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种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初步构建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同时提出了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的改革和促进措施。
  关键词 种苗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248-02
  Teaching Reform of Seedling Propagation Course Research Teaching
  ZHANG Peng et al
  ( School of Forestr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eedling propagation course,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arch teaching mode was adjusted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teaching pattern and evaluation method. The promoting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ion of research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course were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Seedling propagation course; Research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种苗学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也是经济林学、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农学、药学、园林等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1]。种苗学作为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调整[2],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内容,采用了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3]。2011年课程组开始实施研究性教学,并初步构建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4]。通过2年多的实践并结合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种苗学课程初步建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调查结果也体现出该体系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课程教学环节、授课形式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调整和进一步完善。该研究将从该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形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提出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保障和促进措施,以充分发挥研究性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种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 种苗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体系改革
  1.1 教学内容体系调整
  种苗学课程理论授课为40学时,课程组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国内外多种教材内容,以沈海龙教授主编的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苗木培育学》教材为主。原课程教学内容由种子生物学、良种品质保障技术、苗木培育生物学、苗木培育技术、苗圃的建立与经营和典型育苗技术实例6个章节构成。考虑到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本次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种子生物学、苗木培育生物学、良种品质保障技术、苗木培育技术和典型育苗技术5章,苗圃的建立与经营这一章内容在种苗学课程中不再讲授,只在绪论中简介苗圃概念、类型与区划,其他相关详细内容将在种苗学实验及苗圃规划与设计课程中详细讲授,在课程的考核中也不涉及该章的内容。另外,典型育苗技术这一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上不进行讲授,对这一章的考核主要以课程论文和课程演讲的方式进行。
  1.2 教学相关模式调整
  1.2.1 取消命题模拟和课堂笔记环节。
  命题模拟是原教学模式中的自选项目,即在每章内容授课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该章的重点内容命题,题型设计可以多样。这一环节属于原考核体系中的奖励加分环节之一。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参与此环节的积极性不高,只有极个别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也证实学生不是很喜欢这一教学环节,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取消该教学环节,相应的奖励加分政策也一并取消。
  课堂笔记环节是原教学模式中的必选项目,属于规定的必须完成的内容。原来设置该环节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但执行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愿意认真做笔记,检查前补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问卷调查结果也证实这一环节并不受学生欢迎,因此在今后的种苗学教学中也取消该环节。
  1.2.2 保留章节提要、课堂提问、课程论文和课程演讲环节。
  根据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认为章节提要、课堂提问、课程论文和课程演讲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帮助,因此这4个环节将继续在教学中保留。章节提要、课堂提问、课程论文和课程演讲这4个环节也都将作为课程考核的环节之一,分别占总成绩的10%、5%、5%和10%。
  1.2.3 增加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和双语教学环节。
  每学期教学过程中设置专题讲座1~2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或课程组教师就苗木培育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每一章教学内容讲授后,设置一次专题讨论,将学生分组(6~8人一组),围绕该章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结合国内外科研和生产发展动态来设置若干命题,每个小组分别组织相关材料课上发言讨论,并根据学生准备和讨论发言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该专题讨论环节为课程考核的环节之一,占总成绩的10%。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改革 种苗 研究性 探索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