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税务散文篇一:税务英语文章阅读
税务英语文章阅读——Laffer curve
In economics, the Laffer curve (also Khaldun–Laffer curve) i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sible rates of taxation and the resulting levels of government revenue. It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taxable income elasticity—i.e., taxable income will change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rate of taxation. It postulates that no tax revenue will be raised at the extreme tax rates of 0% and 100% and that there must be at least one rate where tax revenue would be a non-zero maximum.
The Laffer curve is typically represented as a graph which starts at 0% tax with zero revenue, rises to a maximum rate of revenue at an intermediate rate of taxation, and then falls again to zero revenue at a 100% tax rate. The actual existence and shape of the curve is uncertain and disputed. One potential result of the Laffer curve is that increasing tax rates beyond a certain point will be counter-productive for raising further tax revenue.
A hypothetical Laffer curve for any given economy can only be estimated and such estimates are controversial.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reports that estimates of revenue-maximizing tax rates have varied widely, with a mid-range of around70%.
Although economist Arthur Laffer does not claim to have invented the Laffer curve concept, it was popularized with policymakers following an afternoon meeting with Ford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Dick Cheney and Donald Rumsfeld in 1974 in which he reportedly sketched the curve on a
napkin to illustrate his argument. The term "Laffer curve" was coined by Jude Wanniski, who was also present at the meeting. The basic concept was not new; Laffer himself notes antecedents in the writings of Ibn
Khaldun and John Maynard Keynes.
Laffer curve: t* represents the rate of taxation at which maximal revenue is generated. This is the curve as drawn by Arthur Laffer, however, the curve need not be single peaked nor symmetrical at 50%.
Laffer explains the model in terms of two interacting effects of taxation: an "arithmetic effect" and an "economic effect". The "arithmetic effect" assumes that tax revenue raised is the tax rate multiplied by ther evenue available for taxation (or tax base). At a 0% tax rate, the model assumes that no tax revenue is raised. The "economic effect" assumes that the tax rate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tax base itself. At the extreme of a 100% tax rate, the government theoretically collects zero revenue because
taxpayers change their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the tax rate: either they have no incentive to work or they find a way to avoid paying taxes. Thus, the "economic effect" of a 100% tax rate is to decrease the tax base to zero.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somewhere between 0% and 100% lies a tax rate that will maximize revenu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curve sometimes appear to put the rate at around 50%, but the optimal rate could theoretically be any percentage greater than 0% and less than 100%. Similarly, the curve is often presented as a parabolic shape, but there is no reason that this is necessarily the case.
Jude Wanniski noted that all economic activity would be unlikely to cease at 100% taxation, but would switch from the exchange of money to barter. He also noted that there can be special circumstances where economic activity can continue for a period at a near 100%taxation rate (for example, in war time).
Variou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qua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revenue and tax rates (for exam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Whi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ax rates and tax revenue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e precise nature of this interaction is debated. In practice, the shape of a hypothetical Laffer curve for a given economy can only be estim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rate and tax revenue is likely to vary from one economy to another and depends on the elasticity of supply for labor and various
other factors. Even in the same econom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ve could vary over time. Complexities such as progressive taxation and possible differences in the incentive to work for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complicate the task of estim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urve may also be changed by policy decisions. For example, if tax loopholes and off-shore tax shelters are made more readily available by legislation, the point at which revenue begins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ed taxation is likely to become lower.
Laffer presented the curve as a pedagogical device to show that, in some circumstances, a reduction in tax rates will actually increase government revenue and not need to be offset by decreased government spending or increased borrowing. For a reduction in tax rates to increase revenue, the current tax rate would need to be higher than the revenue maximizing rate. In 2007, Laffer said that the curve should not be the sole basis for raising or lowering taxes.
Problems
Laffer assumes that the government would collect no income tax at a 100% tax rate because there would be no incentive to earn income. Research has developed theoretical mathematical models in which a Laffer curve can slope continuously upwards all the way to100%, though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or when the assumptions on which such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based hold in real economies. Additionally, the
Laffer curve depend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ax revenue is used to provide a public good that is separable in utility and separate from labor supply, which may not be true in practice. The Laffer curve as presented is also simplistic in that it assumes a single tax rate and a single labor supply. Actual systems of public finance are more complex. There is serious doubt about the relevance of considering a single marginal tax rate. In addition, revenue may well be a multi valued function of tax rate - for instance, an increase in tax rate to a certain percentage may not result in the same revenue as a decrease in tax rate to the same percentage (a kind of hysteresis).
Empirical data
Tax rate at which revenue is maximized
税务散文篇二:地税局调研文章汇编
南通市如东县地方税务局调研文章汇编
前言
近年来,广大地税干部紧紧围绕县局年度工作思路,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际问题,潜心思考研究解难之策,撰写了许多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的调研文章,对地税的实际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推动作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调研成果的取得,是蓬勃的地税事业的折射,也是全体地税干部勤奋工作、开拓创新、辛勤耕耘的结果。这些调研成果,既有税收征管,也有税收稽查;既有业务建设,也有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既有具体问题的剖析,也有立足长远的建议,涵盖了地税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加强交流,学习提高,进一步在全系统大兴调研之风,为中心工作更好地提供决策服务,现从历年报送的调研文章中遴选出50篇汇集成册,供大家交流借鉴。
编者
二○○九年四月
目 录
1、加强行业性税务稽查的思考
2、困扰地方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3、浅谈税收日常检查在征管上的运用
4、执行不力的现象扫瞄及对策探析
5、注销税务登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私房出租税收征管的难点及对策
7、基层“一窗式”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规范税务稽查选案运行机制的思考
9、加强企业外发加工费税收征管的思考
10、识别企业假帐的几点思考
11、地方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行业性税务稽查的思考
周小松
企业偷逃税行为往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进行行业性专项稽查,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自觉纳税,公平同行业间的税收负担,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同时行业性税务稽查也有利于税务机关掌握全行业生产经营和税负特点,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做到稽查的有的放矢。05年,我县地税稽查局适时组织人员开展了全县金融保险业、各大超市、建筑业等多个行业性的检查,在认真研究并掌握行业税收违法的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全力以赴,迎难而上,既惩处了部分涉税违法分子,又通过此次行业性专项检查发现了以往未发现的新问题,并通过实践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成绩显著。从我县税收行业性稽查的实践看,行业性稽查在税务稽查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效能日渐显现,作用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掌握行业性违法规律,查处涉税行为。通过开展行业性稽查,从个案延伸到全行业,由点及面,可以更好地研究并掌握行业性税收违法规律和特点,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同时,可以走捷径,减少税收成本。如今年上半年在对金融保险业的行业稽查中,发现奖金兑现、股利发放等应税项目不申报、少申报的问题,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以此为依据认真分析金融保险业支付环节的偷税手段,基本掌握了该类企业财务上的各种做法和关键证据所在,为实施全行业稽查指明了工作方向。
2、有利于统一行业性操作模式,公平税收负担。从理论上讲,同行业企业之间税负是相同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征管的宽严不同以及是否实施各类稽查等因素,往往造成同行业企业之间实际税负差异很大。而开展行业性稽查,实行同一行业统一稽查,统一口径,统一处罚标准,统一宽严程度,使同行业之间企业的实际税负趋于公平,促进同行业企业在同一水平线上公平竞争,有利于平衡企业负担,优化经济环境。
3、有利于发挥集中稽查优势,提高工作效率。相对于分散稽查而言,行业性稽查有集中的优势。一是在行业稽查的组织形式上,一般都是局长挂帅,上下合力,齐抓共管,能够及时解决稽查过程的难点问题。二是在行业性稽查的工作进程上,行业性稽查由于组织形式较为严谨,人员相对集中,时间相对保障,范围较为固定,容易快速突破,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在行业性稽查的检查处理上,由于同行业间生产经营流程、财务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关联性,使行业性稽查具有简单快捷的优势,既易于操作,又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4、有利于发现行业性管理问题,提高征管质量。通过行业性稽查,不仅暴露出企业带有行业共性的税收违法问题,也暴露出税务机关对各行业税收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在对金融保险业的稽查中,我们发现税务机关对金融企业处置抵贷资产、保险企业代扣营销员佣金相关税金的税收管理还不尽到位;在对轻纺行业的稽查中,发现税务机关对企业外发加工费还存在管理不力、审核不细、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把关不严的问题;在对建筑行业的稽查中,发现挂靠单位之间工程施工收入、成本核算不清的问题。针对行业性税收检查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合理化的征管建议,促进了行业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提高。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税收行业性稽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性稽查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还不强,处理结论的时间和层次还不尽合理,实施过程还缺乏探索和统一等。笔者建议:
1、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掌握主动权。 由税务稽查工作特点所决定的,在日常工作中,稽查部门与被查对象接触少,了解情况不多,因此在实施稽查前,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此行业被查人的四项相关资料,即一是申报及纳税资料,看有无异常,二是发票的购买和使用情况,正常经营期间是否用票及用票数量,三是经营规模、营业面积的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四是经营方式、从业时间,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检查过程中
针对行业共性的问题,研究检查结论的有效方法,及时果断结案,尽可能地减少税务稽查管理及稽查执法成本,以最低的稽查成本费用支出获得最佳的效果。
2、加强对稽查操作程序的统一。一是稽查内容的统一。在行业性稽查实施前可以先行试点,摸索规律,在试点基础上再确定稽查范围和内容。同时,在检查中增强超前意识,提高对一些关键证据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争取最早的时间、最好的机会实施取证。二是执法依据的统
一。由于行业性稽查以交叉稽查的方式进行,稽查任务由各检查组承担,统一政策口径尤为重要,因此,在行业性稽查实施前尽量做到先培训后检查。
3、加强查帐方法的突破。帐内检查为主,突击检查为辅,多种手法并用 ,被查企业财务核算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按正常的检查方法很难发现偷税的有关证据,在按正常检查难发现问题的前提下,突击检查可以尽可能的查获帐外记录,从而有利于在检查中取得突破口。因此稽查人员在合法运用征管法赋予权利的前提下,采用同时分组出击突击检查的方法,而突击检查虽然效果明显,但短期内不易于长期反复运用。还应以帐内检查为基础,找出破绽,发现线索,虽然被查人提供给稽查人员的会计资料大都为假帐,就帐查帐似乎毫无意义。但是,俗话说:“人过留声,鸟过留影”,被查人在对资料进行特殊处理时,虽然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但由于各种原因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只要顺藤摸瓜,就会大有收获。
4、加强征管稽查部门的协调。建立税务稽查与税务管理的信息传递制度,税务稽查的目的是“外查内促”,即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议征管部门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征管工作水平和效率。税务稽查不仅是查补税款,关键是通过稽查发现征管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征收管理质量。开展行业稽查,是推行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重要步骤,对于解决基层征管难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行业稽查过程中,稽查局可以查前向征管分局通报检查的相关行业及具体单位,查中交流检查情况,检查结束后通报稽查结果,反馈有关情况。通过相互合作,成果共享,保持工作的协调一致。
困扰地方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管理
的问题及对策管玉屏 赵一华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地方税务机关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方面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认为内外资企业执行两种政策,实行查账与核定两种征收方式,以及国地税两套机构共同征收内资企业所得税这三大问题严重困扰地方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管理。以下是本人对这些问题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困扰地方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管理主要问题:
(一)内、外资企业执行两种政策,有违国民待遇原则;且两者政策落差大,造成地方税务机关的重点税源大户转办为外资企业,企业所得税管户流失。
现行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在税收优惠上实行两种不同的政策规定,具体表现在税率适用上的优惠、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标准和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的不统一。如政策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照顾,而内资企业没有这项优惠政策。
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多,内资企业税收优惠少,这种情况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和统一性原则的规定,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过渡期结束后,继续给予外商“超国民待
遇”,不利于扶持内资企业的生存发展。
同时,由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上的落差,对地方税务机关所得税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促使一些内资企业按照《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令二○○三年第3号)转办为外资企业,使地方机关所得税重点税源户减少。
如2004年度我县某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改为外资企业,当年直接减少企业所得税收入700万元。这个问题虽然上个性问题,但危害和影响极大:一是转制的纳税人都是纳税大户,直接影响了税收收入;二是通过这样的途径使纳税人享受了税收优惠,对其他诚信纳税的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三是对地方财政产生巨大压力,如果这种现象继续蔓延,财政将无法承受。
(二)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与核定(率)征收,两种征收方式在实际运用中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定性企业财务核算是否健全没有具体量化标准,征纳双方争议较大;
2、两种征收方式下,纳税人税负差异大;
3、总局对核率征收规定的应税所得率,在实际工作中与具体情况有的相差甚远,难以执行。总局规定应税所得率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一方面各区、各行业的营利水平难以准确测算有失公平,另一方面在同一地区也存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实际税负严重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税负差距明显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执法难,同时也影响到税务机关的执法形象。
(三)国地税两个征收机关征收一个税种,对税收管辖权争议较大。
总局在《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国税发〔2002〕8号文)中,就国、地税征收管理范围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国、地税机关对新办企业征管范围认识上存在差异。比如对2002年1月1日以后在工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以老体投资形式的新设立企业,由于其改组改制没有批复、分立不公告等不规范操作,双方对此的税收管理认识不一。另外,对有限责任公司征管范围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很容易产生矛盾,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新办企业如何界定和确认,国、地机关往往理解和认识不一致,造成了许多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影响了行政机关工作效率,两家机关同征一个税种时常造成“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容易造成相互不管,或者相互争着管的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二是影响了行政机关的社会形象。由于新办企业的界定出现差异,难免在纳税人面前发生争执;三是造成税款的流失,纳税可以在两个税务机关之间进行权衡和比较,如纳税人采用“脱壳”方式假办新办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国、地税征管范围的划分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国税发[2002]8号和国税发[2003]76号文件规定,按照企业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日期和性质确定国、地税务机关所得税征收管理范围。调查中发现,实行新的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后,进一步规范了中央、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但是由于国、地税务机关对其所得税征收管理范围的理解不一致,户籍管理数据没有实行实时共享,缺乏相互间的配合、协调,税源管理手段薄弱,导致管理上产生不该有的“盲区”,出现个别漏管户和国、地税重复征管户,增加了日常事务性的工作量,给纳税人造成不该有的麻烦和负担,难以开展深层次的税收管理服务。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一)实行两税合并与政策的统一
对外商投资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造成税负不公平,不仅不利于扶持内资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兼顾客观经济发展和税收制度建设的需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
要求,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上,首先应当遵循“坚持国民待遇”的原则。在具体的两税合一进程中可采取“分步走”的方式进行: 一是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二为一,在新的企业所得税中,右以统一的部分先统一起来,如纳税人、基本税率、税前扣除标准等税制要素。二是根据经济形势和改革的展情况,采取量变到质变的办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具体征收管理措施,在一定的过渡期内逐步统一。三是对外资引进中,对国内需要的短缺技术和资源项目实行重点优惠政策,这样既符合“广税基”的改革原则,又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核定征收方式
实事求是地制定相应的征管措施,掌握征管主动权,灵活运用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充分发挥征收方式在征管中的重要作用,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应解决应税所得率设定脱离实际的问题,避免核定征收流于形式。国家税务总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过高,制约了核定征收所得税工作的开展。以工业企业为例,总局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的幅度为7%--20%,有些行业很难达到其最底标准,如农产品行业我县大部分企业利润率不足2%,若按最低应税所得率7%核定,将比按帐征收所得税额增加近3倍,企业难以承受。
(三)合理解决国、地税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不清的问题;堵塞纳税人利用所谓新办企业,钻税收优惠政策的漏洞。
企业所得税是地方税务局征管的一个主要税种,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总局对国、地税两个部门所得税的征管范围采用“斩断式”方法进行调整,由于征管范围的划分存在政策上的不明确,使其日常征管变得更加困难。从实际情况来看,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挖税源、争管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税部门正面临着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缩小、税基萎缩的情况。收入基数垫上去了,税收增长的可能性却减少了,如何不断加强征收管理、大力培植税源,达到既支持经济发展,又保障财政增收的目的,是摆在当前地税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认真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的通知》(财税[2006]1号)。一是按照文件对新办企业的出资要求划分所得税征收范围。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和管理的新办企业,其权益性出资人的实际货币性出资额占注册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25%。 二是 严格掌握货币性出资的有关要求。新办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人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出资的,须经有资质的会计(审计、税务)事务所进行评估,以评估后的价值作为出资金额;或者由纳税人提供同类资产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三是国、地税税务机关建立联系例会制度,协调处理有关新办企业的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
浅谈税收日常检查在征管上的运用
袁景兰
税收日常检查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管理中清理漏管户、核查发票、催报催缴、评估问询,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不涉及立案核查与系统审计的日常管理行为,是征管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能和管理手段之一。开展日常检查是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也是完善征管改革,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切合工作实际,确定日常检查在管理工作中的位置
(一)当前的税收征管格局决定了日常管理型检查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税务散文篇三:朱以撒散文精选
空 巢朱以撒
南方很难看到空巢。
茂密的枝条浓郁的绿色,总是把内部遮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的目光难以穿透绿色进入内部,因此弄不清绿色的内部隐藏着什么秘密。这种遮蔽是没有季节性的,无论是春夏或者秋冬,一概如此。但如果冬日去北方,空巢就很清晰的进入眼帘了。
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
空巢是没有什么实用意义的,空巢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淡淡的怅惘。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有一个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人迹却稀疏。现代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朋友说不少房子没人住,只是每月请人来打扫打扫罢了。问及这些人哪去了,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只不过在这里,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一个个空巢,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像蛇蜕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美。但是他们满眼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 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地繁衍,人丁兴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尽管屋瓦上长出衰草,天井的缝罅漫上青苔,外人还是羡慕这种大家族的团圆、集合,有时就爱上门说说话儿,沾点旺气回去。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去追求他们的梦。外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他们才像候鸟般返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末了,他们又离巢远行,继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难以聚齐,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影交迭,旧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子,漂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求知数,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杖剑而行四海为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每次冬天我到北方,都要目击空巢,这是北方空间中最能吸引我仰望的目标。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
叫。
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
在一些富有古典气息的城市里,不难看到塔的高耸。倘若是名塔,甚至就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当你不知道城市的方位、渊源时,往往会有这么一个经验,有人提到了里边的一座古塔,于是眼前一亮,这座城市蓦然变得可亲起来。的确有过几次,有人问我故乡,和他们说是唐宋时帆樯如云的港湾、海上丝绸之路,皆一脸茫然,后来只好把东西二塔搬出来,听者便觉得立体极了、感性极了,还想起李贽、郑成功、李叔同这拨人来。
古塔是天上宫阙脱落的一枚钉子。
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渐渐遮掩了古塔,可遮掩不住的是古塔浑然一身的典雅气息。它汲历史之风霜、融人间之智慧、渗入前朝工匠好手的精湛技艺,使它在堂皇富丽的大厦群里毫不猥琐。它所散发出的气息,甚至使遥远前来的人们流连忘返。但在夜间登临塔楼高处,风,依稀掀动古塔的影子,安然地飘浮在明月之夜的水面。看着城市中心那些大厦总是灯火通明,如此多的人,他们在温暖的灯光下做着什么呢?古塔是如此地孤独无群,昏暗无光,被清冷紧紧包裹。
古塔的沉沦,缘于审美趣味的沉沦。这一点,似乎不须费太多的口舌了。
古塔的兴盛与佛教的兴盛相连。脂粉的南朝和血腥的北朝,应是塔的生发最普及和迅速的时间段。云来云往里,风起风止时,有不少古塔就坍塌在烟雨中了。尽管后人群策群力再起楼台,毕竟塔是越来越少。今人不再造塔,而塔却敌不过风雨,于是由崭新而陈旧、完美而残缺。但我们喜爱古塔,也就是喜爱这种没有掩饰的本真。
虽然说当初的造塔者,在建造过程中都心地虔诚,可几百年之后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无论是形或质,都有了相当的差异。土塔石塔也罢,木塔陶塔也罢,每一座古塔,总是渗透了当时的趣味,独拔于世。不过,我最心动的还是土塔。土塔是最能映现沧桑之变的,它对风雨的感受的敏感,远远超过了陶塔、石塔和金属塔。雨水滴落的痕迹,长风刮过的痕迹、雷电击打的痕迹,都穿透厚重的时光,历历在目。有意思的是,我常常发现围绕古塔的古寺院被修缮一新,金碧辉煌,好像未经历史风雨一般。古塔和古寺,倘翻到初始这一页,它们是一致的,而愈往后,古塔这枚巨大的钉子,却是浑身锈迹,没有人来把它擦拭得铮亮。不过,我对古塔的看重,还是它生命在整个流程中的真实体验。生命的状态曾盛开过,也就有闭合,这是不需要粉饰的。
塔是长久木讷的,倘若没有塔铃的话。只有那些檐角悬挂了铃的古塔,才能借助高天长风,发出自己深沉的声响。如果有距离不远的两座塔,那么它们的相应,会长久地洋溢着古朴的生气,融雪一般地融入高远的夜空里。这时路过的人们,必定要举头眺望夜幕中高耸的轮廓,心弦动弹。这些声响携带着霜雪的浸润,有一缕月光的清冷,从老远就让人闻到前朝的气味。长风总是把这种声音推到一个很开阔的空间里,让现代的格局飘落古雅。古塔依旧可以提供登高的条件,从光亮的外界进入塔的内部,就变得十分深邃和黑暗了。塔梯的陡峭逼仄,使人难以透气。抚摸古塔内壁,有一种很单调冰冷的时间感,时光一寸寸地穿透手掌,沁入心扉,在幽暗中感悟凋零。古塔就是时间的华表,在塔顶嗅得出时间的奥秘,让人冥思多于赞美。现在的登临者大多没有登高作赋的雅兴了,除了文才不继,也由于缺乏壮怀浪漫的情调。但是在苍茫的西部登塔遥望,高迥的意象逼入心胸。看黄沙随风漫起,看黄叶随风飘舞,看嫣红的夕阳沉重地落下,暮色升腾。我固执地认为,这种体验多了,走笔一定携有苍凉的大气。
用现在实用的眼光看,塔真是百无一用的东西。但古塔是古人憧憬、梦幻的储存器。撩开时光的窗幔,这个储存器的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层面,都有智慧的留痕。构想者总是将广大的世间之物,浓缩在一座塔里,让人触目绝伦的工艺、斑斓的雕绘,不禁心神迷乱。确切
地说,蜂拥而来的是一种无序的领悟,对每一块浮雕,每一方藻井,想弄清楚缘由极为困难。智慧太密集的地方,游人只有赞叹。这样一本厚重的书,在当时已经把精神和物质拉开了距离,尤其在澄澈明净的星光下,它的神秘,使手中的旅游指南黯然失色。
古塔的盛期已经流逝,和古塔争相轩邈的建筑群越来越密。古塔走向清寂,失去了人气。它们的身边,经常走动的是一些青衣布衲的僧人,他们生活在塔的范围里,他们的精神从未远离出游。在他们眼里,塔就是一种标志,一种可以让心灵安定的标志;塔又是一种界定,界定着心灵向往的方位。他们每一日对塔遥望,聆听塔铃清音,正是缘于一种需要。这样的人毕竟无多,正如同古塔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一样。
千百年弹指一挥间,许多倾国倾城的记忆都已飘散无存,忙碌紧张的日子,又使人缺乏了拨开线装书的黄页细细找寻的耐心。只是在奔走的旅程里,一旦遭遇古塔、仰望古塔,静对塔尖上的悠悠白云。这时便寓目崇高,感叹流逝:不知能否倚仗这枚进入我们视界的坚硬钉子,扌契入古典长廊的幽深?!
底层的微粒
从这里的任何一条小巷露出头来,可以很快地接入另一条小巷。有时看到一个人一闪不见了,那肯定是一条巷子接纳了他。对小巷走惯的人驾轻就熟,很简化地就到达了目的地,并且一身的灵巧。总是在上午,会有人挑着担子在巷里走,一边用悠长的调子吆喝着。都是一些女声,那略带夸张、延展的调子,可以从巷口一直传到巷尾。竹篓里边摆着罐子、盆子,里边是一些小家碧玉般的糕点,或者蒸熟捣烂的、弥漫着五香粉味道的豌豆。它们被朴素的餐巾盖着,生怕高悬在巷子上方的枝叶、飞虫落下。家乡的韵味越来越寡淡,却因为这些残存的巷,这些大街上所没有的挑担、吆喝,复活了一些往日的少年痕迹。如今———说来可怜,这些只是巨大变化中微弱的不变罢了。有人开了门,端着瓷碗出来,买一些踅回去品尝,这是很实在的生活趣味。“明朝深巷卖杏花”,读来不能不承认它的空灵超脱,还有一些湿漉漉的气味。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杏花每年依旧,卖花的人消失了,对于越发匆忙和实在过日子的人,我们相应需要一些实在之物。
挑担吆喝的小本生意,我向来相信。这些在巷中穿行的货郎担,家庭作坊那么小,甚至还称不上作坊,只是日常生活的增生。他们的家中多了些石磨、石臼,还有如塔一般垒起的蒸笼、以大套小的系列笸箩,这些器物陈设在房舍里,就很有一些旧日农家气味———不是非常遥远的,已经消失的,而是晚近的,可以感受正在日渐消遁的一类。这一类器物在我少年时期的家中,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今不知所终,就是十分沉重的石臼也无处寻觅。我格外倾心这些手工食品,它们的确是用手的某些动作来完成的。一个常年使用手制作同一种食品的人,手就是一杆秤,或者一架敏感的仪器,一帖恰到好处的配方。每一天生产的量很有限,更无意张扬或者扩大规模,总是处在初始阶段的那几屉蒸笼上。在这个世界上商家纷纷抢注商标、攻掠商机重地时,它们的主人无动于衷———没有牌号、没有出品单位和时间标志,却日复一日地生产着,执拗地对抗着机器制造的力量。小巷里生存的人,从来没有怀疑过食品的质量,朴素地吆喝声和同样朴素的品咂,年复一年,如同签下了一纸契约,挽留下不可脱离的味觉。没有谁会花上脚力,去窥探一下这个家庭作坊的卫生状况或者材料的真伪。与之相投合的是这些挑担吆喝者,也从不向老主顾夸耀自己的手艺以及产品的正宗,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相互间的默认,闻到熟悉的香味、齿舌间同样熟悉的咀嚼,语言的表现显出多余,他们早交融在一起了。
木楼上的百页窗打开了,有一个竹篮从上边缓缓垂下,一个少女正在放纵着绳索,长发从肩上滑落。竹篮边上别着几枚纸币,货郎心领神会,取下纸币,依次将糕点夹起包好放入,末了,还添了一块。他扬扬手,笑笑,竹篮悬过头顶,随着少女捉拿的动作缓缓上升,最后落实在窗台上。关了窗,可以想见阁楼中等候的少男少女,此时一定是忽喇喇围了上来。我一直迷恋这样的动作,我以为它只有依傍这些破旧的木屋、红砖楼,依托这几条僻静、有些
昏暗的小巷,才显出如此绵长的回味。量不多的手工作坊,一天所生产的就只够上一天的吆喝,甚至供不应求。积压是从未有过的,但是主人始终不愿扩大生产,觉得已能保证老小温饱,业余依旧找人聊天,或者下棋,他心里头有着绝不招摇的固执———不引人注意,尤其不要把工商还有税务的招引过来。真让我品尝,他们用手工一下一下做成的糕点,的确比工厂产出的受用。工厂用大机器制造出来,满足了城市人口大量地购买、储存,像秋日的松鼠一样,为冬日不挨饿而积累,忽略了舌尖上敏感的个体的探讨———便利,城里的人购买的原则。永远是一个模子诞生的,规则、理性,可以经得起测量、观赏;手工制作则相对粗朴了一些,尤其对于圆形的糕点边缘,像阿Q画圆那般,难以圆满,再熟练的手工师傅,还是输给机器的一成不变。不同的是机器缺乏情绪,或者说只有一种冰冷的情绪,手工业者,他在擀、揉、捏、摆、蒸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对于生活复杂的想法———没有背景的升斗小民,都有一点居安思危的淡淡愁绪,想得多了,手的动作更加细腻,也更到位。情绪每一日都在浮沉,实在的日子,多变的世界,动作起落中,有着微妙的变数,连同巷进巷出的步履,夸张了的悠长调子,在时光的漫长中,并不漫长的人生被动作的反复充满着。
小本生产的、家庭作坊的,产品中有一种异于大机器生产的隐蔽。来自家族的、祖上的私秘的遗传,我是非常相信任何一种手艺都存在秘方这一说法的。谋生过程中,自己的一点小感受就是秘方,时日长久,秘方就异于常人常态,越发具有自己的特性。最后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我们所说的老字号招牌,就是秘方在背后支撑着。为了防止外泄,不靠文字立,熟记于心,成为精神上的一个部分。秘方的传递有着严密的规矩和诡秘的仪式,寻找和考验着家族中可以信赖的后人。有时子孙不肖,持秘方者宁肯烂在肚里,这也是秘方最好的去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即便是那么难熬的时段,有一些独到的经营者还是不愿把秘方献给政府。实在无奈,有的被迫献出秘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沉入记忆的海底以示抗议。对此我是完全同情和理解的。少年时期的幼稚,对秘方充满了神奇的联想,却对秘方的形成艰辛没有太多的认识。赢者通吃似乎是社会生存的一个规律,公共的氛围使人对于不献出秘方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直到后来,我越来越注重自己内心的需要,才算理解了一个家族为了不泄露祖传的心血进行的默默抗争———祖上智慧的结晶,对于任何一个后人,都有权力持抱不放,它们是不可奉献之物。有的秘方最终成了公物,它的结局令奉献者十分不快:缺乏虔诚和敬畏,在大集体的不经意甚至戏慢的操作中,秘方失去了灵验。这使得献出秘方的这一代人,特别是执掌秘方的当家人,内心长久地持有负罪感。在过去的日子里,有许多私秘的财物、精神都不得已地充公了,隐私亮在众人面前践踏。一个时代没有私秘的藏身之处,肯定是苦痛和荒唐的,应该有一些昏暗的角落,让私秘安全地放置,不受风雨的碰触。 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像这些吆喝于小巷的长调还有小食品更能让人品出日子的朴素和平安,它们很细腻地沁入,直抵内心深处,直到老大仍勾连不放。连作梦我都作一些小的、琐碎的、普通得不得了的。我对大的不感兴趣,大的可以联系到许多政治运动、政治事件。公共记忆的力量十分强大,有一些人也专门着眼于这些大的方向,试图在最广泛的程度上再一次提醒人们强化那些暴风骤雨般的经历。奇怪的是,像我这样曾经亲历过的人,对于这些大的范畴毫无兴趣,即便有人谈起,我也会把话题掐断,论说其他———这些公共记忆除了让人精神抑郁,就是滋蔓无聊。那些生动的、还带着晨露清流的晶莹,显示出私有记忆的单独占有。还有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物品———一枝可以对称叠起的含羞草、一把带着牙印的长命锁、一枚带着斑点的麻雀卵,它们都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人产生意义的,是这个具体的人生活板块上的颗粒和碎屑,如水滴在宣纸上晕化,越发洇润,人陷了进去,被旧日潮水淹没。想想自己的少年时代,所接收的道理都大到没有边际,那么小的年龄就知道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在受苦……在一个缺乏阅历、眼界局限在教科书上的少年来说,只能相信。可是,只有那些切身体验的细小琐碎,才真正附着在他渐渐扩大的年轮上,构成自己精神库存中的财物。那些重大的道理,随着后来的形势进展,还有自身眼界的开阔,不是被推翻了,就是在自己的怀疑下荡然不存。我坚信是那些小的、琐屑的、没有什么意义可言的,倒可以追随一生。
许多小作坊停了下来,还有一些走到了小的反面,学会了包装和扩大,在一个城市里有了几个连锁店,原本的朴素或者寒俭,已被洋气替代。过程中极其微妙的细节,由于机器无法传达手工的感受,产品的口味就弱了一些。又过了一些时候,一些细节又略去不计,口味也越发没有个性。老主顾是冲着纯正的口感而品之不厌的,逐渐地削弱的细节,像一个很有弹性的茧,被悄悄地抽走了一大节,抽走了停留在舌尖的余味,有一种陌生的刺痛———原以为能够守住这辈子的口福,却一家又一家地消失了。我尊敬那些能够坚守下来的小作坊,我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从小学会捉笔写字的手,于今仍是这个姿势。不愿交与机器,缘于机器无法在笔迹中储满感情。其实,我还得继续走研墨的老路,这和手工研磨豆浆是一个道理,都是乳白色,散发着田畦间的芳香,每一家的口味各具特色。当我在这个城市里,有幸品尝到不失汁味的食品,看到舍弃机器的诱惑而不吝手工的劳作,会当街站了下来。我承认,这一小部分人是我亲密的伙伴,我说:“兄弟,歇会儿。”
我在拥挤的人流中
回顾往昔,山村的生活里,对于拥挤的印象,只余留一旬一次的赶集了。总是这一天,在墟场上见到四面八方前来交易的农家男女,牛哞、狗吠、果香、汗臭,加上讨价还价的鼎沸人声,赤足而行铲起的尘土,真是热气腾腾。未及傍晚,拥挤的人群四散,人行于长长山道,犹如上天洒下的几粒豆了,很隐入绿色的山林之中。
永远不会拥挤的山村和越发拥挤的城市,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两个画面。许多年前,它们的差别,据我的观察,密集相差不大。那时节走在城市的大街上,也常有过于宽阔之感,甚至怀疑设计者是不是犯浪费的毛病。几十年后,大街在感觉上有如水巷,即便拓宽了两三次,仍然满足不了人流的汹涌。为此,修了立交桥,让一些人在另一些人头上走动。山村依旧辽阔,尽管人的生殖力很强,要使山村空间拥挤,却不是一件易事。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对拥挤负责任,自已就是造成拥挤的成分之一。从这一点出发,城里人是没有理由责怪拥挤的。而且,从一个角度讲,拥挤好啊!拥挤意味着人口众多,就有可能升格为市,不再称县。 拥挤的原因,从大处讲是当年不听马寅初的劝告,多生快生所致。从细处讲,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共同遵守某一种时间的要求造成的。譬如全市的统一的上班时间,统一的下班时间。这时候,人流如开闸之洪水,倾泄于街面。加上那些汽车、摩托车和通俗工具自行车,顿时道路充塞,举步维艰。你不可能为了摆脱拥挤,擅自推迟上班提前下班——那会造成比拥挤更可怕的后果。因此,城市中只有足不出户的人,才可免除拥挤的不快。
拥挤使素不相识的人相互靠紧。有时,路面狭窄,紧密程度骤然升高,像一滴水落入大海,顷刻分辨不出你我。这个时候,个人似乎不须用力,把持住重心,就能稳稳当当地被移动,让人流的力量送抵目的地。当然,这里说的是顺势,势不可逆——倘若途中才发现重要文件忘在家中,务必回去,逆势就出现了。这时必须左右闪动,躲避?面而来的人流冲撞和责骂的眼神——谁叫你反潮流呢?
城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旱地上的闸门,总是拦下一批,放走一批,降低流动的凶猛气势和连绵不绝。长龙一般的人流,被一道又一道的红灯切割之后。顿成块状。这对于急着到公司签到或急着回家的人来说,被拦载的短暂停滞里,时光已变得无比漫长。这时,他们会艳羡那些拉着警笛闪烁红光的警车——他们是没有红绿灯观念的。在这密如蛛网的路线上,不受约束尽管狂驰。它不免让人狐疑,是不是又有人作案了?对于特殊的体会,在红绿灯下可以辨别出来,尽管就这么几分钟的等待。
在小的时候,我贪恋人流的涌动,尤其是夜色来临,在人流的中间推推搡搡,颇有一种安全感。拥挤,意味着单个的人数量的密集,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的确,我们倚靠着许多个人的集中曾经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中国人的生殖崇拜和生殖信念比欧美人强大得多,很快就如水蔓延,流到哪里是哪里了。城市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不少文章把人形容成蚂蚁,把许多的人形容成蚂蚁的集合。这种形容的准确,就在于人对于试谋生的描绘——在
热点文章阅读