、伪满时期东北高等教育方针的演变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1]伪满时期伪满洲国颁布的教育方针在儒家礼教思想形式的掩盖下,有一个演变过程:1932年3月至1936年实行“王道教育”方针;1937年5月至1939年实行“皇道教育”方针;1940年后实行“神道教育”方针。
1.“王道教育”方针。1932年伪满政权正式建立起来,在《建国宣言》中宣称“新国家建设之旨——以顺天安民为主”,又提出教育的普及应当“为礼教之是崇,实行王道主义”[2]19。同年5月21日颁布的“满洲国的指导要纲”里指出,所谓礼教,就是在教育中彻底地贯彻“王道主义”,要求伪满洲国人忘记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具有“民族协和”的建国精神和“日满融合”之观念,同时规定高等教育要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实行,要遵循实科主义。这成为了伪满制定文教训令的基础。之后在第一次教育厅长会议上也提出高等教育应贯彻“王道主义”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智仁勇三者归焉”。关于此方针,伪满政府又在1934年刊登的《“满洲国”文教年鉴》里作了以下表述:“王道精神,尊重博爱,所谓种族观念、排除思想,务使根本铲除,不宜丝毫芥蒂。”[2]104日本侵略者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希望从思想上铲除东北人民反抗的思想和行为,并妄想东北人民能以“人类相爱”的思想来支持日本的侵略行为。“王道教育”方针旨在使教育成为训练安于现状的顺民的工具,明确提出高尚优秀的国民应具备仁义、勤劳、务实、简朴等优秀品质,“以道德仁义培养国民之高尚品格,以劳作勤苦训练国民之生活能力,使内重仁义,尚礼让,务实去伪,崇俭戒奢,外而亲仁善邻,无诈无虞,守国际信义,谋民族协和”[2]104。日伪统治者为了掩盖其在东北暴行,利用傀儡政权,打着“王道政治”的旗号,对东北地区进行法西斯统治,而这个教育方针是日伪统治者为配合其“王道主义”的立国宗旨,利用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儒家的道德思想等提出的。
1934年5月,溥仪第一次访日回来便尽显对日本的卑躬屈膝之态,立即发表《回銮训民诏书》,在文中大肆鼓吹他与日本天皇“精神如一体”,要保持“日满一心一德”,以“大局和平”为原则,希望“两国”永久友好下去。随即伪文教部便据此制定了教育方针,“其大方针与教育方面,在使全国深切体会一德一心,不可离之日满关系,并取法日本,以东洋精神中心之基本道德观念及实业教育为主”[2]362。此教育方针中提到的“东洋精神中心之基本道德观念”实际指的是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旧道德和旧礼教,而实业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日伪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拿出来当做教育东北人民的内容,是想让东北人民回归封建时期的被奴役的状态。虽然“王道主义”下的教育方针并不是正式的教育方针,但其体现的“日满一德一心”精神与1937年5月颁布的正式教育方针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2.“皇道教育”方针。日伪统治者想要全面控制东北人民的思想,一味宣扬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王道主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介于“王道”与“神道”间的“皇道思想”来巩固其殖民统治。所以在经过一番精心的筹划和准备后,日伪政府于1937年5月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学制,又在“新学制”的规定下于同年10月10日公布了《学制要纲》,进一步阐述了日伪对教育方针的明确规定。“遵照建国精神及访日宣昭之趣旨,以咸使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及民族协和之精神,阐明东方道德,尤致意于忠孝之大义,涵养旺盛之国民精神,陶冶德性;并置重于国民生活安定上所必需之实学,授与知识技能,更图保护增进身体之健康,养成忠良之国民为教育之方针。”[3]333
这个“养成忠良国民”的教育方针具有更浓厚的殖民色彩,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灌输“日满一体”的奴化思想。此教育方针与“王道教育”方针一脉相承,继续宣扬“忠孝大义”之类的“东方道德”,借助“君臣父子”的封建伦理关系来培养殖民统治下的顺民。日本的一些“理论家”们不惜伪造历史,把东北说成是“满蒙朝三族的天下”,称伪满洲国的汉人是外来者,而满洲与日本才是休戚与共的。在教育上,更是篡改教材,把地理改成《满洲地理》,书中说东北是独立于中国的地域,让东北人民忘记自己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民族和国家观念。(2)大力推行职业化教育。早在1933年,日伪政府便提出“要把力量倾注于劳作教育”的主张,到了1937年,《学制要纲》正式将实务教育或实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开始削减文化基础知识的课程,各种课程开始实务化,并且增加了劳动时间。此处讲的实业教育并不是资产阶级教育家讲的“实用主义”教育,而是为了培养一些可供侵略者驱使的掌握劳动本领的技术人员,从而降低国民文化水平的措施。(3)营造殖民文化氛围。首先是实行民族差异教育。伪满政府一直宣称“五族协和”,但在教育上实行的却是民族歧视的教育,在满日本人的教育不受“新学制”的制约,而汉、满等各族学生的教育都在“新学制”的模式下进行着。其次是大力推广日语教育。低年级学生一入学便接受日语水平测试,而大学则完全用日语讲课,教师在讲授日语的同时还要传播些日本的风土民情,以便学生在心理及习惯上更亲近日本。
3.“神道教育”方针。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为了挽回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局面,开始加速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在经济上采取推行“粮谷出荷”政策征购粮食、颁布《物价物资统制法》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嚴格控制等措施,而在教育上则全面确立战时体制,日本侵略者曾提出国家应树立建国之神来支撑国民精神,所以在战争之际将“神道教育”推行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伪满洲国各处建“神庙”、供“神玺”,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每日都要“拜神”数次,日本统治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更多战争的效力者。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