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春秋散文篇一:散文介绍
散文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散文(Prose;Essay)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散文 代表人物: 朱自清,沈从文等
Essay 代表作品:外文名: 《背影》,《父亲》等
目录
词目:散文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基本介绍
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
(1)先秦散文
(2)两汉散文
(3)唐宋散文
(4)明代散文
2.现代散文
分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3)写景散文
(4)哲理散文
主要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意境深邃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鉴赏技法
鉴赏问题
写作技巧
记叙散文模式
抒情散文模式
巴金部分散文创作历程
散文的写作
期刊——《散文》
著名文集
① 鲁迅散文
② 老舍散文
③ 朱自清散文集
④ 简桢散文
⑤ 丰子恺散文
⑥ 巴金散文
⑦ 季羡林散文
⑧ 陈运和散文
展开
词目:散文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基本介绍
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
(1)先秦散文
(2)两汉散文
(3)唐宋散文
(4)明代散文
2.现代散文
分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3)写景散文
(4)哲理散文
主要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意境深邃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鉴赏技法
鉴赏问题
写作技巧
记叙散文模式
抒情散文模式
巴金部分散文创作历程
散文的写作
期刊——《散文》
著名文集
① 鲁迅散文
② 老舍散文
③ 朱自清散文集
④ 简桢散文
⑤ 丰子恺散文
⑥ 巴金散文
⑦ 季羡林散文
⑧ 陈运和散文
展开
基本信息
1、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2、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编辑本段词目:散文
拼音:sǎn wén
基本解释
1. [Prose]
2..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3..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详细解释
1. 文采焕发。
晋 木华 《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
2. 犹行文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3.文体名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列国间的史实,如《春秋》。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
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
《国语》是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BC990——BC353)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版本为西汉刘向辑成。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极为生动。
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
《论语》和《孟子》是儒家诠释“仁”的著作。《论语》是记录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论的。孟轲长于辩论,因此书中语言明快,富于鼓动性。
《墨子》代表墨翟“喜爱”的主张,语言朴素,说理明确,逻辑性很强,《兼爱》、《非攻》等篇极有代表性。
《庄子》代表道家庄周“无为而治”的主张。庄子散文在诸子中独具魅力。这表现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善用民间寓言,长于譬喻,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 《韩非子》代表法家“因时制宜”的主张。韩非散文结构严谨,锋芒锐利,说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况的学说,现有32篇,多长篇。荀子散文特点: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文章富于形象性。
先秦诸子的说理散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汉初,政论散文有所发展。贾谊(西元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过秦论》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性。
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以晁错和邹阳成就较高。晁错以主张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两篇散文最为著名。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司马迁的《史记》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将先秦历史散文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在《史记》的影响下,东汉产生了不少历史散文著作,班固的《汉书》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司马相如(前118—前179)的《子虚》、《上林》;西汉末年杨雄(公元前53—18)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的《两都赋》;东汉张衡(78—139)的《二京赋》,都是汉赋的名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衡之的《洛阳伽蓝记》等学术著作中仍有一些质朴的叙事、抒情、写景的优美文字。
唐朝韩愈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一时从者甚众,后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创作业绩大增,影响更大,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以韩柳为首的古文运动的胜利,树立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自由抒写的新文风,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
中唐以后,古文运动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欧阳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运动,此后的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都在古文革新运动的影响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后人将他们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历史文学家司马光编有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它除具有史学价值外,还非常具有文学价值。
南宋散文家在北宋诸位大家影响下,产生了一部分上书言事的政论文,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胡铨、陈亮、叶适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家。古文运动的成功,使散文更切合实用,南宋时大量出现的笔记杂文便是一个明证。洪迈的《容斋随笔》、王明清的《挥尘录》是笔记杂文中的佳作,此外,朱熹(1130—1200)的古文长于说理,造诣非浅。
明初的宋濂(1310—1381)是“开国文臣之首”,他的一部分传记文很有现实意义,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明中叶以后,针对程朱理学、八股文的束缚,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发起“复古运动”,倡导文必秦汉。他们在对扫荡八股文风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走上了盲目模拟古人的路子。后来的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复古运动,也再一次重复了他们的错误。
归有光等“唐宋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进而是万历年间的公安派也加入猛烈抨击拟古主义的队伍。
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时称“三袁”,袁宏道(1568--1610)最为著名。他们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因此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袁宏道更出于作家的主观要求提出了“性灵说”。公安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是:冲破传统古文的陈规旧律,自然流露个性,语言不事雕琢。
与公安派存在的同时还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他们也主张独抒性灵。 公安派与竟陵派革新的直接产物是晚明大量出现的小品散文,这是传统散文的一个发展,张岱(1597—?)是小品散文作者中比较有成就的一位。他的小品散文题材较广,山水名胜、风俗世情、戏曲技艺乃至古董玩具等等都可以入他的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明末清初,晚节不保的侯方域(1618—1654)的散文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有《李姬传》、《马伶传》、《任源邃传》等。
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方苞(1668--1749)继承归有光的传统,提出“义法”主张,并使之成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桐城派古文作品选材用语只重阐明立意,而不期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简洁自然,但缺乏生气,代表作品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与桐城派对立存在的是提倡“骈文”的复社作家,汪中(1744--1794)是其中成就最大者。 清初有不少成绩突出的散文家,如王猷定、魏禧。王猷定(1599—约1661)的传奇性散文以小说传奇体打破了传统古文写法,代表作有《李一足传》、《汤琵琶记》、《义虎记》等。魏禧(1624--1680)以人物传记最为突出,代表作是《大铁椎传》。
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为清末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学术上改良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散文无视传统古文的程式,直抒己见,畅所欲言,是政治斗争的
春秋散文篇二:秦汉散文
一、诸子散文《吕氏春秋》★
吕不韦,战国秦相国.秦王政立,尊为相国,号仲父饮鸩而死,年约近六十。 编撰时间及成书过程: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
当时诸侯各国养士之风盛行,四大公子(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 )的门客盛极一时,吕不韦作为秦国的国相,自然也不示弱,就召集门客三千人,号令他们将自己的见解和学说都写下来,以论述天下之理,共二十多万言,号曰《吕氏春秋》。悬于咸阳城门,称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吕氏春秋》,乃是吕不韦依托秦国势力从文化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的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体例: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 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
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
主要思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主要代表作。以道家、儒家和阴阳家为主,但都经过加工和改造,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因此,《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着先秦诸子文化的结束和秦朝大一统文化的到来。
《吕氏春秋》的艺术特点:
1.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 全统一。
2..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寓言特色:
a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b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二、政论散文名家李斯★
李斯:秦代政治家、散文家,楚国上蔡人
《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
1.理气充足,辞采华美,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
2.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仇)”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
3.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趋向于骈偶化,被后人称为 “骈体初祖” ;
4.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气势,成为后世奏疏的楷模。
三、刻石铭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现存刻石共有7篇,这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其中除琅邪台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峄山刻石等6篇皆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是秦文学的独创.
《峄山刻石》为东巡第一篇刻石文,秦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
一、陆贾
秦王朝政治上的失败,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给汉初文人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陆贾著文12篇,纵论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以及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号为《新语》。
二、贾谊★
贾谊(前200一前168)西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洛阳人。
贾谊散文分类:
《汉书·艺文志》载贾谊散文共58篇,收录于《新书》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类:
(1)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
(2)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
(3)还有一些是杂论。
其中《过秦论》、《陈政事疏》最为著名,被鲁迅称为“西汉宏文”贾谊把汉代政论体散文 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过秦论》的艺术特点 :
1.先叙史实,后发议论,水到渠成,画龙点睛 。
2.强烈的对比
3.辞赋化的倾向
三、晁错
代表作:《论贵粟疏》。
阐述重农贵粟、强本抑末的主张。
文风简洁明快,有商鞅、韩非遗风。
不足之处:缺乏文采。
四、《淮南子》
淮南王刘安,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淮南子》二十一篇。
《淮南子》21篇,原称《淮南鸿烈》 “鸿”是广大之意,“烈”是光明之意。
五、其他西汉散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刘向《新序》《说苑》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桓宽《盐铁论》
六、西汉政论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的不同:
1.先秦诸子处在诸侯争霸和历史转折时期,为建构新的政治、思想、文化模式各自著书立说并相互攻讦(音节),就成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一大特点;而汉代散文家由于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之下,如何巩固新兴政权和建立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他们所关心的新问题,这使他们的文章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但却显得严谨质实。
2.从西汉社会发展状况看,由于上承短命的秦王朝,再加上统治者崇尚无为之治,所以汉朝初年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尚有先秦余绪。随着帝国政权的稳固和定儒家思想于一尊,武帝以后的政论散文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而那些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或痛陈事理,或自抒怨愤,或嬉笑怒骂,叙事抒情均富有感染力,成为汉代散文史上一枝旁逸斜出的奇葩。
东汉散文
一、《吴越春秋》
赵晔:东汉学者、文人,字长君。
《吴越春秋》今存十卷,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前五卷以吴为主,后五卷以越为主。
《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吴越春秋》的艺术特点:
1.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2.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吴越春秋》开志怪小说的先河。
3.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如伍子胥、范蠡、 勾践等人都写得很成功,个性非常突出 。特别注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外貌描写,以此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越绝书》
《越绝书》独立成篇, 显得比较松散。除讲述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气等方面的专章,给人以驳杂之感。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又都是出自吴越文士之手,因此,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
三、《论衡》
王充,东汉哲学家、文学理论家。字仲任。
《论衡》体现了王充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同时又流露他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 何意义呢?
首先应该说,东汉王朝那种妖妄荒诞的统治学说,并不需要深刻的哲学思辨来对付。打破它,需要的是勇气,是清楚明白、具有说服力的批判,是尖锐而坚决的抗争。《论衡》正是这样适时的著作。没有理性精神的复苏,没有对官方学说的怀疑和唾弃,正处于衰微的文学是很难找到出路的,《论衡》又正是起到了唤起理性的作用。所以它不仅预示了思想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同样也预示了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
春秋散文篇三:有关雨的散文
六月的雨
一个人慵懒的躺在床上,窗台上有雨落下的滴滴答答声,心里有一些声音在回响,在六月的雨中,我就这样享受着一个人的静谧时光。
一向都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对季节的变迁,冷暖的交替,生活的得失,情感的迷悟。一向都是迟钝的感应着这所有的一切,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我柔韧的心性,以及我对完美的那些向往。
起身,立于窗前,和六月的雨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目光被牵引到雨中的白衣女子,她忘了带伞,用纤细的手指抚着秀发风一样的跑远了。
六月的雨,让我静静的聆听雨打岁月的痕迹,让我静静的感受心随弦动的美妙。
散文精选二:
和你一齐去看桃花雨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你若来时,不必寒暄,我定在花影里端坐,放下包裹,与我一同看花开,听花落,可好?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令人多么心动的洒脱。
只应明月是知音,花下相约醉为情我一路风尘仆仆,客车颠簸流离,窗外的景致随夕阳一幕幕飞快得倒退而去,而此刻,我的心里只盛满浓郁的花香和即将到来的久别重逢的喜悦。
车至陈冲,已近黄昏,老远就见明月一家三口依在落日的余晖里翘首期盼,门前盛
开的茶花因我们热情的拥抱亦惊得簌簌落地,遍地落红恰是胭脂流苏,为我们的重逢增添喜悦的色彩。
晚餐随性也可口。我们谈着久别的话题,就着浓浓的韭菜鸡蛋饼的香醇论着天南地北的大事小事,一切尽在恣意中。
最为期盼的就是夜间我们相拥而眠,私房话是两个小女生最大的秘密,我们窃窃的笑着,从文学聊到生活琐事,从过去的流年不利谈到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直至夜半才不舍地沉沉睡去。醒来,窗外薄雾朦朦胧胧,忍不住冲动赤脚奔过去推开窗,大片大片的桃花就展此刻朦胧的雾里,慵懒倦怠的模样一如未梳妆的你我,所谓雾里看花花也醉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吧?
美女若如斯,何不早入怀?匆匆吃罢早餐,我和明月就急不可待的直奔屋后桃园而去。只见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太阳公公还沉睡在清晨的桃园里,赖着迟迟不肯起床,我们早至的脚步轻轻叩醒桃花的春梦,来不及补妆的小脸蛋惨白惨白,让人经不住怜惜。我和明月牵手驻足,静静凝望,生怕再次惊扰这些小生灵。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春风一度绿透江南两岸,多数有灵性的生命都是属于春天的。而赏阅也是唤醒春天的一种,因我们约至的留连而突生的眷恋使得花们开得其所,水们柔若有骨。这种赏阅让我们粗粝而庸常的人生亦变得精致而华美,一如春天的花朵,姣好的绽放自己。而在终其短暂的一生中,有一个如此贴心的知己陪自己看花开花落,致意春秋无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近水楼台总是能够先得月的。正因近,我们能够在桃园里不必行色匆匆,正因不必行色匆匆,我们能够任意地停留。就像
停歇在枝头的蝴蝶,我们能够选取最美的景色欣赏拍照,每一张照片都是明月精心选景然后邀我入境,然后我们彼此会心得嫣然一笑,我就知道自己正因桃花正因明月定是比真实的我美上好多倍。远天有流莺忽起忽落,细软打包的春色被她们尽收囊底然后匆匆离去。而我,终归也是要踏春而归的。告别明月,突然觉得人生百年,有一个真正的知己,在自己得意时为你警钟长鸣,在你失意时给为你呐喊助威,在你困惑时陪你一齐去看花开花落,这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散文精选三:
《思雨》
日暮云烟,雨落窗台,心事未了,头枕一本书,闭眼聆听雨,滴滴碎在心上,尽情徜徉,约我在悠长的雨巷,与书中的文字邂逅一场雨的清静,洗净雨莲,青青石阶,悠悠而行,渐动情,心若明镜,雨落红尘亦是美景。
委婉的文字,写尽落雨繁华,清醒几多梦中人,故人难回今人在,淋湿一季又一季,渐渐懂得,千回百转,似曾相识的身影,只在落雨时节,让我遇见。
一场场的雨早已洗净铅华,纷纷而落,随风漂泊,温润心灵,让迷茫的人不再随波逐流,在雨伞拥护下,奔走人世,尝尽人间雨淋尘缘,风光旖旎。
飘雨,仍在继续,我笑而不语。一树一树的花落,合着淅沥的雨声,滴下缠绵,落入心底。昨日还烟花绽放,雨空中,已不现闪烁零落的流星,流转千年的守候,尘世的美丽,已不复往日的容颜。我放在手心,执着的不肯撒手。
春天的雨,泪开出的花,人间四月的雨,谁把相思携成海枯石烂。在花落的彼岸,痴痴盼到灰烬。
雨是诗人的泪,轻轻触动软弱的一角,是惆怅。不经意间,落雨成殇。你深情的回眸,此刻尽显,让我痴痴眷恋,只在今生,与雨相遇,成就一段迷人情缘。
诗意的春天,如卷的画面,宁静的夜晚,瑟瑟的风声,牵挂,如一次次不断的萦绕心间,一颗柔韧的心。情愫是一根不断攀升的藤蔓,缠绕于心扉的思念、、、直到永远。
我已不愿离你而去,就如今夜的雨,无止尽的思念,池中的莲花落泪,不忍看你动人的容颜,似雨淋梨花,深情的只剩下牵挂,漫漫之路,一生中只想与你共渡,携手到老,伴雨而行。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