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殊性的高校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优化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高等学校金融理论类课程在对施教对象所传递的属性标志信号上既具有与其他学科专业理论课程相似的一般性,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特殊性。本文从金融理论类课程的这一特点出发,结合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从导学态度、讲授方法、客体联动与主体互动以及考核机制等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优化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金融;课程;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各专业所设置的理论课程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许多理论课程总体上讲具有内容抽象、体系呆板、实践性弱甚至枯燥艰涩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教主体教学热情、教学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又会引发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厌学情绪,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从而影响甚至背离教学和培养目标。
  客观地讲,高等学校金融类理论课程在对施教对象所传递的属性标志信号上既具有与其他学科专业理论课程相似的一般性,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特殊性。这里的一般性表现为大多数理论课程所共有的基础性强、实践性差;逻辑性强、直观性差等特点;而特殊性则表现为与其他理论课程相比,经济金融类理论课程的内容又往往和人们置身其中的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经济金融环境当中,尽管可能有一些人对经济金融缺乏兴趣,但却无法回避经济现象和金融问题,非但如此,对金融问题的理解或回答还会因人而异,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金融理论课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为我们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一、引导和帮助学生对金融理论课程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并借此形成重视是优化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从逻辑上讲,这个工作是包括金融理论课程在内的所有理论课程任课教师在课程课堂教学开始时所首先需要做的,而且必须做好。它对于帮助学生对相关课程的性质、内容、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解并形成科学定位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任课教师在课程课堂教学开始时也花了必要的时间对课程的发展演变、主要内容、逻辑体系、课程要求和任务、学习方法等做了介绍,但对于决定学生正确思想认识和学习兴趣的课程地位和作用问题不是轻描淡写,就是寥寥带过,甚至索性跳过直接进入内容部分,即使那些对此投入了些许时间和精力的教师在更多情况下也是出于教学大纲中课程结构体系的要求抑或教学督导对教学日历落实检查的形式需要而被动为之。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一般源于两种渠道:先天自发和后天引导,我们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在大概了解了课程主要内容甚至无须了解内容仅凭课程名称就会对一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但更多的学生却需要教师通过使用严密而自然的讲述、科学而耐心的阐释以及必要而恰当的氛围的去引导他们认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这个时候必须大力强调和发挥教师作为施教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和促进学生迅速地形成对课程的科学认识并建立浓厚的兴趣。
  至于引导的方式,可以从金融理论课程的特殊性直接获得。以货币银行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与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类主体密不可分的货币金融活动(如国家助学贷款、新学年学费缴付方式、信用卡诈骗案件等)出发来吸引学生步入兴趣轨道,也可以通过阶段性的货币金融热点、焦点问题(比如当前的次贷危机、央行降息、增持美元债券等)作为切入点,上述这些范畴或事件显然都是货币银行学理论所能覆盖并可做出解释的。而引导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具体来讲,就是既要通过这种强相关或高关注度的货币金融事件作为“药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促使其配合课堂教学的节奏要求,同时又不能一下子将上述相关内容的来龙去脉迅速地击穿道破,要给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愿望和余地,从而形成一个与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事件悬念”。
  
  二、注重并善于使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是提高学生对金融理论掌握效度的有效手段
  
  金融理论课程作为具有较为完整知识体系和规范课程内容的重要课程,在不同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同一部分的知识内部往往有着严密而科学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既表现有必要的规范性分析特点,又表现为应有的实证性分析特点,而且随着金融理论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特点表现得日趋明显。这也是许多经济类课程区别于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又一重要特征。正因为这一特点,使得包括金融理论课在内的许多经济类课程在学习起来,尤其是从学生的角度,要显得相对艰涩。但是,这毕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产生。金融理论往往来源或根植于实践,这些理论都有着各种类型多样、程度不同的历史渊源或历史背景,换句话讲,通过深入、客观的追溯、考察、分析并解读历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理解、消化并最终掌握许多金融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思考和讲授金融理论时必须贯穿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以货币银行学中的金融创新为例,理论上金融创新经常被定义为市场主体为了加强竞争力、开拓市场、寻求利润来源、规避金融行政管制等目的而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组织等方面所进行的各种革新、创新活动。这样的解释就字面而言从语法和逻辑上是没有大的问题的,但估计也仅限于此,因为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效果,而效果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问题的透彻理解和不易淡忘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观察、分析思考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前述这一看似语法合规、逻辑一致的金融创新概念表述实际上很难被学生从更深程度和更长时间所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必须在注重逻辑分析的同时,配合以必要的历史分析,比如我们介绍商业银行制度类型中的银行持股公司制,众多的教材往往将其定义为由大的商业银行出资建立一家持(控)股公司,再由该持(控)股公司收购其他银行的股票从而实现控制其他银行的目的,单就定义而言,这句话是讲清楚了这种制度的内涵,但学生却往往很难从更直观的层面理解其所以然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结合美国银行制度的历史特点去说明美国历史上由于各州的独立利益追求等原因而不允许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地域经营范围,导致商业银行为了突破制度限制拓展生存空间进而通过设立持(控)股公司来变相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经营范围的话,那么学生对这一银行制度和该制度所揭示的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解将变得清晰、深刻和长久;再比如我们介绍货币银行学课程里金融市场部分中的欧洲货币市场,它是一个境外货币市场,有着相对宽松的市场政策和制度环境以及诱人的市场利率结构,这种解释能够被理解但很难持久,而且也割裂了它的背景,假如我们能够结合历史上朝鲜战争期间,由于中国的参战使得中国在美国的美元资产遭到冻结,从而迫使前苏联将其在美国的同类资产转移到伦敦形成境外美元,产生更广泛意义上的欧洲美元并最终形成欧洲货币市场,那么对这种资产、市场的特点和被管制程度等相关问题的理解就显得非常容易了。
  
  三、运用并强化课程间知识的联动性以及施受主体间的互动性是提高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助推器
  
  金融理论课程作为经济类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和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知识属性上的相互衔接与互补,又表现为知识功能上的彼此配合。前者如微观、宏观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IS-LM模型和金融理论课程中国际收支理论下的弹性分析、吸收分析、M-F模型分析之间的衔接关系,又如国际贸易课程中的贸易条件分析和金融理论课程中的汇率理论之间的衔接互补关系;后者如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与金融理论课程中的国际收支(影响因素)分析之间的工具支撑性配合关系等。课程间的这种天然联动关系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利用这种关系不仅实现一箭双雕的作用,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特殊性 教学效果 优化 理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