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写作课程论视阈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对学生的课堂习作,是泛泛而谈,下下评语,“优良中差”,打打等级;还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师生互动,切磋润饰,使平庸之文变为优秀之作,其评改和教学的效果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运用王荣生、邓彤两位学者倡导的“微型化 ”写作课程理论去打造高中生的习作,实践证明可以使学生的习作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所谓“微型化”写作课程理论,是指与传统的作文“序列化”相反的一种全新的写作课程论。这种理论认为,“写作课程单元内部可以有一定的联系却未必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写作学习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学生的写作学习不是零起点,通常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因此,写作课程如果有序列,那通常不是写作课程知识的序列,而是学生写作能力发展需求的序列。”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和缺失不是“全局结构”缺失,而只是“局部功能”的缺失。因而写作课程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变构”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去重建一套结构。基于这一理论去指导学生写作和评改习作,就应根据学生写作和评改时的困难和需求进行,而不是把关于写作的系统知识一股脑儿灌给学生。笔者提出的“师生相与‘点睛’评改习作”的观点与王荣生、邓彤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实际加以阐释。
要“点睛”需先“画龙”。而这条“龙”或这些“龙”(指学生的习作)必须只是“局部功能”的缺失,而不包括“全局结构”的缺失。所谓“画龙”,是指学生遵照教师课堂写作的指导,独立写出了符合本次训练要求的内容,写法较好然而有一些毛病的习作。所谓“点睛”,是指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局部功能”缺失的习作中的毛病,对其修改、润饰,使其成为一篇优秀文章的过程和结果(“结果”指推荐到校刊并被刊载)。“画龙”情况各别,不是本篇文章讨论的范畴,从略。这里只想谈谈如何“点睛”。
首先是步骤。
笔者每次评改学生的习作,先不动笔,只将全班学生的习作浏览一遍,选出三至五篇内容写法尚好、有代表性毛病的文章,根据文体特征的不同,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然后和这三五个学生一起讨论,评判其习作的毛病;让学生先行修改,教师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生商榷,建议学生如何修改,个别地方(如学生现阶段还看不出而又需要修改之处)教师代为润色,并把自己这样评改的理由告诉给学生,待其以后领悟。最后,把这些学生的习作原稿和修改稿一并印出,分发给全班同学,讨论、评判、学习,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其次是做法。
根据教材讲授的内容和高考检测要点的需要,高中学生学习、训练的主要文体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因此,打造学生优秀习作的重点也应该是这两种文体。议论文,学生最薄弱而又需要修改润饰的地方就是其习作“局部功能”缺失之处。它们往往是:①观点与材料不统一,是油水分离,而不是水乳交融 ;或观点模棱两可,或论述主观武断、偏颇片面;材料很冗长,主旨被冲淡 。②“以叙代议”的毛病较普遍,文章只见材料堆积,不见观点显现。③文章结构不合理,思路不清晰,前后缺乏照应,重点处、强调处没有得到加强。记叙文,学生最欠缺而又需打造的是:①写人、叙事和写景,其结果是:“人”显不出个性,“事”叙不清楚,“景”没有特点。②不会选取记叙角度,不会运用描写、抒情手法,也不会想象虚构;③写事缺乏波澜,写人缺细节。④不知道“写人”要通过“写事”来表现,而“写事”要借助“写人”来完成的道理。笔者认为,如果抓好了以上两种文体的七个方面,照此去改正其习作的“局部缺失”,“变构”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解决了学生评改自己习作的困难和需求,那么矫正学生习作的毛病并打造学生的习作,使之成为佳作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再次是举例子。
在议论文习作《善言者未必贤》中,作者行文“反弹琵琶”,文章观点鲜明,议论纵横,材料丰富,结构合理,基本符合本次写作要求。然而,这篇文章有几处硬伤,学生通过教师启发仍不能自己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师指出。一是作者只注意了从事例和理论方面多角度地去论证“善言者未必贤”的中心观点,而忘记了论题的应有之义还包括“善言者有贤”的方面,因而,观点不全面,有欠缺。而如何表述才恰当,学生一时又不能拿捏得准确,这时就需要教师越俎代庖。我是这样添加的:
“诚然,贤者一般来说都善于言谈。因为他们需要将自己的看法、谋略、思想表达出来;但善于言谈者并不全是贤者,其中有光说不练的庸才。对此应加以区分,不能一概而论。”
这样观点就全面而辩证、无懈可击了。二是小作者借助一些人对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进行讥刺的事例试图说明“善言者不贤”的观点,由此过渡到对社会上“光说不干”现象的批评。在文气上显得不畅,需要过渡句,而又要有较强的说服力,我建议用陆贽的话。于是引用“知过非难,改之难;言善非难,行之难。”文气贯通了,论证严密了,思辨色彩更浓了。当然,还有一些小毛病也一一指出,学生自己改改就可以了。又如《我们村的“袁隆平”》一文,小作者写了一位村里的土专家“赵麻子”。文章写到人们对他搞的科学种田将信将疑,对他日常的怪异行为很是不解。但缺少波澜,缺乏细节,写事和写人平分秋色。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生以写人为主,以写事为辅,写好了事就是写好了人,修改稿添加了人们对他试验的多次失败冷嘲热讽,对他成功的“初不为人知,后不以为然”的事例,并突出他的口头禅:“科学是神圣的”这一语言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最后摆好处。
对高中学生课堂习作的评改,主要的不是把关于写作的系统知识全部再给学生讲解一遍,这样的讲解从小学一直讲到了高中。实践证明,这样的讲解是无效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因此而有明显的提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呢?如果我们从“微型化”课程论的角度去看 ,就会豁然开朗。因为从广义知识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困难 ,表现在习作中, 通常只是局部“梗阻”,而不是全部“坏死”。既然如此,那么,系统的写作知识的介绍,并不是学生写作时的必需而是他们写作时的负担,他们会因为教师的“诲人不倦”而生厌,心理上的拒绝自然在情理之中,而行动上的抗拒就更是自不待言了;不但局部的“梗阻”不能解决,而且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会丧失殆尽,遑论写作效果。因为原有的问题没有解决,现有的问题又产生了。这时,“教师只有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和学生的写作行为后,才能确定某一特定阶段中迫切要突破的目标”。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和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上述“局部功能”的缺失,就是这个阶段学生最需要教师指导的地方,也是学生最迫切的和最困难之处。学生独自“ 画龙”以后,师生相与“点睛”,其好处很多:前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基础;后者在教师指导下,让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习作的“局部功能”缺失而进行的写作点拨,变成学生课后延续课堂作文训练的一种能力,是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较好方式。它可以弥补教学针对性不强的毛病,既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成就感,又增强了作文的有效性,起到了为全班其他学生榜样示范的作用。这种方法用好了,学生受益匪浅,胜过所谓的“作文秘籍”。
(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405400)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