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理念与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文章探讨了高职“医学遗传学”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创新、重实验、重评价的教学理念;探索了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从“广播员”向“教练员”转变的方法,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罗纯(1969- ),女,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教学与实践。(湖北 襄樊 44102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090-02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和人们对疾病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提高,以研究疾病发生的遗传病因和遗传机制的医学遗传学已成为医学类各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①。
高职医学遗传学课堂培养的是医学生准确有效地分析诊断遗传病的能力和较强的遗传优生咨询能力。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七重”策略: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创新、重实验、重评价。即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指令性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非指令性课堂转换;教师从单纯教授知识的“广播员”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练员”转换②;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的角色扮演,从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转换为愉悦有趣的人生经历;课堂从静态的集体背景转换成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医学遗传学的课堂成为充满理性思维而又生动活泼的课堂。
围绕这一教学理念,我们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自然生成教学,开放实验,指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给学生思考、创新的启迪,缩短教学情境和专业、临床实践、社会生活情境的差距,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1.以实用、适用的特色教材吸引学生。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步入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其中,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精心编写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实际的医学遗传学教材。教材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专题化结构。在传统章节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以专题组织学习内容;用简练概括的导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专题,激发学生兴趣;每个专题由2~5个学习内容组成,并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编排学习内容的基本理念。除此以外,教材还融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指导,即“活动体验”“实验设计”和“问题探讨”等呈现方式。(2)优化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具有整合性、先进性和开放性,既从科学的高度追求知识的准确性和简约性,也从临床、社会的视野寻求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3)教材贴近临床、专业和社会生活。
2.以网络资源平台拓展个性化学习空间。为了达到开放性教学的目标,我们进行了医学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网站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讨论、临床案例、课程文献资料,开展了网上教学答疑、疑难案例讨论等活动,形成了集电子教案、课件、试题库、文献库、教学反馈、教学研究、教学信息为一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平台,自主学习。这种方式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学科知识结构。
3.以活动体验和问题探讨带动思考与质疑。活动体验就是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和探究。如“走近医学遗传学”专题教学中设计的活动体验是“人类常见遗传性状调查”,即列出十几种常见遗传性状,如发际、发旋、眼睑、虹膜的颜色,有否耳垂,舌头能否卷曲,食指与无名指的长短,小指是否向无名指方向弯曲,血型等,同学们自我或相互调查并作记录,然后请全班同学起立,从第一种性状开始进行选择,具有未被选择性状的同学坐下,到活动的最后,全班仅剩几位甚至一位同学,大家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大大增强了对医学遗传学的兴趣。再如在“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后,设计“克隆技术是否为人类带来福音”的辩论赛。
问题探讨就是在教学内容结束后,以分析临床案例、信息资料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如“遗传优生咨询”专题中“问题探讨”设计之一是:一位24岁的妇女已妊娠7周,她因有一个患先天愚型的弟弟而来进行遗传咨询,请帮助解答以下问题:(1)她弟弟所患先天愚型是否为遗传病?其发病的可能原因是什么?(2)她本人是否带有致病因素?有多大可能性?(3)她的孩子是否会患此病?有多大可能性?(4)她强烈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那么她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4.以临床遗传学知识、学科新成果促进医学遗传学与临床实践和生命科学的前沿接触。尽管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但它涉及许多临床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以临床案例、临床事件、临床现象为基础,介绍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了让学生对临床事件有更感性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开设了模拟遗传优生咨询门诊、模拟遗传病咨询门诊,并与附属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合作,以它们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室”“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咨询门诊”作为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基地,让学生现场了解与遗传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
我们还开展临床遗传学专题讲座,用多媒体展示各类遗传病的典型图片、遗传系谱、核型分析,加深学生对遗传病的理解;还选择了一百多种临床上各系统常见的遗传病,对每种遗传病的临床表现、遗传规律、诊断、防治都进行了归纳整理,提供给学生,以扩展学生的临床遗传学知识。
医学遗传学科近年来在人类基因组、克隆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医学遗传学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也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基础和临床学科。因此,我们适时调整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及时收集补充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力求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同步。这是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必然,也是拓宽、更新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
5.以开放式实验贴近临床、专业与社会。我们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验任务的多样性、完成实验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如临床医学、助产、检验、护理)自主选择实验。我们的口号是:选择你喜欢的任务,选择你喜欢的解决方式,选择你喜欢的报告形式,总之,做自己喜欢的与专业结合的实验。所以,我们删减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更改为动手操作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验,如人类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遗传病和出生缺陷的调查等,强调与工作实际和社会生活相联系,重在培养“职业能力”。
为了更好地贴近临床和社会,我们开展了遗传学临床实习,与附属医院检验科、妇产科联合开展染色体检查、生化检测、妊娠前与产前遗传咨询项目,与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遗传优生咨询门诊。同时,通过社区遗传服务、家乡调查来了解遗传性疾病与遗传问题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并在社区、家乡大力宣传优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相关的遗传学知识,学习利用遗传学知识来解释遗传现象;将遗传学实验与环保挂钩,通过遗传咨询和调查,了解引起遗传问题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6.以多样化的评价带动学习重心的转移。医学遗传学课程考核由原来单纯考核学生获取知识量的多少转化为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③,引导学生从关注考什么向关注自身的获得、体验与发展转化。从“基础理论半开卷”“课堂讨论”“遗传咨询”“课程论文”四个方面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力求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上。“基础理论半开卷”方法是在考前两周发给学生空白复习卷,建议学生在复习总结的基础上,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归纳在复习卷上。考试时允许学生带入考场,考完与试卷一同上交。对学生讲明半开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希望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学会总结归纳;二是希望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医学遗传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是把精力耗费在死记硬背大量的概念、结论上。“课堂讨论”和“遗传咨询”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团结协作、快速反应、语言表达能力。“课程论文”则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适宜的评价标准:对综述性课程论文,重点把握对信息的识别、归纳、解读和综述的能力;对研究型课程论文,重点把握创新型思考的能力。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